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 第228章:开怀大笑成经典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第228章:开怀大笑成经典

作者:骑龙攀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0:30

第228章:开怀大笑成经典

早上九点,李南池醒来,打开窗户,爬墙虎的绿色青藤延伸了进来。

耷拉着拖鞋,顺道敲了敲对面姜苗苗的房门。

两个人在公司食堂填了一下肚子,因为两人都没有课程,所以也没回学校。

吃完一顿晚早饭,李南池回到办公室。

老板办公间就在三层小楼的二层,三个偌大的仓库,李南池并没有把办公室安置在仓库里,即便是二号仓库只有录音室、三号仓库完全空置。仓库的这些空间,是预备留着公司事业发展拓展的,这是一条红线。为此,李南池是将公司的行政岗位办公空间压缩在三层小楼,而给与各制作性岗位以足够宽敞的空间。

办公桌上,打开电脑,李南池浏览着网上对于《三毛从军记》的舆论。

有着三毛的漫画打基础,又有动画通过央视的第一动画时间去扩散影响力,首映的聚焦目光自然少不了。李南池看到,一夜之间随着一场又一场《三毛从军记》电影的播出,官脖、论坛、热搜榜的相关话题讨论度不断攀升着。

观众的抒发观感很直白:

“看完之后,作为漫画迷的我想说:因为漫画,怀着期待而来,又充满惊喜而去。三毛电影脱胎于漫画,但带来了很多漫画动画上没有的惊喜。”

“或许已经可以大声的喊出:池大出品,必属精品!三毛电影可以说是近些年改编最成功的知名IP作品吧。”

“......”

至于片中明里暗里的条条镜头寓意,也在纷纷跟帖议论中,被网友拿了出来,分析了个底掉。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网民的一**分析力道也是巨大的,各种解读、过度性解读,都如同雨后春笋的冒了出来。

尤其是扛大枪这首歌,绕口令式的歌词本是调侃。

但不少网友集词创作,甚至于出现了“村长镇长县市长.......通通不如——宇宙区长!”这种段子。

不过,由于涉及到敏感官位名称,李南池过了一段时间刷新页面之后,这种类似的歌词,已经在主流社交平台上消失了......

而圈内的众多影评,相比于评论区的简单情感表达,就显得篇幅大段了不少:

“如《地雷战》、《地道战》一样,主角光环依旧,飞机上吊下来都能不死。

不一样的是,打鬼子的方式愈发的不靠谱,三毛迫降丛林,本以为有一场紧张刺激的丛林追逐战,结果却是在惊世骇俗的学动物叫之间,就轻而易举的打死鬼子。

可以说,这已然是比抗日神剧还抗日神剧了。可是,为什么几乎没有人去关注这是不是一部抗日神剧?

因为,这已然不是一部军事抗战电影了,而是一部哲理片。

它反英雄主义,因为英雄的三毛合影时只能露出三根毛,只能给师长擦皮鞋、打杂。

它探讨了大人物和小把戏,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原来也只是生活的小把戏......

每一个哲理,何尝不是我们现代生活中的遭遇?

若说《地雷阵》《地道战》是在讲人民智慧,那《三毛》就是在讲人民挣扎了,小人物的生存挣扎,在立意格局之上,是高出不少的。”

诸如这些影评,李南池大概浏览了一下。

最后发现,每篇影评的切入角度虽是不同,但殊途同归,对于三毛这部电影的成功,是没有多少质疑的。

.........

当老板还是很舒服的。

电影正式上映、李南池把宣传的任务指派下去后,自己就舒舒服服的每天定点往返于学校和红星厂,也没有接受圈内采访。

一周之后,《三毛从军记》以破三亿的票房高居榜首,超过第二名整整一个亿。

于是,其他跑宣传的六一档电影同行,就发现位居票房榜首的擂主,都没亲自撸袖子下场,就吊打了自己!

六月首周票房统计出来后,李南池美滋滋的准备接收第一波票房结算时,“舆论风控组”送来了一本杂志:《京城文艺》。

这是一个c刊扩展版来源的期刊,如今c刊难发已经成为共识,甚至连带着普通学生想要在c刊扩展版上面去发文都得排队一两年。不过期刊也有邀请写文这么一说,比如在扉页上写通讯稿的这位,作者单位就是传媒大学的一位老师。

这种扉页专业文章没有正式文章那么有理有据有模型,基本都是以抓住当下热点为主,纯文字叙述。而这篇扉页文章,就以《三毛从军记》电影为分析的热点素材,作为专栏文章。

文章题目起的就很有意思:开怀大笑成经典

从名字就能看出撰文者的看好态度,李南池想着,这应该是以三毛为素材的第一篇登上有份量杂志的文章了,所以饶有兴趣的看了下去:

“《三毛从军记》已经不是片方所宣称的‘儿童电影’,而是一部后现代喜剧风格的代表。说起喜剧的代表,或许都会想起周氏喜剧风,但笔者可以肯定的说,《三毛从军记》一定是迄今为止大陆喜剧的集大成者,甚至可以说,是大陆喜剧电影迄今的巅峰之作。”

开头的一个小段落,两句话,就给出了十分高的评价,直接拉到堪比星爷的程度。

文章继续往下:

“笑,是观众认可的情感表达。如何勾起观众的笑呢,有故意搞怪、极度夸张、前后反差等等。在三毛这部电影里,你可以发现,这些手法全都有,而且融会贯通、信手捏来的用在一起。

......

除了后现代主义的喜剧手法外,从军记的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三毛从军记》出场人物数目一如既往的多,依旧是群体构像的手法。

三毛,流浪孤儿,头上三根毛,谁见谁都笑;兵油子老鬼,相当于京剧里的丑角,同样是一个底层的小人物,数次参过军的老兵油子;牛师长,一师之长,面临抉择,只会“再议”;官太太,民国沪上的官夫人,穿旗袍,做头发,相信很多观众对其“看与不看”的四句台词记忆尤新......

一个个人物,走马灯似的,所难得的是,人物虽多,但片中的一个个人物,都各有鲜明的特点,而且主角成色还依旧凸出。着眼于时代背景来看的话,这些角色的特点,就是时代中一批人的特点。这些角色就是一面镜子,通过这些角色的故事,就是在讲那个时代的点滴和光怪陆离。

所以,笔者认为打着‘儿童电影’旗号的三毛电影,就是在用小人物讲述大时代的故事。而这部让人开怀大笑的作品,一定会成为华语喜剧电影的代表之作。”

从头看到尾,李南池看得心花怒放。

双腿快乐的抖动着,被一个并不认识且又有权威的人物夸奖,这种心中满足感跟影迷的好评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