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 > 第281章 三利三弊

第281章 三利三弊

众臣告退,赵桓独留浦文英在大殿。

蒲文英虽是太监,但却有一项让人震惊的本事,那就是他能准确看透天下大势,再结合周易卦象,精准推断出未来的大致结果。

《水浒传》中的他在方腊麾下时,不仅能判断出江南必败,而且还断定梁山好汉毙命于江南的大致人数,已经不亚于罗真人那样的得道高士。

但浦文英却不是修士,他能有这项本领靠的全是自身的天赋,所以赵桓对他很是看重。

此刻大殿内只有两人,赵桓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不见,反而添了些忧虑。

“官家可是有什么未决之事?”蒲文英关切地问道。

“有!”

赵桓叹气道:“朕本以为,朕扫灭天下为富不仁者至少会有三四成支持的大臣,剩下的就算不支持也会估计君权和律法噤若寒蝉,毕竟朕杀出来的名声在这放着……没想到啊,连一个支持的都没有,甚至像饿狗一般疯狂撕扯着朕——朕还真是后怕!若是没有你们这些石碣碑上的人物鼎定乾坤,朕此刻已成废君了!”

浦文英沉默小半晌,一脸肃穆地向赵桓道:“臣以为,官家如今有三利三弊!”

“哪三利?哪三弊?”

浦文英:“文武有余,老谋不足;锐气有余,思量不足;刚正有余,人情不足!”

赵桓蹭一下站了起来,老脸仿佛“啪啪啪”被人抽了三大巴掌,默然不语。

浦文英就这么站在那里看着自己的官家。

良久。

赵桓仿佛被抽空了力气,颓然瘫坐在龙椅上。

这三利三弊,翻译过来差不多就是:官家啊,你是个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的人!

不得不说,浦文英在《水浒传》中因为说话太直被包道乙一剑砍成两段真不能全怪包道乙,说赵桓情商低,那他跟赵桓一样也是同道中人。

赵桓抬眼看了看他:“你倒是敢说,但你是说出来了,可朕又能怎地?朕生来就是皇子,二十岁就成了皇帝,几次出宫也都被人明里暗里护着,没有接触民间的机会,哪有体察民情的可能?”

“再说这次去并州,自己差点回不来不说,还连累慧儿和乐和从鬼门关里转一圈……朕倒是想要微服出巡,但……不敢了!”

说到这里,赵桓再次表现出后怕。

对自己绝对忠心的人就这么多,失去一个就少一个,所以每一个都是不可替代的珍宝。

浦文英苦口婆心道:“朝廷五次征讨叛逆——宋江、梁师成、王庆、方腊、田虎,官家四次亲临险地。”

“第一次是征讨宋江,官家心有胆怯,因此靠着刘錡、王禀、九节度的数万大军,以及官家的无双智谋,再加上宋江等人的忠义之心,因此十分顺利。”

“第二次突击梁师成等朝廷奸党,官家先是用可靠的人逐步控制了禁军,然后在东京城内大开杀戒,虽然其中多有波折,但总体来说还算可控。”

“第三次围剿王庆,官家竟然成了岳飞、刘錡大军的先锋,亲自去埋伏杜學的大军,这就实在太冒险了;若非王庆此人德薄寡恩,手下人多有不服,官家那次必吃大亏。”

“第四是在江南,官家竟然孤身一人到了清溪城,若不是事情凑巧,恰逢完颜宗弼袭杀方腊,让方腊在临死之际改变了注意投靠朝廷,官家的身份一旦泄露,恐怕整个大宋都要遭殃。”

“这四次每一次都有取巧的成分在,但最终都成功了,以至于官家有了侥幸心理,以为每次都会如此顺利,所以去并州竟然只带了五个人……官家!任何一个深谋远虑的人都不会如此大意。您想,万一田虎和田彪一样,有着十分强烈的权力**,或者毫不顾虑手下人的死活,陛下还能活命吗?”

“老奴以为,这次的解决已经算是非常非常好的了,官家一直以来都是命运的宠儿,然对于帝王来说,又怎么能一直靠运气呢?”

一席话说得赵桓羞愧万分,老脸通红。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原本自以为十分英勇的事,没想到本质上却十分幼稚。

误打误撞能有今天,自己还能好好活着,实在是……老天打了瞌睡,没看见;但凡老天正常点,自己十有**活不到现在。

“官家!”这个时候,浦文英见说得差不多了,赵桓已经听进去了,便岔开了话头。

“按如今的局势,我大宋要想革弊焕新,还需要石碣碑上的众人再为陛下拼死效力三十年以上,所以,老奴建议,今后我大宋要动静相宜,不可偏颇。”

“兵法有言,以正和,以奇胜。官家可收缩石碣碑众人居国内,牢牢掌控所有兵权和治权,先稳住国内局势,不使民有变,此即为‘以正和’,也就是一个‘静’字;随后再拣选非石碣碑上的文武将相攻掠敌国,开疆辟土,调和天下,且即便失利我大宋江山也不会伤筋动骨,此即为‘以奇胜’,也就是一个‘动’字……”

浦文英见赵桓陷入了沉思,缓了缓,继续道:“老奴问过石碣碑上的大伙儿,得益于安道全配制的伐毛洗髓丹,最近大家体内的石碣碑星辰之力又有了明显突变,实力在稳步增长,官家传授给我们的长生经也都有了明显突破;说‘长生’可能有点水中捞月,求而不得,但延年益寿,为陛下效命百年还是有望的!”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如今北方大定,国内有了大伙儿稳定江山,再有种师道、折彦质、宗泽、张叔夜、姚古这些名将驰骋关外,陛下便可内外无忧,仔细磨练自己;凭借陛下的本源之体和长生经,便是实现秦皇夙愿,坐万年江山,也不是不可能。”

“你说的很对!”

赵桓走马灯似的在丹陛上来来回回走动。

“反正凭借灭西夏和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功劳,石碣碑上众将也都足以身居高位了,没人敢再说他们资质不够。”

赵桓急匆匆回了勤政殿,顾不得其他,先把大宋江山图和主要文物的名单找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