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 第78章:观众笑声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第78章:观众笑声

作者:骑龙攀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0:30

第78章:观众笑声

随着字幕网上滚动以及旁边的声音,《地雷战》一开始就交代了本部影片的发生地、发生背景。

当字幕隐退之后,没有惯常导演、主演等等字幕,而是一幅朝阳从远处地平线出现、近处一颗硕大树冠形成一幅辽阔景象随之而来。

虽然是朝阳从地平线出现,但是整个画面却是暗淡阴霾的。

这就直接进入正片了吗?刘一笔心中暗道,这开场画面倒也符合京影出身的导演风格:都喜欢用一些寓意性特别强的镜头。他们的院长是这样,学生也是这样。

刘一笔并不反感这种寓意性的镜头,但是这种寓意性的镜头用好了,自然加深影片深度;用差了,就只能让观众觉得不知所谓了。就像当初京影表演学院的那位院长不甘寂寞亲自下场拍出的《假结婚》,用了那么多寓意性的镜头,可效果呢,扑到姥姥家了。

荧幕上,树冠在风中抖动时,旁白声音响起:“1942年,是抗日战争时期最艰苦的年月......”

嗯?用这个风吹树冠动、朝阳阴云斜的画面来寓意那个艰难的峥嵘岁月,倒也贴切。

旁边声音落下,正片随即开始。

刘一笔彻底将自己的视角拉到旁边着的角色,站在专业影评人角度开始一边审视电影本身。赵家庄民兵队长赵虎出场之时,叉腰前探的这个举动,刘一笔下意识的摸了摸下巴上的小胡须。

不得不承认,英雄叉腰这个动作,体现出来的时代质感太好了。

开篇就是一个小**,在军区学了地雷使用本领的赵虎,在路上跟扫荡的鬼子展开了一场机智勇敢的搏斗。

山野之间随着爆炸掀起了一层土浪,村民前拥后夹拖家带口的往山上撤离,硝烟滚滚中,赵虎同志手脚麻利的在一颗歪脖子小树旁安置一枚挂在身上的地雷,挂弦拉绳,动作那是相当流畅。

扫荡的鬼子一部分在开阔地架上“野鸡脖子”和掷弹筒,另一部分循着村民足迹一路往山上追。

机枪和掷弹筒压制,步兵负责前冲,“野鸡脖子”后还有主副射手,“鬼子”的持枪进攻姿势也很自然......

刘一笔暗暗叫好,什么是专业?这就是专业!

荧幕上,鬼子从山路上进击上来,石头旁边,两腿作弓步状的赵虎两手拉绳,只待鬼子溜上来,双手猛的一拉绳,“嘭”的一声响,地雷周遭鬼子顿时从山崖上旋转滚落下来。

就这一个开篇小**,就让刘一笔满篇看到两个字:专业!

想到剧宣会那天,打个照面的那个年轻人,咝!京影的新一代人都这么厉害了?

人物动作设计充满时代质感不说,于平凡之处见细节,虽然只看了开头,刘一笔已预感这部片子,在口碑上定然差不了。一部片子能把属于的时代质感和专业做好,口碑怎么可能扑?

尽管心中有了一点定论,但刘一笔依旧饶有兴趣的看下去。

剧宣会那个年轻人在采访的时候,可是说过“抗战历史深度的呈现不一定要拘束死板,严肃和诙谐两者也能融合”这句话的。

现在,严肃他看见了。

开篇体现的专业和细节把控,已经体现了那个年轻人对待抗战历史的严肃,不再同于《小兵张嘎》那个剧本里的嬉笑,但是这部电影的诙谐会如何体现呢?

刘一笔想要在接下来的播映中找到诙谐这个元素。

他倒要看看,这个京影年轻人是在放空炮,还是真能将这两种极端冲突的元素给结合起来。

刘一笔没想到诙谐的元素来的这么快!

