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六十六章 旧案

南宋大相公 第六十六章 旧案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3:59

第六十六章 旧案

方子安甚为惊讶,史浩这话可真的是说到点子上了,他是个清醒的人,他说的完全正确。大宋最不缺的便是文人,会写诗作词的人大街上一抓一大把,但真正能经世治国之人却寥寥可数。以至于秦桧这样的人都在可以把持朝政,都可以任意胡作非为,朝政官员趋炎附势,则正说明了其实大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无能和无耻已经是一种风气。

“史大人所言极是,子安深以为然。子安也从不以能写几首诗词而自傲。子安并非这等浅薄之人。”方子安沉声道。

史浩转身看着方子安道:“子安,我有几个问题想跟你探讨探讨。我希望你说真心话,而非作敷衍之语。你可能还不了解我。我最恨作违心之言的伪君子。哪怕观点偏颇,只要是发自真心,我都不会见怪。毕竟见识高低和虚伪欺骗是两回事。”

方子安神情肃然,点头道:“史大人尽管问便是,在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史浩点点头,搭在桌上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八仙桌发出单调枯燥的哒哒声。突然间,史浩停止了敲击,沉声问道:“子安认为,岳飞是死在何人手中?我的意思是,人人都说岳飞是秦桧构陷所杀,被奸贼害死的。你是怎么看的。”

方子安吓了一跳,史浩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开口问的便是如此尖锐的问题。

“这个问题……似乎太过尖锐敏感。在下只一介小民,可不能胡言乱语评论这件事。观点或许有所偏颇,又或者有大逆不道之言,恐不便评论。”方子安道。

史浩皱眉道:“你是何意?”

方子安忙道:“在下的意思是……对于这件案子的讨论,可能会涉及当今皇上。在下不知天高地厚,若是有什么不当的言辞犯上,若是传了出去,怕对史大人不利。”

史浩呵呵笑道:“你大可放心。这不过是你我私底下的言语而已,不会传出去的。莫非你认为我史浩是个诱你说出不当言论,然后散布出去于你不利的卑鄙小人么?”

方子安摆手笑道:“不不不,绝无此意。”

“那便如你所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史浩沉声道。

方子安吁了口气,咬牙道:“也罢,在下便斗胆胡言了。关于岳元帅之死,民间自有许多言论。绝大部分都讲罪责归咎于奸相秦桧之手。都说秦桧是杀害岳元帅的罪魁祸首。天下人每提此案,无不痛骂奸相残害忠良。这已然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了。”

史浩微微点头道:“是啊,难道不是么?”

方子安沉声道:“在下也认为,奸相秦桧必是对岳元帅恨之入骨的。原因很简单,主战主和之间并无调和的余地。岳元帅收复中原之日,便是奸贼秦桧授首之时。所以秦桧必是想要除之而后快。天下人将岳元帅之死归于秦桧之身,那可没冤枉这个老贼。说他是主谋也不为过。然而,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老贼秦桧虽位高权重,但他真的敢杀了岳元帅么?岳元帅在我大宋乃军中之神,声望高隆,人人景仰。秦桧虽是宰相,真敢毫无顾忌的杀了岳元帅这样的人物么?他有这样的胆量?便不怕犯了众怒,惹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将他碎尸万段么?最主要的是,皇上会容他一手遮天,容他胡作非为么?他的权势虽高,但能高的过皇上么?”

史浩双目炯炯,瞪着方子安,沉声道:“然则你是想说什么?”

方子安沉声道:“天下奏案,必断于大理,详议于刑部,再上之中书,最终决于人主。像岳元帅这样的朝中举足轻重的重臣,其罪案议定而决,必将慎之又慎,程序上更是不得有半点疏漏。也就是说,就算秦桧等人对岳元帅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但案子最终还需‘决于人主’。要杀岳元帅,最终需要的是皇上的御批首肯。秦桧便有一万个想杀岳元帅的心,但若皇上那里通不过,也是枉然。反而会落得个反噬自己的下场。岳元帅最终被杀了,那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希望杀岳元帅的可不仅是秦桧及其党羽,最终那还是皇上的意思。你若问我岳元帅之死到底谁才是幕后的罪魁祸首。在下不怕说出大逆不道之言,恰恰是当今圣上要杀岳元帅,秦桧当然也是罪魁之一,但决定权却是在圣上手中的。”

方子安这一番话倘若在市井之间说出来,怕是立刻便炸了锅。他的话似乎不但为秦桧老贼在开脱,而且将矛头对准的是当今官家,这是何等大逆不道之言,当街打死还是轻的,诛九族也不为过。可是,他面前的史浩听了这样的话,却居然平静的像是一块石头。

