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贵子 > 第二十九章 松萝雪,女儿心

寒门贵子 第二十九章 松萝雪,女儿心

作者:地黄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11:43

第二十九章 松萝雪,女儿心

第二天大早,沈孟请周雍为媒人,连夜备好的羊、胶、漆、合欢铃、蒲苇、卷柏、酒黍稷稻米各一斛为礼,陈仪物于庭,奉书致命。

羊,取其吉祥,以寓祝颂之意,胶、漆和合欢铃象征夫妇和好之意,蒲苇、卷柏,取其美德,来勉励夫妇。

周雍身旁的侍者以手牵羊,徐佑穿华服,命部曲接过羊,迎拜入门。周雍入内,站到宾阶,位于西,面朝东。徐佑站到阼阶,位于东,面朝西。

部曲牵羊立在堂下,另有侍者抬着案几跟在周雍身后,由周雍献纳采版文。

六礼版文皆封,先以纸封,又加以皂囊,裹上白绳,表示庄重,再放到箧(小箱子)里。版文的左方写“纳采”二字,正中间写礼文、婿父名、媒人等,礼物的清单另写一版,裹上白缯,随同木箧放在案几上。

周雍先作揖,后跪地,道:“沈孟使某荐不腆之礼。”

徐佑同样作揖跪地,道:“君之辱不敢辞!”

周雍的侍者将放着木箧和礼物清单的案几送到徐佑身前,由徐府的部曲牵羊奉案退下,徐佑邀请周雍入中庭,设酒,周雍端酒杯,再跪,道:“沈孟使某献酒。”

徐佑接过饮尽,跪还,两人入座,再由徐佑劝酒,互饮后仪式结束。

纳采之后,就是问名,鉴于徐佑不久就要返京,于是隔日周雍再次登门,这次执雁为礼,问了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

也是幸好,东市有人捉到春归的雁,否则的话,还得用羊来替代。

冬至现在叫詹冬至。

拿着女方的姓名八字,回去之后请相士卜算吉凶。这自是大吉大利,哪怕相士不开眼,说点不吉利的话,也会被沈孟视为胡言乱语。

心如磐石,矢志不渝,又干八字合与不合的屁事?

随之纳吉,送上聘书,这是三书之一,表示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之后,约定一个月后纳征,此事就算告一段落。

徐佑又在钱塘停留了两天,主要陪同张玄机游山玩水,过一过二人世界,弥补这一年来的相思之苦。

闲暇之余,和宋神妃聊了聊,她现在的情绪比起当初安稳了许多,每日酿酒为乐,倒也过得清闲。

这天午后,阳光明媚,徐佑和张玄机正在山顶的凉亭里对坐饮茶,吴善来报,说袁青杞拜访。

虽然在玄机书院里讲学,但袁青杞的重心还放在吴县的林屋山,每逢旬日来钱塘讲一天的课,按说今日不是她上课的日子,怎么突然到访?

“有请!”

张玄机收拾茶具,准备退下,徐佑拉住了她,道:“走了干吗?你和袁青杞不是相熟吗?”

“她来见夫君肯定有要事商议,我在场会不会不便?”

“没什么不便的,我其实猜到她为何事而来,你也不妨听一听。”

“哦?”张玄机似笑非笑,俏脸道:“夫君看来很了解袁大祭酒嘛……”

这番话听着有坑,徐佑面不改色,想也不想的道:“袁青杞要另立宗门,以她的才干,日后必定会和匡庐山分庭抗礼,影响扬州乃至大半江东的局势,我不了解不行啊。”

张玄机噗嗤一笑,没有继续追问,收拾好茶具,静坐旁边。过了一会,袁青杞沿着石阶上了山,素雅的道袍随山风而舞,透着别样的秀美,她来到亭前,双手合抱至眉梢,俯身稽首,道:“见过大将军,见过张女郎!”

徐佑心里纳闷,几时见过你这么正儿八经的叫大将军,可也不能直接问缘由,笑道:“坐!”

张玄机也笑着点头打了招呼,待她入座,亲手为袁青杞斟茶,道:“听神妃阿姊说,这是刚研制不久的松萝雪,口感和青雀舌不同,祭酒可尝一尝……”

袁青杞接过杯子,道了谢,轻抿小口,美眸流转,赞道:“果然绝妙,为何看起来色泽区别不大,可口感却这样不同?”

张玄机笑道:“永嘉郡有松萝山,茶树于林崖之间偶然生出,条敷阐,叶莹薄,形白似雪,制法也和青雀舌大相径庭,只可惜数量太少,没法大规模供应……祭酒若是喜欢,稍后我让人准备一些给你带回去。”

袁青杞也不推辞,笑道:“那就麻烦女郎了!”

