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猛虎 > 第五百三十九章 欺君罔上

大宋猛虎 第五百三十九章 欺君罔上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59

第五百三十九章 欺君罔上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大宋猛虎虎起汴梁第五百三十九章欺君罔上龙州,刚换上去的石碑城名,此时又给换下来了,又成了破羌。

破羌往东就是洪州,距离很近,宥州就在北,各城池的距离都很近,远的不过六七十里,近的三四十里。西夏说起来不是一个小国,也有两千里江山,但是主要的人口聚居区,都在黄河附近。

地理上经常有河东、河西、河套的说法,河自然就是黄河,黄河在中国的西北方走了一个“几”字形,这个“几”字一直延伸入草原深处。

所谓河西走廊,这是去西域的,就是“几”字的左边,也就是西边。河套地区,自古水草丰茂,就是这个“几”字的中间,被黄河包围起来的地区。河东就不用说了,就已经到了山西了,河东路也就是这么来的。

西夏国的东部就是河套地区,只是如今的河套与以往也有了差别,水草依旧还算得上丰茂,但是沙漠已经开始大规模扩张了,毛乌素沙漠就在这里,而毛乌素沙漠这块区域,原来还有一个名字叫铁厅泽,泽的意思就是湿地湖泊。

可见其中气候变迁与地理变迁是如何巨大。

二百万党项人,绝大部分都生活在这一块区域,连西夏收入兴庆府也就在北上的黄河边上,也就是后世的宁夏省会银川。所谓宁夏,这个夏,就是西夏的夏,寓意西夏这里安宁不出事。

当然,这个时候,党项人信奉的还是佛教。

几天之后,宥州城已经出现在了甘奇眼前,甘奇已经兵分两路,他自己来的宥州,狄咏带了几千人马去了洪州。

洪州已然是一座空城,二三百号士卒,宥州也一样是一座空城,七八百号士卒。

攻城战还是得打的,开城投降的事情甘奇没有遇到,甘奇也没有想过不费一兵一卒占领许多城池。

甘奇很正视敌人,不论是契丹人还是党项人,汉人多慷慨悲歌之事,这事情换一个视角到党项人,也是如此,哪怕宥州城内只有七八百号士卒,这些党项人依旧紧闭城门,不断往城头运送着守城之物。

昔日党项攻宋,宋的堡寨之内哪怕只有二三百人,也是这么守城。如今换成宥州,党项人也是如此。

只可惜宥州城较大,七八百人,经不住一波声东击西,大军强攻南城,打得片刻,北城再攻,事情也就结束了。

西夏嘉宁军司,就剩下盐州一个城池了。

甘奇依旧马不停蹄而去,要趁着党项人还在翻山越岭的时候,多占一些地盘。等到党项人真的再次组织起来,哪怕只有几万人,再去攻城就没有必要了,甘奇就这点家底,他是如何也不会愿意把这点家底消耗在高墙之下的。

盐州城,自然也不难,难就难在铁门关,这是嘉宁军司进出西夏都城兴庆府的要道,铁门关距离兴庆府也只有二三百里了,西夏国都的战略纵深也就这么一点距离。

但是若想一战灭亡党项,那肯定是不可能的,甘奇麾下,满打满算,堪战之军不到七万,五万威武军,两三万延州本地禁厢军,再把伤亡一减,便只有六万多了。

兴庆府就在黄河边上,兴庆府还有几个门户,灵州、静州,怀州,顺州,这是党项最核心的区域。

党项不比辽人,党项立国不过三十年,贵族们还保持着骁勇善战的传统,以姓氏部落为建制的党项人凝聚力很强,动员能力也很强。

用六万人去攻打坚城,实在得不偿失。

但是有些事情啊,就怕时间,甘奇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必须要得到铁门关,得了铁门关,时间就站在甘奇这一边了,他不相信失去铁门关的党项人,还能安坐在二百多里之外的兴庆府。

到时候,摆在党项人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一条就是重新把铁门关夺回去,一条就是迁都。否则国都永远都在宋军的随时随地的攻击范围之内,骑兵朝发夕至,从事生产劳动的百万百姓随时都将面对宋军劫掠。

