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二零八章 内幕

南宋大相公 第二零八章 内幕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3:59

第二零八章 内幕

按照大宋的科举规矩,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乃是‘进士及第’尊荣之极,二甲若干人等便是‘进士出身’,那也是学识卓越的象征。三甲若干人等叫做‘同进士出身’。三甲进士都是高中了的,但是在仕途起点上是有所不同的。

一甲二甲可直接授官,且其中不少人可以获得较高的仕途起点,比如说一甲的三人和部分二甲排名较高的人会直接进翰林院当编修和学士当清要之官,作为将来重要文臣位置的储备和历练。或者进入两府的各衙门之中为官,进行历练累积。几乎可以肯定,这些人都是将来朝中重要官员的候选者,只要有机会便会首先提拔这些人。另外一些人也许不能留在京城,但也可在地方任主官。朝廷规定,二甲进士出身可以直接从地方县令的位置上开始他们的仕途。

中了三甲的进士的起点便低得多了,除非朝廷官缺较多,他们才有直接授官的机会。否则他们便需要候补候缺,等待有官缺之后才能授官。但是这其实也没什么,一旦科举高中,便已经是官身,俸禄待遇一文不少,根本无需担心。而且朝廷近几年官缺很多,几乎不用太久便可候补出缺。更不要说,一切都是事在人为,若是你找到了好门路,投靠了好靠山,机会甚至比一甲二甲的进士都多且好。而虽然起点有些差别,但今后的仕途的发展却要看各人的手段和奋斗。

当然,仕途的起点是很重要的。那些让人梦寐以求的衙门,比如政事堂,比如枢密院,比如能靠近皇上的那些清要官职是热门。进入这些衙门中为官,便平白比人多了几层台阶,更有机会得到升迁。

可以想见,在朝廷授官之前的这段日子里,朝廷某些官员的府邸前必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走后门,找靠山,请客送礼这些事必然是层出不穷的。

傍晚时分,方子安接到邀请前往卿园去见普安郡王和史浩。抵达卿园后厅之中时,赵瑗史浩和秦惜卿正在闲聊,见到方子安进来,三人都站起身来,脸上全是笑意。

“探花郎来了,有失远迎。”秦惜卿调皮的笑道。

方子安忙道:“可莫这么叫,我都不知道这探花是怎么来了。我殿试上的文章可是写的一塌糊涂的。”

史浩在旁抚须笑道:“难得你有自知之明,知道你殿试的文章写的一般。不过,探花郎也未必需要在殿试上写出一篇好策论来。”

方子安听他话中有话,猜想必是他们从中做了些手脚的缘故。当下一一行礼,落座叙话。

赵瑗心情很好,落座后微笑道:“子安,果然没让本王失望啊,我本对你都有些丧失信心了,但你终究还是给了本王一个惊喜。虽然殿试的那篇策论写的一般,但是你春闱的那篇中兴五论本王是看了的,见解颇深,言辞恳切,建议也颇深切。本王很是赞叹。凭着那一篇,你高中也是应该的。”

方子安忙道:“王爷谬赞,惭愧惭愧。”

赵瑗笑道:“不过……有些背后的事情你怕是不知道。你可知道你差一点便被黜落了么?你的那篇中兴五论被秦党万俟卨和汤思退看到了,当即便被黜落一旁。若非史先生看到了你那篇文章,跟他们据理力争,闹的差点撂挑子,你现在怕是已经名落孙山了呢。”

方子安惊愕看着史浩道:“史大人,真有此事?”

史浩抚须笑道:“我可不知道那是你的文章,誊写之后的答卷谁也不知道是谁,你可莫要以为我为你徇私舞弊了。是你那篇策文写的好而已。只是你的文章不合他们的意,被他们故意黜落,我岂能让这件事发生?”

方子安心中暗道侥幸。心里那一点骄矜之气也无影无踪。原来自己的命运是史浩扭转的。若是史浩没有看到自己的那篇策文,自己怕是真的已经在落榜之列了。

“多谢史大人,不管是有意无意,都是你救了我的仕途。怪不得那天我你要我背诵那篇策文之后惊讶不已。原来你是那时候才发现那是我的答卷。”方子安站起身来长鞠到地说道。

“是啊,我是那天才发现这件事的。这一切难道不是天意么?哈哈哈。我看中的这篇策文偏偏就是你写的。”史浩笑道。

“还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你和子安颇有缘分。怕不是前世是夫妻吧。哈哈哈。”心情高兴的赵瑗开了个轻佻的玩笑。

史浩翻了翻白眼,方子安也撇了撇嘴,有些尴尬。

秦惜卿在旁笑道:“子安,你这探花是怎么来的,你想知道么?”

