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三六九章 朝会

南宋大相公 第三六九章 朝会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3:59

第三六九章 朝会

凛冽的清晨,临安街头笼罩着清冷的雾起。冻得坚硬的街道上空旷寂寥。长街上人迹寥寥,唯一的亮色便是街旁小吃摊上刚刚燃起的炉火。橘红色的炉火成为了青黑色街道上仅有的暖意。

全城各处的街道上其实已经有一些车马在移动,那些都是早起上大早朝的大宋官员的车驾。大宋朝的早朝其实并不正常,南渡以来,赵构勤勉过一段时间。但是近年来,早朝已经不再是天天必有的,而是隔三岔五的有那么一次。而大早朝,则更是很少有,因为那是在朝廷有大事发生的时候,才会召集四品以上在京官员上朝,集体议事。

如今日这般,在如此寒冷的冬月里上早朝,且是大早朝,这是绝无仅有之事。除了少数官员之外,很少有人知道今日朝会所议之事的内容,所以每个人其实心中都很疑惑,甚至惴惴不安。

所有的车马从临安城的各个角落汇聚往南,在皇宫前聚集。然后数百文武官员踏着坚硬开阔的皇宫御道,走在冷气袭人的空气之中,穿过高大冰冷的大庆门,聚集于大庆殿前的广场上。

天色微明时分,大庆殿台阶上方,有班值侍卫撞击朝钟,大声宣诵。大庆殿厚重的大门也在一群内侍的用力的推动下哐当当的打开。大殿内,橘黄色的灯光也随之投射在黯淡的石阶上。

文武官员排着队,依次拾阶而上鱼贯而入。进入大庆殿中时,正冠整衣,谨慎严肃。进入大殿之中后,各自按照官职大小,文武次序站立在大殿两侧。

前方,高高的龙座静静矗立,在巨烛的照耀下金光闪烁。虽然上面还没有坐人,但站在这宝座之下,依旧有一种隐隐的威压之感。那便是天子之威,权势之迫。

“皇上驾到!”一声响亮的喊声响起,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侧首的帘幕后,然后,帘幕被挑起,一大群侍卫和内侍簇拥着身着龙袍的赵构涌了出来。

群臣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高呼起来:“臣等叩见皇上,万岁万万岁!”

赵构目不斜视,面容严肃的阔步走上宝座,站在龙案之前,看着下方黑压压叩拜的臣子,赵构的脸上微微露出了一丝笑容,抬手道:“众卿平身!”

群臣谢恩起身,各自归位,屏息垂首静静等待。

赵构缓缓坐下,环视全场,轻咳一声开口道:“众位爱卿,朕今日把你们召集于此,乃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和诸位爱卿商议。本来,隆冬时节,朕当体恤诸位,不让你们受清晨风寒之苦的,但是,国事重大,朕只能劳动诸位了。”

赵构的话很亲切平和,很多官员听了这话就像是有一股暖流流到身体里,很是舒坦。皇上的态度谦和仁善,话语让人如沐春风,对臣子也尊重的很,这是很多人对皇上的观感。这么多年来,皇上在臣子们的心中的地位牢不可破,很大的原因便是因为他的言行态度是让人能够接受的。

“皇上仁厚,体恤臣等,臣等感念不已。但臣等都是大宋之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有何劳动之有?都是份内之事。请皇上不必过于介怀。”秦桧沉声道。

“是啊,都是我等份当所为之事。”群臣纷纷道。

赵构微笑点头道:“好,那朕也不客气了,咱们议事吧。今日有两件大事要议,第一件事,其实已经拖得很久了,早该决定下来了。那便是……立太子之事。”

所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他们万万没想到,今日的大早朝的第一件事居然是议立太子。皇上怎么会突然想到这件事来,真是教人费解。皇上不是对此事甚为忌讳么?难道想通了?想明白了?

赵构继续道:“国本之事,早该决定下来。但之前朝政不稳,局面不明,故而朕一直没有提起此事。朕知道,有不少卿家对此有些微辞,但万事要将时机,朕认为,眼下便是到了要决定此事的时机了。朕也不讳言,自元懿太子早夭之后,朕的心情一直很不好。朕和你们一样,也有私心,朕想着,是否能再有子嗣,便可直接立储,也少些争议,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朕不怕你们笑话,这是朕的真心话。”

群臣惊讶于赵构的坦白,能直接说出这种话来,既让人觉得意外,同时又对赵构生出一些莫名的好感。赵构是个真实的人,真实的如同身边人一般。

“元懿太子的去世令臣等痛心。臣等其实也希望皇上能再有嫡子继承大统,皇上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无可厚非,乃人之常情。臣等都能理解皇上的想法。”万俟卨沉声说道。

