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北宋当大佬 > 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儒之野望,甘子之宏愿

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儒之野望,甘子之宏愿

亲事定下了,拜堂之还有大半个月时间。狂沙网

胡瑗又给甘奇送来的两大车的书,还送来一副亲笔大字,甚至都是裱好了再送来的。

甘奇唯有先把字挂在书房最显眼的地方,这幅字倒是熟悉,上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看着这幅字,甘奇是苦笑不已,曾几何时,甘奇读书的年代,似乎家中书房之内也有这么一副字。这两句话,是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留下的,真正是传颂一千多年,诲人不倦。

书山学海,甘奇泪两行。

还有个小伙子在一旁叽叽喳喳,甘奇指着那幅字说道:“仲针,读一遍。”

叽叽喳喳的小仲针,刚才在院中看周侗练武,起了兴趣,所以正在与甘奇说练武之事,哪知道甘奇丝毫也不理会,开口就让仲针读书。

小针针抬头看了一眼,然后读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先生什么时候教我练武啊?”

甘奇点点头,这就算是考教了,看看十岁出头的赵仲针底子如何,也算不错,这两行字都能认识,甘奇说道:“练武是要练的,每早起读书,上午两个时辰,下午两个时辰,待得先生我考教一二,读得不错,傍晚可以练武。”

“先生,能不能早起练武,上午两个时辰,下午与傍晚读书?”小孩子心,一静不如一动,宁愿汗流浃背,不愿静坐苦读。

“不行,书读不好,还练什么武?”甘先生极为严厉。

小针针撇着嘴,无可奈何。

“好好读书,先生我出门有事去了,今读《大学》,下午先生回来考教。”甘奇已然起,准备出门。

小针针见得甘奇叫他一读就是八个小时,自己去出门去潇洒,连忙说道:“先生,胡师公可是也教你认真读书的呢,送来这么多书,先生不读吗?”

“这倒霉孩子?你是先生还是我先生?老子读不读书关你事,讨打?”甘奇没好气说道。

小针针两眼含泪:“我要回家。”

甘奇已然走到书房门口,大喊一语:“周侗,把书房的门给我守好了,这小子若是逃出去了,拿你是问。”

周侗放下手中的长枪,愣愣一语:“哦!”

甘奇自己出门去浪了。

甘霸跟在后,听着甘奇头前喃喃之语:“书山有路,学海无涯的,不如出门浪一浪。”

甘霸说道:“大哥,要不要我回去一把火把书房给点了?这样胡先生就怪不到你了,天灾**的,这能怪谁去?那两车书也就不用读了。”

甘奇闻言止住了脚步,看了看甘霸,说道:“真没看出来,呆霸你还是天才!”

甘霸嘿嘿在笑:“大哥,我一向都很聪明的,就是大哥更聪明,掩盖我的才华。大哥,你只管去玩,我这就回去,偷偷把书房给烧了,神不知鬼不觉。”

甘奇摇着头,说道:“你要是把书房给烧了,你大哥我,要被人骂一辈子,一辈子都不够人骂的,他妈的要被骂几千年。”

胡子毕生藏书,在甘奇家被烧了,这跟大秦焚书坑儒难道不是一个质吗?

“大哥,叫他们骂我就是,我让他们骂,骂几辈子都行。”甘霸何其高义?义薄云天。

甘奇叹着气,走在相扑场外的街道之上。

梨园唱着戏,相扑场内今是相扑联赛,正是人声鼎沸。街道上人潮如织,各家店铺忙碌非常。

里许之外,土丘两边皆是工地,一边修建温泉酒店,一边修建书院,也是火朝天。

甘奇这里逛一逛,那里逛一逛,工地也逛一逛,一直走到土丘最高处,忽然感觉边就差一个女子,若是赵小妹在这里,甘奇当指着自己这诺大的产业,与赵小妹说道:“这是我为你打下的江山。”

想到这里,甘奇心大好。当然也只能想一想,江山这个词可用不得,这是要杀头的。

胡瑗如此看重甘奇,这是一种压力,胡瑗的目的也简单,就是要让甘奇继往圣之绝学,把圣人之学发扬光大。

甘奇其实也想继往圣之绝学,因为往圣之绝学,就是这个民族的传承与信仰,是这个民族的血脉,更是这个民族的几千年不可磨灭的基因。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后面那些人继承的不行,瞎几把曲解圣人。从胡瑗这一代之后,继承圣人的那些人,越来越不争气了,若是圣人真的天上有灵,棺材板都要掀起来。