方子安精神一振,忙道:“对对对,我就是想问问这是怎么回事。王爷,史大人,这一定是你们的所为吧。”

史浩摆手笑道:“这事可跟我无关。你那篇策论虽然写的不太好,但是也不能说太差。怎么说呢?你那文章有几段很好,有几段却很平常,看上去倒像是拼拼凑凑的文章,写的并不流畅连贯。理学的事你似乎知道不少,而且还写出了一些新意。比如你写的朝廷兴理学但不能过甚,只开民智而不宜以兴理学之名行禁锢思想之实,特别提出要允许理学争论,争论中辨明正道之理,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等这些都给人以启发,像是经过了一些深层的思考和预见一般。这些观点让读卷官中一些人颇有些赞许。不过整篇下来,却不够深切和流畅。”

方子安佩服不已,史浩是有真本事的,自己的文章本就是拼拼凑凑写出来的,像是一个个黏贴在一起的补丁,这一点都被他看出来的。而刚才他说自己似乎有所预见一般,更是展示了他强大的理解力。方子安知道,南宋理学的兴起之后,朱熹和陆九渊等理学大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观点,虽有许多闪光之处,但其中沉渣泛起,后世许多糟粕都从此时起。方子安借鉴的文章正是后人所写,便指出了这些糟粕之处,所以表现在文章里便是有一种.马后炮的批判意味。方子安删减了一些片段之后呈现出来的便似乎是一种预见性的判断。连这一点都被史浩发现了。

“惭愧,惭愧。”方子安除了说惭愧之外,别无他言。

“文章还是有可取之处的,特别在深切程度上是超出许多人的。所以,你的文章是进了前十的。不过,中探花这件事却是王爷所为。”史浩笑道。

方子安疑惑的看向赵瑗,赵瑗笑道:“是本王所为。本来前三是要皇上钦点的,可是秦桧那厮居然不要脸到要将他的孙子秦坦的文章点为第一名状元,本王岂能容他这么做。皇上是叫了我和秦桧陪同他一起评阅前三的,秦桧点了三人,居然全部是他的门生。他以为我不知道这些。我岂能同意?我本来知道你的文章是哪一篇,我只想你中个二甲便好,没想着跟他争的。但他做的太过分了。于是我便将张孝祥和你的答卷都挑出来给父皇看。父皇难以抉择,我便建议不如叫这几人来当面策问答对,更易抉择。秦桧显然是心虚了,秦坦的文章写的很好,但是越是写的好便越是说明其中有猫腻,若是到皇上面前应答,必然露馅。老贼最终选择妥协,说什么这么做不合规矩云云,最后和我妥协之后点了张孝祥第一,秦坦第二,你第三。皇上见我和他意见相同,所以便也同意了。”

赵瑗说的简单,方子安听得却是满腹的疑惑。赵构叫秦桧和赵瑗来协助他做出决定,这似乎并无必要。赵构莫非连文章的好坏都看不出来么?绝无可能。而他让秦桧和赵瑗来帮着一起排名次,似乎是有一种深意。最后两人的妥协的结果似乎也是赵构愿意看到的结果,所以便是这样的结果。整件事怎么看怎么有些奇怪,只能说,自己能中探花似乎是妥协的结果。但这样一来,方子安心中隐隐有了一些不安。赵瑗做的这么明显,那便是告诉秦桧,自己其实是他的人了。

“多谢王爷,我这个探花原来是捡来的,哈哈哈。受之有愧了。”方子安笑道。

“莫要在意这些事了,探花也只是个名而已。子安,很快便要授官了,你也正式入仕了。王爷想让你先进翰林院为编修,你看如何?这个官职看似无实权,但却清要,还能常常见到皇上。或许你能得到皇上的喜爱,那便对大事有极大助力。你看如何?”史浩笑问道。

方子安笑道:“子安没什么意见,自然一切听从王爷和史大人的安排。只要对王爷大事有利,任何官职我都可以。”

赵瑗点头道:“说得好。本王对你寄予厚望,好好助我,前途无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