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北宋当大佬 > 第三百二十四章 道坚,道坚啊,慎言!

第三百二十四章 道坚,道坚啊,慎言!

仁宗赵祯这个皇帝,在这个时代受到的认可,几乎是无以复加的。狂沙网

仁宗死的时候,汴梁城万人空巷,不论是乞丐,还是孩童,皆到皇宫之外给仁宗烧纸,满场痛哭。洛阳城内,民众自发给仁宗烧纸,烧到什么地步?烧纸钱燃起的烟尘,遮蔽了整个洛阳城,连阳光都看不见了。

这还不止,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听说仁宗死了,也是痛哭流涕,甚至在辽国给仁宗建了一个衣冠冢,历代辽国皇帝皆祭拜之。燕云十六州的辽国百姓,也是悲痛不已,人人哭泣。

仁宗赵祯在个皇帝,从这个方面而言,当得太成功了。

其实在甘奇心中,仁宗赵祯也从来不是一个坏人,甚至甘奇对仁宗赵祯,那也是很敬重的,这世间,菩萨心肠的人,不论是皇帝还是贩夫走卒,都是值得敬重的。

但是今甘奇不会去夸奖仁宗的菩萨心肠,在场许多人都等着甘奇说那狂妄之言,甚至也有人等着甘奇今名声扫地。

甘奇也不负这些人的期望,等也不等,语不惊人死不休,开口便道:“当今圣上,仁义在心,却在许多地方,以小仁负了大义,便是道德有亏。”

程颐抬手指着甘奇,大喝一声:“狂妄!”

这回可不是程颐一个人激动了。程颐后立马还有人站起来指责甘奇:“无知之徒!”

“放肆!”

“逆徒!”

胡瑗手都在抖,口中说道:“道坚啊,道坚,慎言呐……不可胡言啊!”

蔡确与李定二人连连对视,一脸担忧。冯子鱼孔子祥等人,皆是面面相觑。

甘奇不为所动,并不急着继续说下去,只看着许多人开骂,等着他们骂累了,再来质问自己的时候,甘奇再开口来说也不晚。先让这些人发泄一下也不错。

“无耻之尤,如此哗众取宠,当真无耻之尤!”

“甘道坚,竖子匹夫,你以为你出此狂言,就能沽名钓誉了?休想,也不问问天下之人,可有何人会认同你如此之言!”

“大逆不道之徒,不得好死之辈,当今官家在位三十几年,兢兢业业,为国为民,竟然还有如此昧着良心之辈,受得皇恩浩dàng),竟然不知感恩,反而相击。甘道坚,你的良心是被狗吃了吗?”

皇恩浩dàng)这句话,其实也不假,甘奇也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在仁宗朝,那是受到了最大的优待的,说皇恩浩dàng)也不为过。

“定要报官把他抓起来!”

胡瑗此时已然从座椅上走了出来,走到大堂中央,左右挥手,口中喊道:“诸位,声,快快声,让甘道坚再说一说,说一说他心中所想。”

胡瑗这可不是想着给甘奇寻找表达观点的机会,而是在给甘奇找后路,找台阶下。希望甘奇好好把话圆回来,哪怕转头说一句玩笑,哪怕是认个怂,说自己失言了,说错了。

胡瑗这个老头,对甘奇,那真是没话说的。

场面慢慢安静了一些,甘奇依旧不急着开口,而是转头与胡瑗说道:“先生不必担忧,先回座椅,学生知道如何应对。”

胡瑗以为甘奇是真知道,连连点头:“你知道就好,你知道就好,一定要慎言啊。”

甘奇点着头,把胡瑗送出几步。

程颐已然开口质问:“甘道坚,你把话说清楚,当今圣上,如何以小仁负了大义?”

“说个清楚!”

“说,你说啊!”

甘奇手抬了抬,看着终于安静下来的场面,左右还来回了几步,慢慢开口:“嘉佑三年,十二月壬午,大赦三京之罪囚,释放无数。嘉佑三年,二月癸丑,大赦天下。嘉佑二年,八月庚辰,天下系囚,皆降罪一等,徒释无数。二月庚戌,赦天下囚,徒释无数。嘉佑元年,八月乙亥,赦京城之囚,徒释几百之多。诸位可都还记得近几年的这些事?”

“甘道坚,你把此事拿了出来说,何意?陛下仁慈,对所有百姓都是一视同仁,不忍百姓受那牢狱之苦,更不忍枉杀人命,赦囚之事,可见陛下仁心。”程颐有些搞不懂甘奇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甘奇又道:“三年时间,赦囚五次,大赦之时,天下皆赦,小赦之时,三京或者汴京。当今圣上自从登基以来,每年都有大小赦囚之时,多则一年两三次,少则一年至少有一次。每年获得降罪赦免之人,成千上万之多。敢问诸位,仁义与否?”

程颐已然答道:“如此圣上,千古难得,自是大仁大义,菩萨心肠。”

甘奇立马又问:“何人为囚?”

程颐不答,而是反问:“你到底要说什么?”

甘奇只有自问自答了:“何人为囚?作犯科者为囚,杀人放火者为囚。朝廷制定律法到底是何目的?是为了惩戒犯罪呢?还是为了防止犯罪?”

