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220章 吓唬谁呢?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220章 吓唬谁呢?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220章 吓唬谁呢?

时至大寒,天空飘落着茫茫的雪花,每一片雪花……

都是白色的。

严成锦伸出双手,心中默默响起第八套广播体操的音乐:第一节,伸展运动……

手慢慢抬起来…

林松起来练武,被严成锦吸足眼球,认真地问:“少爷的武艺,好奇特。”

“一会儿护送本少爷去良乡。”

陛下同意在良乡开设造船厂,还没告诉张贤。

严成锦打算亲自去一趟。

打完一套广播体操,雷打不动跑了五圈,严成锦回屋换一身衣服,来到后堂吃早饭。

“让庖厨准备今日的午膳。”

何能一听,就知道少爷要去良乡,连忙跑去准备。

“成锦啊,为父想同你去李府一趟,你觉得如何?”严恪松端着粥碗,笑容可掬。

老爹怎么知道李清娥?

严成锦看向一旁何能,何能目光闪躲,不敢正视他。

“儿还没有做好准备,且我父子俩唐突上门,不见得李公会在府上,今日是要上朝的。”

“你就是怕,爹帮你说!”

严成锦摇摇头,嗯,看来是时候给老爹说媒了。

趁着老爹回房换朝服之际,他偷偷出了严府。

入冬后,极少跑来良乡,路修平坦了,严成锦这次换了一辆马车。

在马车上拿出良乡的舆图。

建造船厂不能跟陛下要靡费,苏北淮安有清江船厂,山东临清有卫河船厂,工匠五千余人,每年造船上百艘以上。

跟陛下要靡费,八成会打发他去这两个船厂买船。

他要的不是船,是船厂。

不仅是为了良乡的流民,慎重起见,也是为了开海做准备,有图纸是一回事,能造出来是一回事。

“不知能不能做出三宝太监的大宝船?”

开海之后,要很多船航行在大海上,到各大洲商旅。

所以,船只过剩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历史上,漕运大大刺激了造船厂的发展,才让清江船厂等船厂,到嘉靖年间还在不断扩大规模。”

漕运固然繁荣,但相比海外通商,小巫见大巫。

良乡,

张贤站在河道上督工,冬天挖河道有个好处,不用修堤坝拦水,卢沟河被冻住了,成了冰块。

但工期很赶,要赶在开春前,将河道挖好。

不然冰块化掉,河水就会冲出来,顺着水路而下,将新修的河道灌满,剩下的河道没法挖了。

“有劳诸位了,在新岁的二月前,要将河道挖出来,不然还得修堤坝,今日……再挖半里再下工吧。”

“张大人放心,我们一定尽快挖出来。”

张贤坐在河道上休息一会儿,胥吏递过来粥和馒头。

粥摊在河道边上,每人一顿一碗粥,两个大馒头。

不一会儿,一个衙役骑着快马来禀报:“大人,严大人来良乡了!”

张贤连忙放下粥碗,骑上快马,赶回衙门,这里接近良乡的边缘地界,赶回去将近要半个时辰。

听说河道修到了恭远村,严成锦就知道,张贤没那么快赶回来。

到了良乡的街道上转了转。

漕运停了之后,来良乡的商人少了,只有藏书馆的书生,良乡看上去还有点人气。

谢玉的牙行修了一棑厢房,二十多间,租给来京城赶考的书生,靠收租金赚了许多银子。

走到藏书馆时,两个书生走出来。

“良乡只有一座藏书馆,没有青楼,倒是无聊。”

“梦龙兄说的是,终究比不上京城,去喝两杯酒睡觉吧。”

整日看书会无聊,白日看书,晚上去青楼喝花酒,是江南一些才子的日常作息。

严成锦陷入沉思,青楼他是不会开的。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走回良乡衙门,等了半个时辰。

张贤赶回来了,翻身下马大步走进衙门,寒风吹得耳朵通红,大口呼着白气。

“寻个地方,本官要在良乡开造船厂。”

造船厂?

想想苏北淮安的清江船厂就知道,即便规模小,也要很多银子。

张贤面露难色:“大人,良乡什么都能开,就是开不了造船厂,造船厂要多大的地界,如今仅有的地都分给流民了,剩余全是良乡士绅的,还有造船的工匠,流民肯定不行,也没有木料,要从云南贵州运过来,不知要多少银子,良乡的府库哪里够,全用来修的藏书馆了。”

不管是造一般的漕船,还是稍大的大黄船。

都少不了要雇佣工匠,工匠可不是流民,要专门造船的大木匠、细木匠、锯匠、画匠等众多工匠。

流民尚且可以谈一谈工钱,匠人银子低了都不干。

“先带本官去看地吧。”

严成锦站在码头边上不远,看上一块地,河道再往里挖,弄出一个停泊的湾区正好。

“这些地是谁的?”

“一个叫胡恭的士绅的地,良乡生意好之后,低价翻了好几倍,他们哪里肯卖,况且……府库也没有银子了。”

良乡的地价远远不如京城,很轻贱,但多了南来北往的商人后,地价翻上来了。

“那就建商帮,开大船厂,就算良乡府库有银子,也支撑不起来,得成立良乡的商帮,持股开办。”严成锦道。

良乡成了大明的小商品发源地,是大明的义鸟,就算他不组建商帮,日后也必定会自然形成商帮。

现在有名的商帮,有徽商、晋商和粤商。

徽商、晋商和粤商的共同之处,就是贩盐、丝绸、茶叶等,整个大明市场他们都有涉及。

但相互间又有所偏重,晋商在山西一带开采矿业,粤商在东南沿海与邦商贸易频繁。

天底下,难找出可以与他们抗衡的商会。

良乡作为今后大明的义鸟,或许有那么一丢丢机会。

上一世,义鸟的商会是很强的…

尽管良乡的士绅在他眼里,个个都是穷光蛋,跟徽商和晋商的商帮比,等于于丐帮,但好歹有块地皮,给地就算他们入股了。

张贤命人在衙门门口贴出告示,邸报送到士绅家中。

胡家,

胡恭看了一眼邸报,上头说要造船厂的地方,不正是自己家的地皮吗?

“在良乡开造船厂,简直是痴人说梦!清江船厂乃朝廷所设,生意能抢得过清江船厂?咱们这块地皮好,说什么也不卖。”

往下看了几眼,更觉得可笑。

要在良乡建立良乡商帮?大言不惭!

“老爷,衙门请您去一趟。”

“说我没空。”

“张大人说了,今日不去,若是日后有难……”

“吓唬谁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