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 > 第139章 重建朝廷

第139章 重建朝廷

正月初一,元日。

东京皇宫大庆殿。

乐和站在高处,看着东方红透的半边天,缓缓爬出一轮朝阳。

“日出!元日大朝会开始!”

雄浑而充满磁性的声音响起,紧接着是一通鼓声,文武官员们列队入殿。

往常入殿,都是净鞭甩响,但赵桓令改成鼓声。

鼓声,在东京城中一直用来报警,在军队中用于催进。

早朝改用鼓声,一是警示百官勿忘忧患,二是渲染奋进的氛围、勿要文恬武嬉。

看着下面的数百号人,坐在龙椅上的赵佶情绪愈加低落,而站在旁边的赵桓愈加亢奋。

群臣山呼万岁后,早朝正式开始。

赵佶最信赖的内侍总管张敬忠手持圣旨,在龙椅旁边站定。

“圣旨!”

“朕登基二十年,一直与民休养,尚老子无为之治。然朕不察,被奸佞小人欺君罔上,以致酿成灾殃。朕自觉愧对历代先皇,惊恐不安,不能理政。今特命太子赵桓监国,代朕全权处理国事,上下诸臣,务必竭诚以奉,违太子监国令即为违朕之令。钦此!”

这道圣旨,算是在所有文武意料之中,看这满朝唯赵桓独尊的悍将就明白了。

小胳膊拗不过大腿,拜吧!

满朝跪拜之后,张敬忠又打开一卷圣旨。

“圣旨!太子赵桓,年已及冠,着令正月十五日,迎娶朱家嫡女朱琏、庶女朱璇,并宿红裳、陈丽卿、刘慧娘五女。并封朱琏为太子妃,宿红裳、朱璇、陈丽卿、刘慧娘为太子侧妃!钦此!”

这道圣旨选完,赵桓松了口气。

说实话,他还是有点担心赵佶那边出什么幺蛾子,把刘慧娘三人落下的,到时候他就不好交代了。

“谢父皇恩旨!”

“恭喜太子殿下!”

赵佶看着下面跪着的赵桓,失落之色稍减。

他昨天想了半夜,最终完全接受了现实。

赵桓对他的安排其实可以了,延福宫、艮岳给了他,衣食住行用都不愁,也不用再上朝,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赵桓连赵楷这个阴谋暗算过他的人都放过了,说明心里还顾念父子兄弟情,不像李世民那么心狠手辣,自己又何必再去闹!

他深深看了一眼下面跪着的臣子,缓缓站起了身。

“朕身体不适,需要在延福宫静养,日后诸位思念朕,可以去艮岳看望!国事就托付给太子了……”

赵佶转身,张敬忠一脸伤感地急忙去扶,一主一仆向延福宫而去。

“恭送陛下!”

满朝文武、尤其是赵佶的旧臣,再次叩别。

“诸位!”

赵桓见赵佶走远,起身走向龙椅,站在一旁。

没登基,就不能坐,否则是僭越,会受天下人指责。

而且他自己也没那么着急坐上去,还不至于那么没出息。

“昨日诛除奸党,导致满朝文武少了七成。但本太子并不后悔,相反,心里只有惭愧,国家被这些奸贼祸害那么多年,导致成百上千万百姓无家可归,这都是皇家的过错。”

“但从今天开始,再也不会了!刑不上大夫的规矩,没有了,天下人自本太子开始以至于奴仆,一律平等,任何人不再有违法不究、违法免究、违法恩减的特权!”

“本太子很高兴,今天大庆殿里还有你们这些忠臣良将,与本太子共同匡扶天下。”

满殿文臣听了赵桓的话就是心里一突——太子殿下一上台就取消了士大夫的特权,这节奏有点吓人啊。

下一步怕是要对更多人动手啊!

就是动一动那个大家族也说不定。

可是看一眼旁边的武将们一副副唯命是从的样子,他们又不敢反对。

这时候出头,怕不是会掉脑袋?

算了,看看形势再说吧,大不了集体辞官闹上一闹。

“今后朝廷的官员要削减,职事重叠的要合并,以减轻百姓负担。”

好像猜到了他们心中所想似的,赵桓又缓缓开口道,再次把百官们吓了一跳。

一下子就捏住了他们的命根。

可接下来还有更狠的。

“半个月前,本太子打算诛除奸党时,有两千太学生来声援本太子,其中有三百人颇有才学,完全可以充任空缺官职;对于那些有官无职的后补官员,也可以量才委用,但必须要保证其德才兼备。每一个官员的任用,本太子都会派专人调查他的背景、德行、才学、过往,确保大宋不会再出现蔡京之类的权奸。”

“另外还有件大事要公布,那就是从今以后,军、政、监察相互分开,成为独立的三个系统;除本太子特派的人,三大体系相互之间没有权力上的上下级,无论什么品级,都不能管辖其他体系的人。”

“乐和!你来公布名单!”

