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上帝指使自传 > 二千八百一十六章 刷马桶

上帝指使自传 二千八百一十六章 刷马桶

作者:上帝指使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47

二千八百一十六章 刷马桶

于静回忆那时候的日子,她说她当时的生活是陷入了低谷,那段时间,她困惑过,苦恼过,也失望过。

这时一位前辈及时出现在她面前,就是岳小云,他一遍遍地抚摸着于静的头,一边是鼓励她说:“伟大的梦想让成就随之成长,渺小的希望让你永落人群之后,相信自己,就必然会做到;一切都由意识掌控。如果自认高人一等,就一定出类拔萃,即使第一枚奖章还未颁发,你已获得难得的自信,你已懂得随梦想起飞。生命的战争并不总青睐于所谓的强者;或早或晚,赢得胜利的人,是相信是自己可以的人。”

冯裤子听了真的是很感动,想到于静能有这么一位师傅她真的是很幸运,要不是她遇到了这么一位师傅,她估计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她的人生也不会如此的闪光。看到她能取得如此的成就,估计她的师傅,还有看她的人都会为她开心的,因为她是一个努力的女孩。你像是岳小云常说的那句话:“越努力,越幸运。”

岳小云一边鼓励她,一边看着她把刷茅坑,直到抹洗得光洁如新。然后,他从茅坑里是抠下一块石子来,这石子已经被他刷得又光滑又亮了,就像一块明玉似的。于静后来一直把这块石头是珍藏在自己的胸前,只要是他迷茫,困惑,无助的时候,他就看看这块石头,想到自己刷茅坑的过去。

他便像是从石头里吸取了无穷的力量,让他变得异常的强大,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刷茅坑,也要做一名刷茅坑最出色的人。几十年的光阴一瞬而过,如今她已是一位美丽异常的女人了。

看着眼前这个风韵犹存的女人,于静也二十多岁了,长年的辛劳,给她眼角留下浅浅的鱼尾印迹。不过,她那浓密油亮的短发,仍是那么乌黑。眼睛虽是单眼皮,但秀气、明亮。那高高的鼻梁下经常有力地紧抿着的嘴唇,显露出零星的活力。岳小云更赞美三十岁的女人,尽管她们不再年轻,不再有少女的天真和纯情,不再有青春的灵巧和活力,不再有浪漫的幻想和追求,却多了成熟和稳重,多了理解和安详。可是她们在冯裤子看来却是别有味道的女人,要不是自己的表妹了,说不定他也会爱上眼前的这个女人。

在冯裤子看来,眼前的这个女人更象一首精致的诗,他的身上流淌着美丽与艰辛、温柔与忍让、善良与沧桑。原以为精致只可以用来形容玉器,那种工艺上的精雕细琢,镂空镶嵌,让人不忍触摸却又爱不释手,冯裤子真的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对她更是想入菲菲起来。当然,如果冯裤子不了解眼前的这个女人,只是看到她的模样,还有她外表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也许并不能吸引冯裤子。

冯裤子问她:你第一次参加酒楼的表演,有什么感受吗?

于静想到自己登台时候的情形,她却也是深有感触的,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有些事人们想要永远记得,而有些事很多的人却不想记住。对方问的也不是什么坏事,却也是一件开心的事,也是她最难忘记的事:我觉得很荣幸,为什么我觉得荣幸,大家都知道我以前只不过是一个刷马桶的,我想就算是到了现在,还是有很多的人看不起我,说我是一个刷马桶的。

是的,我们每一个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是如何的性格。但我们可以做的其实还有很多,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路都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怎么走,走向何方,都是我们自己决定的。于静也曾一度难以坚持,在她的朋友眼里,上台表演什么的简直是天方夜谭,换成是别的人如果是受到如此的对待。很多的人怕也早已放纵沉沦,但于静全然不顾,用自己的坚持,自己的执着,走向了属于自己的路。

