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 第605章:热议,采访(二合一)

第605章:热议,采访(二合一)

对于李南池而言,首映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献礼片巡回片宣的结束。

按照既定计划,七位导演率团的片宣活动时间是从九月中旬到国庆长假之后,所以这会儿李南池是继续沿着规划的长三角城市群宣传路线一路往下打卡。

因为带着首日票房2.5亿的光环,加上李南池自带话题热度,再加上国庆长假大家都放着假,所以接下来,每到一处新地方,啊,旌旗招展、彩旗飘飘、群众欢舞。

接下来的几天,网络上关于的活动有很多。

学子采访......

路人街采......

明星路人快闪唱歌......

五花八门了。

这快闪的唱歌曲目也有不少,像、、等一众歌,都在这个整数年国庆里,增添了很多热闹。

与此同时,李南池等多位导演和演员在多个线下电影公开场合受采访视频也流传开来。

于是,这样的活动话题新闻,每天都在网络上流传着。

一时间,舆论主调除了阅兵话题,就是以这部电影延展开来的话题。并且,随着公映时间的拉长,越来越多的话题和影评也不断推陈出新。

这个气氛浓烈的金秋十月,献礼片就像是一个楔子,成为“家国”这类话题的终端......

这种舆论释放的热度下。

票房成绩亦是一路走高。

自打首日票房2.5亿之后,在三号正式宣告突破10亿元大关。

在掀起全民观影热潮的情况下,国庆第六天,电影总票房又迈入20亿元大关。

国庆七天档落下帷幕之后,七天总票房是达到了23亿元!

这是相当可以的一个票房数字,可不是随随便便一部电影就能达到的成绩。

按照这个票房趋势和后劲,多家票房预测平台均认为,这部七导演献礼片十分有望成为国内影史票房前十,因为守门员才25亿元出头,妥妥是要被爆掉的。

票房影史前十啊,这并不仅仅意味着一种里程碑式的荣誉,更意味着红彤彤的票子!

面对这样的票房成绩,舆论的反响就很热烈:

“七导演联合片,怎么算也是国内首次,这样一个票房成绩,对上对下都是一个体面的交代。”

“之前有声音说,七位导演同时出手这首日票房才2.5亿,分摊下来有些不上台面,我想现在这种声音应该可以闭嘴了。”

“虽然不能唯票房论,但当一部电影具备冲上国内影史前十能力的时候,票房就生动的说明了一部电影受大众喜闻乐见的程度......”

除了票房成绩之外,影视圈的不少人则是把讨论的对象放在七位导演身上,如此优异的票房成绩下,功劳多寡就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议题。

舆论的主基调把功劳的归属集中在总导演和总编剧两人身上。这不难理解,总导演统筹全片的功劳自不必说,那是统筹全局的份量;但李南池的功劳也不容小觑,故事剧本因为是李南池的红星影视制片厂完成的,而剧本是一部电影能否成功的基石。

还有一撮人。

把关注的重点并没有放在“这七天就高达23亿元的票房成绩下,七位导演谁的贡献多,谁的贡献少”这件事上,而是放在一个鲜明的事实上——

李南池这参与的电影,票房又双叒叕破二十亿了!

种种关注度之下,国庆档结束的半日后,有一篇从李南池同名贴吧群里流传出来的帖子,是迅速的火了起来,并且是广而告之。

这篇帖子这样写道:

这篇帖子区别于当下对献礼片这部电影的整体性吹捧,而是将吹捧的重点放在了李南池这一个人身上,正因此,一经发出,是逐渐获得了李南池本人庞大粉丝群的青睐。

李南池有多少粉丝呢?

单就围脖粉丝量如今已经是无线接近于五千万的量级,这样一个粉丝量级的数据,足以轻松将任何一个潜水话题炒到爆。

更何况。

帖子中所提出的一个词:“稳定生产力”,是在此刻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公认。

就有网友将红星影视出品的历来作品票房成绩列了一个清单:去掉一个最低的处女作以及去掉一个票房最高的后,、、三部电影票房平均成绩是达到18亿元以上!

面对这样的数据,不少网友纷纷表示:

“应该可以说,池大是国内电影稳定输出的第一人了!”

“不会还有人认为,在七位导演中,池大段位最低吧?”

“我认为,池大应该是七位导演中竞争力最高的一位!”

“此处应该有其他导演的表情包:原来你才是隐藏的大佬。”

“所以说,还是总局的眼光老辣,敢于直接在一众导演中让池大做了总编和总策!”

“由此一看,池大这种稳定输出的能力,就有些可怕了!”

“......”

因为李南池这一路票房战绩而引发热议的同时,也有人关注了写这篇吹捧帖的人。

贴吧ID名很是阴阳,也很长,名叫:“不会真有人以为我叫李南池吧”

李南池同名贴吧的群友ID号并不陌生,这位深藏不漏的铁粉是一位“老池吹”了。但是更多网友对于这样一个ID号并不熟悉,就很好奇起这样一个ID名的人是谁?

