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北宋当大佬 > 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请你吃酒

回到北宋当大佬 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请你吃酒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5:21

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请你吃酒

“陛下,臣所言之燕云十六州,并非是说直接起大战去攻,此乃下策,不足取也。”甘奇开始了怂恿与忽悠。

“是极是极,起大战,下下之策,下下之策,不可取。”赵曙深以为然,也有些惊吓过度,忽然跟辽国开战这种事情,那是他万万不敢想的。

大宋朝的皇帝,就是这么纠结。又想要燕云十六州,又不想与辽国开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日子安逸得太舒服了,安逸得这些历代想锐意进取,但是又不愿打破眼前这种安逸的局势。

更不敢拿眼前安逸的生活去赌一个燕云十六州。

“所以,臣有一策,可成此事。”甘奇信誓旦旦。

“什么策略,快快道来。”赵曙有些激动与着急,不打仗就能拿回燕云十六州,若是真有这么好的事情,赵曙做梦都能笑醒,但是赵曙接着又说了一句:“还是万万不可胡说。”

赵曙此事的心态,归根结底就是怕,又想要,又怕要。

“陛下听臣细细道来,臣想与辽开战,但不是兵刃之战,而是贸易之战。”甘奇提出了一个新词汇。

“贸易之战?还有这种战役?此战怎么打?有能得到什么效果”赵曙进入了被忽悠的状态。

“陛下可勿要小看了贸易战,这种战争若是打得好,足矣致使辽国大乱,民怨四起,百姓揭竿而起!让辽国内乱自亡。”甘奇吹了一波,倒也不算是吹,贸易战是真的能达到这个效果的。

“此贸易战到底何解?”赵曙急忙问道。

“只要达到两种目的,便可让辽国内乱,一个目的是让辽国物价急速攀升,另外一个目的是让辽国缺粮。辽国必乱!”甘奇说道。

赵曙有些激动,激动之后,却又回归现实了:“那何种手段才能达到这两个目的呢?”

甘奇组织了一下语言,慢慢说道:“用钱即可,一个字,买。辽国如今早已不复当年,官府**日盛,军队也日渐羸弱,当年的契丹人,如今早已学了汉人的习俗,读了汉人的诗书,也学起了汉人的官制,契丹贵族日渐喜欢享受,醉生梦死之中。却又不懂得富民之道,我大宋从开国至今,物价也早已翻倍不止,辽国物价涨幅更甚。所以要想物价攀升,办法再简单不过,那就是花钱去买,大量的买,不断抬高价格买进一切物资。包括粮食!”

“主动提高价格去买辽国中的一切物资,辽国百姓不多,草原无有多少出产,而主要的出产之地都在汉人聚居之燕云,燕云也不过几百万人口,物资出产有限,只要不断抬高价格去买辽国出产之物,不得多久,辽国百姓就会民不聊生,大乱既起!”

甘奇当真狠毒,大宋与辽国是有贸易的,而且也是双方朝廷达成的协议,在边境雄州之地开了榷场,两国商人都可以到那里去交易。

但是交易的物资是有严格规定的,比如辽国不能向大宋卖一匹马,大宋不能向辽国卖一斤铁,限制极多。一切能用来打仗的物资,都是不能买卖的。所以辽宋交易,大多都是其他的东西,比如辽国向大宋卖毛皮,大宋向辽国卖丝绸。

虽然仅仅如此,辽宋的贸易也是极为发达。

甘奇的办法还真的很简单,因为辽国出产有限,草原里都是牧民,除了牛羊,没什么出产。燕云人口也不多,不过六七百万,出产也少。哄抬物价就是,只要哄抬物价,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就得揭竿而起。

但是哄抬物价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赵曙看出了问题所在,说道:“道坚,你这办法是好,但是如何能买到辽国之物呢?雄州榷场可办不成此事。便是边境走私,小规模尚且经常被双方边军擒拿当场,大规模走私那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必不能成。”

赵曙说的话是有道理的。你想哄抬辽国物价,那就得大规模去收购,但是你压根买不到,在双方的官方榷场做这件事是不可能的。走私只能维持小规模的贸易,不可能做到甘奇说的那般规模。

甘奇微微一笑,说出了解决之道:“陛下,走私未尝不可!”

赵曙摆摆手:“走私必不能成,就算咱们边军不管此事,辽国的边军也不可能不管,怎么可能让成百上千的车队来去自如。”

“陛下,若是船呢?巨大的海船,一船就能装几十车物资,上百艘大海船从海路走私,此法不就能成了吗?”甘奇成竹在胸,因为他一个人就有这么多船。

赵曙眼睛一亮,却又不那么兴奋了,问道:“哪里有这么多大海船?”

