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北宋当大佬 > 第三百七十八章 交卷,大事要起(六千二)

第三百七十八章 交卷,大事要起(六千二)

小说网..,最快回到北宋当大佬最新章节!

皇城之内,包拯、王安石,都陪着甘奇来了。

一本一本的账目,皇帝并不细细翻看,只看那些统计数据,已经心情大好,口中说道:“好,甘道坚,你果然没有辜负朕的信任,此事当真就给你办成了,三十六万贯,一个月就收了三十六万贯,这么算来,虽然一年没有五百万贯,却也差不得多少了。大功一件呐,甘道坚乃是社稷肱骨之臣,朝廷栋梁之臣,该重赏。”

甘奇禀道:“陛下容禀,此乃第一个月的商税,由于许多商家还有抗税之心,所以其中还有许多遗漏之税,待得下个月,必然突破五十万贯,一年五百万贯的商税,只多不少。”

老皇帝有些激动起来,起身说道:“极好,当入得三司府库,随朝廷度支调用。”

这是应该,税收不可能留在收税的衙门里,自然是要送到财政部去的。

包拯此时进言:“陛下,老臣以为,此时当下令各地道路州府选派税官入京,皆差充到商税监去办差,待得各地税官学到了汴梁商税之法,便可推行全国,如此才是商税真正的价值所在。”

“对,速速着中书下旨,让各地道路州府都派税官入京,一来补充商税监的人手,二来让各地税官学好此法,推行天下。甘卿当多多辛苦操劳,编写正式的税法,一来为各地培养税官,二来把汴梁城商税之事彻底办妥。办妥这两件事,当加官进爵。”皇帝激动说道,甘奇这回,升官是必须的了。

朝廷如今,至少要多收三四千万贯的商税,这个数据实在有些吓人,只要甘奇的商税之法推行全国,朝廷度支之上,立马就富余起来了。穷了一辈子的皇帝,老来终于是阔绰起来了。

“微臣遵旨!”甘奇躬身。

皇帝又说一语:“这些事情当快快办好,办好之后,朕给你升官,升大官!”

皇帝似乎还怕甘奇办差不尽兴一般,先把这话说出来,这是甘奇办差的动力,要想马儿跑,自然要给马儿多喂草。

“谢陛下隆恩!”甘奇如此答着,之所以甘奇要急着给皇帝交出这份答卷,也是为了之后的事情考虑。

要让皇帝知道这件事情并不是还在摸索阶段,而是真的成功了。这件事情成功了,对于皇帝来说,很重要。

因为这会坚定皇帝心中的许多信念,皇帝也会想方设法保住这个成果,保住这个成果,无形之中那也就是保住甘奇。

这对甘奇之后要做的事情会带来很大的便利。

交完答卷,皇帝甚至高兴的留三人吃饭,还叫人下去备酒菜。

跟皇帝吃饭喝酒,这还是甘奇第一次享受这种待遇。

只是这酒喝得太过拘谨,连饭都没有吃饱。

吃完饭,三人出宫去。

路上,包拯与甘奇说道:“道坚,此事成了,你居功至伟,如此朝廷再也不用为度支之事烦忧了,如此大功,定当青史留名。”

甘奇却摇头答道:“先生,钱这种东西,永远都不会够用的。”

甘奇说完此语,脸上带着一些笑意。原来一年度支六七千万贯,朝廷过得紧巴巴的,如今多了三四千万贯,立马就富裕了,就不缺钱了?

这种想法还是太过天真,穷有穷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穷人缺穷人的钱,富人也会缺富人的钱。钱这种东西,哪里有够用的那一天?何况还是一个国家?

包拯回头看了看甘奇:“你小子年纪不大,心思却如此通透。头前你与我说的事情,当真动手做了?”

包拯指的什么事情,甘奇自然清楚,开口说道:“皇城司在商税监冲突现场拿到了一个重要人证,正在审理,待得口供出来了,此事就可以做了。”

甘奇还是没有对包拯和盘托出,他绑架了张庆,却说是在那日火并现场捉拿到的。不过这也说得通。很多事情虚虚实实,在这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又哪里有那么多的真相?

