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三零六章 谜团

南宋大相公 第三零六章 谜团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3:59

第三零六章 谜团

城南官道上那个,逃出芜湖县城的方子安和沈菱儿借着微弱的月色策马狂奔。他们知道,距离县城越远,便越是安全一分。对方得知消息之后,一定会出城追赶,必须尽快脱离危险。

这次能够蒙混出城,实属侥幸。方子安其实也做好了对方不肯让自己出城的准备。如果是那样的话,方子安便不得不采用更为冒险的办法翻越城墙而逃。而那么做的危险性不言而喻。城墙上对方已经有了巡逻兵马,翻越城墙再缒绳而下,一定是极为艰难和危险。而这其实并不是最让方子安担心的。翻城墙离开,势必要舍弃两匹坐骑,而失去坐骑之后,其实便将自己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之中。除非方子安打算放弃赵喜和婢女辛梅,选择和沈菱儿单独逃走,否则的话,没有了坐骑,带着一个断了肋骨的赵喜,一个身子娇弱的婢女,那是根本逃不掉的。对方会很快根据缒下城墙的绳索发现自己这些人已经逃走,会在城外展开大规模的搜索,那是根本逃不掉的。

正因为如此,方子安决定冒险在城门一试,赌的便是秦府护卫们的威风,赌的便是守城门的这些人中没有秦府护卫在城门值守。方子安判断,蹲在城门看守城门这种事,京城来的秦府护卫们是不可能干的,因为那完全不需要任何的手段和本事,而秦府护卫都是精干之人,那是要在城里搜查之中派上用场的。而本地的衙役捕快团练是不敢开罪京城来的秦府护卫的,城门由他们把守,便有一丝机会。

事实证明,这一手赌赢了。最不可能出城的手段反而便成功了。两匹坐骑保住了,那便是逃命的最大的资本。

圆月西沉,已经到了下半夜时分。方子安不知道跑了多久,只是感觉到坐骑似乎已经跑不动了,鞭子再抽打,那匹马也是呼噜呼噜的喘着气,脚步也迅速的慢了下来。方子安知道,坐骑恐怕已经跑不动了。毕竟两个大男人,加上马鞍包裹装备等物,着实不轻。又被自己鞭打着急速狂奔,对于坐骑而言已经到了承受的极限。倘若继续催着坐骑奔跑,马儿怕是要倒毙于此了。

距离京城尚有数百里路,没了坐骑那可是大麻烦。得让马儿歇息歇息,恢复气力再走。

方子安勒住了坐骑,跳下马来,查看马匹。发现马儿的嘴角满是白沫,身上的毛发湿漉漉的像是被水洗过一般,不住的发出悲鸣之声,显然是真的到了极限了。

沈菱儿在后方催马赶到,沉声问道:“怎么了?”

方子安道:“歇息一会,马儿受不了了。”

沈菱儿点头道:“我的马儿也跑不动了。是要歇息一会。”

方子安点点头,将横在马上的赵喜抱了下来,扯开他嘴巴上的布团的时候,赵喜瘫在地上不断的呕吐,大口的喘息之后杀猪般的叫了起来。

“哎呦,哎呦,我要死了。再不让我喘口气,我真的要死了。我胸口疼的很,肋骨怕是又断了几根了。早知如此,还不如你们杀了我。”

方子安伸手在他胸前摸了摸,除了断掉的左侧两根肋骨之外,并无其他情形。当下给他解了手脚上的绳索,取下水囊递给赵喜,沉声道:“喝几口,喘口气,忍耐一下。天亮之后,找个地方给你弄点药。”

赵喜咕咚咕咚的连喝十几口水,死狗般的躺在地上喘气。方子安拿过水囊自己喝了几口,剩下的抬起马头,全部倒进马嘴里喂马。

那一边,沈菱儿也将捆绑着的辛梅抱下马来,给她松了绑。那婢女已经在马背上颠簸的差点断气,脸色煞白的坐在地上,但却一声不吭,不叫一声。

众人稍微歇息了一会,方子安道:“马儿需要多喝些水,咱们的水不够,找个地方歇着,我去找个池塘水沟弄些水给它们喝,再喂一些马料。不然的话,怕是不能走了。”

沈菱儿道:“是该如此,只是我担心歇息太久,会被他们追上来。”

方子安道:“咱们跑了足有一个时辰了吧。”

沈菱儿道:“一个半时辰该有了。”

方子安沉吟道:“一个半时辰疾驰,我们该在四五十里之外了。对方只能靠骑马才能追上我们。但我估摸着,我下午给他们送的西瓜怕是已经起作用了吧。如果他们吃了西瓜,应该没有气力追来才是。所以,我们应该可以歇息一会儿的。”

沈菱儿这才想起方子安还对秦禄他们耍了些手段。那巴豆加蜂蜜的西瓜倘若敌人吃了,现在应该拉的走不动路了吧。更别说骑马了。但是沈菱儿心里也有些嘀咕,觉得有些不太靠谱。

“公子,你的西瓜他们应该在天黑回到客栈的时候便吃了才是。但为何我们天黑之后在石墩胡同的时候,他们全都好好的?他们会不会没吃?”沈菱儿终于还是低声问道。

方子安其实并不想往这上面想,但是沈菱儿问的话确实是他心里没把握的。

“吃了巴豆也不是即刻见效的。我买巴豆的时候,那郎中说如果吃的不多,会延后一两个时辰发作的。没准他们那时候没有发作,现在却正拉的死去活来呢。”方子安道。

沈菱儿哦了一声,心里终究觉得这种解释其实不能令人信服。

方子安道:“不去想这些了,那边好像是一片林子。无论如何得让马儿恢复才能走,担心也没用。目前看来,他们没追上来,这便是好事。你带着他们过去,我去左近找水。”