“泉州有,别说百艘,五百艘装货的大海船都能凑到。”

“泉州当真有这么多大海船?”赵曙有些不信。

“陛下,臣才从泉州归来不久,亲眼所见,岂敢胡言乱语?千真万确,泉州一地,便可凑出所需船只。”

赵曙这回是真的眼睛发亮了,激动不已,说道:“天才之法也,当真是天才之法!道坚真乃天纵之资,去了一趟泉州,竟然能想出这般举世无双之策,天佑大宋!”

赵曙以为是甘奇去了泉州之后,才想出这么好的策略来。其实不然,这东西对于甘奇来说,太过简单,是贸易战里面最基础最低端的手段了。不过这种简单的手段,对付辽国还是绰绰有余的。

赵曙兴奋不已,但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让赵曙的兴奋没有维持多久,又陷入了纠结之中:“道坚,这得要花多少钱啊?”

要扰乱一个有几百万人口地区的物价体系,得多少钱?

甘奇自己都没有计算过要多少钱,因为这个时代的社会学与经济学水平太低,没法计算。

但是,肯定需要巨额的资金做支撑。

甘奇却说了一句:“陛下不必担忧,钱的事情,臣来想办法。”

甘奇显然知道朝廷拿不出来这笔钱,因为就算商税大涨,也不过只是维持了朝廷暂时的宽裕,度支上不欠债了,有钱花了。

并没有多少余钱来做其他的事情,更不可能支撑得起一场贸易战。

就算朝廷有这个闲钱来支撑这场贸易战,甘奇也十有**拿不到朝廷的钱。想要从三司衙门拿到巨额的资金,这事情就得拿到朝堂上去说,若是拿到朝堂上去说,必然引起轩然大波,一片反对之声。

让甘奇忽悠皇帝一个人还行,若是让甘奇忽悠整个朝堂上的人,甘奇自问还没有这个能力。

而且若是真的大范围讨论这件事情,必然要走漏风声,只要一走漏风声,辽国就有了防备,甘奇十有**还要失败。

这种事情,就得润物细无声,悄悄的进村,开枪的不要。不能走漏任何风声。

所以甘奇只能自己靠自己。

皇帝却不相信甘奇能弄到这么一大笔完全没数的资金,所以说道:“道坚你到哪里去弄这么多钱出来?”

“陛下,此事是要用钱来支撑,但也不一定是亏钱的事情。”商业运作,亏钱还了得?甘奇可不是要去做傻子,但凡发动贸易战,那都是想赚钱的,哪里能亏钱?

“还能赚钱?”赵曙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对,能赚钱。赚钱之道,不过低买高卖而已。”

“你不是要去哄抬物价吗?需要不断加价收购物资吗?如何还能低买高卖?”

“陛下,比如,一斤粮价五个钱。臣第一次加价到十钱收购,粮价就涨到了十钱,但是臣第二次又加价到二十钱一斤再收购,粮价就涨到了二十钱,那臣之前用十个钱收购的粮食,若是此时卖出去一半,是不是就可以保住第一次的本金,还赚了一半的粮食。臣第三次再加价到三十钱一斤收购,此时把手中二十钱一斤买进的粮食再买一半出去,是不是第二次收购的本金回来了?又截留了一半的粮食。第四次,臣加价到四十钱收购,再卖一半第三次收购的粮食,如此循环往复,臣手上的钱没有少,但是粮食却越来越多,市面上的粮食就会越来越少,粮价更会飙涨,如此岂不是就是大赚特赚了?”

这一番话,甘奇说得有些绕。想要办到这一点,前期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入市,但是这个入市的资金,甘奇是拿得出来的,二三百万贯不在话下。蒲家抄家之时,从蒲家抄没的钱财就有这个数。

赵曙有些听晕乎了,被甘奇这一通弯弯绕给绕进去了,摸着脑门问道:“道坚,朕……好似还没有明白过来其中道理。”

这个办法,其实就是股市里大庄家收割散户的基础原理。

一块钱收购一批,然后主动把价格提到两块,把一块的卖了,然后主动把价格提到三块,那两块的卖了,钱反复在里面砸,价格不断涨,直到价格维持不住了,庄家撤了,散户哭了。

甘奇用的办法原理上差不多,但是也有区别,股市的庄家是不会真正囤积股票的。甘奇还得囤积粮食物资,不会把手中买来的都卖了。甘奇只要钱不亏就行,赚了粮食物资在手。这样可以让辽国国内物资紧缺,加剧物价非常,转过头来甘奇手中的粮食物资拿到大宋出手,这才是赚的钱。