“重要人证?何人?是何干系?”包拯又问。

“此人名叫张庆,是腾溪阁的东家,也是田况的心腹,田况在幕后指挥,全靠此人在台面调度。”甘奇答着。

“田况?韩大相公啊……争权夺利当真是个人物,若是皇城司真有了口供,你当第一时间与老夫禀报。此事定不能走漏了风声。”包拯唏嘘不已。

“先生放心,皇城司李明,信得过。如今还需要先生邀谏院唐御史坐一坐,把此事做得万无一失。”甘奇倒是也可以自己去找唐介,不过有包拯一起去,更妥当一些。有些事情,甘奇也得听包拯与唐介两人的分析与思虑。

两个人都是朝堂浸淫几十年的老官员,许多方面的经验,不是甘奇可以比的,甘奇也当学习一下,毕竟甘奇是第一次当官,不能过于自信自大,更不能小看了这个朝堂。

包拯郑重其事点着头:“你是老夫的弟子,老夫不帮你,何人还会帮你?只要你行得正坐得直,一心为公,一心为国,老夫便是死,也不会教你被人欺辱了。这世间,蝇营狗苟之辈太多,自私自利之辈不知几何,朝堂缺的就是你这般仁义在心,能办差事的栋梁之才。”

“谢先生!”甘奇认认真真躬身一礼。

一旁的王安石忽然凑上前说道:“道坚,有什么事情是要愚兄效劳了吗?”

甘奇笑而一语:“有,介甫兄若是能帮我培训一下各地州府来的税官,那就再好不过了。”

王安石笑道:“这有何难?此番正好,也把那符号计算之法一并推行一下,往后便是看账目都轻松许多。”

加减乘除与阿拉伯数字计算,这个东西王安石早已算是精通,也想过要推广开来,一直没有机会,趁着推行商税法的机会,一并做了,再好不过。

甘奇也是大喜,这种事情最是劳心劳力,有王安石这种能臣代劳,甘奇可以放心大胆的当个甩手掌柜了。

三人出得一路说着话语,出得皇城。

包拯去请知谏院唐介,甘奇去备酒菜,王安石回衙门去认认真真编写教材,明算教材与税法教材。

皇城司,皇帝的爪牙之地。此时正是惨叫连连。

皇城司的牢狱,在地下。皇城司的狱卒,一个个经验十足。皇城司差就差在没有审判定罪的权利,如果有了这个权利,皇城司当真就是明朝到了锦衣卫了。

李明这回是豁出去了,亲自下得地牢,坐在张庆的面前。

张庆,是真有骨气,比甘正有骨气得多。

各类刑具加身,烙铁烙得皮肤滋滋作响,张庆依旧还能破口大骂:“什么手段,都只管来,想要爷爷构陷田相,门都没有。”

狱卒有些着急,主官就在当场,手段用了一大堆,还不见成效,显得他们无能,一个老狱卒开口喝骂:“还敢嘴硬,看来你还是不知厉害。”

狱卒们又搬上来新的刑具,当真是花样百出了。

坐着的李明,微微皱着眉头,这间牢房里的味道,实在难闻,人肉被烙熟了的香味,屎尿不禁的臭味,许久不见阳光的霉味,油灯蜡烛的烟味,食物的馊味……交织在一起,要多难闻有多难闻。

所以李明拿手绢捂着自己的鼻子,看着狱卒卖力办事。

张庆依旧还能呼喊:“田相待我恩重如山,你们就死了这条心,不如早早把我杀了自在!”

此时李明忽然把掩着口鼻的手绢拿开,左右挥了挥手,说道:“你们都下去吧,教外面的人不得靠近,我一人亲自审审他。”

左右狱卒虽然有些不解,却也连忙出得牢房,左右驱赶了一番,让狱卒们都离远一些。

待得人都下去了,李明从座位之上站起,走向被吊起来的张庆,慢慢开口:“张庆,我知你是一条汉子,也是一个知恩图报之人,这回是准备自己一人把罪责都担下来了吧?”

“有何罪责,何人控告,便都是我张庆一人谋划指挥,与他人无关。”张庆还真就是条汉子。

“你可知道这皇城司为何要拿你?”李明问道。

“抗法之事,都是我一人之事,你只管送我去审。”张庆并不回答李明的话语。

“看来你是知晓为何拿你了,圣上要查抗税之案,所以你更要一人担着,不能把后面之人牵扯出来。其实我还听佩服你的,枢密院田相公能有你这般的心腹,足可欣慰。他如今是不可能救得了你了,许多人禁不住审问,都开口指控了你,说都是在听你安排。你如此硬气,看来也是不想从这衙门里走出去了。”李明之语,倒也说得个真真假假。

“便拉我去审,三法司会审就是。”张庆是真的要一条道走到黑了。

李明忽然把头凑到张庆耳边,说道:“可是,这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抓你的时候,你儿子也在当场一并抓了,但是我这皇城司里,可没有关你儿子!”

