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三七六章 准备

南宋大相公 第三七六章 准备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3:59

第三七六章 准备

次日上午,方子安开始挑选随行兵马。消防军衙众人也都知道了方子安要前往金国的消息,所以选拔随行人手的消息一经公布,三个营主动申请报名者甚众,但方子安有自己的选人标准。

标准之一便是,此次随行的兵马必须是完全能信得过的兵士。这一点一直都是方子安最为看重的一点。方子安知道,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忠诚可靠,要远远比身材健壮,武技高强要重要的多。去往金国这一趟,方子安不需要手下人有多么的精锐和谋略,而需要他们完全忠诚,听从自己的指挥。因为谋划之事有自己和史浩便已经足够了。以此为标准,八百多名报名的军衙兵士便筛选掉了三百人。

当然,身体素质和军中技能也是必须具备的。这一点也是第二个标准。平素那些肯吃苦训练成绩前茅,身体壮健之人自然比那些技能差,身子瘦弱的人更是方子安需要的。此行是腊月里向北而行,风寒侵袭,甚至要面临搏命搏杀,没有作战技能和强壮的身体是绝对不成的。这一点上,剩下的五百人又被筛选掉了两百。

最后在剩下来的三百人之中,骑术不精的被筛选掉三十余人,家中是独子的,或者是家中顶梁柱的,孩儿幼小的,再筛掉六七十人,最终留下两百人的护卫兵马。

方子安跟所有被选拔出来的兵士们也明言,此行并非游山玩水,有可能会送了性命。倘若胆小害怕的,畏惧凶险的,可以此刻退出。一旦人员名单确定,上报朝廷之后,那便再无退出的可能了。到那时,便要严格依照军纪从事,倘若有人违反军纪,便是平日关系再好,也绝不姑息。

让方子安欣慰的是,这两百人无一选择退出,反而一个个摩拳擦掌,信心百倍。当然,兵士们的信心其实是源自于方子安。方子安其实已经是整个消防军衙兵士们心目中神一样的存在。方大人从执掌防隅军衙门之后的种种作为已经让他们心服口服。防隅军衙门变成了消防军衙,地位早已不是之前所能相比。走在街上,百姓们对他们真心的喜欢,嘘寒问暖的很是亲切,这待遇是其他京城禁军完全没法享受到的。光是这一点,便足以自豪了。如今消防军衙各方面的物质装备上的改变已经和禁军相差无几。这些无论是待遇上还是心理上的满足便都是得力于方大人的领导有方,自然个个对方子安服气。这次北上,虽然方大人说可能有危险,但是方大人都不怕,自己又怕什么呢?能和方大人一起去金国出使,那可是自己的荣幸。

李大龙雷虎赵刚三人都希望能跟着方子安一起前往,但是衙门里必须要有人主持日常事务,所以必须留下一位。方子安希望李大龙留下来负责衙门的事务,因为李大龙稳重谨慎些,行事也让人放心。李大龙倒是很希望去,上一次慈宁宫大火,李大龙没能和方子安一起出生入死,很长时间都有些内疚。这一次他很希望能跟着方子安一起去效力。方子安单独和他谈了心,告诉他,留在衙门里主持军衙事务其实就是在帮自己。雷虎和赵刚两人管事能力不如他,军衙一旦生乱,或者被人钻了空子,那是对全体消防军兄弟的不负责任。所以他的责任重大。

李大龙见方子安态度坚决,也明白方子安对消防军衙付出的苦心,所以只得答应。雷虎和赵刚倒是高兴的手舞足蹈,终于能和方大人一起去做大事了。出使金国,这差事可绝对是两人这辈子都没干过的大事。

随行护卫将士的名单确定之后,很快禀报上去。朝廷有司也将名单锁定,并且通过特定的渠道知会金国。进入别国,所有人都必须要有身份,否则便是私自侵入了,这也是两国外交上的规矩。

神武中军拨付的战马盔甲兵器弓箭火器以及各种物资都已经到位,方子安吩咐赵刚和雷虎两人负责分发适应以及将随行补给物资装车准备等事宜,自己则去了一趟史浩府中禀报准备的进度。傍晚时分,方子安单人独骑出了京城,赶往湾头村制造局,他要去向秦惜卿和沈菱儿道别。

