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 > 第112章 回京的理由

第112章 回京的理由

听了耿南仲的弹劾,王黼捂着屁股咬着牙闭上了嘴。

历史证明,像谁的屁股撅到了谁的头上、或者谁不小心捅到了谁的屁股这种官司,赵佶是不接的。

不仅不接,还很反感。

他耿南仲可以不顾官家的反感,但我王黼却不能不顾。

好!这个亏我认了,但这仇也算结下了!

王黼愤恨的看了一眼赵桓,好像赵桓跟他有杀父之仇似的。

他完全忽略了这件的事的起因在他。

果然,赵佶听了耿南仲的话,立马一脸的厌恶。

“好了!都不是故意的,因为一点小事就弹劾来弹劾去,你们不要脸朝廷还要脸!”

“耿南仲退下!王黼,你想问什么?”

赵佶一提醒,王黼立刻带着三分怒气向赵桓质问道:“臣想问的是,军法如山,太子殿下身为三军统帅,奉命征讨河北,既然没有陛下的诏命,为何此刻不在军中反而在朝堂上?”

王黼一边说,一边还向童贯和高俅等人使着眼色。

如今朱勔不在朝中,弹劾赵桓的主力就剩下这两人了,其他人分量未免轻了些。

“臣等同问!”

童贯和高俅同时出列道。

不过他们刻意与赵桓拉开了距离。

开玩笑!赵桓刚刚那一下,两人到现在还感同身受,谁还敢故意招惹。

“臣等同问”四个字,已经是他们现在所能做到的极致了。

至于赵桓回京带给他们的喜悦,已经变成了隐隐的忌惮。

听了王黼的话,赵佶和满朝文武也都看向赵桓,显然这也正是他们此刻最想知道的事。

赵桓用眼睛的余光看了看周围求知似渴的眼神,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儿臣回京,主要是思念父皇……”

“陛下!臣弹劾太子藐视军法,怯懦误国!”

王黼立刻抢着慷慨陈词。

“身为统帅擅离三军,无召而回京,分明是畏惧敌军势大,反而拿思念陛下做借口!如此做派,心里没有三军将士、没有国家、没有大局、更没有殷切盼望的君父,实在让臣等痛心!况且此事放在我大宋,历来无论是谁都只有流放一条路!臣觉得太子殿下应该居中反省,直到能胜任太子之位才能出宫!”

擦!竟然被奸臣嫌弃了!

赵桓翻翻眼看了看王黼,心里像吃了一万只苍蝇。

恰似被一个丑八怪指着鼻子骂自己丑。

王黼再次向童贯和高俅使了个眼色。

但这次不灵了。

收到了王黼的眼色,童贯犹豫不决,高俅则盯着赵佶装作没看见。

王黼咬牙愤恨。

这两个家伙,又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童贯和高俅其实是各有各的顾虑。

童贯的立场向来不坚定,他心里还是更多的参考官家的意见,官家不厌恶赵桓,他就不会像梁师成和杨杨戬那样与赵桓死斗。

高俅则是在赵桓手里吃过亏的人,如今赵桓手里还有他高俅的效忠书,他不可能直接与赵桓面对面激烈交锋。

王黼慷慨陈词竟然没有人应和,不禁又气又尴尬。

恶狠狠一回头,群臣中才有几个人说了句“臣等附议”!

众臣一看,嗯,都是王黼的部下。

不过王黼上位还没多久,这几个部下的职位都是清一色的不够看,没一个上三品的。

更尴尬!

连高高在上的赵佶都纳闷王黼要干啥。

不过这事也挺让赵佶为难。

毕竟王黼说的也对,赵桓私自回京确实得处罚。

但自己本来打算帮赵桓一把的,处罚他有违初衷啊!

咋办?

就在这时,赵桓开口了。

“王大人,你话说完了吗?说完了就该我继续说了!”

“父皇!儿臣这次回京,一方面是思念父皇,另一方面也是不得不回京!”

嗯?

赵佶和众臣又齐齐看向赵桓。

王黼心头又是一跳,暗叫不好!

看这样子,别是赵桓真有充分的理由回京吧?

不会!

随后他又反驳了自己。

赵桓耽误的可是军国大事,还有什么事能大得过这个?

那就是登基了!

呵!

王黼冷笑着摇了摇头。

那么多人上了郓王的龙舟,你这条破船还能撑多久?

太子的位子都快保不住了,做皇帝不是痴人说梦?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提醒:

“太子殿下!理由可要充足啊!您耽误的可是征北,那可是军国大事,一般的理由可不行!”

赵佶和满朝文武也看向赵桓,他们倒一致同意王黼的这个说法。

“你说的没错!征北是军国大事,任何耽误军国大事的行为都不可饶恕!”

赵桓脸上突然冷意森然。

“我自从得到皇命东征梁山,就没见过朝廷拨过一粒粮食,倒是有不少人去信暗通高俅,让高俅想方设法害了本太子。这笔账今天我来亲自算一算,阴谋破坏征剿梁山,再加上阴谋暗害当朝太子,该怎么处置!”

“我饿着肚子收复了梁山,结果还有人在梁山带着上万禁军传旨杀我……圣旨在此!”

赵桓取出从杨沂中那里得来的圣旨,打开在众人面前晃了一圈,又交给内侍转呈赵佶。

这假圣旨赵桓早就从杨沂中那里要了过来,为的就是这一天。

赵佶看了看圣旨,脸色逐渐发青。

赵桓继续说道:

“随后我又在猿臂寨遇袭。先是杨戬派了十八死士直接截杀,最后幸好得到杨沂中的帮助逃得性命。随后又被猿臂寨用九阳钟震昏捉到了山上,幸亏我手下的梁山军拼死相救,又有猿臂寨内部的人心向本太子,才再次逃得性命!”

“收服猿臂寨之后,我才知道,勾结猿臂寨谋害本太子的是司马九公!”

这话有真有假,不过杨沂中快要投靠自己,司马九公又已经逃亡,其中的逻辑已经无可考究,赵桓也不担心会露馅儿。

“诸位感到不可思议吧?我收服梁山全程有惊无险,却在成功收服梁山之后遇到了三次死劫!”

“但还有更不可思议的!大军征北要渡过黄河,驻守在黄河的梁方平,早不害怕、晚不害怕,偏偏就在我要渡河的前一天晚上,因为害怕贼寇渡过黄河攻打东京,把所有的渡船都烧了!”

“另外就是,那就是大军出发已经很多天了,仍旧没有见到一粒粮食和一文钱的军饷!王黼,现在你是太尉,本太子倒是想请教一下,你是怎么让军士饿着肚子去打胜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