李明没有把话说透。

张庆却忽然双眼一睁,开口问道:“狗官,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心中理解的那个意思,事情不简单,许多人的身家性命。我皇城司可就只拿了你。你说你在我这皇城司,朝廷的衙门,田相公何等人物?权柄比我这个小小的勾当公事大了多少?怎么也不见田相公派人来救你呢?但凡田相公找得那个衙门出一封提人的公文,我也不敢不放你走啊?偏偏这么久,我就没有收到这封公文,看来这罪责,是准备让你一个人扛下了。既然如此,你是扛呢,还是不扛呢?”李明这是诛心之语。

张庆浑身像是失了一股劲一般,却还是答道:“都是我一人所为?”

“好,既然是你一人所为,那你就把这罪责扛下来吧,可惜了。倒也听闻你儿子极为聪慧,读起书来很是优秀,所以你对这个儿子看重有加,每日还亲自送他去城北朱老夫子那里进学。大概是想着脱了这商户,也能有个书香门第。可惜了,可惜了你们城东老张家,就是没有这个命,祖坟风水不好啊。”李明杀人诛心。

“你……你可是朝廷命官,岂能做那贼人勾当?朝廷官衙,竟然那小儿之命来威胁与我,岂能如此?”张庆一边挣扎,一边大呼。

“我不是跟你说了吗?你儿子,我皇城司可没有捉拿,皇城司可是朝廷官衙,岂能抓一个几岁小儿?”李明如此答道。

“甘奇……是甘奇……甘奇,不得好死,不得好死。”

“哼哼,听闻过来午后,若是还没有口供,会有人送些菜到皇城司来,许是猪蹄膀,许是猪耳朵,晚间的菜,你要不要一并尝一尝?”李明,好狠厉之人。猪蹄膀是什么?猪耳朵是什么?

“李明,你如此行事,死后必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比起你来,还差了一些,朝廷赋税,利国利民之举,你也敢带人抗税,你死后才下十八层地狱。我是为国办差,为朝廷办事,手段虽然不光彩,但是到得阎王爷那里,当也有分说,阎王爷是看得清的,他老人家便是知道我为国为民。”皇城司押官,勾当皇城司公事李明,才是真正的酷吏。

“李明,你叫甘奇来,叫甘奇亲自来!”

“甘主事是税官,平白无故岂能入得皇城司?蹄膀与耳朵,你选一样,若是不想选,日头起落可是很快的,午后菜就来了。”

“你杀了我,有种你就杀了我!”

“我不杀你,常听人说咬舌可以自尽,你要不要试试,看看能不能把自己舌头咬下来,若是你把舌头咬下来,死了,那算你的本事。不过得快些死,日头早已升上去了。”审问之事,李明当真经验丰富。咬舌自尽也只是传说,一般情况下,可真死不了人。

张庆却真就在咬自己的舌头,用尽浑身力气,咬得鲜血淋漓,却是这咬舌也只能咬断舌尖,并不能把舌头全部咬断,舌尖断了,甚至并不是很影响说话的发音,说话依旧能让人听懂。

李明就这么看着满嘴鲜血的张庆,笑道:“死不了,这就让人尴尬了,看来你还是得招,不招,那菜就送来了。”

“你们……你们都不得好死!”张庆用尽力气喊着,血沫在飞,话音有些失真。

“我去请人来录下你的口供?”李明问道。

张庆一边喊,一边摇头,喊声越来越弱,头也低了下来,似乎还有一些抽泣之声。

“这就对了。”李明转身,准备出门叫人。

李明忽然抬起头开口:“只要我招了,甘奇是不是就会把我儿子完好无损放了?”

李明点着头:“三法司会审是少不了的,会审之后,你儿子能不能完好无损,就看你自己了。”

李明说完,转身喊道:“来人呐,笔墨上来,录口供!”

口供,不是一份,皇城司衙门里,还拿了一两百当日商户之人,都得有口供。这些口供指向张庆,张庆的口供指向田况,证据链要到位。

下午,甘奇就与包拯一起见了唐介。

事情都在按部就班推进之中。

回到家中,甘霸就来报,说开封府的衙差接人报案,在村里搜查了一个下午。

却是晚间,李明也被人请了去,请他之人,正是田况。

李明自然拒绝不了,亲自往田况家中而去。

田况备了一箱钱财,并不打什么机锋,直接开口说道:“明日,你去城南甘家村拿几个人回来言行拷问,这些钱你带回去,算是辛苦。”

这是命令的口气。

为何田况也找到了李明?因为田况虽然是枢密使,但是要调查什么事情,还得通过这些执法机关,御史台是调查官员的,御史台里也都是喷子,田况要做私之事,便也动用不了御史台。

开封府有欧阳修坐镇,报案调查可以,平白无故拿人下狱严刑拷打,欧阳修是不会做的。刑部是倒是可以一用,因为刑部是六部一直,受宰相管辖。但是刑部也不合适,人多嘴杂,里面上下官员无数,用来做私事,风险不小。

所以,田况自然就得找皇城司来做这种事情,皇城司里都是武官,好打发。而且朝廷相公们平常里是支使得动皇城司的,比如文彦博就用过皇城司。

田况找上李明,就是因为李明好支使,听话。

李明看着那一箱钱,开口问了一语:“不知田相公要拿甘家村哪些人下狱审问?”

