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猛虎 >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上达天听

大宋猛虎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上达天听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59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上达天听

大宋猛虎虎起汴梁第二百九十一章上达天听大早,睡眠越来越少的老皇帝赵祯,坐在书房内,拿着新一期的报纸在看。

曹皇后亲自送来早餐,要说曹皇后,单论为妻子而言,当真是个不错的妻子,早餐送来,碗碟摆好在书案一旁,也不多言打搅,慢慢退了出去。

赵祯看着报纸,眉头慢慢皱了起来,口中也喃喃有语:“《过秦论》,论秦为何二世而败也,《六国论》,论六国为何敌不过虎狼之秦,唯有这《强国论》,论的是秦胜在何处,甘道坚啊甘道坚,难得之才啊!”

说着说着,赵祯把报纸慢慢放了下来,吩咐身边太监几句,去把开封府欧阳修召来。

诸位相公们慢慢都来了,韩琦自不用说,他最是敬业,几乎半夜就爬起来了,最先一个到得书房,实乃仁宗肱骨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新任御史中丞包拯显然不如肱股之臣韩琦到得早,站在韩琦身后。

欧阳修来得最晚,因为按理说他今日是不用入宫来见皇帝的,开封府的事情都忙不过来。

赵祯也不多言,只是往侧面一招手,几个太监送上来一叠报纸,赵祯开口说道:“看一看首页那篇《强国论》,当真发人深省。”

满场众人,唯有欧阳修一个人知晓《强国论》是什么,因为他已经看过了。韩琦与包拯,显然皆不知道这篇文章,哪怕是韩琦让甘奇得了个最后一名,韩琦也并不知道甘奇到底写了一篇什么文章。

众人在读。

韩琦已然黑脸,他黑脸的不是甘奇文章写得多好,而是甘奇怎么还中举了?这事是怎么办的?

众人读得差不多了,赵祯又开口:“国以何强?朕觉得甘道坚所言,极有道理,制度之法,才是强国之根本。头前度支王安石也上过万言之书,朕阅之深感朝野之困,当以革新为要,首当其冲便是冗费之事,关于冗费,朝会之上论了几年,依旧不减多少成效,而今度支已然入不敷出,再这么下去,实在难以为继,诸位当好好思虑,以图自强。”

这是正事,王安石的万言书,说的是具体的问题所在,甘奇的文章,说的是顶层设计的问题。两篇文章加在一起,赵祯岂能一点都不受影响?现实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冗费一直是赵祯关心的事情,此时他自然更加着急起来。

韩琦答道:“陛下,臣已开始着手冗费之事,军中冗费尤为突出,禁厢百万大军,堪用者不足半数,其余之人皆是无用之辈,当以军中冗费为首要,只要把军中冗费削减下来,朝廷度支便可宽裕许多。”

冗费,就是不必要浪费的公费支出。去年朝廷岁入已经突破了七千万贯,但是其中百分之九十都用在了军费之上。军费要改,这是正确的。

但是军费又不能随意改,有些事情是积累下来的问题。禁军厢军百万不止,问题根源就出在招兵制度上,以流民灾民为军,以罪犯为军,这个问题本身就会导致军队不堪用。韩琦开口就说军队半数是不堪用的人,其实远远不止,而是绝大多数不堪用。

但是削减军费,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怎么削减?其他手段皆是治标不治本的,除非裁军,但是裁军也有大问题。一次性把几十万没有资产的军人放到社会上去?那就是断了这几十万人的活路,这些昔日拿刀枪的人,会做什么?

招收流民罪犯入伍,就是为了防止生乱,若是忽然断了几十万汉子的生路,那一定就会生乱。

哪怕是把他们赖以糊口的收入削减了,问题也小不了。

喷王包拯,自然起身来喷:“韩相公此举不妥,军饷本就是军汉糊口之业,削减之,必会生乱。”

韩琦又道:“朝廷岁入,十有其九,皆用为军费支出,不减军费,那冗费之问,便是无解。难道削减官员俸禄不成?”

包拯答:“官员俸禄,自然可削减,当官之人,哪一个不是家大业大,其主要收入,哪里是靠朝廷俸禄的?削减俸禄之法,必然可取。便是削减军费,也当是以军官为要,还要详细各项支出,弥补其中漏洞,详查贪赃枉法之人。”

这话,包拯竟然也敢说?道理虽然不假,但是话语很有问题。

比如欧阳修,第一个就不认同,开口说道:“包中丞之语,一竿子就打翻了一船人,当官之人,当真就个个家大业大不成?主要收入当真不靠俸禄?在下为官也有二三十载,一家老小,皆靠俸禄过活,军费如此之巨,靡费极广,不减军费,却减官员俸禄,此理不通。”