“是啊,人之常情也,臣等理解。”群臣纷纷道。

赵构点点头笑道:“你们能理解朕的心情,朕很欣慰。但朕也知道,那种想法是不对的。倘若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这么想自然无可厚非。但朕是大宋的皇帝,这么想便有些狭隘,并且有负列祖列宗之托了。朕虽无子嗣之望,但所幸,朕之前便收养了两位皇子在身边,他们一样是太祖血脉,一样有资格继承大统。只要他们能担得起祖宗基业,能够成为大宋贤明之君,只要对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有利,朕怎可因为自己的一点点私念而一直对国本之事拖而不决。”

“皇上圣明!臣等钦佩无地。我大宋有皇上这样的圣君,乃大宋江山社稷之福,黎民百姓之福啊。”秦桧激动的高呼道。

“皇上圣明!臣等钦佩!”群臣也激动的叫道。

“其实,皇上春秋正盛,也没必要这么急着立太子。皇上完全可以再等等。”一个人突然出列躬身道。众人看去,却是杨存中。

赵构微笑道:“杨爱卿,朕只是立太子,却也不是便要退位了。再说了,世事无常,朕也不能不早作预备。朕可不是心血来潮。昨日朕寝宫之中一名内侍突然猝死了,那内侍平日身子强壮,也只有三十多岁而已。御医检查后说,他是从屋子里出去,骤然遇到冷风侵袭,导致心跳骤然停止而死。朕由此想到世事之无常。意外随时都会出现,吹个冷风都会死,谁能预料到?倘若朕身上发生了意外,却没有安排好继承之事,若是因此导致我大宋混乱,百姓受苦,朕岂非成了大宋的罪人了。由此,朕下定了决心。昨日也去禀报了太后此事,太后也同意朕的决定。于是今日便召集诸位,将此事早早议定下来。”

群臣默然,原来皇上是受了刺激,所以才做了这样的决定。

“眼下近年底,行事也不能太仓促。故而朕想要众爱卿在年前这段时间帮着朕想一想此事。太子的人选,自然是在恩平郡王和普安郡王之间。恩平郡王聪慧仁厚,普安郡王……孝顺有主见。朕委实有些难以定夺。太后是属意于恩平郡王一些,不过朕还得听听诸位爱卿的意见。众爱卿回去都想一想,这两人谁更合适立为太子,优劣之处都可上奏言明。或者,你们还有别的合适的人选,也是可以提的。今日不必议定,只是希望诸位能和朕一起思虑定夺而已。”赵构缓缓道。

这番话的侧重点再明白不过了,傻子都能听出来,赵构的心思。虽然说人选有两个,还可以另外推荐,但是谁都知道,其实皇上心里想要立的是恩平郡王。太后中意谁这种话说出来,那便是明示了。

“皇上,臣等必仔细衡量两位皇子的优缺之处,为皇上排忧解难。诸位同僚都听了,大伙儿都要好好的考虑清楚,然后上奏折给皇上参考。要从大宋江山社稷的角度出发,而不要以个人好恶出发。”秦桧沉声道。

“我等谨记。”群臣纷纷道。

赵构点点头笑道:“那好,这第一件事便暂且如此,明年开春才正式定夺,也不用那么急。不过,这第二件事,可是一桩急事。今日必须要定夺下来。秦爱卿,你代朕跟诸位说说此事吧。”

秦桧躬身道:“遵旨。”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秦桧身上,看来这第二件事秦相已经早就知道了。不知为何秦相没有定夺,反而要到早朝上定夺,看来事情不小。

秦桧转过身来,对群臣一拱手,沉声道:“这第二件事,是关于金人和我大宋的关系之事。诸位当中应该有些人对前段金国使节来我大宋有些印象。但你们却绝对不知金人使者是为了何事而来。今日,我便告诉你们。前几日金国使臣前来,是奉了金国皇帝完颜亮之命前来我大宋。他们一不是来朝拜我大宋皇帝的,二不是为了大宋和金国的友好而来,他们来的目的只有一个,便是提出了诸多无礼的要求。现在,本相便将他们提出的要求公之于众,让你们也领略一下金人的无耻和霸道。”

秦桧从袖筒中取出一张纸来,沉声读道:“其一,金人以迁都燕京,新建宫殿城廓所费甚巨为名,要我大宋提供一百万两纹银的借款。其二,金人缺少工匠人力,要我大宋提供建造良匠三百人,民夫三千人,助他们建造新都。其三,金人要我大宋归还江北南逃百姓九百户。其四,金人提出修订绍兴和议条款。其五,金人拟收取我大宋和金国交界之地十座榷场税费四成。”

秦桧每读一条金国使者所提的条件,殿中群臣便发出惊愕之声。待秦桧读完全部五条条件,大殿上已经一片嗡嗡议论之声。有的人已经面红耳赤,气的浑身发抖,差点便大骂出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