“你的意思是皇上想杀了岳飞,不过借秦桧之手罢了,是也不是?”史浩沉声道。

方子安微微点头道:“怕正是如此。”

“然则,皇上为何要杀忠臣良将呢?当今圣上难道是位昏聩之君么?他难道不知,有岳飞在,恢复中原,中兴大宋有望么?岳家军百战百胜,金人闻风丧胆。绍兴十一年,岳家军打到了朱仙镇,差一点便收复了汴梁。皇上又为何要自毁长城,自斩臂膀呢?”史浩再问道。

方子安沉声道:“我大宋太祖立国便定下了重文轻武的祖训,原因自然不言而明。便是因为太祖乃武职起家,黄袍加身得了天下。为了避免同样的事重演,自然需要避免武将坐大。故而定重文轻武之策,设计了一整套的朝廷架构分权,便是为了防微杜渐,确保江山稳固。所以,当今官家心里不可能没有武人坐大的顾虑。岳家军越是善战,岳元帅越是无敌,这方面的顾虑恐怕只会越大吧。岳家军百战不败战功辉煌,殊不知每一战胜利,其实都让他们更加的为人所忌惮。乱局之时,自然不会去考虑如何遏制武官的势力扩大,因为需要他们去和金人死战。而一旦局面稳定下来,则必然要整治武官,夺其兵权,保证朝廷不为武人所牵制,不留隐患了。我想,这或许是当今官家要杀岳元帅的动机之一吧。”

史浩缓缓点头,他本来以为方子安会如同官员们和有识之士私底下所猜测的那样,以皇上担心岳飞真的如他出兵喊出的口号说的那般最终迎回二圣,威胁到他的皇帝之位作为理由来陈述皇上杀岳飞的动机。但方子安却用了更为根源的角度去解释了这一切。这样的说法其实更具有说服力。大宋立国便是建立在武人夺权的基础上的,所以后世历代都竭力避免这样的情形发生。太祖当年打下江山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杯酒释兵权’,收回了武将们手中的兵权。其后每一代官家都不会容武人坐大,这是大宋朝最为敏感的东西。

岳飞的实力和声望确实在当年已经到了一个让人不得不担心的地步。皇上生出杀心,确实并非不可能。

“……皇上有了猜疑和担心,再有秦桧等人的推波助澜,谗言攻击。再弄出一些张统制谋反的假证据来诬陷。这种情况下,皇上便决意杀了岳元帅以求得皇位稳固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我听说岳元帅为人耿直,多次惹得皇上不高兴。岳元帅曾经高举‘迎回二圣’的大旗,这些恐怕都会对皇上的心理产生影响。岳元帅不好美色,不爱财物,无欲无求,这更让有些人恐惧和担心。一个人对金钱美女都无所欲所求之人,会被理所当然的认为必有其他所图。总之,岳元帅之死乃千古冤案,让人愤怒和绝望。但也不得不说,这是种种局面作用的结果。秦桧老贼罪不容恕,岳元帅引起皇上的猜忌和不快怕也是另外的原因。岳元帅这等千古难见的忠臣良将之死是我大宋的巨大损失,中兴之想就此化为泡影,让人扼腕叹息,难以释怀。没有岳元帅这样的人领军,我大宋怕是永远无收复河山之望。不过,当今官家怕是也根本没想着要收复河山了。”方子安叹息着摇头,神情甚为沮丧。

史浩静静听罢,看着方子安缓缓说道:“子安,请允许我收回之前的话,你不但有文才,更有见地。虽然你的看法未必便是真相,但以你如此年纪,能将此事思虑到如此的程度,已然殊为不易。现在我可以放心了,王爷有幸,能遇到你这样的人,我想我大宋将来要多一个良相了。”

方子安笑道:“史大人可莫要这么说,我一番胡言乱语,史大人不见笑便已经谢天谢地了。在下这些想法有些大逆不道,难得的是史大人居然没有斥责在下,这让在下已经很感谢了。”

史浩正色道:“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又何必遮遮掩掩。我当着皇上的面也曾指责过他。不过,我必须跟你说明一点,在我看来,当今皇上还是一位圣明之君的。不得不说,我大宋能有今日局面,在靖康国难之后能够重延国祚,皇上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勇气的。若非皇上力挽狂澜,我大宋可能就此便灭了。我想,这也能解释为何皇上偏向于同金人议和,以换取天下安宁。他是想保住大宋来之不易的局面,不肯做殊死一搏,不肯拼的鱼死网破。皇上有皇上的担忧,朝中大臣和普通百姓是很难理解的。秦桧善迎合皇上之心,又肯为皇上背负骂名,我想这也是他为何能容忍秦桧所为的原因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