“以往听枢密院一个编修说过一个名字,甘霸。拿住此人,言行拷问,其他之人,你自去查探,只要是甘奇身边的心腹,能拿到的全部拿下大牢。”田况如此一语,便是等着李明拿钱办事。

李明点着头,又问:“不知相公要问出何事?”

“你就问他们一事,人藏在何处了。”田况答道。

世间之事就是这么巧。皇帝让韩琦调查抗税的幕后黑手。田况让李明去找被绑架的人。

李明胸里的一颗心就要跳到嗓子眼了,其实人就在他手上,此时田况当面,早已容不得他再有反复,唯有急忙躬身作揖:“相公之命,下官自当办好。”

“去吧,一日之内办妥。”田况还是个命令的语气,他乃枢密院相公,让一个军汉做点事情,给钱就是最大的尊重了。

李明急忙告辞出门而去,生怕自己再多留就会露出马脚。

已然是夜晚,李明并不回家,而是直接去了衙门里,一份签字画押的口供被李明拿在手中,抄录一番之后,亲自送到了庞敢的家中,庞敢又拿着口供出门,送到了甘奇的家中。

甘奇却又拿着口供出门,去了唐介家中,还去见了包拯。

今夜就是这么兜兜转转,只为明天一场大戏。

回到家中的李明,却是一夜难眠,惶恐不安,手中拿着那份口供,心神不宁,因为他早上还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把衙门里的所有口供与这一份口供亲自送到皇帝面前。

扳倒田况,看起来是势在必得了,但是李明又开始担心自己,担心之中,也有期盼,想着皇帝到底会不会真的给他加官进爵,又能加个什么官,晋个什么爵。

还有一点,就是李明心中自己的想法,他为何能被甘奇说动做这件事情?一部分是因为甘奇真把他说动心了。另外一个原因,乃是他知道甘奇与赵宗实关系极为亲密。这一点是让李明做下最终决定的真正原因。

前程是靠搏的,这回李明是真的放手一搏的。只希望皇帝膝下唯一的皇子赵宗实,真的能登基。

心神不宁一整夜的李明,大早洗漱一番,第一个入宫而去。

“陛下圣安!”李明单膝跪地,恭恭敬敬拜见。

“何事这么早啊?”老皇帝心情很好,变成了有钱人,心情想不好都难。

“陛下,臣惶恐一夜,一夜未眠,方才下定决心,臣有要事禀奏。”

“弄得这般郑重其事的,说就是。”

李明拿出了一大叠口供卷宗,双手呈着,一个小太监上来接过,送到御案。

李明已然双膝跪地,磕头而下,口中又说道:“臣,惶恐!”

“惶恐什么惶恐,又不是第一次见朕。”皇帝答着话语,低头翻看卷宗,不得片刻,皇帝就知道李明惶恐什么了,一个从六品的小小武官,拿到了当朝枢密使的罪证,怎么能不惶恐?

皇帝抬头看向李明。

李明立马又磕头而下:“陛下,臣,惶恐!”

“不错,你能把此物送到御前,就已相当不错了,办差得力,忠心可鉴。你也不必惶恐了,回去吧,此事与你无关。”皇帝赵祯,见惯了朝堂,这就是在保护李明了。

“陛下圣明。”李明又磕头,然后起身慢退。

“所有人证,皆要在皇城司内保护好,不得放走一人,不得出闪失。”皇帝嘱咐一语。

李明躬身再拜,退出了书房。

此时皇帝看着这些口供,心中久久难以平复,稍后还有大朝会。老皇帝把口供压在御案的书籍之下放好,饭也不吃了,往大殿去等。

以往朝会,皇帝都是先等百官列班站好,他最后才会出来。

今日不同,今日老皇帝赵祯,早早坐在了高台之上,等着百官前来。

今日甘奇,也要上朝,他之所以今日上朝,那是因为皇帝需要他给百官详细说商税之事,也就是要给百官做一个工作报告。

这也是甘奇人生中的第一个大朝会,此时的甘奇,就在左掖门外,站在包拯与王安石之后。

包拯正在回头看谏院官员那边,与唐介点着头。

百官最头前一排,是韩琦与田况等相公们站的。韩琦与田况,倒也不自觉回头往甘奇看去。

左掖门开,众人排好队,鱼贯而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