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六章 父女

南宋大相公 第六章 父女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3:59

第六章 父女

(求票票啊。说一下,每天保底两章,不定时加更。字数不多,可以先养肥了再杀。新书期需要大力支持,拜谢!)

烛火噼啪一声发出轻微的炸裂声,光线又黯淡了下去。方子安甩了甩头,从沮丧的情绪之中摆脱出来。事已至此,自己多想无益,生活还要继续。先生那里或许以后找机会再去弥合,弄清楚真正的原因。眼下自己还是需要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书准备秋闱解试才是。书院是不能去了,这件事已经尽人皆知,去书院必然是被人指指点点,无法静心读书的。正因为如此,今日自己才又顶风作案卖了词给那秦惜卿,因为自己太需要这笔银子了。到秋闱大考还有好几个月,自己也需要吃饭穿衣花销,还要买些书籍文房四宝,添置些像样的行头。还有,江南的雨季到了,房子需要修葺一番,再添置些桌椅被褥啥的,这些都需要银子。自己正在愁这些事,没想到今日居然有人雪中送炭了。

看着面前的银票,方子安的脑海里浮现出秦惜卿那张美丽的脸庞来。

“这女子生的确实美艳无比,偏偏又生了一副好嗓子,想不出名都难。只可惜沦落风尘之中。不过看起来这女子倒也仁义,为了我被逐出师门之事居然亲自登门致歉,倒是教人意外的很。这样的女子倒也值得结交一番。”

方子安一边想着一边端起烛台走到床边,噗的一口吹熄灯火和衣躺在床上,耳听得窗外细雨缠绵滴答作响,不久睡意袭来,鼾声大作。

……

朝阳初升,被细雨涤荡过的临安府洗去了尘埃宛如新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临街的店铺都在开门,店铺早起的伙计们打着阿欠神色木然的开始拆开店铺的门板,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忙碌。拆卸搬运门板发出的‘咔咔声’响彻整个大街。伙计们和街面上的行人看来早已习惯了这种噪音,丝毫没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街道两侧,冒着热气的早点摊早已支上,摊主大声吆喝着招揽着生意。赶码头赶市集的百姓熙熙攘攘热热闹闹,一派繁忙的景象。

方子安缓步走在这样的大街上,脸上带着笑意。他很享受这样的街景,丝毫没有觉得这很嘈杂,相反,方子安认为这便是生活,充满了烟火气的生活。每次置身于这样的街市上,给人的感受都是每个人都在努力积极的生活着。无论处于怎样的时空,怎样的环境之中,每个人都像是野草一样顽强的活着。也正是从这蓬勃的烟火气之中,方子安才越来越能接受穿越的事实,越来越坚定要好好的在这里活下去的信念。

三元坊南侧的街道叫草鞋街,为何叫这个名字已无可考,方子安出入三元坊必经过那里。

街口的大槐树下喧闹非凡,这里是一个面摊,此刻赶着出艮山门往运河码头干活运货的苦力们都聚集在这面摊左近吃早饭,大槐树下临街的铺子门口东一个西一个的蹲着不少捧着粗瓷大碗唏哩呼噜吃面的人。

“哎呦,方小官人,快来入座。”摊主是一名瘦瘦的老汉,见到方子安走来,那老汉忙远远作揖打招呼。

方子安笑着还礼快步走去,这家摊位是他最常来吃早饭的地方。自从自己得了那笔彩头之后,方子安便几乎每天早晨在这家面摊吃一碗阳春面再去书院。这一家十文钱一碗的阳春面分量足滋味好,很是实惠。

“来,来,坐这里。位子早给你预备好了。适才妮儿还说今儿怎么方公子还没来呢,这不就来了么?”老丈一边用布巾快速的擦着凳子,一边笑着说道。

方子安转头看了一眼正在灶头忙活的一名少女,那少女手中不停,眼睛却也看了过来,恰好和方子安目光相对,立刻便像受惊的小鹿一般的闪了开去。

方子安一笑转头坐下,一旁一名捧着海碗吃的满头大汗的苦力大声埋怨道:“老张头,适才你说没座,怎地这人来了你便有座了?欺负人么?”

老张头笑骂道:“你能跟人家方公子比么?人家是栖霞书院的学子,将来是要考科举当官的。你大字不识一个,跟老汉一样一辈子当苦力挣命,也来比么?”