很多时候,我们被太多身边的人左右,我们丧失了很多自己的独立自主判断能力,在别人看来刷马桶这活估计没有人愿意去做。大家都希望自己做高大上的事,都盲目跟从那些体面的人,想要成为体面的人。可是体面的事,体面的人,那也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做的,大部分的人生来就不是体面的人,也做不了体面的事。工作不分贵贱,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我们做好了,都能让平淡无奇的我们变得闪光。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金子形容人的才华,像金子那样有价值,人是主动的,所以这里用发光而不是反光。所以我们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就是说尤其是那种暂时没被发现的一个有才华的人不会总被埋没,总有一天被发现。直到被发现,就好比一块埋在土里的真金,被发掘出来,阳光一照,反射出光芒,因为本身这句话是比喻人,考虑了人的主观能动,所以才这么说。

是人才总会出人头地的,哪怕他做的是最低贱的活,可是如果她是有才华的,依旧没法将她给埋没了,不管什么灰尘都掩盖不了他(她)智慧的光芒;不是人才,虽然可能会出人头地,但那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会显露出丑陋的本质。试想一下金子被深埋在地下,经过日积月累的等待后,终于有一天被人从深土中挖出来,来到朗朗天地,发出自己无限光芒。

犹如一个人才,苦心修练,潜心做人,终于遇到识才之人,得以重用,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从这个角度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是对“人才”的鞭策与鼓励,让他们平心做人,耐心等待,沉着处事,不急不躁,做人要低调,这颇像“道家”的思想。姜太公,伊尹,诸葛亮不都有这样的经历吗?另一种情况是,被埋在地下的金了要想发光,除了等待被发现之外,还需要自己的挣脱与努力,而于静就是这样的人。

金子想要得到别人的瞩目,还得需要主动想办法,钻出地面。犹如一个人才,若想出人头地,光被动地靠“伯乐”的发现是不够的,要学会努力奋斗,要学会“推销”自己,主动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能力和本领。像于静这样的人,为了得到别人的常识,她只能这样做了,唯有如此才能达到“发光”的目的。从这个角度看,“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不是也可以这样以为,越刷越幸运,刷久了就算你是茅坑里的石头,你也会发光的,这就是上帝指使的刷马桶的哲学。

这句话,同样是对“人才”的激励与鼓舞。让他们做奋发有为的人,做有理想有抱负并能为理想抱负不懈奋斗的人。正所谓黄天不负有心人,付出必有回报,只要肯努力,成功就在眼前。这颇像“儒家”的思想。古代的许多有才学而又有做为的人,如王安石,韩愈,苏轼,于静等不都有类似的经历吗?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并不是所有的金子都能通过努力达到发光的目的,有些金子就算努力了一辈子,也没法钻出地面来。

如果金子钻不出来,他如何发光,很多的人一辈子都得不到常识,如同上帝指使这般神一样的人物,就算是再有能耐那又如何。这个世界这么在,只有少数的人才可能像金子般的闪光,可并不是说别的没发光的就不是金子了,它们依然是金子,只是还未被人发现,还没有得到别人赏识而已。可是,物质的本质是不会变的,是金子就是金子,不是金子就算是能发光也不能称作金子。

这个世界本就不差金子,更不要说在地下耐心等待的金子了,不被发现的机率更要高许多,发光的机遇也就小得可怜。悲观者无不认为,一个人才通过努力,未必通遇到“伯乐”,未必被常识,被重用。至于那些不主动努力,耐心等待明主的人才,被埋没的机率就更大。所以自古至今,就出现了那么多“怀才不遇”的人,多少大诗人无不是怀才不遇的。

就算是怀才不遇,活着的时候并没有被世人认可,可是死后她们的才华并没有被埋没,却被后人所称颂,还是被载入史册了,这样的人难道就不优秀吗?这里除了个人不努力,或努力不够,或缺少伯乐的原因之外,时至今日人才不能被重用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自认为是“人才”。可是我们真就能定义为人才吗?不说我们能不能产生所谓人才应有的社会价值,再说我们能不能满足帮派的个人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要,再有就是我们能不能融入到这个社会,更好的发光发热,这才是真正人才的标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