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上帝指使自传 > 第三百零八章 逃避3

上帝指使自传 第三百零八章 逃避3

作者:上帝指使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47

第三百零八章 逃避3

这俩天心情真的是太压抑了,也许是太累的原因,难我到底哪里做错了,老天要这样的对待我。

家里的生活费水电费房租的费用.我的大部分的费用连我的电话费.所有一切都是我的父母在付出,我十年换好几次的工作,不夸张.,每个工作做不了几年就辞职,辞职一次就要在家里玩1个多月在开始找,刚开始我还挺有信心的。

男人嘛压力大,所以我从来都没有在任何人面前抱怨一句,总是小心翼翼的过着、写着。慢慢来,我以为我会变好的,哈哈,我其实现在也在证明着什么,虽然不管我证明没证明成功,总会找到合适的,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可是后来我发现我换工作好频繁,什么事都是坚持不了几年就辞职,记得去年夏天他还跟公司的老板吵一架然后就赌气不去了,结果说好的多给三个月工资也没有拿就回来了,后来我父母问我为什么跟老板吵架.我说看老板不爽(我晕阿,我妈说这也是辞职理由.)

好吧,我忍耐力挺好,就随你自己选择吧,之间有但时间在家弄全网店。刚开始我蛮吃苦耐劳,后来俩个月后我又放弃了。如此找了一份销售来做,没有几个星期我又辞职了(理由是我觉得这家公司今年会倒闭。)

现在我的所有费用都压我身上了,每月我都不好意思再问我的父母要了,哈哈。每月开销这么多.我的1张信用卡都被刷爆了.我还鼓自己再去办一张信用卡,虽然没有办成。(毕业的时候我家老爸把他的摩托车给我了,我还得意了一段,后来我太不成器了,摩托车被卖掉了)

我早期自己做生意亏本了,那是打击得我啊,后来好几年我才慢慢的缓过来,我也是挺不容易的,这些我也是慢慢的体会到的,上个月快到还房贷的日子了。

我现在太累了,成天打工、写作没有一点喘息的时间,没有这多钱还房贷生活费信用卡电费了,我也没办法了。

许多人都劝告我说:你能不能想想办法阿?或者出去工作也可以阿?

结果我说一句:别管我的事。

当时估计大家都气的恨不得骂我来着,我就是就这样没责任心没上进心的男人啊!好累阿,怎么办阿!要是现在不写作的话,我真的是想不出有什么好做的。得意的读者们,遇到这样的男人怎么办阿。我可不想那样过了,所以我写作了。

你觉得相亲这种事,你觉得这是开玩笑的事情吗?可笑吗?对你来说这是开玩笑吗?

我不是,是你一直在强调开玩笑。我非常清楚我自己的内心,有一段时间了,现在你也想想自己的内心。

知道不能把自己的感情强加给你,知道自己已经有一段时间,对你却很突然。但是,你可以慢慢的过来,我希望你能早点走出来,我非常讨厌你还在里面的样子。

逃避,广泛运用在面对不愿意接受的残酷现实,如情场上单方面太爱一个人,逃避感情深陷欲罢不能;被动接受单方面求爱的人,逃避软磨硬泡妥协被征服;相惜相爱的人,因不得不分开而逃避感情持续发展等等。

逃避心理即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挫折、矛盾时,不能主动去解决,而采取躲避矛盾、冲突,逃避面对的心理现象。很大程度上“逃避”已经进入了行为模式,一旦被逃避心理所控制,便注定与失败、潦倒落魄结缘,所以我们有必要关注一下逃避心理。

逃避心理的特征主要有:①人际关系疏远,回避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心理学家霍妮对逃避型的人有过详细的分析。她认为这类人最明显的特点是普遍地疏远他人,这与他们总的生活态度是一致的。更精确地说,他们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决定,尽量不与他人发生关联,无论是爱情、合作还是竞争,因为他们害怕挫折,可这往往又让他们遇到更多的挫折。②追求卓越,有一种追求优越的强烈愿望,他渴望成功,渴望成为独一无二的人。他对未来有丰富的幻想,但又畏惧竞争,惧怕艰苦,所以他们总是希望独辟蹊径。③悲观偏执。具有病态逃避心理的人考虑问题喜欢以点代面,以偏概全,钻牛角尖,习惯于以消极悲观的态度看待事物,急于否定事物,对那些本来很正常的事,无端产生疑虑,夸大潜在的困难和危险,喜欢忧心忡忡,怨天尤人。

