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二一四章 内情

南宋大相公 第二一四章 内情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3:59

第二一四章 内情

南宋大相公第二一四章内情自古以来每个王朝都设有负责消防的兵马,因为城市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房舍越来越密集,所以防火救火在每个王朝都是一件必须要做的是。

大宋朝也不例外,曾设火政官专司此事。火政官所属的防隅军便是专门救火防火的兵马。每个大的州府都有专司此职的人手。临安府自成为南渡之后的都城开始,城市的规模人口都以爆炸级的程度爆发,城市的繁华也造成了房舍的密集。当今的房舍基本为木石结构为主,加之连片建造鳞次栉比,火灾的隐患和危害已经到了极为危险的程度。

远的不说,自绍兴年间起,临安城中便发生过数起大火。绍兴六年秋,临安城定名坊大火,烧毁定名坊房舍三百余间,死伤一百多人。绍兴十二年,教钦坊大火,烧毁了民坊百余间房舍的同时还烧毁了左近的文思院和妙明寺。当时正值庙会,死伤达一百七十多人。

最严重的一次是绍兴十八年正月,上元夜的灯火引燃了中河大瓦子,整个大瓦子当时人山人海,正看花灯听戏游玩的百姓数以万计。一场大火在北风迅速蔓延,封堵了所有出口,最后整个大瓦子成了一片废墟,事后统计,被烧伤烧死和慌乱的人群踩踏而死的高达六百余人,酿成惨剧。大火甚至差点往南蔓延,波及秘书省和太常寺等官衙。若非当机立断摧毁了大火行进路上的数十间房舍,将所有树木伐尽的话,后果更为严重。

除了这些大的火灾之外,小的火灾更是多的数不过来。偌大京城,几乎每几天便有火情。烧毁房舍烧伤烧死人更是家常便饭一般寻常。临安民间有民谣辛辛苦苦数十年,一把大火全玩完。辛辛苦苦一辈子,火神来了全得死。这便是百姓们对火灾的恐惧的写照。

大宋朝廷苦恼于此,多次加强防隅军的力量。临安城中原本防隅军的数量只有七八百人,但现在,人数已经达两千多人。在街道民坊岔街等处,每隔里许便设立防隅军的巡防铺子以便随时观察监测隐患。更在临安城中建造了二十余处望火塔,一天十二时辰派人驻守,及时获取城中起烟起火的情形,以便及时作出应对。

然而,即便朝廷花了很大的气力,却也并不能杜绝火灾的发生。受限于城市爆炸性的人口规模和密集的房舍的格局,更受限于救火手段的落后,火灾的隐患依旧如悬在头顶上的一把刀,随时可能落下。

乌篷船上,史浩对方子安介绍了如上这些情形。但接下来他说的话其实才是重点。

“这些倒也罢了,子安,你可知道防隅军里都是些什么人么防隅军在名义上属于禁军所辖,是禁军中的一

支。但是,防隅军却又并非作战兵马,所以无论在饷银装备乃至地位上都比真正的军队低一等。但可笑的是,要是救火不力,出了大的火灾的话,因为属于军队兵马,却又要按照军法进行惩责。所以,待遇低地位地,但是惩罚却严厉,这让防隅军成了一个谁也不愿意去接受的臭鸡蛋。防隅军的人手又不够,听起来两千多人似乎不少,但这么大的城池,又需要昼夜紧盯值守,所以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危险性也极高,正所谓水火无情,大火一起,别人可以避让,但防隅军不可避退,只能硬着头皮去救火,防隅军士兵烧死烧伤的情形很常见。你想一想,在这种情形之下,谁肯来防隅军中做事”

