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北宋当大佬 > 第二百九十八章 这事,做得不亏

第二百九十八章 这事,做得不亏

冠帽,带在头上其实不舒服,但是时间久了,戴着戴着应该也就习惯了,以后若是当官了,帽子更是必不可少的,宋朝正式的帽子,称之为幞头,“幞”音同“府”。

戴帽子的传统,其实很久了,但是幞头这个式样,大概是从隋朝开始的,古画里明朝之前的汉人,都会戴幞头,有软幞头,圆幞头,也有硬壳方幞头。

宋朝在官帽的形制上,又有区别,官帽多会在左右加很长的帽翅,就是画像中帽子上左右出来的那两根像翅膀一样的东西,走起路来还会左摇右晃的那种。

之所以宋朝有了这么长的帽翅,那是因为皇帝不想看到朝堂上的官员左右交头接耳,所以加了长长的两根东西,朝堂上列班站好,若是左右交头接耳,帽翅就会打到别人,皇帝在上面也会一眼就看到哪个人在交头接耳。乌纱帽这个词,也是从这里来的。

君子要行得端走得正,为了这一点,古人的礼节有很多,可不仅仅是帽翅这么简单,比如古人佩戴的环佩,就是腰间挂一串玉佩,如风铃一样,若是走路走得端正,环佩的声音就会有节奏而好听,若是走快了,或者左摇右摆了,环佩就会一通乱响,这就失了礼节,环佩就是在提醒你好好走路。

因为腰间环佩还发生过一些好玩的事情,明朝曾经有一个臣子,不知怎么的,自己的环佩就与皇帝的环佩挂在了一起,解都解不开,又是朝会之时,又不能失礼去解,吓得这个臣子差点当朝昏过去了,也因为这件事,这个臣子差点命都没有保住,不过最后还是没怎么样。

乃至于皇帝冠帽前后珠帘,也是这个作用,时刻提醒皇帝要端正姿态,不能左歪又斜,要一直保持威严,否则帽子前的珠帘也会左右摇摆,还会叮当作响,这也就失礼了。

可见在古代当一个君子,要求是多么的高。

冠礼,就是成人礼,带着幞头出门的甘奇,从此就是成人了,也就因为这么一个帽子,许多事情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是甘奇自己内心的变法,还有被人对他态度上的变化。

乃至于对甘奇的称呼上,下人们也会少用公子或者少爷这种称呼了,甘奇从此成了主人,成了爷,甚至成了老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以往汴梁城外甘家村后的这座小土丘,连名字都没有,如今被人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书院山”,似乎还称了景区。

报名进学的人,不可胜数,除了那些世家大族里的族学,哪里还有对所有人都开放的免费学校?

只是这学校的考题有些奇怪,经史典籍倒也考,但是除了这些之外,竟然还考算术,考算术还不止,还考一些奇奇怪怪的题目。

比如:衙门里抓来了一个嫌犯,却发现这个嫌犯竟然是一个聋哑之人,但是此人嫌疑重大,捕头说了一句话,就试出了此人乃是装聋作哑,请问捕头可能说的是什么话语?

这题的答案不必很严谨的去考虑太多,只问衙差可能说出了什么话语让装聋作哑之人露馅,答案当然也不会只有一个,这一题是第三院的考题。

逻辑推理能力,是甘奇很看重的,这也是鉴别一个人是否迂腐最简单的办法之一。

李定在一旁,看到甘奇出得此题,笑道:“先生,此题学生有一答。”

“说来听听。”甘奇笑道。

李定答道:“若学生来问此人,当在其不注意的时候,忽然在他身后大声呼喊吓唬与他,看看他会不会在没有防备的时候被声音吓到。”

甘奇点点头:“也是妙计,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此题只言这衙差一句话语就试出了破绽,该是一句什么话语?”

李定闻言想了想,忽然欣喜说道:“先生,学生又有一答。学生若是那捕头,当把此人解除绑缚,带到衙门堂前,然后与之说上一句,你已无嫌疑,可以走了。说话之时不加任何动作与表情,若是寻常人,必然一时欣喜,躬身作揖,转头而走。如此就露出了破绽。”

“此答甚好,若是寻常人,必然中计。”甘奇夸奖一语。

李定高兴非常,拿着甘奇出的考题,就出门去安排印刷之事,准备去安排考试之事。

这题考的就是甘奇那两三千号学生,这些人都报考了书院,多少人能进书院,就看这题目,只怕十中取一都是难保证的。

好在,甘奇还是会时不时到第一院去开讲,这就算是有教无类了。考进第三院,大概就等于内院弟子了,能进第四院,那就已经是功名在身之人,可以算得上是亲传弟子,这就是中流砥柱。

第四院倒是不用考,有举子功名的,就可以直接进去免费进学。这也是甘奇对于宋朝科举的信任,宋朝科举的考题,还是极为务实的,能考得上的人,就已经超出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甘奇要做的就是给这些人教一些不同的知识与思想,还要开阔这些人的眼界,更要给这些人去灌输一些逻辑性的思维方式。

考试如火如荼在进行,考上的人,自然高兴不已,但凡进了第二院,就有资格去书馆看书抄书了,笔墨纸砚都由书院提供,这是全天下所有书院都没有的待遇。书馆里的书,对于寻常学子而言,才是这座书院最大的吸引力。

第三院第四院的学生,也有一份工作,那就是免费替书馆抄书,胡瑗的许多书,本身就是孤本绝本,还有一些书是历代先贤大儒做个注释的,这些书不可能直接让这么多人随意翻阅,那就得多抄一些复制本,甚至再拿一些复制本去做雕版来印刷,如此才能满足需求。

这也是大工程,更是福泽子孙后代的功德。

考完试的第二天,甘奇还没有起床,甘霸就咋咋呼呼在门口呼喊:“大哥,大哥,你快出来看啊。”

甘奇睡眼惺忪起床出门去看,眼前这一幕,也让见多了世面的甘奇震惊不已。

自家门口,一眼望去,满地皆是礼盒礼包,一眼望不到头,就这么一直堆到村口。

甘霸还笑嘻嘻说道:“大哥,这回发财了,我去找找上次那个腊肉还有没有。”

此时甘奇心中,也很是感动,书院此番招收了七八百名学生,皆是免费。眼前这些礼盒礼包,何止七八百个?

有些礼包里,十几个鸡蛋,或者两三斤粮食,或者几只野鸡野兔,又或者就是一叠上好的宣纸、半斤盐、几两茶叶……

有些礼包里,羊脂玉佩,紫锋狼毫笔,翕州砚台,乃至江南上好的绢帛,蜀地的织绣……

甘奇微笑着看甘霸带着人不断往家里搬,还有一张一张的帖子送到甘奇面前。

帖子里的话语,皆是百般感谢之语。

甘奇拿着几叠帖子,回到书房,口中喃喃一语:“这事,做得不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