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北宋当大佬 > 第四百八十六章 甘奇要攻心

回到北宋当大佬 第四百八十六章 甘奇要攻心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5:21

第四百八十六章 甘奇要攻心

汴梁皇城内的御书房。

富弼对皇帝说道:“陛下,有些事情,老臣还是觉得有些不妥,甘道坚虽然立下大功,但是他也不能这么替朝廷安排官职任免之事。一来朝廷官员升迁调度,那都是有一套考核与级别的,如此随意给人升官,便是打破了朝廷的这套规矩,免不得让其他人心有不忿。二来,他安排的这些人,皆是年轻人,便更是不妥,年轻人经验少,遇事容易毛躁,难以深思熟虑顾全大局,怕是以后难免要出差错。”

赵曙点着头,只道:“富相言之有理。”

皇帝如此一大,富弼倒还有些意外了,他之所以此时来谏言,是因为皇帝已经这么干了,所以他以为此时应该是据理力争,没想到皇帝直接就认同了他的话语。

“陛下,那……是不是把已经出去的那些任免都给收回来,再从长计议一番?”富弼问道。

赵曙却一脸为难:“把已经给出去的任免又直接收回来,如此有些不妥,朝令夕改,不免有失皇家威严,事已至此,先就这样吧,过段时间再说。”

赵曙口中虽然顺着富弼说,心中却并不这么想。作为一个皇帝,自然有皇帝自己的打算,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赵曙登基时间不短了,他得为自己以后的行政班底做考量。

说白了,赵曙就是要一批自己的人,自己能指挥顺畅的人。遍数如今这朝堂,皆是仁宗旧臣,倒也不是说这些人有什么不好不对,就是这些人对他这个皇帝少了一些打自内心的尊重。

赵曙不论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束手束脚的,他甚至都不像一个裁判,而像是一个运动员,不论做什么,都得看朝堂上那些老头的脸色。

臣子不尊重皇帝,这是仁宗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但是在仁宗朝,仁宗自己却是因为道德方面,得到了满朝臣子的拥护。

仁宗一走,赵曙上台了,这个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朝堂之上的事情,往往不是臣子来讨好皇帝,反倒变成了皇帝去讨好那些相公们。

这种感觉,在甘奇这件事上尤为明显。甘奇立大功,就该受大赏。但是给甘奇封赏这件事情上,赵曙是吃够看苦头。

所以赵曙已有私心,就是得弄一些自己的人出来,就如仁宗那时候一样,所有人都得是自己提拔的,这样才能放开手脚,这个权力更迭不是一年两年,所以此时更要加紧时间去做,越早越好。

所以当甘奇提上来那么多名单了,赵曙想也不想就答应了,因为那些人,都是最近几年崭露头角的人才,赵曙看得上眼。所以赵曙伙同宰相曾公亮,大手一挥就都给同意了。

所以富弼后知后觉,转过头来谏言来了。

“陛下,老臣还是觉得如此不妥,即便是朝令夕改,也不能任由甘道坚一言决定燕云十六州这么多人事任命。否则……否则甘道坚怕是容易结党营私……”富弼把最严重的话语都说出来了。

赵曙也听得眉头一皱,却是又道:“如今说这些还早,任命几个地方官员,说什么结党营私。富相公过虑了。”

赵曙懂得,但也就如他所言,几个知州什么的,离结党营私还早着呢,什么时候这些人都到了朝廷之中,才有资格说什么结党不结党的事情。那也是至少十年之后的事情了,那时候赵曙自信自己能把朝堂牢牢掌控在手。

还有一点,那就是甘奇提出的那些人名,多是最近崭露头角的顶尖大才,不说什么苏轼苏辙这种状元榜眼,就说李定李资深,那也是了不得的人物,商税监打理得井井有条,汴梁城的商税年年增长,务实办差方面,年轻一辈中,李定是那数一数二的,本就该是升官重用的时候了。

给这些人升官,没什么问题。

富弼再次开口:“陛下,臣……”

“富相公不必多言此事了,而今燕云大局稳定为重,也正是用人之际,甘奇在燕云积极备战,用一些相熟之人,也是情有可原,如此调度之上也无掣肘。待得燕云稳定之后,富相可再来进言此事,到时候再说吧。”赵曙如今越发自信,登基之后干出了成绩,腰板都挺得直了,说话都硬气了许多。再也不想以前那般又要顾及这个,又要顾及那个。

富弼无法,便也说不下去了。

赵曙却又问道:“关于濮王之事,富相如何作想?”

