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贵子 > 第一百三十章 孵化山长的将来

寒门贵子 第一百三十章 孵化山长的将来

作者:地黄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11:43

第一百三十章 孵化山长的将来

“炁的运转,使一阴一阳相互变化,叫做道;一阴一阳变化的根源莫测不可知,叫做神;变化而无穷尽,叫做易。此即‘语其推行故曰道,语其不测故曰神,语其生生故曰易,其实一物,指事而异名尔。’这一物,即指气而言。一阴一阳相互变化的运转永不停止,卦爻象和天地万物都是依据这一变化的法则而存在,这就是《系辞》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何濡果然在静苑开讲《易》经,不过洒金坊那边离不开他,只讲了两课就匆匆离开。徐佑灵机一动,请暗夭来给履霜她们授课,陈蟾是堪舆大家,对易经的理解和掌握不在何濡之下,暗夭跟了他十四年,就是学到点皮毛,也足够履霜她们学上小半生的了。

不过暗夭的口才虽不及何濡,但讲起易经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很受女娘们欢迎,连吴善他们轮休时也会搬个小胡床,坐在房内听上一会。

学习使人快乐啊!

“……乾卦纯阳,坤卦纯阴,此两卦中的阴阳爻位互易,即相互推移,则有六十四卦的变易。所以,没有乾坤两卦,也就没有《易》的变易,此即‘乾坤毁则无以见易’。而乾坤的并列,来于天地的并立。天地以阴阳二气为其实体,以乾坤为其功用。因此,可以说《易》讲的变易,也即天地阴阳造化万物的过程。此过程有其特有的规则,即阴阳二气的对立及其相互推移,是一切事物变易的根源。归结来说,一言以蔽之:万物虽多,其实一物无无阴阳者,是以知天地变化,二端而已。”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广大精微,包罗万象。暗夭从基本的辞义入手,先让众人有个通篇的印象,然后举例实证,寓教于乐,时不时的可以举手提问,发表见解,然后一一作答。

这个举手提问的法子是履霜提议的,当初在明玉山上教说书人学习台子上的技巧,他们经过徐佑调 教,习惯了举手提问,履霜觉得稀奇,也跟着学会了。

阴阳,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一阉一辟谓之变。

《易》,洒洒五千字,其实只说了这三句话而已!

“啪啪啪!”

徐佑出现在门口,笑着鼓掌,道:“没想到你竟是传业解惑的师者!”

暗夭躬身施礼,道:“学识浅陋,不敢为师,郎君学究天人,治易经远胜我百倍!”

他虽是刺客,也经历了万千磨难,但难能可贵的是,并没有因此泯灭了人性和善念,变成心理扭曲的变态。只要不是处心积虑的杀人,平时的举止做派,跟君子无异。

“誉过了,我虽略通《易》,但比你尚有不如。学不必有先后,达者为师,你当得起的,不要谦虚!”

暗夭走到一旁,让开主位,不再多话。徐佑没有进屋,笑道:“好了,都散了吧。秋分,我今日出门,中午不回来用膳。冬至,你陪着暗夭,在院子里四处走走,为他讲讲四周的景致。”

“诺!”

徐佑带着左彣和两个部曲出门,静苑里明面只留了吴善等六名部曲,还有秋分等小女娘,但暗中送何濡去洒金坊的山宗已经悄悄回来,潜伏在暗处,遇到紧急,立刻就能现身。这是徐佑对暗夭的一次考验,虽说小宗师亲自下的禁制,在某种程度上比皇帝的谕旨还有约束力,但青鬼律神秘莫测,说不定暗夭会有解除禁制的法门,所以挖个坑试一试,对彼此的信任是有好处的。

驱车到了县衙,在后堂见到了陆会。这位陆县令自从在雅集上吃了憋,回来后安分守己,撤了百工院的院监,召回了借给刘彖的匠人,老老实实的按时点卯,升堂断讼,处理积压的案件,将功补过。

徐佑这次受邀请前来,并不知道陆会想干什么,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以他现在几乎响彻扬州的名望,估计他也不敢真的干什么坏事!

“见过明府!”

“七郎多礼了,快请起!”陆会十分热情,吩咐下人看茶,笑眯眯道:“近来可好啊?我公务繁忙,本想登门拜会七郎,却一直抽不出空,莫怪莫怪!”

“明府言重了,是在下失礼,早该来拜会明府。”徐佑应酬话说了几轮,陆会先按捺不住,道:“听说小石山下的洒金坊跟七郎有关?”

“明府是不是误会了,洒金坊是别人的产业,我何德何能有这样会下金蛋的鸡啊?”