欧阳修说得也有道理,并非所有官员都是那贪赃枉法之辈,比如欧阳修,他就不贪赃,主要收入真的就靠俸禄。另外要说一点,宋朝官员的俸禄,兴许是历朝历代最高的。

比如宰相的工资,一个月可以高达四百贯,可以买一百亩好田。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想象不到的补贴,比如伙食补贴,柴米油盐,这倒是正常的,还有柴炭补贴,就是家里烧的木柴,冬天取暖用的木炭,朝廷都给补贴。

除此之外,竟然还有保姆补贴,就是家中伺候宰相的下人,朝廷都给补贴费用。还有穿衣服的补贴,朝廷直接发各种绫罗绸缎给你回家做衣服。等等……四百贯当然是最高的,逐级下调,但是总体而言,都相当高。到得欧阳修包拯这个级别,也有三百贯,一堆补贴一样不少。哪怕是到得七品八品,工资也低不到哪里去。这是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基本保障。当了官,节约一点用,几乎等于衣食住行不要钱,还一个月给你几百亩到几十或者十几亩土地作为存款。

到了明朝,宋朝的这个俸禄等级,在朱元璋眼里看来,那就是前车之鉴,然后朱元璋对当官的,那就没有这么好了,朱元璋给的俸禄,就过犹不及了,几乎变态,变态到官员若是只靠俸禄,家庭稍微庞大一点,连一家老小都难以养活。然后官员贪污,就得剥皮充草。在明朝想当一个真正两袖清风的清官,也是两难。

关于削减财政支出的问题,已经不是谈了一次两次了,每次谈到这个问题,皇帝赵祯就头大。军费支出,其实并非单单就是军费支出,其中还包含了救灾支出,也包含了维稳费用。减少军费,定会出问题,赵祯明白这一点。

却听包拯又道:“欧阳学士,你不贪赃,并不代表别人不贪赃。朝中上下,为官之人,有几个不是家大业大,有几个不是豪富一方?”

欧阳修与包拯杠了起来:“包中丞,那你说说,今日这书房之内,哪个家大业大,哪个又豪富一方?”

杠到这个地步了,包拯哪里还会退让,几步而出,指着三司使张方平就道:“张相公难道不是家大业大?难道不是豪富一方?头前几日,张相公刚刚在一个豪绅手中买下了多大的产业?诸位都不知晓?”

张方平也是无妄之灾,看着包拯在皇帝面前说自己,吓得连连摆手:“包中丞,没有多少,没有多少,些许田地而已。”

包拯真的就是在乱咬人了,也是他眼中容不得沙子,见得张方平说没有多少,开口又道:“那在下明日就派御史下去核查,看看张相公此番到底买了多少产业。”

御史中丞,御史台的大佬,御史们的领头人,喷子中的战斗机,又要发威了,这回目标是三司使张方平,也是王安石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

张方平已然大惊失色,连忙又道:“包中丞,你们说你们的就是了,何必拉上我?些许小事,不值一提的。”

张方平是在认怂,但是这回是在劫难逃了,喷子中的战斗机,哪里会放过他?张方平这个三司使,也就当不得几天了。

“罢了罢了,此事稍后再说,先说说甘道坚这篇文章之事,欧阳学士既然在这里,那朕就多问一句,为何这般文章,在开封府竟然排了个末尾啊?”赵祯开口问道,国家大事自然先说,甘奇这末尾之事,比不得国家大事,最后提一提。

改革改革,一团乱麻,就是一个简单的削减财政开支,都是如此困难,一个国家想要改革,何其艰难?

欧阳修刚才就知道皇帝终究会问得这么一语,上前开口:“陛下,老臣倒是也不知其中具体,老臣才刚刚上任几日,还来不及如何过问此番解试的具体细节。待得老臣回去查问一番,再来禀报陛下知晓。”

欧阳修也是高明的,随便就推脱了。

包拯却愤愤不平,开口说道:“陛下,此事不是那么简单,定是有人从中作梗,不愿见到甘道坚中举,此事定要详查,朗朗乾坤,岂能发生这般事情?”

幕后黑手韩琦,黑着脸,开了口:“包中丞也不必这么气愤,甘道坚这不是中了举吗?想来只是几个考官意见不一而已,待得欧阳学士回衙门查问一二,自然就一清二楚了。陛下也自有定夺。”

事情没成,自然就要控制一下事态影响。这点手段,韩大相公是有的。

赵祯点了点头,说道:“那欧阳学士就回去查问一二,也看看甘道坚帖经墨义之题,若是无甚问题,此文取个解元,当是不在话下的。至于那些没有见识的考官,也当处置一二,来年当不能再让这些人把持解试,力保科举公正,此乃朝廷社稷之根本,定要着重。”

“遵旨!”欧阳修躬身一语,心中倒也不知作何感想,这甘奇也是好手段啊,什么事情都能上达天听,本来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的事情,到头来还是得麻烦他一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