那苦力撇撇嘴道:“当大官么?那可未见得。你怎知他便能考上?你这先拍了马屁指望着以后人家提携么?别竹篮打水一场空。”

老张头还没说话,灶头上的少女园睁双目嗔道:“李老三,热面烫不住你嘴巴么?人家方公子又没得罪你,你干什么咒人家考不上科举?你若嫌弃我家待客不周,明儿去别家吃面去,我家的面喂狗也不卖你。”

那名叫李老三的苦力愣了愣,挥着筷子道:“得得得,算我错了,你是姑奶奶。你家面好吃,分量足,我可不去别家去吃。”

“那你就好生吃你的面,莫要说话咬着舌头。”少女翻了个白眼道。

“好好好,算我多嘴。哎呦,你这丫头可惹不起,你也不管管,这幅模样以后怎么嫁得出去?”李老三虽然认怂,却还是忍不住嘴里嘀咕着。

“你说什么?”少女舀起一勺热汤园睁杏眼作势要泼,那李老三早三步两步躲得远远的,再也不敢靠近了。

周围众苦力哈哈大笑起来,方子安也笑了起来。这少女方子安当然是认识的,她是老张头的女儿名叫春妮儿。莫看她长相清秀可人,可是个泼辣的少女。不过对方子安倒是照顾有加,每次方子安来吃面,分量都是最多的,猪油也放得最多,而且有专座。

“方公子,还是一碗阳春面,加多些辣子面和葱花么?”春妮儿开口问道。

方子安点头笑道:“还是老规矩。”

春妮儿点头忙活,老张头在旁笑问道:“方公子今儿怎么没去书院啊,昨儿也没见你出门。怎么了?生病了么?看你脸色不太好。”

一旁的春妮儿紧张的竖起了小耳朵听着。

“没有生病,这不是端午节么?书院放端午春假,不用去书院读书。”方子安搪塞道。

春妮儿的表情明显松快下来,手上动作也更麻利了,一团面在她手中快速均匀,然后快速拉扯成丝,几个对折之后便成了细如丝麻的根根面条,快速被丢进了锅里。

“原来如此,那就好,那就好。想必是公子读书用功了,熬了夜所致。公子稍作,老汉去招呼别的客人去。”老张头点头笑着去招呼新来的几名苦力。

方子安坐在那里看着忙碌的街景,不久后一碗香碰碰的面被一只纤细的沾满面粉的手摆在自己面前。

“公子吃吧,面汤辣子葱花不够的话再来加。”春妮儿柔声说道。

“好好,多谢姑娘了。够了够了,这分量,我恐都吃不完呢。”方子安忙转头笑道。

“多吃些,才有气力读书。读书费脑子,一定要吃饱。还有啊,也莫要熬夜,熬夜伤身子呢。”春妮儿点头说话,颇有深意的看了方子安一眼,转身回灶头忙活去。

方子安愣了愣,旋即甩开腮帮子开始吃面。他的碗里辣子堆成了小山,葱花也多了一大把。本来临安府的阳春面以清淡为主,但打量北边的人因为金人南下而南渡至此,带来了北方的饮食习惯。生意人自然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所以现在临安城中的饮食已经大变样,南北混合大杂烩,就连阳春面这样的东西也变得四不像了。方子安穿越之前爱吃辣,来到这里之后虽没有真正的辣椒,但是却有一种替代辣味的小野椒和花椒的混合物,味道也是辛辣之味,聊胜于无。只是方子安口味重,每次要放很多才够点意思。

见方子安吃的香甜,灶上的少女春妮儿也很高兴,抿着嘴看方子安狼吞虎咽的吃相发笑。忽然间见方子安楞在那里,盯着碗里看,少女更是忍不住转头笑了起来。方子安可不是吃噎着了,他是在碗里看到了一枚鸡蛋。鸡蛋在这年头可是很值钱的,一枚鸡蛋比一碗面还贵,要十文钱一枚。

方子安扭头诧异的看着春妮儿,春妮儿撅了噘嘴,指了指走来的老张头做了个快吃的动作。方子安愣了片刻,一口将鸡蛋吞进嘴巴里嚼了起来。春妮儿满意的笑着,手里麻利的干活,脸上微微泛红,像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一般。

“公子吃的可还满意?”老张头来到方子安身旁殷切问道。方子安嘴巴里塞了个鸡蛋不能说话,只得支支吾吾的点头。老张头点头挑起大指道:“还是公子识货,公子吃的都不肯说话了,这便是最大的褒奖。”

方子安就着面汤将口中的鸡蛋送入肚子里,满意的打了个饱嗝站起身来,伸手入怀中摸铜板付账。就在此时,西边街道上传来一阵嘈杂呵斥声。有人惊呼跑动,有人叫嚷咒骂,远远看到有菜摊瓜果摊被掀翻,有人倒在街道上。

“了不得,那帮混账来了。妮儿,快熄了炉子,收了摊位。”老张头看见那边的情形惊慌叫道。

春妮儿也有些慌张,忙对众食客叫道:“各位对不住了,生意不做了,快些把碗筷拿来。”

众人不明所以,吃了一半的食客怎肯放下面碗,老张头在旁一边赔笑一边哀求他们快些。

“张老伯,怎么回事?怎地要收摊了?这才是辰时呢。不做生意了?”方子安皱眉问道。

“哎,还做什么生意?那帮子混账东西来讹银子了。咱们可惹不起,他们一张口便是三两银子,我们辛苦一个月也未见得能赚三两银子。公子也快走吧,这些人惹不得。”老张头一边收拾板凳桌椅碗筷,一边惊慌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