“下金蛋的鸡?”陆会大笑,道:“这话说的妙!妙!”接着笑容一敛,沉着脸道:“可我听说,洒金坊的掌柜何濡是你的门人,他的产业,不就是你的吗?”

“明府有所不知,何濡是我的至交好友,并不是门人。他是南渡的侨民,祖上也是士籍,如今家道中落,贫苦无依,但心气极高,哪里肯屈从做我一介白衣的门人呢?我们只是性情相投,所以朝夕相处,出入随行,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

“是!”

何濡叛逃楚国多年,早就洗白了身份,通过各种潜规则捏造了家族薄阀,那可是如假包换的士族子弟。当然,这种没落士族的身份并无大用,若是无钱无势,人又无才无德,顶多比农户略强一点,不用交租纳税罢了。

陆会又笑了起来,道:“是这样啊,我差点听信别人的谗言!七郎,你深受大中正赏识,前程远大,切不可追逐眼前的蝇头小利,负了大中正的厚望!”

“谨记明府教诲,我辈文人当有傲骨,绝不会自甘堕落,成为商贾之流。”

“好,好!”陆会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又和徐佑拉了拉家常,问起静苑冬日缺不缺柴炭油盐之物,终于转入正题,道:“既然何掌柜和你是朋友,能不能代为说项,优先卖我一万张大纸?”

徐佑惊讶道:“明府原来也工于画吗?”

陆会笑道:“我不善画,也没兴趣,但族内有兄弟姊妹喜欢,知道洒金坊在钱塘境内,由禾大纸一纸难求,于是央到我这里来。你说,我身为兄长,总不能置之不理吧?”

“说的是,这样吧,我回去问问,但不敢保证。明府或许不知,由禾大纸的产量不足,订单已经积累到了明年三四月。做生意嘛,讲究一个信誉,先来后到,明府要是要的少,一两千张都好说,一下子要一万张,我实在心里没底。”

陆会皱起了眉头,道:“我不是不讲道理的,你说的这些困难我都理解,但多想想办法,又不短洒金坊的钱,对外怎么卖,对我也怎么卖,只是通融一下,早些给我那些族内的兄弟姊妹交差。”

徐佑没法拒绝,道:“好吧,我尽量……”

“不是尽量,是一定!”陆会眼睛微微眯起一条缝隙,豆大的眼珠闪烁着狡诈的光,道:“放心,不会让你凭白出力。这两日本县将带着诸曹检校东市,多不如法者会严惩,或店肆错乱,或商估没漏,或假冒豪强之名,或拥护贸易之利,或凌践平弱之人,或专固要害之处的,一个都不放过。”

徐佑闻弦歌而知雅意,凑到近前,道:“那刘彖的聚宝斋……”

“我接到市令的奏报,说聚宝斋多有不法之事,若经查实,定不轻饶!”

“得!”徐佑拍板道:“一万张由禾大纸,包我身上了,能为明府做点事,荣幸之至!”

离开县衙,听徐佑说了陆会的丑态,左彣纳闷道:“陆县令和刘彖之前不是来往密切吗?怎么突然翻脸不认人了?”

“刘彖害得陆会在雅集上丢尽了脸面,陆会白受了刘彖的两万张剡溪纸,却没提聚宝斋一个字。以两人的心胸,想必这段时日已经撕破了脸,所以陆会打算给他点教训尝尝,也正好给我个顺水人情,换一万张由禾大纸。”

“真是小人!”

“小人还算不上,倒是十足的贪官污吏!”

“郎君真的准备送他一万张?那可是百万钱啊!”

“一百万钱?”徐佑笑了起来,道:“就算我敢送,只怕他吃不下去,撑破了肚子!”

冬天的静苑将萧瑟和风情完美的融合,一枝一木,一亭一山,无不极具巧思,旷远而不寂寥,寒冷中透着暖意。冬至带着暗夭,在院子里四处闲逛,问道:“那日听你说起十恶不善的绝地?到底怎么十恶不善法?”

“那是《青乌经》传下来的诀要,堪舆有三纲、五常、四美、十恶。五常为龙、穴、砂、水、向。十恶从五常演化而来,龙犯劫煞、剑脊;穴犯恶水、气散;砂犯探头、反背;水反冲射、黄泉;向反冲生、闭煞。这就是十恶不善!”

“暗夭,你真是好学问!以后就算不作刺客了,也可以开个私塾教学生读书,不定弄个什么书院的山长做做呢。”

暗夭停下脚步,找了个假山的山石坐了下来,双手抱膝,望着天上的白云变幻,道:“私塾,书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