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三七九章 出使

南宋大相公 第三七九章 出使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3:59

第三七九章 出使

晌午时分,方子安告别秦惜卿和沈菱儿以及湾头村众人赶回京城。马行数里之外,方子安回首而望,犹见秦惜卿和沈菱儿立于高坡之上翘首而望,依依难离。

午后时分,方子安回到家中。春妮知道方子安是去往湾头村辞行,倒也没有多问。事实上,春妮在得知方子安要和史浩出使金国的消息之后,并没有如方子安想象的那般担忧惊惧,而是表现的很平静。这一点连方子安都很惊讶。这几日方子安忙着准备各项事务,其实在家中都没有待多长时间,也没有和春妮好好的谈谈这件事,心中颇有些内疚。

方子安坐在厅中喝茶,春妮挺着大肚子来来回回的替方子安打点行装包裹,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路上吃的用的换洗的衣衫,御寒的衣物、鞋袜都叠的整整齐齐的放在箱笼里。方子安爱吃的点心喜欢喝的茶饼甚至都装了几竹筒让方子安带着去。

方子安坐在那里,看着春妮来回的忙活,心中不忍。于是道:“妮儿,你不必亲自忙活,让下边人收拾便是了。你身子要紧,坐着歇息歇息。”

春妮抱着一件棉袍笑道:“夫君不必担心,我哪有那么娇贵?她们不知夫君生活喜欢,收拾东西难免疏漏。我亲自收拾才能放心。”

方子安道:“那也不用这么急着收拾好。明日才出发,还有时间。过来坐着,陪着说说话。”

春妮点头道:“也好,你稍等,正好这件棉袍子内衬有些磨破了。我去拿了针线来替你补一补,咱们一边也能说话,也不耽误事情。”

方子安无语,春妮还真是闲不下来。春妮去取了针线来,坐在方子安为她铺好软垫的椅子里,套上顶针穿了针线,用一块厚布衬着开始为方子安缝补那件棉袍的磨损之处。方子安静静的看着她,一时不知怎么开口。

“夫君不是说有事要说么?说吧。看着我作甚?”春妮忙里偷暇看了一眼盯着自己的方子安,笑道。

方子安笑道:“你好看,所以才看你。”

春妮笑道:“莫哄我,我大着肚子,脸上又起了斑,哪里好看了?我自己都不敢照镜子了。”

方子安笑道:“那是怀孕所致,又不是以后一直如此。再说了,那其实便是美。怀孕的女子的美,是将为人母的母性美,那种美是骨子里的,别人想要也得不到的。”

春妮嘻的一笑,道:“夫君不愧是读书人,夸人都夸的这么好。虽然春妮知道你是哄我,但是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我现在可不在乎自己的美丑,照顾好夫君,把咱们的孩儿平平安安的生出来,我便心满意足了。”

方子安微微点头,轻声道:“妮儿,你嫁给我也有一年了吧。”春妮手上针线翻飞,头也不抬道:“到腊月十八,整整一年。明儿才腊月初一,还没到呢。”

方子安轻叹道:“好快啊,一晃一年过去了。这一年时间,可辛苦你了。我这每天几乎不着家,在外边瞎忙活,也不知忙些什么。咱们两个像这样独处说话的时间都不多,实在是对不住你了。”

春妮抬头看着方子安轻声道:“夫君为何说这种话?夫君在外边做事也不轻松,成天忙忙碌碌的,春妮看着都心疼。春妮有时还恨自己太笨,不能为夫君分忧,不能帮上夫君的忙。倘若我像秦姐姐和史小姐她们那样,读书明理,又有本事,那便好了。”

方子安摇头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你就是你,别人也羡慕你爽利能干呢。你也不要说这些话,这么长时间,若非你在家中勤勤恳恳的操持家事,让我衣食无忧,什么都不用担心,我岂有精力去忙活外边的事情。我在家,你连茶饭都递到我手里,对我实在太好了。该内疚的是我。”

春妮微笑道:“夫君今儿嘴上是抹了蜜么?”