逃避心理的成因?逃避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

第一,家庭教育的失误。在家庭教育的失误往往表现为两个极端,即过分溺爱和过分严厉。过分溺爱和保护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成熟度不够,容易过分自信,甚至自负,一个小的挫折对他们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遇到挫折后极易产生回避心理障碍。过分严厉的家长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太多的批评和惩罚,往往容易使孩子自我否定、封闭自己,因为害怕被“惩罚”而采取回避现实的态度。

第二,学校教育呆板,管理方式单调。我们的学校教育模式化,在传授知识中形式单一,内容单调,不注重培养学生应对挫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致使我们的孩子虽然看起来某一方面很出色,却如同温室中的花朵般脆弱,难以面对暴风雨的洗礼。

如何应对逃避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回避已经成为我们的心理特征,改变并非易事,需要一定的恒心和毅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是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人之所以产生逃避心理,习惯退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马尔茨所称的“人工头脑学”认为人的心理做工是无意识的,若想成效显著,就得能建立认知我们所追寻目标的系统,否则心理会自动扭曲、忽略或断章取义。

在1953年,对大学的毕业生做过的一次研究,足可以说明上句话的正确性。当时那些毕业生被询问是否有清楚明确的目标以及达成的书面计划,结果只有3%的学生有肯定的答复。

20年后,在1973年,重新调查了当年接受访问的人,结果那些有达成目标书面计划的3%的学生,在财务状况上远高于其他97%的学生。虽然这项调查只限于财务方面,但是根据调查人员侧面的观察,似乎那3%的人在幸福及快乐的程度上,也高于其他的人。因为他们一直向着目标努力,敢于直面困难,这就是目标力量。

习惯于逃避的人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一下子试试这,一下子又试试那,遇到困难就退缩,似乎永远没有定向。如果把人生比作大海行船,这样的人生就如同没有目的地的船,没有明确的方向,自然没有抗击风浪的动力,只能四处飘荡,随波逐流。所以摆脱逃避心理,首先要明确人生目标,建议给自己一段闲暇时间,找来一支笔和一张纸,画出一张人生旅程的地图,你要勾勒出自己的目的地和旅行的路径。目标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能脱离实际,目标制定要把握的几个规则:

1.用肯定的语气来预期未来。说出自己希望的结果。

2.结果要尽可能具体。你希望结果如何?要尽可能把所有的感觉都用上,详细地描述结果,如此才能激励自己去实现它。另外,也要明确地把大目标划分成各个阶段性小目标,这样更有助于保持我们的积极性。

3.目标要能够以客观标准衡量。目标达成后,要确实可评可考。如:不能把“过得幸福”作为目标,因为幸福是很难度量的。这样达成了也无法获得成就感和动力。

4.经常反思自己所做的结果。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必要认真地去反思,调整自己努力的方向,不至沿着错路一直走下去。

有了目标就坚实地走好每一步向目标进发吧!记住人生有两种痛苦,一种是努力的痛苦,一种是后悔的痛苦.但后者却大于前者千百倍。所以克服逃避心理,因为逃避只会让你后悔。

二是学会直面挫折。其实人生中应对挫折的方式只有一种——直面挫折。逃避尽管能帮助人暂时地摆脱责任和压力,但绝不能最终解决问题。总是逃避,逃避将变成一种习惯,日后也会见困难就躲,见挫折就逃,最终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无路可逃。应对挫折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首先要正确认识挫折。每个人都应懂得,没有谁的人生是可以一帆风顺的,我们随时都会遇到不同的挫折。每个人都无法逃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应对挫折做好心理准备,这才不致于在挫折来临时,无所适从、惊慌失措。同时还应该认识到,一个人一生中经受一些适当的挫折,并不完全是坏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正是挫折可以磨砺人的意志,提高扭转逆境、克服困难、迎接挑战、适应社会能力的道理。反之,一个人如果不经历困难和挫折,一生一帆风顺,就犹如温室里的花卉,经不住人生中的风霜雨雪,很容易被一时挫折所压垮,这样的人就难以成才,难以有所作为。

然后,要学会应付挫折的技巧。应对挫折的技巧大致有以下几种:

1.期望法。遇到挫折时,不要让自己局限在悲观的情绪中,多想美好的未来,不断激励自己振作起来,一切都会过去,别人可以,我也可以,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2.知足法。在挫折面前,要学会知足,多看看自己得到的,同时也和周围不如自己境况的人比比。这样,就容易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

3.补偿法。“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即在某方面的目标受挫时,不灰心气馁,以另一个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而不致陷入苦恼、忧伤、悲观、绝望的境地。

4.升华法。在遭受挫折打击以后,让消极情绪变成奋发的力量,去争取新的成功,这是应付挫折最积极的态度。总之,挫折并不可怕,只要不逃避,直面明确目标,勇于拼搏,人生之船就会战胜惊涛骇浪,驶过激流险滩,航行至理想的彼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