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曌帝双龙传 > 512.云梦与汉川4

曌帝双龙传 512.云梦与汉川4

作者:于奇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17:50

512.云梦与汉川4

在海市蜃楼的环境下放大陶罐里的字,然后用炎帝珠让两个陶罐上的字(准确点说其实是偏旁部首),相互移形换影重新组合成完整的字,才能够真正解读出里面的内容。

也就是说,现在一下子就有三个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第一件事就是必须得到现在被唐五所抢走的那个陶罐。

第二件事是必须得到炎帝珠。

第三件事是即使得到炎帝珠,也要掌握其中能够制造海市蜃楼和移形换影的方法。

那么银羽娜扎说的“来巫山”的意思就很容易推导出来了。

要么是炎帝珠,要么是炎帝珠的使用方法,这两者必有其一在巫山。

而巫山的确信位置也已确定,即紧邻着竟陵县的汉川县。按照典籍所载,即为“云梦之泽,荆台之上。”

之前说这些的时候,于奇正就一直觉得“云梦之泽”这个词好像很熟悉。

经过一番回忆,他记了起来。在后世时,地理老师为了表示这门学科是最神奇的学科,大为感叹过沧海桑田,就是举了云梦泽这个例子。

江汉平原地势低下,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的荆江贯穿其中,构成典型陆上三角洲景观。在地壳下降时期形成巨大洼地,加上江水累积而成巨大湖泊。

据《左传》、《国语》、《子虚赋》等相关点击记载,先秦时期楚国有一名为“云梦”的楚王狩猎区。

春秋时,梦在楚方言中为“湖泽”之意,与漭相通,由于长江泥沙沉积,云梦泽分为南北两部分,长江以北成为沼泽地带,长江以南还保持着浩瀚的水面。

这片地域相当之广阔,东部从大别山麓和幕阜山麓一直拉到长江江岸一带;西部一直到夷陵以东,包括长江以南的松滋、公安县一带;北面到随州、钟祥、京山一带;南面以长江为缘。

其中有山林、川泽等各种地理形态,并有一名为“云梦泽”的湖泊。“云梦泽”因此湖而得名,二者并非指同一概念。

先秦时期,由于汉水和长江所带来的泥沙填充,原始地貌开始改变,云梦泽演变为平原到湖沼的地貌景观。

当时云梦泽两侧有两大平原。这两大平原在春秋时代已有村落出现。

到秦汉时期云梦泽汉江北岸部分已化为平陆。

云梦泽西部接纳了大量江水带来的泥沙,不断向东发展,形成汉江陆上三角洲。

也就是说,那时候的云梦泽几乎囊括了整个江汉平原地带。

又或者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江汉平原就是云梦泽演化而来。

而汉川,正处于江汉平原的腹地。这么看来,两代楚王到这里来游玩就是情理中事,因为这本来就是他们的狩猎区。

不仅如此,于奇正还想起了另外一件与“云梦”这个地名有关的事。

在后世,有一个非常重大的考古发现,就是“睡虎地秦墓竹简”。

从一个叫做“喜”的秦朝官员墓中,挖掘整理出了1155枚秦代竹简,其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

而《秦律十八种》就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司空》、《置吏律》、《效》、《军爵律》、《传食律》、《行书》、《内史杂》、《尉杂》、《属邦》等方面的内容。

而这个睡虎地秦墓竹简,就是出土于云梦县。

想到这里,于奇正不由得心里猛地一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