这回轮到赵曙发难了,对于富弼来说,这个问题他真的难以回答。一口回绝皇帝是不行的,但是真给赵允让封一个皇帝,那也是不行的,如果富弼答应了这话,回过头去满朝文武都得戳他的脊梁骨。

满朝都是仁宗之臣,一个个受了仁宗皇恩浩荡,给赵允让封皇帝,谁心里都不愿意,甚至富弼心中也不愿意。

富弼是一个圆滑之人,所以他答道:“陛下,濮王之事,臣以为,可封。但是具体封一个什么名头,还有待商议。”

“除了皇帝之名,还能封什么?朕是天子,朕之生父,岂能是个王爷?”赵曙也有些偏执了。

“这个……还待老臣与诸位同僚从长计议一番再来回禀陛下。”富弼是要拖了。

赵曙点着头,心气也有些不顺,负气说道:“只待甘道坚回来,他必然支持朕之所想。”

赵曙如此想着,如此说着。

但是甘奇会不会真的支持赵曙的想法,那倒不一定。甘奇,某种角度而言,其实也是旧臣,甘奇心中对仁宗的感激,也不在少数。

若不是有仁宗这么一个与其他皇帝不同的天子,如甘奇这种人,如甘奇做的那些事情,人头早已不知道落在哪里了。

这倒是后话了,反正赵曙现在觉得甘奇一定会支持他。

富弼皱着眉头不语,这个大麻烦,真让人有些头疼,不仅富弼头疼,连曾公亮也在头疼。

富弼谏言没有成功,反倒给自己弄了个大麻烦,灰溜溜走了。

赵曙却也不爽,反正就是觉得这朝堂之上的人都不听他的,都不把他这个皇帝当回事。所以越发坚定了要弄一批自己人入朝的想法。

富弼走了,赵曙开始工作了,御案上的奏折,拿起一本翻了翻,司马光上奏的,内容竟然就是濮议之事,从仁孝说道礼义,反正就是不同意,打死也不同意。

赵曙看都没有看完,扔到一边去了。再翻一本,御史范纯仁,又说濮议。

再翻一本,御史吕大防,还是说濮议。

反正都是不同意随便把赵允让拿来封什么名头。就算以后要退一步,那这个名头也得好好说道说道,不能乱来。

赵曙越发生气,也懒得工作了,直接出门而去。

濮议之事,暂时就这么拖着,等甘奇回来了再说,而今甘奇也是一方朝堂大佬,只等这个大助力回来。

而此时的甘奇,已然开始点兵了,万胜军抽调三万,威武军一万五,健马八千匹,辎重用的劣马骡驴三四万匹。

大军出发之前,甘奇也派人送了一封信到滦州。

劝降信到得麻牛手上,却是麻牛亲手开启信件之后,看得片刻,开口说道:“来人呐,给朕读一读。”

是的,麻牛不太识字,倒也不是一个字都不认得,只是一封信,他真的读不下来。

要说历史上倒也不是没有不识字的皇帝,比如朱元璋,他从小就是不识字的,但是朱元璋这个人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肯学,自从干起了起义造反的活,他就开始学文了,不仅学文,还学了一手不错的书法,还能写诗作词。诗词水平还不是很差,有几分功底,传世的也不少。

但是麻牛当皇帝也有一段时间了,当山寨大哥的时间更长,却从来没有想过得去学习学习,到得如今,依旧看不懂一封信,识字水平还在“一二三四五”与自己的名字“麻牛”这个水平。

“陛下,那臣就读了……”

“读,只管读来。”麻牛很有自信。

“麻牛,你身为一介草民,作奸犯科之徒,目不识丁之辈,也敢窃居皇帝高位……今我大宋枢密院使甘奇,奉大宋真龙天子之命,讨伐不臣,大军到时,若不献城来投,必教尔等死无葬身之地……若是知机者,以城池土地降之,必有厚待……”

麻牛一边听着,还一边看满场众人,随后大笑道:“哈哈……笑煞人也,朕起与草莽,建国于乱世,便已然是真龙天子,宋人不知所谓,却敢逆天而为,必遭天谴!朕之麾下,天兵二十余万,便来一战!”

