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三二三章 曲会(续)

南宋大相公 第三二三章 曲会(续)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3:59

第三二三章 曲会(续)

南宋大相公第三二三章曲会秦惜卿美目流盼,巧笑倩兮。座上众人都有一种感觉,那便是秦惜卿在冲着自己一个人笑,她的目光是看着自己一个人的。

就连方子安,跟秦惜卿已然极为捻熟,今日此时,却也有一种第一次相识的惊艳之感。

“多年来,惜卿承蒙诸君喜爱,多方爱护,惜卿自知甚为幸运。惜卿无以为报,只得以薄技相酬,博诸君一笑。所以,年年举办这新曲之会,便是希望能给诸君些许回报,今年依旧如是。今年新曲恰逢中秋佳节,惜卿在此祝愿诸位花好月圆,人生得意。借用东坡先生一句词来说,便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秦惜卿语声轻柔,说话得体,众人听了这些话,心中甚为熨帖适意,纷纷笑道:“秦大家的客气了。”秦惜卿点了点头微笑道:“诸位请坐,然则歌会便开始了。为了能让诸位听曲之时又可赏月饮酒,船厅里的灯灭了些吧,只留台上一盏便可。菱儿,着人熄了灯火。”沈菱儿答应一声,吩咐厅中侍奉的婢女,将船厅廊柱上和桌上的灯盏熄灭。

灯火一灭,初时昏暗,但眼睛适应之后,外边的灯火和月光照进来,便也清晰可辨了。

秦惜卿走到船厅前方的小台上,在锦凳上坐下。伸手一抚怀中琵琶,灿然有声。

只这一声,顿时船厅之中喧闹尽消,除了湖上和桥上传来的人声之外,人人屏息凝神起来。

琵琶叮咚,娴熟圆转。片刻后,秦惜卿开口曼声唱道:“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一叶凌波缥缈,过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回首。”

“犹有。画船障袖。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爱著宫黄,而今时候。伤春似旧。荡一点、春心如酒。写入吴丝自奏。问谁识,曲中心、花前友。”歌声悠远,曲词中带着淡淡的忧伤。

明媚中带着感伤,清越中浸润愁绪。一首曲子唱的是婉转清扬,动人心绪。

特别是那最后一句‘问谁识,曲中心、花前友。’似知音何处,情归何处之问,不免让人联想到秦惜卿自己身上。

很多人差点便要脱口而出说出‘我便是你的知音’这样的话来。歌声停歇之后,彩声四起。

秦惜卿起身颔首,笑道:“这是惜卿自写的一首新词。惜卿才学浅薄,诗文之道并不擅长,写的不好,唱的不佳,诸位切莫见笑。”众人恍然,原来这是秦惜卿自己写的词,难怪听起来那么贴合秦惜卿的身份。

这词不能算是绝佳之作,但也写的足够好了。难得的是真情实感,秦惜卿以自己真实的境遇和情绪写出这首词,这便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今日光是能听到秦大家自作词谱曲的这一首新曲,我等来的便值了。秦大家不必过谦,这首词可在今年词作中占前三甲。”有人大声笑道。

“什么前三甲?我觉得是第一。将那些名士大儒都比下去了。寒窗十年,不如秦大家随手一挥。”

“对对对,绝对的第一。若是今年词作也有科考的话,秦大家便是状元郎了。哈哈哈。”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半是奉承,半是钦佩。

方子安静静的坐在那里,眼睛看着坐在那里的秦惜卿,咂摸着词中之意,不免心中有些感慨,有些愧疚。

秦惜卿所期望的生活,自己至今尚未给予。她的身世遭遇,她父兄之冤至今未能伸张,似乎她其实过得并不快活。

“诸位莫要如此说,这可让惜卿无地自容。这首词,其实是前年的旧作。不是惜卿拿旧作糊弄诸位,这只是惜卿缅怀过往的一种情绪罢了。现如今,惜卿早已没有词中的惆怅。惜卿……知道,这世上有人懂我的心,识我的意,惜卿现在过得很快乐。”不知是不是看出了方子安的沉默,秦惜卿说这些话的时候看着方子安笑了一下,似乎告诉方子安,那是在遇到你之前的心情,现如今已经烟消云散了。

