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五零四章 难归

南宋大相公 第五零四章 难归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3:59

第五零四章 难归

南宋大相公第五零四章难归三天后,张敌万棺木下葬,全体忠义军将士和封龙山大营百姓都前往送行。人人缟素,个个带孝,送别这位忠义军前首领。

张敌万的坟修在西崖高坡之上,那里是全封龙山最高的山崖,在那里,可以远远俯瞰整个山谷,那是他为之献出生命的地方,那里有他全力保护之人。

棺椁下葬,尘埃落定,张敌万从此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也将逐渐在人们的心中远去磨灭,除了他至亲的亲人和忠义军的几位亲密的兄弟之外,没有人会记得他很久。说起来,很残酷,但这却也是事实。

当日张若梅情绪低落,回房后自闭了一天。方子安也自不去打搅她,让她好好的排解心中的哀痛,他相信张若梅很快会恢复的。

方子安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解决了金兵攻击的危机,下一步自然是要想办法回大宋。但这并不简单。这不是单个人的潜行,而是一只近两百人的车马一起行动。方子安都不用去探听山外的消息,便知道,出了太行山往南的路上,必已经完全被封锁。冒险而行,危险性极大,很可能被围杀在前往大宋边界的道路上。这其实已经不是个人性命的问题,方子安怀里可是揣着那封秦桧的效忠书,那是一个重磅的将引爆大宋政坛的炸弹。他必须要将这封效忠书安全带回大宋,才能将秦桧扳倒。

方子安曾想过派人将这封信送回大宋,比如说沈菱儿可以带着这封信偷偷回到大宋,凭她的身手,定能平安回到临安。但问题是,沈菱儿带回这封信之后,又能交给谁呢?朝廷之中,谁是那个可以托付之人呢?杨存中?还是软禁中的普安郡王赵瑗?杨存中这个人虽然在方子安的脑海之中是可以信任的,但问题是这个人对赵构太过忠心,很可能会被赵构左右。

赵构信任了秦桧这么多年,倚重他,提拔他,对他极为宠信。当赵构看到这封效忠书的时候,不知他作何感想。站在人性的角度上,方子安觉得赵构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愤怒不已。但紧接着,他的心态会变化。由愤怒转为……尴尬!

尴尬是一定的,他宠信了这么多年,将大宋宰相之职交给秦桧,结果这个人是金国的细作。他能不尴尬么?那岂非是在说他瞎了眼?是个瞎眼昏君?任用奸佞这么多年,居然懵懂无知?赵构若只是个普通人便罢了,可他是皇上,他自当维护自己的尊严。方子安试图站在赵构的位置上去想他如何处理,想来想去,觉得赵构恐怕会隐瞒此事,不予声张。偷偷赐一杯毒酒给秦桧喝了,一了百了。对外说秦桧病死了,完完全全的将整个消息抹去。这样对他皇帝的威严无损,对他自己的面子也毫无损害。

所以,方子安认为,杨存中不是不可信,而是他太愚忠。信送给他是不合适的,他会听赵构的话,按照赵构说的去做。

然而,方子安要的可不止是秦桧倒台,他要的便是赵构尊严扫地。这个人不能说一无是处,也绝非亡国昏庸之君。恰恰相反,赵构是太聪明,太会算计了,所以才能解释他的一系列行为。杀岳飞的忠良之臣,签屈辱和议,向金人称臣。这些事看似是个标准的昏君作为,但你若从内在的逻辑来分析,会发现他所作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他的皇位,他的大宋江山来考虑的。

放在后世来说,赵构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完全理性的实用主义者。但只要对他的利益有利的行为,他都会去做。谁要是威胁到了他的皇位,他苦心建立的半壁江山,他都会去铲除。

在北宋沦亡的时候,赵构站了出来,收拢了人心,站稳了脚跟,建立了南宋王朝。时代选择了他,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抓住了这个机会。所以,他绝不是昏庸,而是太过精明,太会把握机会了。但这样的人长久占据皇位,不肯让位的话,对于大宋的未来是没有好处的。大宋的屈辱永远洗不脱,大宋忠良的冤屈也永远不能昭雪。秦桧要公开处死,赵构要威严扫地,甚至引咎退位,这便是方子安想要达到的效果。也许未必会如意,但方子安一定要去做。这封秦桧的效忠书抵达临安的时候,必然要第一时间公开,闹得满城风雨,让赵构根本无法隐瞒。

