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 > 第183章 北荆州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 第183章 北荆州

作者:月神的兔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9:06

第183章 北荆州

三天后,赵桓离了荆南,带着众将直抵南丰府,见城内殿宇楼阁十分威武大气,虽不及东京多且精美,但也不是几个月就能完成的,心中暗暗愤恨王庆不争气,便指着对众将说道:“当初我要拆掉天下百姓人人痛恨的艮岳,官家以死威胁,我便没有拆成。像这种巍峨殿宇虽然看起来壮观,可以让人心生仰慕,但若是因此而损耗民力民财,那在百姓心里就不是仰慕了,而是痛恨!王庆身负众望,却只顾自己威严,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只身南逃云安,倒也不屈!”

宗泽、许贯忠、李助、萧嘉穗等人皆道“太子殿下真正心怀天下,自然不是王庆之类能比”,赵桓听了心中没有半点喜色,反而对大宋的未来深怀忧虑。

三大寇里面,王庆是最容易平定的,但江南方腊有长江天险、河北田虎有投靠辽金的可能,这两方都不是那么容易取胜。

退一步说,即便能打赢,对大宋国力的伤害也也不是短时间内能恢复的。明知道他们造反有理,又明知道他们造反难成,赵桓心里就极为矛盾。

古往今来,但凡造反的,倘若领袖人物是上流出身还好,见识多志向远,还知道惺惺作态收拢民心,底线没那么低,也容易成功。

但草莽英雄造反的,至今除了汉高祖,还没有人能成功。当年张角、窦建德、黄巢闹得那样大,结局照样是失败,究其原因跟王庆都差不多,为天下的少,为私心的多,自然难成大事。

后世的朱太祖也算一个。但刘邦和朱元璋造反能成,主要的原因或者说共同点就是:中原百姓对秦朝、元朝极低的认可度,而且当时没有成气候、有权势的大家族。

像王庆、田虎、方腊这种,跟随他们的百姓初时会很对,因为多数人都向往公正;但很快追随者们就会发现,他们的新领袖跟原来的没什么区别,他们想要公正仍旧遥遥无期,而后便会“爱之深、恨之切”,反过来投靠朝廷。

民不归心,兵无战心,事自然就难成,所以最终还是归结到军队上——为谁战、愿不愿意战、愿不愿意死战、战死后其他将士怕不怕,这四个核心问题。

现在的大宋,若是要救,舍我其谁?

这倒不是说他赵桓有多高尚,而是想想几年后的靖康之耻,心里就没了享乐的念头。但王庆他们可不知道靖康之耻会发生,就算发生了他们也未必像自己这样对大宋百姓有责任感。

带着重重心事,赵桓坐在了王庆曾经坐过的龙椅上,示意其他人随便坐。

很快,大家按照资历和身份坐得整整齐齐。

看!骨子里的官僚意识十分明显,即便这些人都是当世豪杰,但若有王庆的胆量,也会有王庆的命运。

同样,这些人本来愤恨贪官污吏,而等他们成了官吏,若是有滋生的土壤,他们也很快会变成新一拨的贪官污吏。

现在的淮西,是一张白纸,他赵桓画什么就能成什么,所以接下来的任命至关重要。

大宋的政治制度有很多可取之处,但也有明显的缺陷,怎样改进,成了自己最大的难题之一。只靠一个军统司是万万不够的。

赵桓看着他们,默然不语,满脑子都是政治改革,这个自己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李助等人则是一脸迷惑,等着赵桓开口。

赵桓一直推算了一刻多钟,终于做了决定。

“淮西百废待兴,本太子想得多了些,各位不要在意。”

众人自然没人在意,纷纷附和赵桓。

“这里是北荆州故地,历来富庶,这几天我所见所闻却是一片破败。本太子相信这其中既有大宋的责任,也有王庆造下的孽。但我不打算再追究,关键是如何让淮西更快恢复民生!”

“大宋一直有冗官、冗军、冗费的问题,淮西已经不起折腾,我想实行宽政。”

“从今天起,废除军州制,此地改为北荆州,江对岸改为南荆州,取代原来的路、道和州府。北荆州之下就是所属的五十多个县,如此一来能省下许多官员和靡费。”

“北荆州不设主官,本太子自领州牧。下设七司——财赋司,取代原来的转运司,执掌财税;典农司,执掌农事;提刑司,职能不变,执掌司法刑狱;学士司,执掌学务;监察司,执掌官民监察;工事司,掌管水利、官道;秘书司,负责各司相互之间的配合,以及未分配之事务,对本太子和东京均有随时直言上书的权利,但对其他六司没有管辖权。”

“另外,皇家已成立皇家商号,盐、铁、茶、矿等事务全部归属到皇家商号执掌,不再涉及地方官员。”

“所有禁军、厢军、乡兵全部废除,州中军事由禁军麒麟军监管。”

“各位,七司知事至关重要,可有人选?”

李助、萧嘉穗等人立刻思索起来。

按赵桓所说,北荆州有五十多个县,也就是说除了秘书司之外的六司,直接管辖这五十多个县,权力虽不集中,但却很大。

而秘书司更是相当于赵桓的耳目、心腹,重要性更不言而喻。

北荆州的人才……

李助看了看赵桓,沉默不语。

“李懹!”

“在!”

赵桓的突然点名,把李懹吓了一跳。他不知道赵桓是要提拔他,还是要问话,所以有些惴惴不安。

“你为第一任秘书司知事!”

“多谢殿下!臣必定全力以赴,不负厚望!”

李懹激动地快要跳起来。

北荆州七大知事之一啊,还是太子的心腹,他李懹算是从野鸡瞬间变成了凤凰,这种知遇之恩只能誓死相报了。

赵桓微笑着点点头,秘书司知事,忠诚与能力皆不可缺,李懹还是挺合适的。

他又看向了刘敏,这个让许贯忠推崇备至的人才。

“刘敏!”

刘敏又是吃惊又是感动,慌忙起身。

“你为典农司知事!”

“多谢殿下赏识之恩!微臣定当把北荆州变成大宋粮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