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243章 神器真香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243章 神器真香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243章 神器真香

通州粮仓归户部管辖,没有户部的旨意,仓吏不会开仓。

韩文看到手书纳闷:“严成锦去通州仓做什么?”

“大人,海南的玉米回来了,严大人请您去通州一趟。”报信的衙役道。

韩文有许多疏奏要处理,去通州一趟,少则一个时辰,对玉米那等番物,他也没有兴趣。

“告诉他,本官无暇,叫他自己去看。”

衙役支支吾吾:“严大人说,此乃大功,不要就给锦衣卫牟大人了。”

大功?

韩文狐疑地翻开通州仓的账簿,今日从海南来的玉米,不过两石……

想了想,便出了府衙,跟着衙役去城外。

严成锦等在此处,见了衙役和锦衣卫的兵马,韩文吓得嘴角抽搐:“你带这么多兵马作甚?”

“实不相瞒,下官一直在锦衣卫监视中,良乡的衙役,才是下官带的人。”严成锦道。

“……罢了,走吧。”

韩文暗自咋舌。

被朱厚照颠过一次后,严成锦请了京城最好的师傅王守仁,请教骑术,多次练习,骑马的功夫今非昔比。

一个时辰后,两人到了通州粮仓。

韩文命仓吏将玉米抬出来,总共才两石。

传回的疏奏,总共收了三石玉米,一石在海南留种。

韩文咬了一粒,差点没把牙崩掉,有些嫌弃丢回箩筐里:“这么硬的东西能吃?”

生玉米不能长时间储存,历时一个多月的海运,会发芽。

严成锦在信中提及,要将玉米晒干,再送回京城。

“将这些玉米剥下来,研磨成粉,要像白面一样细。”

仓吏将玉米送去,不一会儿,便送回来半袋黄金色的面粉。

严成锦将它拿到酒楼,让后厨煮制,告诉他做法,并且派衙役全程监视。

“两位官爷,这是您要的玉米粥。”掌柜哆嗦地将粥端上来,他也不知玉米是何物,金黄色的粥,看着怪好吃的。

“韩大人先请。”

韩文勺起半碗,吹了吹喝进嘴里,微甜的浓汁滑进嘴巴,细腻粉嫩宛如豆腐,顺着舌头进入喉咙,说不出美味。

“好喝吗?”严成锦问。

“真香啊!”

韩文刚吃完,掌柜的又送上来玉米窝头,他啃了一口,味道极好,接连吃了三个。

“此物可做粮食,陛下定然龙颜大悦,咱们进宫报喜吧!”

“从通州回京需一个时辰,惊扰陛下不说,恐怕陛下听了今夜难以入眠,不如明日再报。”严成锦道。

“你!你又这般慎重了!”韩文拉着他,背上那半麻袋玉米粉,像老农民拐儿子进城。

严成锦推开他的手:“天下耕田只有四百万顷,大人可想过,如何推广玉米?”

“这个……”

“若陛下问起,亩产几何,该何时播种,何时收成,一年几种,大人能答上来?”

“呃……”

“若陛下再问,此物有几种吃法,大人又该如何回答?”

“本官知道,有两种,一种是玉米糊,一种是玉米馒头。”

严成锦摇摇头:“还有爆米花,烤玉米,玉米抄肉……”

临近傍晚,两人回到京城,韩文背着半个麻袋,在午门例行检查一遍,匆匆赶往东暖阁。

……

紫禁城,东暖阁。

韩文背着半个麻袋玉米粉,来到

“陛下,韩大人求见。”

弘治皇帝放下疏奏,看见韩文背着一物进来,便问:“韩卿家背着的是何物?”

“回禀陛下,这是玉米粉。”韩文道。

玉米运回通州仓,他听说了,弘治皇帝道:“才种出来三石,坚硬如石头,如何做得了粮食?”