“是!”

乐和在众官员的议论纷纷中,打开名单读了起来。

政事体系——

政事堂三人:中书门下平章事李纲,参知政事赵鼎、张孝纯。

六部变更为八部:户部尚书陈公辅、吏部尚书李光、刑部尚书吕颐浩、兵部尚书闻焕章、工部尚书唐恪、礼部尚书吴敏、学部尚书耿南仲、商部尚书徐处仁、税部尚书刘韐。

重点列出了兵部军政后勤司人员:宋江、裴宣、蒋敬、侯健、汤隆、凌振、陶宗旺、安道全、皇甫端。

紧接着下面是各司寺监的主事官员,总计只有十几个,然后各机构的人员限制也说得清清楚楚。

政事体系算是大换血,三品以上只有耿南仲没被换掉,这还是赵桓考虑到不能寒了追随自己的人的心留下的。

军事体系——

枢密院三人:枢密使宗泽,枢密副使许贯忠、张叔夜。

枢密院下直属禁军共分为九军:

天威军主帅宗泽、副帅许贯忠,大将王焕、梅展、王文徳、杨温、徐京、张开、李从吉、项元镇、陈希真、刘光世、杨雄、李逵、李忠、施恩、项充、李衮,马步军编制十万人。

天武军主帅张叔夜,大将李俊、张横、张顺、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朱武、童威、邹渊、邹润、童猛、王定六、宋万、杜迁、孔明、孔亮、孟康、郑天寿,水军编制十万人。

龙卫军主帅李彦仙,大将卢俊义、林冲、花荣、秦明、杨志、索超、孙立、李云、陈达、杨春、吕方、薛永、黄信、马麟、宣赞、郝思文、韩滔、彭玘,马步军编制十万人。

神卫军主帅杨存中,大将关胜、呼延灼、徐宁、董平、张清、雷横、郭盛、周通、龚旺、丁得孙、单廷圭、魏定国、欧鹏、邓飞、王英、扈三娘、燕顺、鲍旭,马步军编制十万人。

麒麟军主帅刘錡,大将王进、史文恭,马步军编制五万人。

青龙军主帅韩世忠,大将李宝、叶春,马步军编制五万人。

白虎军主帅岳飞,大将张宪、王禀、栾廷玉、王德、牛皋、王贵、刘经、徐庆、姚政,马步军编制五万人。

玄武军主帅吴璘,大将苏定,马步军编制五万人。

朱雀军主帅吴玠,大将扈成,马步军编制五万人。

九部禁军,满编共计六十五万人。

各地方厢军、边军,分别归属在九部禁军之下,其中马步军统归天威军管辖,但麒麟、白虎、朱雀、玄武四军也拥有调兵、监军权。比如关中、关西军,就同时归属天威军和白虎军管辖。

各地方的水军,以及即将发展的海军,则归天武军和青龙军管辖,各地方的厢军水军同样也归天武军和青龙军管辖。

独立于枢密院与九军之外的,还有东京外城禁卫军朱仝,东京内城禁卫军史进,皇宫禁卫军穆弘、张青、孙二娘、孙新、顾大嫂、穆春、李立,侍卫亲军刘慧娘、陈丽卿、宿红裳、谢珍、谢宝、郁保四、焦廷,等四支军队,以及负责特别安全保卫的鲁智深、武松、刘唐三人。

军事体系的改革,就两个字“精”、“简”,最大可能尽快提升战斗力,迎接即将到来的国战。

监察体系——

并列为御史台、清风卫、六扇门,以及大宋军政统计调查司。

御史台:御史大夫胡舜陟;

清风卫:石秀、刘麟、刘麒;

六扇门:捕快总管宿良、宿义,监牢总管蔡福、蔡庆;

大宋军政统计调查司:只对赵桓负责,人员保密,人数保密,职责是无所不查。

当然,熟悉赵桓身边人的人,都猜到了这个名单,但都不敢议论:

吴用、时迁、段景住、公孙胜、樊瑞、杨林、戴宗、朱贵、朱富、燕青、石勇、白胜、柴进、金大坚、萧让、李应、曹正、杜兴,人数遍布全国各地,因为他们不仅主管监察和情报,还负责将酒楼客栈、勾栏瓦肆、赌坊、道观、书局等开到全国各地。

御史台历朝历代都有,清风卫算是皇城司的替代,六扇门唐朝就有了,这些都不算稀奇。

监察体系最特别的,也就一个无所不入的军统司,一个只有赵桓知道究竟有多厉害的部司。

什么锦衣卫、东厂、西厂、粘杆处,统统靠边站。

当然,军统司最厉害的长官金剑先生李助、千面魔君陈箍桶还没到,等到这两人加入,军统司才是开始大放异彩的时候。

……

(抱歉,今天加班,没来得及发!抱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