杨存中不合适,普安郡王便更不合适了。信到了他的手里,赵构更可以拿传位作为条件去逼迫他答应低调处理,那还是枉然。

鉴于上述考虑,方子安放弃了先将效忠书送回大宋的想法。但如何安全的回到大宋,方子安大伤脑筋。最终,他决定让沈菱儿去淮西找李显忠,请李显忠帮忙接应使团兵马回大宋。李显忠这个人,当初在濠州和他短暂交往,在方子安的感觉中,此人倒是个热心热肠且有些见识之人。如他愿意出兵佯攻边界,则金兵必然要集中注意力在边界上,使团回归之路的压力便小很多。就看李显忠愿不愿意这么做了。毕竟即便是佯攻金国,也是要调动兵马,搞得像个样子的。如今宋金还没撕破脸,大规模调动兵马作攻击之态,那将是一种宣战的姿态,朝廷追究下来,是要担责的。

无论如何,方子安打算一试。他写了一封信交给沈菱儿,请沈菱儿务必送达濠州淮西军统制李显忠手中。方子安告诉沈菱儿,送信之后,便回临安去见秦惜卿和史凝月春妮她们,告诉她们自己的情形。出来数月,书信断绝,消息全无,她们一定担心自己的安危,而自己也何尝不时时的担心他们。

实际上,方子安对秦惜卿史凝月等人的处境是很担忧的。他很担心有些极端的事情发生,所以沈菱儿此行也是要传达自己的警告,让秦惜卿和史凝月春妮她们最好能够暂时找地方躲避起来。方子安不希望有自己不想见到的事情发生,而随着萧怀忠的兵败,有些事极有可能将要发生了。

说白了,秦桧一旦得知自己从燕京跳脱,而萧怀忠的大军又兵败的消息之后,他可能会垂死挣扎,孤注一掷的做出反击。方子安一直担心的便是这件事。

沈菱儿深知自己此行的重要性。公子将这么重要的职责交给自己,说明自己在公子心目中是不可替代的。她当即打点行装带着方子安的信件和口信上路。方子安送她道五马山隘口之外,搂着她再叮嘱了几句,才目送沈菱儿一人两马飞驰离开。

次日清晨,张若梅出了房门,眼圈虽然红肿,但是精神已经好多了。虽然悲伤难抑,但是她知道终究要走出来。有时候人只需要自己安静一会,并不需要别人的安慰便可恢复。

一旦走出来,张若梅立刻便忙碌了起来。有很多事等着她去做。她要带人去是打扫北崖和周边的战场,虽然这件事肖贵他们早已开始做了,不过张若梅是要亲自到场的。

方子安没有跟着她去北崖打扫战场,他将目光放在了山谷中尚未完工的工程上。太行山中此刻虽然还是冰天雪地,春天仿佛还早的很。但方子安知道,一夜之间便可能春暖花开,农时四月中最迟便要开始。工程的量很大,中间又有耽搁,恐怕很难在农时前完成,但是起码要将大渠贯通,将一些基本的保证耕种工程完成,这可是忠义军立足的保证。

方子安亲自组织百姓重新回到渠道疏通挖掘,堤坝围堰,支渠的开辟之中。消防军士兵们也跟着方子安一起去帮忙。百姓们对方子安等人早已视若神明一般,方子安亲自动手帮他们干活,百姓们自然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工程的进度进展的很顺利,方子安估摸着应该误不了山中的农时。

期间,史浩问过方子安什么时候离开。方子安将自己的担心和考虑告知史浩,史浩深以为然。不过他觉得,要李显忠为自己这只使团兵马出动佯攻,恐怕李显忠没那个胆子。方子安则抱着乐观态度,史浩也就不说什么了。毕竟此次大战之后,史浩已经彻彻底底的看不清还有什么是方子安办不成的事情了。自己这个女婿在史浩的眼里已经不仅仅是个有能力的人,他已经像个妖怪一般了。史浩决定不再操心这些事,一切自有方子安安排。

数日之后,跟踪萧怀忠兵马出山的哨探送来回了消息,说萧怀忠的兵马没有往北回燕京,而是丢了辎重车辆,轻装从南侧山谷穿行而出,不知去向。

忠义军众人听了错愕不已,不知道这萧怀忠搞什么花样。有人猜测他是去山南州府驻兵,彻底封锁方大人他们回大宋的路途了。

方子安听后却大笑不已。他知道,萧怀忠可不是要继续完成他要追杀自己的使命,他是根本不敢回燕京,所以带着残兵败将往南借道回他的老巢西京府去了。此人果然是反复无常,毫无忠诚可言。他知道回燕京必死,所以直接逃到大同府去当他的地头蛇去了。但不知完颜亮听到这个消息后作何感想。完颜亮应该是不能忍,恐怕要派兵去向萧怀忠兴师问罪了。如若是真的,那倒是个趁乱南归的好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