“惜卿这一首只是抛砖引玉,后面的词作才是美玉。惜卿要再次献丑了。”秦惜卿放下琵琶,移坐琴几之侧,伸手抚琴,开始继续演唱新曲。

接下来的两首都是今年词坛佳作,一首是翰林院学士李硕所作的西江月,一首是江南名士胡西京写的鹧鸪天。

这两首都是为人所称道的佳作。秦惜卿在音律歌艺上的造诣颇深,这两首唱出来,听得众人是如痴如醉,掌声和喝彩声经久不息。

观澜桥上下,码头石阶上也站满了人,他们虽然不在船上,但是也能听到秦惜卿的歌声。

船中鼓掌,他们也鼓掌喝彩,大呼过瘾。今日这新曲之会,说起来是只有四十余人参与,其实已经成为了一场数百人聆听的演唱会了。

“下一首词是一首《永遇乐》的词牌。词作之人,诸位应该很熟悉了,他便是方子安方公子。方公子今年春闱高中,殿试又中三甲,当真是少年得意,春风当时。惜卿有幸唱过他的《青玉案》和《木兰花词》等佳作。这一次,承蒙方公子再次赐新词于惜卿,惜卿倍感荣幸。惜卿在此多谢方公子了。”秦惜卿站起身来,想着方子安敛琚行礼。

方子安忙起身还礼笑道:“秦大家的客气了。在下的词若非经惜卿唱出,岂能家喻户晓。我其实是借秦大家的光,受惠于你。”秦惜卿笑道:“方公子可不能这么说,便无惜卿,公子也必是人中龙凤,一飞冲天的。公子才情高旷,岂是池中之物。”方子安笑道:“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秦大家的,世人岂知我方子安?”两人来回作揖的客气,却已经不像是客气,倒像是相互的亲密斗嘴调笑了。

“喂,还唱不唱了?说来说去作甚?”有人不满的叫道,说话的还是那个齐大年。

秦惜卿笑道:“齐公子看来等的着急了。”齐大年道:“我倒不是着急,只是不喜欢秦大家的把有些人捧得太高了。不过是写几首词罢了,倒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秦惜卿笑道:“在惜卿看来,方公子就是了不起之人。齐公子若是想要惜卿也捧你,明年写出几首好词来让惜卿为你谱曲传唱,到时候惜卿也很感激你的。”这话听着客气,其实已经是一种暗暗的讽刺了。

齐大年还待再说话。沈菱儿脆声道:“齐公子不爱听可以离席了。”齐大年叫道:“凭什么?要赶我走么?”秦惜卿笑道:“菱儿,不可这么说话。我万春园可不会这么对待客人。齐公子是我们的贵客,自然要以礼相待。齐公子,莫要生气,惜卿不多说了,菱儿琵琶拿来,待我为诸君唱这一曲《永遇乐》。”琵琶在手,秦惜卿伸手一拨,琵琶发出的竟然非清亮之音,而是苍凉激越之声。

座上众人立刻瞪大眼睛,意识到这一首的风格将有所不同。秦惜卿五指飞弹,速度渐渐加快。

琵琶之音由慢而快,由激越而澎湃,似大浪拍岸,又如黄沙飞尘,昏天黑地,日月无光,金戈交鸣,人叫马嘶,杀声震天之感。

众人听得心中震撼不已,在他们的印象中,还从未听过秦惜卿这般弹奏。

这琵琶之声,颇有八面埋伏,塞外沙场的肃杀之感,让人心神震颤,心惊肉跳。

但接下来,更颠覆他们之前认知的是,当琵琶声戛然而止的时候,秦惜卿用一种他们从未听过的高亢肃杀之声唱了起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一声裂帛断金,直上云霄,一字一句,直刺众人耳鼓。

众人脸上变色,心脏砰砰乱跳。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秦惜卿的歌声一直保持在云端之上,高亢之中有转折回旋,激越慷慨,如金铁之声。

配合着琵琶的金戈之声,快速的吐字节奏,一气呵成。猛然间,歌声停歇,一片静寂。

座上众人气的喘不过来了,捂着胸口大口喘息,终于缓过来一口气。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秦惜卿的最后一句低到极致,仿佛从地底之下传出的混沌之音,偏偏虽然低沉,但却又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一句缓缓唱完,歌声中竟有呜咽之音,袅袅不散,久久不绝。四下寂然,长窗开处,月色皎洁如水,照入船厅之中。

远处,歌声缥缈,人声嗡然,宛如另一个世界传来的声响。非但不能打搅众人的思绪,反而加深了此刻寂寥的感受。

“好曲!好词!好歌艺!在下不知……该说什么好,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好。”有人颤声缓缓说道。

“是啊,这样的词曲……简直匪夷所思,绝妙之极。秦大家……当真是神人也。方公子这词,也是绝妙好词,谁人能及。”有人附和道。

掌声起,久久不绝。秦惜卿站起身来,连声两道泪痕宛然,全身像是失去了气力一般,扶着沈菱儿的肩头才能颔首行礼。

“多谢诸位。方公子,惜卿可没糟蹋你的词作吧。”秦惜卿道。方子安双目炯炯看着秦惜卿点头道:“在下词作三分,惜卿歌艺谱曲增色七分,才有这完美之曲。在下衷心钦佩,不愧是秦惜卿,普天之下,寰宇以内,只有你一个秦惜卿啊。”南宋大相公还在找"南宋大相公"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易"很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