“那自然是以防止犯罪为首要,惩戒只是其次,若是天下人人都不犯罪,那自是最好。”程颐表达了一下自己的先进观点。

“既然律法是为了预防犯罪,为何又如此年年赦免这些已经犯罪之人?”甘奇又问。

“那是陛下宅心仁厚,不愿看到子民受苦。以恩德感化之,愿天下所有人守法守纪,安居乐业。”儒家,有时候就是这样,容易带着一颗圣母之心。

“笑话,那缘何到得如今,作犯科者反而越来越多?山林盗匪层出不穷,揭竿而起之逆贼,更是年年不缺。这般又是为何?”甘奇又问。

“那是人心不古,缺乏教化。”程颐答道。

甘奇自然不可能如程颐那么想,开口说道:“非也,原因只在那些作犯科者,心中再无敬畏。便是杀人放火,也丝毫没有畏惧,那些杀人放火之徒,便是知道自己即便是被官府拿住了,几月之内,死罪便可成为刺配,一年之内,刺配便会成为囚刑,再过几月,囚刑便可释放。何人还怕官府?何人还畏惧惩戒?那些大恶之徒,何以感化之?出狱之后,不是祸乱乡里,就是啸聚山林,更甚者,揭竿而起成为逆贼。受苦之人,终究还是黎民百姓,一方出恶,便是邻里受难,一地啸聚,便是一路成劫,大贼一起,更是涂炭生灵。陛下如此小仁小义,以为民如子,殊不知,放过无数恶徒,却祸害了更多良民百姓。何以能称道?”

“你……陛下乃是仁心,乃君子之大气,有容人之量,不以一时过错论长短,陛下赦免囚徒,乃是原谅他们所犯下的罪恶,虽然出得许多不知悔改之徒,但是也有许多人感恩戴德,重新做人。缘何你却不说这一点?”程颐反驳一语。

甘奇立马又道:“原谅一个人的罪恶,旁人皆无资格,唯有受害者才有这个资格。容人之量,非旁人所系,乃受害人之德。陛下又岂能代替那些受害者去原谅加害者?好比我与程兄有杀父之仇,旁人又岂能代替程兄原谅与我?哪怕是陛下,陛下又岂能代替程兄原谅与我?”

“你……你,巧言善辩。”甘奇说得太有道理,程颐被驳得无以应对,唯有指着甘奇这么回答。

终于,终于甘奇说出了自己的道理。

这个道理,依旧是那么有道理。

蔡确已然大喜,连忙提笔去记,先生曰:容人之量,非旁人所系,乃受害人之德。

一时间,满场又开始议论纷纷。

“我今之辨,乃深思熟虑而言,皆是有理之语。陛下在此事之上,便是以小仁而负大义,不足称道,后世之人,更不可效仿之。”甘奇话语说得掷地有声。

满场议论戛然而止,皆抬头去看甘奇。

连胡瑗都定在了当场,口中呢喃一语:“容人之量,非旁人所系。此语,醒世之言也。”

说完话语,胡瑗还左右转头看边之人,边之人也看着他,只是没有人立马出言附和。

程颐忽然高呼:“甘道坚,你竟敢如此大逆不道,天下归心之君父,你也敢如此肆意毁谤!”

甘奇双手负立,头一扬,依旧保持着姿态,直接说道:“我今之言,是否大逆不道,是否肆意毁谤君父,你程颐程正叔说了不算,当今圣上说了才算。”

程颐指着甘奇,立马说道:“好,好,圣上说了才算是吧,那我就上书陛下,叫陛下定夺你今言行举止,看看你获罪几何,看看你还能不能如此嚣张跋扈。”

甘奇笑答一语:“若是把我抓到牢狱之中,我倒也是不怕的,死罪也不怕,大不了在牢狱之中待上一年半载,一年半载之后,我不就出来了吗?”

“你你你……”程颐气得是七窍生烟,大袖一挥,转头喊道:“走,如此无耻之徒,与之为伍,自降价。都走,此去,我洛阳学子当去上书请命,无君无父之徒,定要叫他罪有应得。”

说完话语,程颐转头就走,一帮洛阳学子,立马随行而去。

甘奇长长舒了一口气,转头落座,接过了李定送来的一杯茶,一饮而尽。

今甘奇这一番言论,必然闹得整个汴梁城鸡飞狗跳,起轩然大波,争议不断。

甚至还会有无数清流名士起来指责甘奇。

但是,要问今是甘奇的封神之战?还是甘奇名声扫地、一败涂地之战?已然不在当场,更不在任何人的争议。

此事只在一点,那就是老皇帝赵祯。

甘奇今几番话语,没有一句是不在道理之上的,仁宗赵祯,是一个内心之中有大仁大义的皇帝,更是一个内心中公平公正的皇帝。

即便赵祯做了许多错事,也不能掩盖赵祯这个人的人格魅力。不论什么人,也不可避免做错事。

皇帝,或者任何一个人,都是需要有人点拨的,需要有人讲事实摆道理的。

甘奇今把事实摆出来了,把道理也说出来了。

那是非对错,就由赵祯去定夺了。

甘奇对于赵祯,有信心。为何?一来,赵祯是一个真正以君子为准绳的人,二来,赵祯不再年轻,三十多年的皇帝,五十多年的人生,已然看透世间百态,已经有了足够的人生经验,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只要赵祯把今甘奇所有的话语一字不漏听到了,只要赵祯能明辨是非,那今甘奇,就不会败。

甘奇还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把今所言,一字不差,甚至还要多加补充,都发表在报纸之上,让赵祯有个真正的了解。

虽然甘奇还有一点点担心,但是甘奇已然觉得,封神之,已然不远。大儒甘奇,就在眼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