方子安听得眉头紧皱,朝廷也不知是怎么想的,既然觉得放火重要,却又不把防隅军当人,那怎么能做好事情。防隅军的人手怕是也个个都不肯尽心尽力的。

果然,史浩继续道“因为上述这种情形,导致防隅军人心浮动,根本不肯好好的救火,也不肯拼命。救火的手段也极为简单粗暴,不管火多大,哪怕是能扑灭之火,也不肯冒险施救,而是直接用拉塌房舍的办法,砍伐树木清空周边的办法去救火。起火的地方便让他自生自灭,烧光为止。百姓们投诉到朝廷的不计其数,名声极差。朝廷处罚了多任防隅官,都是极为严厉的处罚,搞到后来,已经没人肯来当这个防隅官了。连防隅军也没人肯来当。现在的防隅军中都是军中犯了事的士兵被罚前来当差,到防隅军中已经成了一种惩罚的手段了。甚至一些街头混混地痞闲汉被抓了,为了赎罪也被派到防隅军中去做事,当做是赎罪的一种手段。如今的防隅军中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有军队中的刺头,兵痞。有地痞流氓闲汉。各色人等皆有,是名副其实的乌烟瘴气之所。你想想,你去当这个主薄,该是怎样的情形我都不敢想,你该怎样在那里立足。”

方子安听完了这些话,才终于明白为何史浩如此忧心忡忡的拉着自己来游玩散心了。原来自己将要去任职的所谓防隅军中居然是这样的一种情形。本来方子安还觉得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防隅军是救火的,自己在地球上因伤势不得不退伍专业的时候曾经有一个选择便是去某市的消防部门任职,为此自己还曾经查了不少消防救火的资料。所以心里有些了解,并不觉得有什么不能胜任的地方。但现在看来,难的不是救火,反而是防隅军中的现状。

照史浩所言,如今的防隅军中都是一群乌合之众,都是被责罚的违纪的士兵,还有一些地痞流氓。士兵们待遇低,地位低,又散漫不负责任,几乎是一盘散沙的局

面。到这种地方当官,那绝对是一场灾难。由此方子安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会被派往这个地方当官,那绝对是有意的安排,有人想要自己在那样的地方受罪。或许,还会因为出了火灾而被连累问责,搞不好丢了乌纱帽也未可知。

“子安啊,我和王爷商议认为,他们这次的行为是要对你进行打击的。你去了防隅军中恐怕很难有所作为,甚至可能出事。所以,我们的建议是,要不,你称病推辞不做,当个祠禄官便是。反正祠禄官也是有俸禄的。就当是候缺候补,等有了其他官缺,我们再举荐你上任。你看如何”史浩轻声道。

所为祠禄官是大宋朝对于官员的一种福利制度,便是针对老弱生病或者是被贬斥不得意而赋闲的官员的一种保障基本官身资格,发给俸禄的一种制度。说白了,不要你做事,但朝廷可以养着你。这其实并不丢人,当年大名鼎鼎的苏东坡便曾经一度被贬斥赋闲,当了祠禄官,领着俸禄过田园生活。

但是,方子安怎肯这么做。对方子安而言,这无异于是一种逃避行为,他怎是逃避之人。

“史大人,你和王爷的爱护之心,子安心领了。但若是子安这么做了,跟战场上的逃兵何异子安入仕的目的便是要帮助王爷夺得大统,将秦桧及其奸党铲除,还我大宋朗朗天日,为大宋忠良之臣正名,为他们报仇的。这件事就好比是上战场一般,面对的敌人就在那里,目标很明确。现在敌人攻过来了,要用这种手段对付我,我却要当逃兵么战场上当逃兵是要被砍头的。我方子安可做不出这样的事来。此事绝对不可为之。”方子安沉声道。

史浩叹道“我就知道你会如此,可是你去了防隅军中,要面对的那一切,你能应付么一个不小心,恐怕连命都要丢在那里了。”

方子安笑道“史大人,相信我吧。我方子安若是这一关都过不了,可还怎么跟强大的秦党斗岂非是太没用了么且不谈能不能立足,态度上便不能退缩。狭路相逢,见招拆招,绝不退缩。此次一退,我方子安从此骨头便软了,胆量便小了,便彻底成无用之人了。相信我,我可以的。”

史浩直直的看了方子安一会,缓缓点头道“好,既如此,我也不劝你了。你若能在防隅军中立足,并且开创一番天地来,子安啊,我给你个承诺。这一次承诺是我能做到的。我便同意将凝月许配给你。”

方子安闻言大喜道“当真”

史浩端起酒碗来笑道“饮此一碗酒,当是约定。”

方子安笑着端起酒来一口喝个干净。

还在找"南宋大相公"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易"很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