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一一三章 赚钱

南宋大相公 第一一三章 赚钱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3:59

第一一三章 赚钱

方子安在新宅之中渡过了几天清闲的时间。但很快,他便坐不住了。他必须要做些什么,为眼下自己个人的经济情况做个打算。这件事甚至对方子安而言,已经是他认为必须迫切要做的事情了。

一直以来,方子安其实赚钱的**并不强,因为情形并没有让方子安感到太过紧迫。因为方子安觉得自己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吃饱穿暖便好。在进入书院读书之后,虽然只有书院的官廪勉强维持,但那也没有激发出方子安想要赚大钱的**。最多不过是跟老张头父女两个开个面铺子,有些收入,方子安已经觉得很不错了。

但是,短短数月时间,生活发生了剧变,方子安终于迫切的感受到了银子的重要性。

这次的新宅完全是由秦惜卿出银子购置,安排的妥妥当当的,自然让方子安很是感激。但是那巨额的银子的负债也让方子安感到了极大的压力。方子安心里明白,自己即便是不还给秦惜卿这笔银子,秦惜卿也绝对不会向自己要债。秦惜卿本就是慷慨之人,之前对自己都慷慨有加,更不要说现在和自己的关系已经亲近到了某种程度,更不会在钱财上计较了。但是,方子安却是从一开始便打算要偿还这笔银子的。

方子安绝不会容忍自己是个吃软饭的,软饭硬吃,那对方子安而言是一种羞辱。就算和秦惜卿之间的关系好到了蜜里调油的阶段,方子安也绝对不会允许自己花她的银子而心安理得。作为一个男人,他不允许自己没有担当。自尊心让他不能放下心中这个疙瘩。更不要说维持宅子的运转,以后还要娶妻生子养活妻儿等等,这些都需要他在经济上有能力支撑。

但这些其实还都是次要的,方子安越来越觉得自己需要钱的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他发现自己的很多想法和要付诸于行动的事情都受限于囊中羞涩。

作为穿越之人,方子安的脑子里装了许多这里的人不知道的知识,他搜集脑海中的记忆所记录的一本册子里画了许许多多的图形结构,有关于机械器械的,有关于火器制造的,有些是一些后世改良之后的工具。这些东西当然并不能完全的制造出来,很多东西在这年头是无法实现的,但即便那些能够制作出来的物事,也因为自己根本没有那个制作的成本而不得不停留在纸面上,完全无法实施。

受限于材料和技术无法制作出来倒也罢了,但是明明可以制造出来,却因为没有银子去造出来验证,这让方子安很是难受。

倘若是之前那种与世无争的生活倒也罢了,但现在的情形已经有所不同。自己已经不再是与世无争的状态,甚至都已经跟秦坦这样的人结下了生死的梁子,也决定了要为普安郡王争夺皇位而效力,那么自己必须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将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付诸实施,造出来,验证是否可行。为自己增加成功的砝码。

比如说,军人出身的方子安在图纸上已经将一只火枪的零件和结构简化到了能够在如今能制造出来,并且能够使用的程度,但是却迟迟未能造出来的原因便是没银子。方子安曾经拿着图纸去找了几家冶炼铺子,询问他们制造出来这些零件所需的价格。结果让方子安大吃一惊。方子安以为这些东西最多几十两银子的价格便可弄出来,但是匠人们一看那些奇形怪状的零件的样子,加上方子安所叙述的强度硬度精度所达到的标准,他们老老实实的告诉方子安,那恐怕要花大价钱和人工才能做到。

说到底,还是技术的低下导致在后世一眨眼便可以完成的事情,在这里可能需要好几个匠人花费几天时间才能办到。成本之高令人咂舌。方子安只不过想制造一只便捷携带的防身手枪的成本,成本便高达数百两。更不要说方子安希望能制造出威力更大,更能及远的火器的成本了。这是方子安无法承受的。