有贴吧群友对此热情的解了惑,对这位“老池吹”的历来吹捧战绩是做了一个长图时间列表,列举了这位长ID在一路以来对李南池孜孜不倦的“热吹”。

但有所不同的是,这位长ID也没有像其他吧友一样在自己的ID号之下发表私人动态和照片之类能够反应身份信息的东西,这就让身份锁定变得异常困难。

不过尽管如此,更多李南池的粉丝是对这位长ID“老池吹”是报以极大的热忱。

这才是铁粉的标杆啊!

其他小粉在追粉李南池的同时,未尝没有在粉丝圈里打响自己名气的意图,若是能在粉丝群里做上一个小队长的位置,那也是圈子里也能人前亮堂不是?

而这位长号ID呢,除了起一个看上去很阴阳的名字外,就一直默默无声的发赞帖,不求回报,不求名利。

相比之下,不少粉丝感觉到自惭形愧。于是,不少人就开始私信这位长ID“老池吹”,想要让这位铁粉进入到集体大家庭之中......

对此。

李南池看到这些动静后,保持低调并没有发声,对于所有通过贴吧渠道对马甲号发来的私信,他一概未予回复。

原因很简单,这个ID就是在同名吧建立之初,自己一手创建的马甲号,相当于自己自建的夸夸楼。之所以开这样一个马甲号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闲来无事夸夸自己。

这算是李南池个人独享的小秘密。

更重要的是,一旦曝光后,肯定要社死。

其实,李南池自己也没想到,这以往挂着马甲使劲儿的吹也没出什么意外,热度也就是在贴吧群里流转着,但这次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外溢得厉害,曝光在朗朗目光之下。

所以,为了避免自己尴尬社死,此刻,承载着舆论关注的李南池,更是闭口不言,一路返回到京城交差。

这回到京城后。

面对的就是一摊子事儿。

先是电影总局方面在王府井某馆子摆了六大桌子,叫上七位导演并一众主要演员,并电影体制内的一些人,庆祝献礼片大获成功。

庆功宴上,王局长笑得合不拢嘴。他自然有理由开心,这部历时三年打造出来的献礼片公映出来后的效果远超预料,直接引发了全民讨论热和欢迎热,这算是自己任期内的一个亮眼政绩。

紧跟着,李南池回到红星厂。

对红星游戏厂的游戏研发组进行了下一步进展进行了日程安排,初步准备定于元旦正式进行国内。而距离元旦还有的这两个月时间,一方面安排现有游戏数据往新搭建的雄安红星厂数据中心迁移,另一方面在保证端游稳定性测试的基础上加大对手游的研发进程。

然后,又去了一趟雄安新区。

现场看了一下数据中心的建设进展,经过这段时日的马不停蹄,现有搭建的服务器组群已经可以为运营提供服务,这会儿的继续建设,其实已经是在组建备用资源和整个数据中心的完善性建设。

最后,京城这边的一圈事情安排完毕,在李南池收视好行囊,准备直飞羊城、再转道开平的前一天,还要完成最后一项行程:新闻采访。

采访是央视六公主一早就预约的,但向红星影视提交采访申请的并不只这一家,一并还有小十三新闻频道、人人日报两大新闻和报刊系统等多家媒体。

不过考虑到李南池本人行程紧张,所以,陈婷在推掉一些小采访的基础上,将来自于邻居总台方面的采访邀约做了一个协调打包,形成一个联合采访。

采访照例放在红星影视一号仓的铁廊走道上进行的。

见面客套之后,小十三新闻频道的一位中年资深记者作为采访主力手,除了摄影师之外,还有另外两家记者揣着小本本站在旁边。

“李导,那咱们这就开始了?”记者客气道。

“嗯。”李南池人坐在高脚椅上,摆了一个舒服又不显随意的坐姿。

“恭喜李导,取得了热烈的反响。有影迷反映说,影片中的七个故事根本不够看,对此,李导您怎么看?”

第一个问题,算是采访前的预热,作为一个成熟的记者,知道该如何由浅入深、调和节奏。

李南池笑着回答道:“坦白讲,在红星内容创作部对建国以来的历史进行梳理的时候,是一共从滔滔历史中择选出了四十多个故事的,那肯定不能是一个个都拍了,不然得拍成一部电视剧。所以,在梳理完毕后,我们最终挑选出了其中最具代表的七个故事。”

中年记者闻言,关注点放在“四十个多故事”这个点上,随即就接着问道:“四十多个故事筛选为最终的七个,这样一个筛选标准是什么呢?”

李南池想了想回答道,“考虑到我们电影的明快性,我就定下这么一个挑选方针:历史瞬间能共鸣、全民记忆可回味、情感相撞要来潮。换言之,筛选标准就是要最重大、最鼓舞、最献礼。”

这采访一上来,李南池就给影片的七个故事定下一个大基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