麻牛说着,眼神不断扫视众人,他显然不如表现中的那么自信,心中之忧很多,最怕的就是面前这些人中有反骨之辈。毕竟狄咏走之前干的那些事,他都是知晓的。

要说面前这些人里没有反骨之人,麻牛打死也不信。

“陛下必然千秋万代,我大燕也当崛起于世。”

“陛下就是真龙天子,来日必当一统天下。”

“汉高祖也不过起与草莽,不照样立了几百年大汉?我大哥,必然就是如刘邦那般的真命天子!”

……

众人不仅是表忠心,更是在自我打气。

麻牛看不出面前这些人哪个忠心,哪个二心,所以心中更是着急,开口说道:“把所有大军都收拢到滦州来,把其他城池里的粮食钱财都全部带过来,便在这滦州决胜!”

麻牛这么安排,倒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与许多人商议过。这大燕国没有多少土地纵深,打防御战,与其分兵去守那些小县城,不如就在这滦州大城决胜,准备足够多的粮食,拼了。

还有一点就是要防备二心反骨之人,若是散落到各处城池,今日这个投降,明日那个投降,不需几日,军心尽失。不如都弄到滦州城来看着,发现一个,及时处理一个。只要几处城门用信任之人守着,便也让那些二心反骨之辈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虽然是无奈之举,不过也是最好的办法了。

“臣等遵旨!”

麻牛安排好这些事情之后,倒也起了几分气势,又道:“给朕也准备一身铁甲,到时候朕当亲临城头,与弟兄们同生死,共进退!”

这一招是学狄咏的。

“陛下,要不要回信一封?”

这话倒是提醒了麻牛,立马说道:“对,朕当回信一封,让那个什么甘奇知道谁才是真命天子,教他弃暗投明,朕保他一世的富贵。”

甘奇倒也接到了这封信,看得是哈哈大笑,还把信给狄咏看。

狄咏看得连连摇头:“唉……大哥,我已尽了人事,奈何却还是这般。”

“罢了,这仗还得打,不过打这一仗也是有好处的,就当练兵了,新军就需要一场胜利。”甘奇心狠如斯。

过不得三日,大军开拔,四万五千人,四万五千铁甲,甚至还有人戴着辽人的牛角铁盔。

两千四百号重骑,五千轻骑。

兵临滦州城下之时,滦州城头之上,旌旗连绵不绝,燕字、麻字,迎风招展,气势不凡。

反倒甘奇这边,旌旗不多,看起来缺了一些气势。

将士们忙着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甘奇带着狄咏与一队重骑开始绕城飞奔,看一看周遭的地形地势。

滦州城,就是后世的滦县,东边毗邻滦河,地势较为平坦。

当一看到滦河,甘奇就有一种想法,把滦河给掘开,放水冲城。

只是这个念头没有多久就放弃了,一来是枯水期,二来这么做有伤天和,滦州城里还有无数居民,麻牛麾下也多是裹挟之军,这么全给淹了,于心不忍。毕竟都是同胞。

绕城回来,狄咏问道:“大哥,可有破城之计?”

“强攻不可取,却也不过人心尔。”甘奇,不是好人。

狄咏却皱眉说道:“我倒是在城中埋下了一些伏笔,但是麻牛却也早已防备了此事,如今内外不通消息,倒也不知如何谋划。”

显然城内是真有狄咏的内应,但是如今这滦州城,内应想要做成事情,也不容易。毕竟真正的内应只是个别人,城中挤着二十多万军队,几个城门也必然是重中之重,个别内应,小部人马,显然也难以奏效。

甘奇却道:“有没有内应都无妨,昔日你做的那些事情,足够我行那攻心之策了。”

“大哥是准备如何攻心?”狄咏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