无论是出于男人的自尊,还是出于自身越来越迫切的需求。无论是宅子欠下的巨额债务的压迫,还是制造自己需要之物的成本的需求,都让方子安必须去考虑要赚钱了。

关于怎么赚钱,方子安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概念。他其实也没经过商,也没做过生意,更不要穿越之后的南宋了,怎么赚钱,而且是挣大钱,便成了一个摆在方子安面前的难题。

不过,以方子安对南宋此时情形的了解,他将目标聚焦到了一个暴利的行业,那便是海外贸易。方子安知道,南宋的航海业乃世界第一,造船业和商业的发达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达。海外贸易已经是一块大肥肉,每年给朝廷带来巨额的税收,给商家带来巨额的回报。海外贸易是高风险高回报的行当,一艘海外贸易的货船倘若平安归来的话,会产生十倍于成本的利润。这完全是一种暴利。

当然,伴随暴利的也必然是巨大的风险。即便有着领先世界的大船和航海技术,但海上的风暴,海盗的猖獗,以及茫茫大海中的各种不确定的因素还是会让你血本无归。一家海船贸易商行,一般以五艘甚至十艘船只组成船队一起出航贸易,其实很大程度不是为了更大的收益,而是为了摊薄和抵消风险。如果一两艘出事,其余的船只还可以弥补损失。不至于血本无归。

方子安之所以将目光聚焦在这件事上,一方面自然是因为有巨额的暴利可以攫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方子安对于航海的技术还是有所了解的。特种兵的其中一项便是海上训练,不但要学习航海技术,还要识海图季风洋流等因素,懂得规避风险。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方子安认为自己可以做这件事。

当然,方子安不会盲目冒险,也不会凭着一时冲动行事。真正要决定这么做之前,方子安自然要做大量的摸索和调查。之后数日,方子安开始了对此事的打量调查研究,摸清楚了一些东西。

这几年大宋局面稳定,百姓生活日渐富裕,对于海外的象牙香料宝石毛皮等各种奢侈品的需求也大量增加。本就比较繁荣的海外贸易越发的发达起来。朝廷为了鼓励海外贸易,特设了临安府、泉州、广州等几处市舶司来管理海外贸易之事,从中抽取钱税。简单而言,市舶司鼓励商贾出海贸易,商贾运回的货物市舶司统一以平价收购,保证商贾在极短的时间里便可将资金回笼。而市舶司则将货物统一供应各地商贾,供应市场。市舶司在其中大概能赚取一到两成的收益。比如一件海外商品,商贾采购成本为一百两银子的话,运回来之后市舶司便可能会以五百或者六百两银子收购,之后转手以,七八百两卖给地方商贾上市。普通百姓买到手时,恐怕便需要一千两了。无论哪一方,都在其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说是暴利,一点不为过。

商品运转的流程并不难理解,但方子安所要面临的问题可不是这个。他所面临的难题是他根本手头一无所有,根本只是纸上谈兵。

其一,无船。出海需要大海船,能抗风浪,而且要能装载大量的货物。其二,无人。出海需要人手和班底,普通人根本无法胜任。其三,无银子。这才是最致命的。有了银子,自然可以要船有船,要人有人。可惜方子安囊中羞涩。当然也不能说方子安一点银子也没有,秦惜卿再方家账上留下了五千两银子,这便是方子安能使用的全部资金了。而这是远远不够的。船人货三样加起来,一艘标配的贸易船的成本便起码要一万五千两银子以上,方子安根本没有这么多本钱。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难办的制约因素。其中一个最难办的便是出海贸易的资质,那是市舶司发放的资质,需要有很高的门槛才能获得。

这么一综合考虑下来,方子安想要在海外贸易上行事的想法几乎等于是空想,基本上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根本没有任何实现的可能。

但是,倘若因此便一筹莫展的话,方子安也不成为方子安了。倘若遇难则放弃的话,方子安也不成为方子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