“那是陛下不知其法!”韩文意识到这么说,有点冒失了,连忙改口:“听闻太皇太后胃口一直不好,臣敢打包票!太皇太后一定喜欢吃此物,否则,臣任凭陛下处置!”

“那个……陛下,这是韩大人一人的誓言,可否别算上臣?”严成锦道。

“……”韩文。

弘治皇帝领着严成锦二人去仁寿宫。

太后见了弘治皇帝欣喜:“皇帝今日来陪哀家吃斋饭?又是身边的伴伴多嘴,说哀家胃口不好,请陛下来的?”

“皇孙偶得一物,想让皇祖母尝尝。”弘治皇帝含笑。

“哀家如今吃斋念佛,饿不死就成,对了,那个御史,你叫什么来着?哀家似乎见过你。”太后道。

健忘症?

严成锦道:“下官严成锦,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哀家今日吃过了,皇帝明日再来吧。”

这……方才太监还禀报弘治皇帝,说太后还未用膳,没有胃口,如今又吃过了。

严成锦觉得有两种可能。

得了健忘症?

还是怕弘治皇帝花太多精力在她身上,故意找的说辞?

韩文一脸绿色,好不容易求得机会,太后不吃怎么解?

“陛下,御膳做好了。”

黄宝膳亲自将玉米粥端上来,虽说是粥,却一粒米没放,看上去如黄金琼浆。

弘治皇帝食欲大动,从尚膳监出来的御膳,都是尝过毒的。

“皇祖母,你尝尝?”

韩文有点忐忑,乌纱帽全押这半碗粥上了。

太后勺了一口,细腻的琼汁顺着干瘪的喉咙滑下,微甜,口感细腻无比,眼中一亮:“嗯,味道极好。”

喝光了半碗,太后又呈了半碗。

弘治皇帝见状吩咐:“给朕也呈一碗。”

从宫里出来,已经是戌时。

严成锦回到府中,许久没吃玉米糊了,让庖房煮了一小锅。

一刻钟后,庖房连锅一起端上来。

“快帮本少爷尝尝。”

何能喜滋滋地拿碗,呈了半勺,一口喝下:“少爷,没毒,小的能再喝一碗吗?”

“等一会儿,再喝半碗。”

“好嘞。”

次日早朝,弘治皇帝龙颜大悦,坐在御座上满面红光。

“海南的玉米已运至通州,朕决定,改江南的旱地种玉米,诸公觉得如何?”

刘健和李东阳相视一眼。

玉米他们都见过,但能不能吃,不知道。

“陛下,江南土地肥沃,旱地所种多为桑树和棉花,改为玉米,明年夏税,生丝和棉花的收成,恐怕会折腰……”刘健忧虑。

“无妨,此物可做主粮,充入米面,共同纳入国库。”

“臣等,可否先看看玉米如何食用?”刘健问。

弘治皇帝心痛,六千人去海南折腾近半年,才种出来两石,还要留作粮种,留在宫中的只有半袋。

黄宝膳端着锦盘,瓦锅里有半锅粥,呈金黄色。

“宫中的玉米粉不多,诸位莫怪朕小气。”

刘健等人看后,颔首点头。

李东阳问:“陛下,此物一年可种几回,亩产几何,适宜在南方种植,还是北方种植,水田还是旱地?”

“严成锦,此番物是你发现的,你来说吧。”弘治皇帝道。

大殿中沉默片刻。

一道不急不缓的声音响起:“此物一年两种,亩产一石有余,南北方皆可,适宜旱地。”

刘健和李东阳等人一惊,此子向来只说一成,加上两成,岂不是三石?

一亩上好良田的亩产,才两石左右!

“此物……亩产有三石?”

严成锦一脸懵逼,我啥时候说三石了,我说的是一石啊!

“刘大人,是一石!一,石!”怕他没听清,严成锦拆开来说。

弘治皇帝怒斥:“至少是两石,你休要再狡辩。”

“……”严成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