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117章 老高,本宫真是看错你了 求收藏

第117章 老高,本宫真是看错你了 (求收藏求推荐)

弘治皇帝眼里平静,陷入了深思之中。

他在想,连王守仁这样的好官都被吏部评定为下等,吏部主持的年间大计,到底有多不合理,又有多少好官被迫致仕,留下的都是好官吗?

屠滽跪倒在地上,欲辩无言:“祖制如此,臣只是遵从祖制罢了。”

弘治皇帝问:“祖制是如何规定疾患罢斥的?”

屠滽道:“未满六十,有疾妨治事者,不留治事。”

李东阳想了想,耿直道:“臣观察,这些日子,私下走访吏部官员者无数,听闻京外的官员进京觐见,至少要准备一年。”

弘治皇帝想不明白,不过是进京觐见而已,如此简单的事,为何要准备一年。

李东阳继续:“这一年时间,是用于搜罗奇珍异宝,打点宫中关系,朝廷例行觐见考察的本意,是为了肃清污吏,节省靡费,而每一次觐见考察,实则,都变为劳民伤财之举,只因评定之权,掌握在吏部的手上。”

以往的年间大计,弘治皇帝只是一声令下,全由吏部去办理,然后给报个数。

屠滽感到羞愧不已。

他也是历经几朝的老臣,一向忠正,没想到出了这样的事情。

弘治皇帝命人找来王守仁的访单,上头那些对王守仁的评定,连他自己都觉得好气又好笑。

看老妇在河边洗衣……

经常对着某物发呆,一看便是半日……

常常问上官奇怪的问题……

殿外,夕阳斜挂,金辉静静地躺在皇宫的琉璃上。

一道人影正急匆匆穿过奉天殿前的广庭,快步走上侧旁的玉阶。

马文升提着衣摆,虽然是着急,但脸上,却是满面春风。

辽东传回急报,建州女真的大军压境之患,已解。

奉天殿里,

小太监跪在地上通报:“陛下,兵部马大人来了,说是辽东急报!”

弘治皇帝双眼放光:“让他进来!”

马文升跪倒在殿中:“恭喜陛下,辽东大捷,王越将军带领猛革忒木儿的部族,剿杀了都里吉的部族,建州各部,愿向大明进贡!”

王越带着敌人的大军,剿灭了敌人的大军?

弘治皇帝懵了。

严成锦也有点懵。

马文升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前些日子的疏奏,是王越到了猛革忒木儿大帐后,命亲兵传回。

而这封不一样,是由英国公传回。

王越带着猛革忒木儿的部族,打了十几日,都里吉剩余的残部,已逃往了北方。

此前,王越这个老滑头,只是说了尚古不许建州各部进贡一事。

对于他带猛革忒木儿部族攻打都里吉,倒是只字未提。

“朕的大军呢?”

马文升道:“京营连城都未出,陛下请看疏奏。”

弘治皇帝惊疑不定,大臣们一片嘈杂议论。

严成锦对他们的失态表示理解。

一件事情总是有许多解决的方法,朝廷不知女真的局势,才会盲目派出千人大军镇压。

他似乎想起来什么,对弘治皇帝道:“王大人似乎在评定中,只得了中等。”

弘治皇帝也想起来了。

翰苑还有三个文官弹劾他来着。

“当初弹劾王越的三个文官,评定如何?”

“三人皆为上等……”

屠滽的两腿如同打秋风一样,不停颤抖,匍匐跪在地上,反了,全反了啊。

王越立了大功,竟然只评为中等。

若说王守仁是失察,王越这又算怎么回事?

李东阳等人叹息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

严成锦暗自可惜,这次年间大计,被吏部办得像一坨翔一样。

屠滽跪在地上,泪流满面道:“臣已年迈,主掌吏部,实在力有不逮,请求陛下……准许臣,致仕归乡!”

弘治皇帝沉吟了许久,心中颇不是滋味。

屠滽在成化二年就考中了进士,那时候他还小,但也听怀恩说过,屠滽为官清名,勤于政事,鲜有过错,若太子以后当了皇帝,要重用此人。

没想到如此失职。

或许,屠滽真的老了吧。

“朕准了,屠老为朝廷尽心竭诚,传朕的口谕,由朝廷供给车马,沿途驿站优越款待,送屠老回乡。”

今日之后,便要远离朝堂了,这是他今日踏入奉天殿前,想都不敢想的。

人生处处充满了惊喜。

屠滽老泪纵横,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响头,哽咽道:“多谢陛下隆恩!”

望着屠滽踉跄走出奉天殿的背影。

曾鉴等人无不叹息,屠滽为官清直,得到内阁和其余八卿一直公认。

但清直和能当个好官是另一回事,力有不逮,一样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弘治皇帝眼中掠过一丝同情,但下一刻,却目光坚定,深吸一口气:“命吏部右侍郎王鏊,对大计中,评定不公的官员,重新彻查。

此外,王守仁和王越,均评为上等。

翰苑的那三个文官弹劾王越的文官,俱为中等!”

从奉天殿出来,

天色渐晚,天际边的金霞泛光,夕阳沉落到宫墙之下,有点冷又有点暗。

严成锦觉得浑身一轻。

今日之后,不知有多少个官员会被重新评定,得不到公正的,不仅是王守仁,或许有几十甚至上百个官员。

他们因没有钱银打点,落得下等的评定。

这次由内阁和都察院再次审核,年间大计将变得更加公正。

“老高,本宫真是看错你了,本宫还以为,你胆小怕事,贪生怕死,没想到,你竟肯为王守仁那个家伙求情。”朱厚照笑嘻嘻道。

圣人大号都要下线了,玩家能不着急吗?

“殿下没看错,但凡是危及性命的事情,还请殿下不要找臣。”

几日之后,王守仁再次收到吏部的评定,被列为上等。

重新评定之后,结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六十多个原本被评定为下等的人,变成了上等或者中等。

最明显变化的是上等,竟然少了一百多个人,有些上等的改为下等,直接致仕了。

翰苑三谏从上等,变成了中等。

王越和英国公解了建州之患,弘治皇帝大为高兴,给英国公每月加俸一百石,王越升任为五军都督府同知。

位列正一品,俸随轶升。

但实际上,同知也和佥事一样,没什么实权,只是领的俸禄多一点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