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曌帝双龙传 > 476. 仁心、人文、三重山

曌帝双龙传 476. 仁心、人文、三重山

作者:于奇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17:50

476. 仁心、人文、三重山

孙田邈的话,到现在也算是讲完了。最后苦笑着说道:“于是老朽便接下了这桩无论成败,自己都要身死的活。”

万茛苟迟疑着问道:“那老神仙为何还要做这件事呢?”

孙田邈合上眼皮,抚摸着长须,良久之后才说道:“不过二位可知,这天下最苦之事是何苦?”

万茛苟和黄杏摇头表示不知。

孙田邈叹道:“战火连天朝代更替。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尽管有人对黑武门之事颇有微词,但无可否认,当今圣上乃是一等一的明君啊。我来此地之前,并不知于总都料是何德性。但若是大奸大恶之人,又或是被唐五那等小人相胁步入歧途,这战乱一起,天下百姓何如?”

万、黄二人闻言,垂头默然不语。

孙田邈淡然一笑:“老朽毕生研习岐黄之术,以天下苍生痛为己痛,致力于祛除百姓病痛之苦。我已垂垂老矣,对自身生死之事倒是看得淡了,但怎忍见天下百姓受这种苦难?”

万、黄二人大为感动,鞠躬说道:“老神仙不但医术通神,这份医者仁心,委实是菩萨所为啊。”

孙田邈大笑着摆手:“愧不敢当,愧不敢当啊。要说这怜悯之心,老朽倒是敢坦然接受;但若说到医术,和于总都料相比,真是萤火之于日月啊。”

万、黄二人心中纳闷不已:没听说过总都料会医术啊?

孙田邈正色说道:“二位可知,这世上最难治的病是什么病?”

两人摇摇头。

“心病。”孙田邈缓缓说道:“人之初,性本善。但随着慢慢长大,不可避免或多或少会沾染到恶。而这恶,就是病啊,是最可怕的病啊。治身易,治心难啊。”

万、黄二人微微一叹。孙田邈的话已经超脱了人们日常所说的“病”,表面上看有些混淆概念的嫌疑,但事实上谁又能说不是这样呢?

“来到这里之后,我接触了很多人,和我之前所认识的都不一样的人。”孙田邈露出欣慰的笑:“曌建的人都是健康的,对,我说的是心是健康的。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叫于奇正的人。你们放心,我会尽我所能救他。”

孙田邈一边说着,一边把刚才技统局找来的那个杂话本子凑到烛火上点燃。

黄杏上前说道:“老神仙放心,这本不是,我们会继续找,一定会尽快找到您说的那本书的。”

孙田邈脸上露出一个奇异的笑容,将杂话本子撕开,好烧得更快一点。

整本书烧完之后,指着灰烬说道:“我要找的,正是这本书。”

“啊?!”万、黄二人惊呼起来。

“适才有一件事情我瞒了你们,其实这是一个孤本。”孙田邈嘴角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刚才听到他说是这本书,两人先是惊讶,随即想到的就是,只要有这本书,只要有人抄录过,就一定还能再找到。孙田邈又是如何这么肯定这本书是孤本的呢?

孙田邈笑了起来:“没错,的确可能有人抄录过这本书上的故事内容。但不管抄录多少本都没用,因为根本就没法抄到书里面的真正内容。”

万、黄二人完全傻眼了,这话什么意思?

孙田邈说了起来。

这又回到了之前他们曾经聊到过的文字的事情了。

仓颉造字,造出了阳文和阴符。阳文给了黄帝,阴符给了蚩尤,从而引发了神人鬼兽之间的全面战争。

这中间有一个人,或者说有一派势力,通常被忽略掉了。

这个人,或者说这派势力,就是炎帝。

仓颉造阴阳字之后,他的妹妹仓井满融合阴阳字体,也创造出一种文字。

简单点解释,那就是阳文是人与神沟通的文字,阴文是人与鬼沟通的文字。而仓井满创造出的是人与人沟通的文字。

阳文靠眼,阴文靠手,而人文靠什么辨识呢?

心。

没错,心。人心的心。

这种文字,仓井满传给了炎帝。

事实上,最终黄帝战胜蚩尤的真正原因,是因为炎帝站在了黄帝一边。

就像一个已经平衡的天平,谁那边加多一个砝码,就能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而世上最难辨认的,也是知道最少的字体,也就是仓井满留下的人文了。

黄帝取得胜利之后,阳文便成为了主流。

不管你分出任何字体,始终都跳不出“用眼睛看”这个大框框。所谓的“车同轨字同文”,其实也不过是把眼睛所能看到的字体统一起来而已。

而眼睛所不能看到的呢?那就肯定是无能为力了。

比如阴文,已经成为了一种不被人类所能理解的文字。更不用说流传区域更小的人文了。

人文之所以这么难流传下来,是因为和阴文阳文相比,门槛太高了。

阳文靠眼。只要有光,只要眼睛能看到,就是辨识。

阴文靠手。只要有触觉,能摸到,就能辨识。

而人文靠心什么意思?就是你必须用心去体会和感受,才能读出文字。

这就比依靠眼睛和手的难度高多了。

可以这么说,人文可以隐藏于阴文阳文之间,阴文可以隐藏于阳文之间,但这种关系是不可逆的。

这并不是说人文和阴文比阳文强,只能说明通用于特殊之间的关系。

所以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一万人能认识阳文,但可能认识阴文的只有一百人,而认识人文的,大概就只有一个人了。

而孙田邈,就是这一个人其中的一员。

他,认识人文。

之所以说这本书是孤本,是因为这本书的真正内容,是里面的人文,而不是表面上通用的阳文。

其他人再怎么抄,也最多只能抄到其间阳文表达的。而那本书真正要表达的内容,是在人文之中。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这就非常类似于《曌帝双龙传》那本小说,如果从阳文看就是那么一本小说,如果从阴文看是那么一本有点意思的小说,只有极少数人,能看到其中人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当然,这些并不是主题。

主题是:这本书是一本蕴含着人文的的书,而孙田邈要找的,就是这么一本书。

万、黄二人不但没听懂,相反还陷入了更深的迷惑。

他们只想知道,这本书和于总都料的病情有什么关系。

孙田邈笑着解答了他们的疑惑:“书真的是这本书,只不过,书里面讲的,并不是怎么能救活于总都料,而是怎么能让他死,彻底的死!”

