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211章 志在必得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211章 志在必得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211章 志在必得

晚朝正要散去时,一个小太监忽然小跑进来。

“陛下,宣府巡抚都御史雍泰命亲兵押回了两人,是宣府的参将李稽和王杰,雍泰状告此二人克扣粮饷,请陛下定夺。”

李东阳猛然一惊。

严成锦微微抬头,看向李东阳,这里头藏着一个惊天大秘密。

与李东阳有关!

这个案子不是交由刑部,就是交由都察院处理,只有特殊情况,才交给锦衣卫。

若能将此案破开,升右佥都御史就有几分把握。

“大人,接活。”一个慎重却不刺耳的声音响起。

戴珊反应过来,站出来一步:“陛下,不如将这个案子交由都察院审理?”

“陛下,此案应当由刑部审理。”刑部尚书闵珪站出来。

年关了,各部门都在抢活,严成锦断然不会让刑部抢去:“陛下,臣有一句不知当讲不当讲。”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道声音极有特色,轻重缓急拿捏得当,让人生不起气来。

一听就知道是都察院那个谨慎的家伙。

“你说!”弘治皇帝带着怒意,并非是冲着严成锦,而是冲李稽克扣军粮一事。

“各府州的御史,皆归于都察院,既然是由雍泰发现,应当由都察院衙门来审理才合情合理。”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道:“就交由都察院衙门吧。”

散朝后,回到都察院衙门。

戴姗召集各御史开会。

“克扣军粮一事重大,陛下心中焦急,定要尽快审理出来,你们谁助老夫审理。”

严成锦道:“不如就由我和方学来协助大人?”

“大人,严成锦年少,写弹劾疏奏尚可,查案子恐怕不如我与张津。”说话的御史命叫文森。

严成锦看过他二人的资料,文森和张津皆为成化朝的进士,而他和方学是弘治朝的进士。

资历自不如他们两人,提出异议也正常。

“大人,有我与方学在,三日之内,有四成把握破案。”

文森和张津摇头轻叹,才四成把握。

戴姗知道严成锦的规矩,暗自加了两成,六成!不低了。

“嗯,你二人随我入衙审问吧!”

严成锦却道:“大人稍等,下官要先做准备。”

半个时辰之后,戴姗气急败坏:“成锦啊,只是审两个犯人罢了,不必如此慎重,都快要下值了。”

“此事牵连太多,还是慎重一些好。”严成锦写了一大堆资料,纸条递出:“敬之兄,劳烦将这些资料搬出来。”

天亮等到天黑。

戴姗气得拂袖而去,只能明天再开堂了。

方学站在一旁,疑惑:“老高兄,审问这两个犯人,你将他们的原籍要来做什么?”

“还是了解清楚一点好。”

“老高兄又把宣府的军粮账册搬出来做什么?”

严成锦摇摇头:“敬之兄问得太不慎重了,怎么能不看案宗就下手查案,万一有同党作祟,且不徒劳?”

“可老高兄为何把戴大人的资料也翻出来?”

“戴大人审理此案,怕他与王杰等人有私。”

“可你……为何把我的也翻出来……”

“怕你与王杰私通。”

“……”

方学面色木然,对慎重二字产生了怀疑。

次日清晨,严成锦没有上朝,与方学来到都察院衙门。

戴姗坐在高堂上,衙役们手持仪仗站在两旁。

台下押着李稽和王杰两人。

“李稽,王杰,你们二人可知罪?”

李稽和王杰摇摇头,道:“不知。”

“你们二人克扣了士卒的粮饷,没有粮饷,士卒就要吃草根,草根没有营养,士卒身形消瘦,没有力气,鞑靼人来犯便无力抵御,丢了城池,就是卖国通敌的大罪!”

李稽和王杰差点吓尿了。

克扣军饷,也能说成卖国通敌?

二人茫然四顾,寻找声音的来源,只见有个带着人笼嘴的家伙,站在戴姗旁边。

看不清容貌,声音似乎是从那里发出来的。

“说得对,你二人此举,与通敌无异!”戴姗怒骂一声,心下却暗夸严成锦说得好。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李稽和王杰油盐不吃。

“来人,重打五十大板!”戴姗气急败坏敲着惊堂木。

严成锦知道,戴姗没啥性子听这两人胡扯。

“大人,不如先将他们押入大牢,下官再查一查案宗资料。”

还查?

戴珊侧过头,没好气道:“只是两个小小参将,不必如此慎重。”

“下官,还是要查一查的。”严成锦正色。

李稽和王杰被打了三十大板,依旧不肯说,被拖入大牢。

无人之际,王杰对着李稽小声道:“无需担心,三日之内必有人来救咱们。”

“大哥说的这个人是谁?”

“当朝最有权势的人,至于身份,不能告诉你,等着就是,咱们死不认罪,三日内必定出狱。”

从都察院衙门出来,严成锦和方学去了李府一趟。

“老高兄为何要来李府?”

“来确认一件事。”

李东阳进宫当值了,并不在府上,严成锦又看见了李清娥,这次是专程来找她的。

“来得有些唐突,不知老师不在府上,找老师是想问,老师的是否有一个贤侄,叫王杰?”

李清娥颔首点头,轻声道:“是小女的堂兄。”

严成锦面色如常,方学却大惊失色,参将王杰是当朝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的侄儿?

“还请小姐写在纸上。”

李清娥柳眉微动,问:“可是堂兄犯了什么过错?”

“嗯,克扣军饷,正关押在都察院衙门。”

严成锦看她神色微动,想来与王杰认识,道:“会从轻处理,先写下来吧?”

正在这时,李东阳大步走进来,道:“你怎么知道,王杰是本官的侄儿,为了避讳,此事从未提及过。”

真相只有一个,我是穿越过来的……

王杰的老爹老李,是李东阳的堂哥,入赘后改姓王,王杰生出来随母亲姓,所以王杰虽姓王,却是李东阳的侄子。

只是不同的是,审问王杰的雍泰,被削职为民了。

正是李东阳使的力气,捞了侄子一把,由他来审这个案子,或许会有改变。

“大人不是入宫当值了吗,怎么回来?”严成锦问。

“本官沐休半日,你还未回答本官的话。”

“下官翻看了王杰的黄籍,与大人的原籍相同,故有此猜测。”

方学恍然大悟。

李东阳颔首点头,深深地看了严成锦一眼,严成锦道:“老师如此看着学生,可是想暗中报复?”

噗~

李东阳差点没被他气死。

此话言外之意,严成锦要是倒霉了,就是他害的。

“你去告诉王杰,本官不会帮他,若他从实招来,本官还会想办法为他求情。”

严成锦递过纸和笔,道:“还请大人亲自写上。”

回到都察院衙门,

方学疑惑:“老高兄,方才的证据为何不交给戴大人。”

“戴大人的嫌疑还未排除。”

方学呆若木鸡。

戴姗重新开堂,将王杰和李稽两人押上来,道:“你们二人可知罪!”

“不知!”

“拿下去给他们看看。”严成锦将李东阳写的手书给衙役。

王杰看了之后,整张纸塞进嘴里,面色得意看向严成锦,可下一刻,他便笑不出来了。

只见严成锦从袖口里,又抽出了一份。

“吃掉又如何,本官早就料到你会吃掉,还备有一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