夕阳西下,城外旷野之中一片萧索清冷。山野中有大片的尚未融化的雪地,斑斑驳驳,黑黑白白,难看而毫无生气。方子安策马奔驰在这死气沉沉的黄昏之中,仿佛天地之间只有他一个活物一般,其余的都是枯死冰冷之物。

出城之时,方子安并没有发现盯梢自己的人,事实上这段时间,无处不在的窥探自己行踪的眼睛都已经不见了。可能是秦桧已经认为没有必要再盯梢自己,也没必要找机会杀死自己了吧。毕竟,自己去金国便是去送死,秦桧也不会节外生枝了。

沿着钱塘江往东奔行,方子安原本低落的心情逐渐变得好转了些。因为此时适逢涨潮,方子安看到滚滚江潮,浊浪汹涌如千军万马迎面奔涌而来的场景,这让方子安的心情变得开阔激昂了起来。虽然此时的钱塘潮水并非大潮,也远没有八月大潮时的壮观,但也足够让方子安感受到了天地之阔,浪潮之涌,人力之微了。

穿越以来,方子安还从未有如今时今日一般的感到危机感和压力感。不仅仅因为此次北行所面临的一切,几乎可以预料的个人的危险和艰难,而且也是对所处的大宋,大宋的百姓,这个王朝的未来产生了极大的忧虑和危机感。虽然在方子安已知的历史之中,方子安知道,大宋并不会很快的亡国,他依旧继续坚持了近百年之久。但是,方子安此刻对于大宋的感情已经不再是当初初临贵地的旁观的心态。此刻的大宋对于方子安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个符号,他真真切切的生活在这里,感受着他的山河壮丽,感受着百姓们的淳朴勤劳,感受着自己身边人的友情和爱情。这里是自己的家,方子安不能不为这个家的未来着想,不能不为让这个家变得更好而奋斗,那已经是发自内心的需求。

秦桧之流,吃里扒外,卖国通敌,残害了多少忠良之臣,也阉割了大宋的未来。自己必须要铲除此贼,正气清本,让大宋朝廷走上真正的中兴之路,而非如眼前这般的苟安。因为即便眼前大宋不会灭亡,但已经在为之后的灭亡埋下苦果。从现在开始努力,一切犹为未晚。将来自己的儿孙辈还要在这里活下去,自己认识的那些身边好友,他们的儿孙辈也要活下去。方子安当然不希望,数代之后,所有人都沦落成亡国之奴,沦落到被异族侵占,文明倒退,被他们肆意践踏和羞辱的悲惨境地。

如果说每一个朝代都要灭亡,这是一个历史的规律无可避免的话,方子安的想法是,起码自己可以为此做些什么,尽全力去做些什么,而不是听之任之,漠视不顾。成功与否且不论,起码要做到问心无愧,要做到为此而努力过。就像这滚滚的钱塘江潮,方子安便要做那潮头的弄潮儿,而不能随波逐流。

脑子里想通了一些事情之后,方子安像个傻子一样在马背上大声狂笑起来。看着滚滚江潮的壮观场景,方子安更是大声唱起歌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虽然这首歌并不太贴切,但方子安却觉得心中满腹豪情,觉得这首歌甚为应景。大浪淘沙,古往今来,英雄辈出,一代又一代。也许时间会让一切人都消失,但是古今之事,英雄所为,却不会为人所忘。即便存在于是笑谈之中,青山依在,夕阳仍旧,一切也都有它自己的意义。

高歌声中,暮色四合之时,方子安看到了远处江边点点的灯火斑斓。那正是湾头村所在之地。之前的湾头村还是个一到晚上便黑乎乎一片的小村庄而已,但如今,制造局的灯火辉煌,照亮了这里的夜晚。高炉冒出的烟火在空中弥漫如云,叮叮当当的打铁声,车马行走之声,喧闹的人声都远远传来,虽然喧闹,但是却显得生机勃勃,活力十足,让人开心。

方子安提缰纵马,沿着碎石铺就的村中大道疾驰向灯火辉煌之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