两人的聊天看似正常,可徐佑怎么听怎么觉得不对,难道在书院时相处并不和睦,立刻决定转移话题,道:“祭酒怎么知道我回了钱塘?”

袁青杞笑盈盈的看了眼张玄机,道:“顾家主到张孝里请期的事已经传遍了吴县,大将军三月初六将迎娶张女郎,也是人尽皆知。我虽在林屋山深处,却也有所耳闻,这里先给两位道贺……”

张玄机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既不因未成亲和徐佑出双入对而羞涩,也不因得以嫁给如意郎君而张扬,自那年金陵城破出家门委身徐佑,她已无惧任何外界的议论和眼光。

“祭酒见笑,到了成亲那日,还望有空来钱塘喝杯喜酒。”

“那是自然!”

叙过闲话,徐佑问道:“祭酒匆忙赶来,可是为了占城稻?”

楚国虽然雨水充足,但全年并不平均,有时久旱无雨,有时暴雨成灾,不管是光热稍低的扬江二州,还是光热水充足的宁越二州,水稻都只能一年一收,春稻种下之后,若长久无雨水,则一年收成付之东流。

占城稻的优点,一是耐旱,二是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周期更短,可以在长江流域达到一年两熟,再往南甚至可以一年三熟,这也是为何后世引进占城稻后迅速占据统治地位的原因。

徐佑当初让袁青杞通过她掌控的广州贸易海路,派大型船队前往林邑寻找占城稻。经过几个月的颠簸和劳苦,终于成功运回扬州,并在林屋山控制的千亩稻田里进行了试种,五十余天后,收获极丰。

因徐佑当时正率军在北方作战,袁青杞没有急着向他通报,谁想徐佑回京又接连出事,直等到正月他才有机会返回扬州,于是亲至钱塘和他见面。

“是,占城稻的效果好过预期,我问了许多精通农事的老者,都言说此物将彻底改变江东现行的水稻耕作规程,不仅单亩收获增加数倍,还能额外开垦更多的稻田,灾时会活人无数……”

“这是大功德!”徐佑为张玄机和袁青杞斟茶,张在前,袁在后,这个细节他是不会忽视的,道:“时机正好,你回山后马上写个奏疏,详细说明占城稻的具体种植情况,我途径吴县,前去取回,进京交给主上,然后就可着手为你求一封号。朝廷剿灭天师道在即,有了封号,你要抓紧时间正式开宗立派,从今而后,和鹤鸣山再无关系了……”

袁青杞低着头,没有多少欣喜之意,她对孙冠的感情十分复杂,可到了今时今日,孙冠带着天师道走向了绝路,正如多年前预料的那样,谁也无法挽回和拯救,与其让道门从此消融于世,她宁可背负骂名,也要挽大厦于将倾,重新整合天师道,不至于让道祖蒙羞。

“那就全拜托大将军了!”

徐佑举杯,道:“提前祝贺祭酒。”

袁青杞看着茶杯里的倒影,突然一笑,绝美的笑容拨开了云翳,惊艳了明月,然后仰头一饮而尽。

徐佑知道她的心思,可脚下走的路,都是自己的选择,累,要扛,苦,要咽,得道之阶,错厉精神,靖躬信宿,洗诚求矜,如斯而言,则道近也矣。从古至今,能够开宗立派的人物,无不是百炼成钢,袁青杞必须闯过这一关,才能真正的青史留名,成为后世道门敬仰的开山祖师。

“大将军在京也是步步杀机,可有需要我助力的地方?”

“现在还用不着……不过,也许要不了多久,我就得赶往益州对付孙冠,到时还请借白易给我一用。”

袁青杞笑道:“白易能得到大将军的看重,是他的造化。”她很清楚,徐佑要对付孙冠,肯定会做足万全准备,白易小小五品,能起多大作用?之所以带着他,是要他多加历练,并从中获益——围杀天师孙冠的战斗,可能是九品榜出现二百多年来,第一次有人筹谋布局准备想要认认真真的杀死一名大宗师,就算远远看着,得到的益处也会超出想象!

“兵凶战危,他跟着我,也可能回不来,你要有心理准备。”

袁青杞淡淡的道:“人谁不死呢?”她站起身,道:“大将军,张女郎,我这就告辞,欲立宗门,需要的东西还很多,实在耽误不得。”

徐佑吩咐吴善送袁青杞下山,扭头看向张玄机,她轻轻叹了口气,望着袁青杞的背影,目光柔和又流露出几分言不清道不明的怜惜。

“怎么了?”

“没什么……都说袁青杞放弃大好年华和名门望族的身份,甘愿为了天师道奉献所有,可如今却叛师离道,她心里的痛苦和压力,我只要想想,就觉得太难太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