方子安摇头道:“这是我心里话。明日我便要去金国出使了,我得跟你说说我这些心里话,免得……免得你不知道我的心。”

春妮轻声道:“不用说的,我懂的。”

方子安叹息一声,轻声道:“春妮,你知道我这次去金国是做什么去么?”

春妮道:“你不是说了,去和金国谈判什么的么?”

方子安点头道:“那你知道,这次去金国……其实……是有风险的么?金国都是些不讲道理的虎狼,有人说,我这是羊入虎口。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春妮手上一抖,银刺入手指头上,顿时沁出一个血珠子来。方子安忙起身抓她的手查看,春妮却已经将手指放入口中吮吸起来,含混道:“不打紧,戳一下而已,常事儿。”

方子安道:“小心些。”

春妮吮吸了几口,针眼处血迹不在渗出,她也将针线放在一旁,抬头看着方子安道:“夫君,春妮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女子,但我知道夫君是个明晓大义大理的大英雄。夫君在外边做什么事,做出什么决定,春妮都会站在你身后,支持你。你做什么事,不用问我的想法,因为只要你觉得应该做的事情,春妮都不会反对。春妮已经很满足了,能嫁给夫君为妻,这已经是我上辈子敲烂了九九八十一个木鱼修来的福分。本来我是不会说一些话的,既然夫君跟我谈心,说到这些事,春妮便也跟夫君说两句。这次你去金国的事情,我也知道是很危险的事,春妮也不是傻子。家里人也都在谈论。但是,春妮不会哭哭啼啼的让夫君心烦的。倘若夫君没有把握,或者觉得不该去,那你一定不会去做的。春妮只在家里等着夫君回来便是了,其他的事,我都不去想。我这一辈子,只想相夫教子,好好的照顾好夫君的生活,生几个孩儿,对我而言已经是幸福的事情了。夫君不要以我为念,安心去做事。我只有一个请求,倘若夫君遇到什么急难之时,想一想你未出世的孩儿,行事不要太冒险,一定要注意安危,平安归来,那便是春妮全部的愿望了。”

方子安本来有更多的话要告诉春妮,比如自己有可能回不来这种,比如这趟会有多么的危险的情形这种。但现在听了春妮一番话,也没必要说了。春妮其实什么都明白,什么都知道,只是她不想给自己压力,也不想让自己分心。她表现的很平静,不是她不在意,而是她不肯表露出来。

方子安站起身来,伸手将春妮的头揽在怀中,夫妻二人默默相拥,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次日上午,全副武装出使人员的队伍于北关门内广场集合。二百护卫兵马,加上随行的史浩的马车以及装满物资的三十余辆大车,倒也浩浩荡荡,极为气派。

辰时时分,赵构亲自带着秦桧杨存中等朝中十几名重臣前来相送。赐与象征使节身份的旌杖和度牒公文。并且对出使众人做了一番勉励。之后,史浩方子安等人拜别赵构等人,纷纷上马。方子安一声令下,人马缓缓而动,往城外行去。

家属们一直跟到了城外,在城北运河大坝上的官道上,和即将离去众人一一道别。有哭的,有笑的,有勉励的,有伤感的,气氛甚为感人。方子安骑在马上,他看到了春妮和他的爹爹,史凝月以及史夫人都站在人群里。

方子安想过去跟她们说几句话,史浩却在掀起的车帘内道:“不用多此一举了,徒增她们离别之悲。咱们能平安归来,比此刻千言万语都管用。”

方子安还是第一次见到史浩如此果决,想想却也有理。此刻纵有万般不舍,说尽千言万语,却也只是徒增离别之悲而已。于是乎勒住马头,只转身看着史凝月春妮等人,展开笑颜挥了挥手,便大声下令车马加快前进。

都是骑兵的队伍,行动起来速度甚快。很快便将徒步跟随相送的众人甩在身后,越来越远。相送亲眷们在冷风中哭泣着,看着自己的亲人成为远处官道上的一排小黑点,却也只能收拾心情,回城而去。

大宋绍兴二十二年腊月初一,大宋前往金国谈判的使团一行二百多人正式踏上北上的征程。

北城外的旷野之地,一处高坡之声,一骑伫立寒风之中,马上女子看着远处官道上逶迤而行的出使车马,娇叱一声,抽鞭打马,随行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