迁都的话,那甘奇就赢了,党项人往北往西,那都是沙漠戈壁之处,再也没有了河套地区的水草丰茂,人口会越散越开,动员能力就会越来越弱,党项将再也没有核心所在,凝聚力也将大大减弱。

这是甘奇的战略,所以面对铁门关,甘奇心思坚硬如铁。

攻城器械不多,也容不得太多时间打造,哪怕还只有一些简易长梯,甘奇也下令攻打关口。

这里是长城所在,秦长城就在这里,中国历朝历代修长城,唯一一个没有真正大规模修长城的是唐,或者说唐在传统意义上是一个不修长城的朝代,唐是外向型国家,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而今甘奇面对的,其实就是秦长城,只是后来历朝历代都有加固与修葺。

甘奇面前长城的模样,并非砖石结构,其实绝大多数长城都没有砖,只是明朝修长城开始大规模使用砖。绝大多数长城都是夯土结构,然后就是石头垒砌。

甘奇眼前,就是一堵土墙,左右延伸而去,绵延不绝。可不要小看了土墙,紧密夯实,与城墙是一样的,高耸而立。

守卫铁门关的党项人,比甘奇想象的要多很多,至少有两三万人。

猛攻一日,损失惨重,却是这铁门关依旧坚挺。

也是猛攻一日之后,甘奇才知道铁门关的那边有这么多人。

甘奇悻悻鸣金收兵,众多军将齐坐一堂,再商议对策。

种愕看得甘奇面色不悦,开口说道:“相公,只待明日,末将亲自上阵爬墙,若是拿不下铁门关,末将便死在那关口高墙之下。”

种愕是在立军令状,种愕为国效死之心甘奇看在眼里,但是甘奇却摆摆手,说道:“党项游牧者众,动员起来简单,你看那城头,十二三岁的娃娃都披甲守城了,此处又离兴庆府如此之近,这么打下去,党项人只会越打越多,这些守城的党项人已然是哀兵,赴死而来,这么拼下去,太不划算。”

此时的甘奇,多少有一种长平之战的感觉,秦国坑杀了四十万赵国将士,几乎把赵国精锐主力歼灭一空,却偏偏就攻不下没有多少军队防守的赵国邯郸城。

种愕皱着眉头,又道:“相公,此关一定要拿下,不论损失多少人,也要拿下。”

亲卫营都头种师道一身血气,也道:“相公,末将明天也随伯父上阵,便是死也无悔。”

刘法也血气方刚:“相公,我也去,万死不辞。”

随后请战者众多,军将一个一个出来,皆是请战攻城。

甘奇摇着头,思索着。若是说能打个长久战,慢慢打造更多的攻城器械,手中有十万精锐,粮草供应十分充足,在这里打上几个月,那也无妨。

但是如今情况,甘奇一是想抓住时机,不想李谅祚真的再组织几万人马来守。二来是手中就这点底牌,消耗一个就少一个。三来是甘奇没有能力筹备几万人几个月的粮草,朝廷更靠不住。

甘奇想了许久,就想出了一个字:“挖。”

“挖地道?”种愕问道。

“挖什么地道,那得挖到猴年马月去,就挖城墙,挖榻城墙。”这是无奈之举,土法炼钢。

“相公是想怎么挖?”种愕问道。

“正面强攻关口,再把床弩硬弩都聚在一处,不断往东边那段城墙攒射压制,士卒穿重甲,举大盾,下面轮番挖。”甘奇如此说着,这是一个理想状态,一边强攻关口,一边挖边上的城墙,还用强弩硬弓不断压制被挖那一段城墙上的党项人。

但是甘奇显然也知道,必然也是损失惨重的结果,党项人岂能看着城墙被挖?