真正圣人在世的时代,圣人出门,也是带着剑的,孔子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人物,在鲁国当宰相,上台就杀人,杀完还曝尸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子》《孟子》,通篇来读,都他妈是在教育人怎么成为一个对国家与人民有益的硬汉。

一千多年之后,却把读书人大多教育成了榆木疙瘩,这不是圣人的错,这是子孙的错。是子孙瞎几把弄的错。

秋战国的君子,那都是硬汉,上马能杀敌,下马能治国。

这往圣之绝学,是可以继一继的,但是想要以自己的言论来重新定义圣人之言论,又是何其艰难的一件事。

传扬圣贤,需要一个场所,这个场所已然在建了,只是甘奇肚子里的货还有些不够。从古至今的圣贤大儒,想要著书立说,想要传扬学说,都是从讲学开始,不说孔孟,连胡瑗都是这么开始的,四处讲学几十年,到老了方才名冠天下,死后才成为胡子。

那些什么诗词文章,许多人倚仗这些东西也能才名远播、名冠天下,但是那名声与胡瑗这种人的名声比起来,在这个时代而言,终究不是一个档次的。

胡瑗,某种程度而言,是这个时代的圣人代言人,就好像是宗教里的大祭司或者教皇一样。甚至胡瑗死后,都成了儒家的先师,就好像是修炼成仙了,胡瑗也成了儒家的“神仙”。

成为儒家“神仙”这种事,不是人人都有这个机会的,甘奇似乎就有了这个机会。

只是甘奇还没有想好到底要不要在这条路上走一走。

后世之人,许多都抨击儒家,却是这些人都不知道,自己其实就深受儒家的影响,从中国人独有的家庭观念,到中国人独有的国家观念,中国人的团结观念,中国人对婚姻的看法,中国人对子女的看法,子女对父母的看法。

甚至中国人为人处世的一整体系,社会构成的元素……

还有中国人不一样的道德观念。

这些,都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儒家,就生在世世代代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出生就带来了。

否定儒家,就是否定自己,否定自己在社会上的意义。

儒家有糟粕,但是并不代表儒家不先进,发展之道,乃是去芜存菁之道,糟粕来自时代的局限,学说也是可以与时俱进的。去除糟粕,发扬精髓,这才是对待儒家该有的正确观念,也是对待这个古老的民族该有的正确观念,更是对待自己祖先智慧结晶的正确观念。

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大错特错,中国人的信仰,就是祖先的智慧。中国人没有天主保佑,中国人只有祖坟冒青烟。

这就是这个民族的信仰所在。

哪怕是面对世界上的任何挑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解决之道,依旧来自祖先智慧的结晶。祖先,是中国人最靠得住的人。因为历史悠久的民族,什么况都遇见过,什么事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前车之鉴,还有一点,中国人很善于总结思想,这就是智慧的传承。

甘奇站在土丘顶上,想了许多许多,其实依旧还是在想胡瑗送来的那两车书的事。

这大儒,到底做不做?

报纸是舆论,掌控舆论的好处太多太多。

但是报纸这种舆论,还差得很远,大儒才是真正的舆论,圣人代言,言出法随,成为大儒,那才是掌控了整个时代的舆论导向,掌控整个时代的思想发展。

这大儒,看来还是得做。

什么是儒?儒能出汉唐,也能出宋明,某种程度上说,已然与圣人无关了。

甘奇下了这个决定,抬头看着天,长长叹了一口气。

低头,甘奇抬手:“呆霸,这山顶之处,当见一个书库,称之为书馆,建四层,越大越好,请匠人来设计。”

“哦,好的,我明就去请人来。”呆霸也不知甘奇刚才心中经历了一番什么思想斗争,对他而言,听甘奇的话办事就是了,这一辈子若是能这么过下去,好。

甘奇又指着这座土丘另外一边,说道:“这一边,一定留着,不准在盖任何东西了。我有大用。”

甘奇指的这一块地方,是这座土丘最后一块空地了,甘奇留着,真有大用。

既然要去当这么一个大儒,甘奇的方式显然也不同以往那些圣贤,他有他自己的当法。

他要把这个大儒当出自己的风格,当出别样的风采,甘奇要把这个大儒的份当出花来。

他要引领时代的潮流,引领万世的思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