沈菱儿点头答应了,叮嘱了一声小心,便牵着马叫了瘫坐在地上的赵喜和婢女小梅往不远处的一片黑乎乎的树林行去。方子安拿了几只空水囊下了官道,沿着山野搜寻。幸亏前日下了一场大雨,没多久便找到了一条尚未被蒸发殆尽的小沟渠,里边倒是有不少水,于是灌满了几个水囊之后哐当哐当的背着去往林子里汇合。

林子是一片松树林,地面上厚厚的都是松针。松树有些浓密,遮蔽了月光,显得黑漆漆的。沈菱儿将马儿拉到松树林里,喂水喂料,让它们吃喝,恢复体力。方子安则和赵喜辛梅两人坐在林子边缘的松针上,靠着树干拿出干粮来分给赵喜和那婢女分食,歇息恢复。

夜晚的山野一片黯淡,夜风吹过,头顶上松涛阵阵,宛如雷鸣。不过这深夜的野风极为凉爽,吹在身上畅快之极,情绪和身体都得到了极大的舒缓。

方子安嚼着一块干粮看着靠在一旁树干上正默默的吃着干粮的婢女辛梅,见她伸着脖子往下噎干粮的样子,伸手将水囊递过去。

那婢女接了喝了两口,轻声道:“谢谢!”

这是从下马之后到现在方子安听到的她说的第一句话。

“辛梅姑娘,我很好奇你和张家到底发生了什么?和那位何进何大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此刻咱们已然出城,你可否告知我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方子安沉声问道。

婢女辛梅停住了咀嚼,沉默不语。

方子安道:“辛姑娘,你该明白,我之所以救你出来,便是因为张家的事情的。你不肯说恐怕是不成的。我不想对人用强,我希望你能坦白告知。”

辛梅沉声道:“莫说了,我全部告诉你便是。说吧,你想知道些什么?”

方子安道:“咱们一件一件的来。你和张大人之间是怎么回事?”

辛梅冷笑道:“什么也没有,不过是我自己一厢情愿罢了。张大人……是个正人君子,他对所有人都很好,只不过我误会了他对我有意罢了。我是侍奉丁氏的婢女,他对我也客气些,我便以为他是对我有什么想法罢了。是我自取其辱。几个月前,我大着胆子向他表白,结果,他拒绝了我,就是这么一回事。”

方子安沉声道:“所以你便对他怀恨在心,拿丁氏之死嫁祸于他是么?”

辛梅冷笑道:“也是,也不全是。”

方子安道:“好,那你和何大人之间是怎么回事?我完全想象不到,你和他之间会有什么瓜葛。但是我知道,你们之间必有些什么事情。”

方子安说出这话时,一旁的赵喜和沈菱儿也都竖起了耳朵。特别是赵喜,他是芜湖县衙仵作,平日城里什么大小八卦他不知道?但他根本不知道这个张家的婢女和县令何大人之间会有什么事儿。他觉得方子安是在瞎说八道。

但听婢女辛梅冷笑道:“当然。何大人贵为县令,而我只是个低贱的婢女罢了。当然没人能想象到我和他之间会有什么瓜葛。可是这世上的事往往就是这么荒唐,你看见的听见的未必是真话,你不相信的事往往便是真事。不错,我和何县令之间便是那种关系,你们想的那种关系。我和他好了有两个多月了。你们是不是觉得很惊讶?呵呵,我自己都很惊讶。我原本以为那是我这辈子的福报,现在看来,那只是一场美梦罢了。”

赵喜眼珠子都要滚下来了,方子安还没开口说话,他已经伸着头过来问道:“怎么可能?你定是骗人的。你跟何县令?哈哈哈,这是我听到的最离奇好笑的事了。”

婢女辛梅冷声笑道:“你笑便是,最好笑掉大牙,吞喉咙里噎死。”

赵喜道:“你跟何大人都不可能有机会见到面的,怎么可能会发生那样的事。”

辛梅冷声道:“说你蠢还是抬举了你,莫忘了张祁是什么人,他是芜湖县的县丞,何……何进是县令。他们两个可是一个衙门共事的主副官。何县令经常去张大人家中和他见面,我是张家唯一还算拿的出手的婢女,我要见何县令很难么?张家大老爷张邵是朝廷嘉奖的忠烈,何县令也拜见了他的遗孀丁氏很多次,表达慰问。而我正是丁氏身边的人,见到何县令很难么?”

方子安听着这些话,心中一片雪亮。原来如此,何进和张祁同衙为官,何进在张家常来常往,很容易便见到婢女辛梅。所以,这里边的是完全通畅的脉络。只是不知道,他二人怎么一来二去勾搭上了罢了。也不知道,那何进为何对张家这个婢女上了手。但方子安隐隐觉得,这些个谜团即将要解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