其中争夺,就看现场了。

种愕点着头:“末将亲自带人去挖,挖不塌城墙,便不回头。”

甘奇郑重其事点了点头,拍了拍种愕的肩膀算是勉励。麾下有这样的军将,对于主帅而言,是一件好得不能再好的事情了。

成与不成,事在人为。

此时的汴梁,也收到了快马而去的捷报。

朝堂上下,皆是大喜,甘奇以诱敌之策,于延州城下击败党项皇帝李谅祚,斩首四万余,俘虏近万。

朝堂上的欢喜,却并不能延伸到朝堂之下。

结束了朝会的皇帝赵曙,把富弼与文彦博召了过来。

御书房内,气氛与朝堂迥然不同,哪怕是刚才还在朝堂上喜笑颜开的富弼与文彦博,此时也皆是一脸愁容。

君臣三人,想法是一致的,就如富弼所言:“此子又立大功,实难封也。”

如今的富弼,在赵曙面前倒是直白了许多,只因为他已经真正了解了赵曙心中的想法。

赵曙闻言不语,只是微微摇头。

曾几何时,这朝廷都是为了战争担忧,怕战败,怕割地赔款,怕社稷倾覆。

如今,似乎没有人担心战争胜败了,好似都觉得打胜仗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君臣三人,反倒担心起了打完胜仗之后的麻烦。

文彦博开口说道:“陛下,要不下旨议和吧?可听得那报捷之人说甘奇已经带兵打入西夏腹地了,若是让他……”

让他什么?文彦博不明说,但是三人都懂,若是让甘奇不仅击退了李谅祚,还占据西夏无数城池,开疆拓土,那这功劳就太大了一些。

此时议和,是有好处的,比如这功劳就小了,只算是击**项,这个说法,听起来功劳就不那么大。

赵曙还是不开口,只是看着富弼。

富弼自然要开口:“陛下,老臣倒是觉得文相之策是个办法,此番党项李谅祚损失惨重,一二十年之内必难起再犯之心,西北算是安定了,议和也不失为一种法子。也是因为西夏本就小国寡民,党项州府一无多少人口,二无多少赋税,三也无多少出产,多一个少一个的,无伤大雅。若是议和,尽显我天朝上国之仁义,好教万国归心,皆服王化。”

赵曙想了一想,忽然咳嗽起来,咳嗽几番之后方才止住,慢慢说道:“那便如此吧,下旨议和。”

两个老臣见得皇帝咳嗽,连忙上前嘘寒问暖,富弼说道:“陛下为国事如此操劳,也要顾着龙体安康啊。”

文彦博也不居人后,立马说道:“陛下肯定是最近心怀战事,如今战事已胜,陛下一定要好好休息几日才是。”

赵曙摆摆手:“偶感风寒,无妨无妨。朕还有一事,二位当想想办法才是。”

两个老臣对视一眼,皇帝还有什么事情?两人心如明镜,都在皱眉想办法。皇帝所想,不过就是要两人想办法处理甘奇封赏之事,不能真给封个王爷,异姓王这种事情,如今给死人是可以的,给活人是不行的。

哪怕将来有一日没有办法了,非得给甘奇封个异姓王了,那也不能是现在。为何?因为甘奇太年轻,甘奇的未来太长。

所以得办法,还得想好办法,让所有人都挑不出毛病的办法,甚至让甘奇自己都哑口无言的办法。

还是文彦博智计过人,不得多久就开口答道:“陛下,斩首四万余,俘虏近万,这般奏报,必有浮夸。”

富弼听得这一提醒,立马也道:“是啊,陛下。军中报捷,浮夸盛行。怎么可能一战能斩首四万余?还俘虏近万?这不可能啊。甘道坚之前,打胜仗者众多,哪怕是狄青,报捷之时,斩首俘虏,也在千数,哪里有万数之多?便是几千之数都有浮夸之意在其中,这斩首四万,实在不符合常理。”

文彦博点着头:“陛下,之前甘道坚在燕云作战,便也是这般报捷的,动辄斩首几万,哪里有这样的事情?契丹军队若是死伤这么多,哪里需要日日防备?”

赵曙听懂了,答道:“此事当查,详查,一旦核实,着御史台上奏。”

文彦博看着富弼,富弼也看着文彦博,两人不约而同捋着胡须,甚是欣慰。找到了甘奇的问题,自然就找到了不给甘奇封赏的理由,甚至还找到了给甘奇治罪的理由,欺君罔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