万、黄二人终于明白了孙田邈的意思。

李世明所谓的要万茛苟先治疗再下毒,其实更多出于私心,希望从于奇正这里得到穿越时间的方法。

而孙田邈心中抱着为天下百姓赴死的决心而来。因此假如于奇正是奸恶之徒,又或者被唐五胁迫,那么孙田邈要做的,就是干掉于奇正。

但这样的话,就存在一个很大的难题。

那就是,如果于奇正掌握了回到过去的方法,你这一切都是没用的。

因为只要在他临死前,哪怕只剩一丝气,他都能回到过去的时间点。只要能回到过去的时间点,你就不可能杀死他。

也就是说,孙田邈所说的这本书里记载的,就是能够真正杀死类似于奇正这种人的方法。

又是什么方法,能将一个随时可以“倒带”的人杀死呢?

两人终于有点理解孙田邈的意思了。

提出来说,我们说的杀死一个人,就是从**上毁灭他。

但是对这种可以任意穿越的人来说,已经不受这个的局限了。那么想杀死他的办法只有一个:杀死他的心。

而杀心这件事,就又和与心有关的“人文”联系在一起了。

综合所有的推论:能杀死于奇正的,就是这本用人文记录下来的书里面的记载。

而这本书,现在已经被孙田邈给烧了。

万茛苟再次鞠了一个躬:“晚辈有一事不解,老神仙为何要将如此隐秘之事告知我二人。”

这确实是一个很难想明白的事。孙田邈将此事原原本本说出来,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这里说的风险,不仅仅是对这些人生命有可能出现的风险,更是一种任何人都无法预测到的、超过了现有知识体系之外的风险。

孙田邈并没有直接回答他们,而是问了一个和此事毫不相干的问题:“难道你们不好奇那本书的文字记录了些什么吗?”

万、黄二人差点抓狂了。

你特莫的不是说里面关键信息是在隐藏的人文之中吗?

按照这个推论,书本上阳文记载的是什么,根本毫无意义。

现在又掉转头问我们这个,是在玩咱们吗?

孙田邈的脸上,并没有任何戏耍之意,而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你们太小看我们的前人了。”

这什么意思?这特莫的到底什么意思?什么叫做太小看前人了?

万茛苟和黄杏两人,都是自负绝顶聪明之人。但是今天,他们只感觉到了摩擦。

摩擦摩擦,把我的脑子在这光滑的地板上——摩擦!

孙田邈继续说了起来。

这就是我们前人的三段式哲学。

什么叫做三段式?

我们的前人认为,人生的任何事情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

称之为: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一个人,远远的看到了一座山,那么就是那么一座山的模样。不管你东看西看,它就是那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山。大多数人一辈子都生活在山脚下,那么在你眼里,一辈子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座山。

但是人类中总有一些少数人,这些人已经不满足于在山脚下,于是他们想:我要去山上看看,这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于是他们就去爬山。这些人,大概一百个里面有一个。

他们爬呀爬呀,可是这真的太辛苦了,一百个人里面都不一定有一个人继续攀爬。

这百分之一的人,耗费了全身精力,终于爬到了半山腰。

然后他们看看山脚下那些如同蚂蚁一般大小的人和如同小盒子大小的房子,不由得便会升起无尽的优越感。

接着再看着山下环绕的江水和四周的草木,便会顿悟:哦,原来山根本就不是山,其实山只是平地。所有的陡峭都只是吓唬那些头脑不行或者体能不行人的假象!

接下来他们就会有两个选择:继续攀爬,又或者在这种自满中度过愉快的一生。

人总是会选择愉快,所以这批人类的精英中的绝大部分人,选择了停留在半山腰,享受无尽的欢呼与荣耀。

但是在这些人中,又有那么极少数的几个“傻子”,他们只想知道,山顶到底是什么样的。

于是他们继续攀爬,这些人的数量甚至不到已经到半山腰的人的百分之一。

就这万里挑一的人继续向上爬去,但是他们无一例外的摔倒了。

对,无一例外!也就是说,第一批一百万个人里面,经过层层的攀爬,最终没有一个人到山顶。

但是人类,只是人类,和这个世界的万千动物不同,总有那么一些异类去挑战不可能的极限。

这,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之所以成为造物主的宠儿的唯一理由。

于是,又有了第二批百万人里面选出的一个人。

然后,再有了第三批、第四批……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人,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爬到了山顶,对着上天高呼一声:啊……

既然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这些爬到过山顶的人,会将自己这一路的经验和教训,传给下一代人,让他们登顶时更加容易些。

于是,山脚下的人就会问这些人一个问题:你们爬到了山顶,请问山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些人想了很久,最后给出了一个回答:山嘛,就是你们所看到的那座山。

说到这里,孙田邈看着万茛苟和黄杏问道:“你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二人同时摇了摇头:“不明白。”

这是聪明人的回答。

因为孙田邈打得这个比方并不深奥,似乎很容易就能明白。

但如果你真的就以为自己明白了,那只能证明一件事:你根本就没有明白。

因为,一知半解永远比懵懵懂懂更失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