雷主任、赵虎等人在山里探讨赵家庄该如何面对鬼子的机枪大炮时,赵虎搬出了地雷。

旁边幼童惊喜的一声“铁西瓜”,让播映厅内的观众都忍俊不禁的笑出声来。

尤其是这个小孩被自己老爹训斥不要乱动之后,歪头在膝盖前的委屈表情让人看着只想乐呵。

观众席的边角位置。

“喀次!喀次!喀次!”姜苗苗嘴里嚼着爆米花,转头漆亮的眸子看向李南池说,“拍摄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坐在观众席上再看这部片子,你可以嘛。”

“一句话评价一下这部片子?”

姜苗苗看着眼前播映的画面,想了想说,“不虚浮,真实感十足!”

“哈哈,那就行了。”

姜苗苗翻了一个白眼,“瞧你得意的,真不知道你脑子里哪来这么多门道的。”

“看电影吧,该是央音录制的民兵都是英雄汉这首歌上场了。”

大屏幕上,配合着剧情来到赵家庄民兵自给自足、自己造地雷配火药的场面,民兵都是英雄汉这首在央音现场录制的歌,在这一刻激昂向上的响起在这座演播厅内。

在这首歌响起之前,刘一笔就在关注这部电影的背景音乐,因为李南池本身在音乐上的造诣就经过春晚舞台的验证。

贯穿电影的背景音乐果然没让自己失望,这些背景音或紧张或轻快,跟片子本身情节走向相当契合。

而民兵都是英雄汉这首歌随着赵家庄集体造地雷的场面响起时,刘一笔心中感叹:后浪真特么高。

歌曲之后,地雷实战说来就来。

旁边声音再次响起,交代黄村鬼子出动目的:想要消灭赵家庄民兵,以此打开通往根据地的路。纠集了很多鬼子伪军便衣后,鬼子小队长龟田带队负责侧面迂回,中队长中野则是带队从大路正面进攻,两个鬼子兵分两路合击赵家庄。

看着鬼子工兵用探雷器扫出地下的地雷,又是插旗又是用白灰画圈的,坐在李南池左上角隔一排座位的朋友就下意识的抱怨说,“这地雷不都被鬼子扫雷器探出来了嘛?这还有什么用!”

似是回应他的质疑,山坡上的赵虎就说道:“狐狸看不见鸡毛,怎么能往陷坑里跳呢......”

当鬼子将所谓的“地雷”拉出来,不过是铁帽、水缸时,引起了观众的痛快笑声。

除了这种情节反差的效果外,还有鬼子引爆“地雷”前躲在石头后面的脸上神情,眉头一皱眼睛躲闪的样子,表情让人感觉到好笑。

随着影片中赵家庄民兵的见状大笑,刘一笔也和观众一道笑出声来,同时他还在观察底下观众的反应。

坐在旁边不远处的几个年轻人已经认真的盯着屏幕,眼神已经预示着他们的注意力进入了这部抗战剧故事中。

笑声从这一刻开始开始,就时不时的响起。

侧面迂回的龟田小队长带着队伍,伪警察狗狗祟祟在前面探路的样子,自带一股让人好笑的感觉。

当山风吹来,龟田头上三角军帽垂下来的布条迎风招展时,明明是紧张激烈的山间追逐,但这一刻,画面过于喜感,观众席又是忍俊不禁的笑了。

尤其是龟田双手作出一副钳形攻势的样子,边做动作边说道,“......土八路的,你的这,我的这,明白?”

而伪警察点头哈腰的“明白!明白!”时,这段硬核中文对话,让观众席笑声响成了一片。

刘一笔猛然意识到,这还是自己印象中的抗战片么?

抗战片不应该是场面宏大,炮火连天,妻离子散么?

但要说此刻播映在眼前的片子不是抗战片,他第一个不同意,能把细节做得如此专业、能将时代感塑造得身临其境,国内怕是没多少抗战片做到过。

可之前也没有哪部抗战电影,让观众不时就笑出声来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