一亿人口的大宋,消耗几百万人口的燕云之地的物资,那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

人口与体量,也是这场贸易战的关键点之一。

赵曙没明白甘奇说的这个道理,急得甘奇直接拿起了御案上的笔,开始在一张白纸上写写画画,一边写一边说:“陛下请看,好比这一堆是十万斤粮食,粮价五钱,臣用十钱的价格收购到手……”

赵曙看着甘奇画的图,听着甘奇说的话,开动脑筋在想,还时不时发问一句。

这个场面,好像就是小学家长正在辅导自己的孩子做作业一般。

许久许久之后,一遍一遍又一遍,画图写字不信,甘奇就直接拿起御案上的一摞纸,把纸张当做物资,又叫李宪去拿一些铜钱来,反复演示……

天色都要黑了,李宪亲自进来掌灯。

赵曙才真正弄明白过来,开口说道:“哦……原来是这般,道坚脑袋里的东西,当真不是凡人所思,此乃……仙神之智也!”

已经口水费尽,疲惫不堪的甘奇,摆摆手,有气无力说道:“陛下过奖。”

“诶,能想出此等复杂策略的人,当真不是凡间能有,道坚,你莫不真是个神仙下凡转世?”越是弄明白其中的道理,赵曙越是惊为天人。

甘奇倒是想在赵曙面前装神弄鬼一番,说自己是哪个神仙下凡,反正这个时代的人也信这玩意。但是这个时候的甘奇,实在是没有力气再去忽悠了。再忽悠,万一赵曙又要问甘奇一些神仙的事情,还得动脑去圆。

算了算了,甘奇摇着头:“陛下,臣就是一个凡人啊,哪里是什么神仙转世。”

赵曙有些失望,失望甘奇竟然不是神仙下凡,要是神仙下凡就好了……

赵曙也有些累了,说道:“道坚此法道理已明,可以去办,朕在背后全力支持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陛下,此事道理虽然在此,但是真要做成,还要无数的人力物力,也要各方面的方便,也得臣亲自前往辽国操办,所以许多事情还需要陛下帮衬。”甘奇如此说道,也是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道理都摆在这里,做起来就是千难万难了。

怎么大批量从燕云收购到物资,还得偷偷摸摸,这就是个大难点。需要许多完美的操作。

“还要道坚亲自前往辽国?这……怕是不妥吧,若是有个万一……”赵曙又有些犹豫了,他此时身边就只有甘奇倚靠,若是甘奇在辽国有个三长两短的,损失就太大了。

“陛下放心,燕云本就是汉人之处,臣一个汉人出现在燕云,几百万人里并不起眼,只要低调行事,必然万无一失。”甘奇是真的决定去干了,这么干还有其他的目的。

赵曙思虑了起来。

甘奇又劝一句:“陛下,此事若成,燕云到手,陛下便是这大宋最伟大的皇帝了。”

赵曙闻言,头一点,下了决心:“好,你去办,朕在汴梁全力支持你。”

“臣办此事,还差了一个名头,臣需要陛下封一个官职。”甘奇提条件了。

“是何官职?”

“河北东西两路经略制置使,政务军事皆在管辖。”甘奇口子开得很大,河北东西两路,其实就是河北东路与河北西路,河北东路大概就是后世河北的东部与山东的一部分。河北西路,是后世河北西部与山西的一部分,两路都还包含了河南北部的一部分。

地盘很大,也是辽宋接壤的地区。

甘奇要这块地方的军权与政权。

赵曙微微有了一些犹豫,这个权柄实在太大了一些。

甘奇立马又道:“陛下,臣要兵权,乃是因为一旦辽国物价飞涨,物资匮乏之时,辽国必然大开边境,从我大宋购买物资。为防这一点,臣必须要调动河北两路所有禁军巡防边境,稽查走私。”

“有道理。但是这官职权柄甚大,若是随意封与了你,朝堂之上怕是谏者如云,你这品级也还差得远……”赵曙点着头。

甘奇为了消解赵曙的疑虑,又道:“陛下可以给臣封一个临时的官职,暂时差充河北两路制置使,只说是让臣去代陛下巡视边镇军备情况的。如此名头也有,也不突兀。”

赵曙想了一想,说道:“朕刚登记,派心腹巡视边镇军备情况,这个理由,说得过去。”

“谢陛下!”

赵曙手拍御案,激动一语:“就这么办!预祝道坚此去,得胜还朝。”

“也预祝我大宋重夺燕云十六州。更祝陛下千古流名,流芳百世!”

赵曙听着甘奇的话语,目视前方,激动不已:“朕请你吃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