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 > 第222章 文官武将名单

第222章 文官武将名单

随后,赵桓拿出了自己拟定的名单,给在座的所有人传看:

政事堂:李纲、闻焕章、浦文英、李助、刘锜、杨存中、宋江、李应、柴进,外加非石碣人员赵鼎、张孝纯,共十一人。

中书省:中书令浦文英,中书侍郎宋清、乐和。

门下省:侍中、太傅、国士闻焕章,兼管刑部、工部、学部和御史台。其中官学院长宋江,助手孔明、孔亮;刑部侍郎裴宣;工部郎中汤隆、皇甫端、陶宗旺。

尚书省:尚书令、太师、国士李纲,负责中书省、吏部、户部、税部。

皇家商号:大总管、商部侍郎李应,核心人员蒋敬、杜兴、金大坚、侯健、安道全、朱贵、朱富等。

军统司:由太保、国士李助,太宰、国士陈箍桶共同负责;其中

军统司内司——吴用、柴进、方七佛、樊瑞、杨林、邹渊、邹润、马麟、薛永、施恩、李立,外加非石碣人员刘麒、刘麟;

军统司外司——石秀、吕将、曹正、萧让、时迁、白胜、燕顺、石勇、段景住、王定六、张青、孙二娘;

军统司暗司——包道乙、糜貹、袁朗、解珍、解宝、滕戣、滕戡、李逵、杜微、鲍旭、项充、李衮。

六扇门:神捕、太保、国士李助,总捕头史进、张清、王英、扈三娘、蔡福、蔡庆、焦挺、周通、欧鹏、邓飞,外加非石碣人员宿良、宿义。

天下行走:八位国士——鲁智深、武松、朱仝、燕青、公孙胜、邓元觉、刘唐、戴宗。

枢密院:太尉、七军总帅、国士许贯忠,外加非石碣人员宗泽、张叔夜;其中

麒麟军——主将刘锜,副将董平、杨雄、钱振鹏、家余庆、郭世广、邬福、宣赞、郝思文,以及非石碣人员奚胜、奚利;

青龙军——主将韩世忠,副将李宝、费保、倪云、狄成、卜青、翟源、乔正、孟康,外加非石碣人员闻人世崇、胡俊、诸能;

朱雀军——主将吴玠,副将厉天闰、司行方、柳元、穆弘、方貌、成贵、谢福、谭高,外加非石碣人员王焕、杨温、张开;

白虎军——主将岳飞,副将张宪、王禀、王德、牛皋、高宠、张威、徐方,以及非石碣人员王贵、刘经、徐庆、姚政;其中镇守川蜀大将高玉、黄信,非石碣人员刘光世、扈成;

玄武军——主将吴璘、酆泰、苏定、马勥、马劲、甄诚、昌盛、苟正,以及非石碣人员王文徳、徐京、邓宗弼、张应雷、辛从忠、陶震霆;

天武军——太尉许贯忠直属,共分为五军

第一军大将王进,副将呼延灼;

第二军大将杜壆,副将白钦、卫贺、卓茂、寇烕;

第三军大将暂缺(预石碣榜上卞祥),副将郑彪、景德、伍应星;

第四军大将陈希真,副将云天彪、云龙、傅玉、风会;

第五军大将折可存,副将折彦质、折彦野、折颜文;

种师道、种师中、姚古、刘延庆、刘仲武等将各自另编,且都归属于天武军。

神武军——副帅李彦仙、朱武,分为重甲步兵一军、骑兵五军、步兵四军、铁甲车军一军、铁火雷军一军——

重甲步兵主将石宝,副将刘赟;

骑兵第一军主将方杰、副将杨再兴,骑兵第二军主将卢俊义、副将秦明,骑兵第三军主将史文恭、副将索超,骑兵第四军主将花荣、副将杨志,骑兵第五军主将关胜、副将孙立;

步兵第一军主将王寅、副将徐宁,步兵第二军主将上官义、副将雷横,步兵第三军主将刘以敬、副将栾廷玉,步兵第四军主将林冲,副将暂缺;

铁甲车军主将庞万春,副将雷炯、计稷;

铁火雷军大将魏定国、凌震。

天威军(海军):总帅、总督、国士萧嘉穗,大将李俊、张横、张顺、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吕师囊、童威、童猛、穆春、郑天寿、单廷圭,以及非石碣人员叶春。

龙卫军(驻守东京城与皇宫):总帅杨存中,外城防御主将贺从龙,副将韩滔、彭玘、陈达、杨春、龚旺、丁得孙;内城防御主将方天定,副将李忠、李云,以及非石碣人员刘广;皇宫防御大将孙新、顾大嫂、宋万、杜迁、郁保四。

御前亲兵卫队:方百花、刘慧娘、宿金娘、陈丽卿、吕方、郭盛。

……

这份名单,总的来说有三个明显特征:

第一,为了提升李助、李纲、闻焕章、萧嘉穗、陈箍桶、许贯忠的威信,直接把他们定位成了太师、太傅、太保、太宰、太尉、总督这样的最高衔。这也说明了在赵桓心中,六人有些无法比拟的地位。

第二,猛将集中在神武、天武两军,而这两支大军是前线的主力,说明现在赵桓注重攻击而不是防御。换句话说,大宋今后的战略要从被动防御逐渐过渡到主动攻击。

第三,守卫东京的两个主将贺从龙、方天定,以及赵桓的御前亲兵卫队主将方百花,都是从江南来的,这说明赵桓对江南人才的重视和信赖,也足以让江南那些非石碣人员彻底放下心来。

赵桓嘱咐道:“这份名单立刻执行,但不能传出去,尤其是不能让敌国知晓。”

众人各自庄重应诺,之后许贯忠道:“陛下,臣还有一言,不得不说!”

“贯忠请说!”

“我大宋军士的战力之所以很弱,是因为大宋百年来的重文抑武政策的结果,军士拼死立了功,功劳往往被挂在了文官统帅的头上,晋升之路被阻,因此无人愿意立功,导致战力越来越差,声望也越来越差,甚至出现了‘好汉不当兵、好铁不捻钉’之类的话。以臣所见,大宋要快速提升军士战力,必须要确保将士们在前线奋战的目标明确、没有后顾之忧、且能收获相应的荣誉才可。”

赵桓闻听,当即心下一震,暗骂自己糊涂,这么大的事竟然没想到,幸亏有了许贯忠提醒,不然今后大宋的兵将无论怎么练都只能是事半功倍。

“贯忠所言甚是,朕差点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