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上帝指使自传 > 二千五百八十四章 惊天大案

上帝指使自传 二千五百八十四章 惊天大案

作者:上帝指使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47

二千五百八十四章 惊天大案

“狄大人,这事看来还是得你亲自出马才行,不然这案子结不了。”尚书大人道。

女帝哼了一声,知道这些人是在给狄大人戴高帽子,想要把事情推给她去做,大臣们的这些手段女帝早就见怪不怪了。做为大唐的王,她要尽可能的保持着中立,不管这些人怎么掐,她都站在中立方,只有这样才能激活这些人的活性,有的时候女帝觉得自己的作用就像是鲇鱼。女帝常常给身边的人说这样一个故事,外国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但是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

时间久了人们发现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该渔民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打开他的鱼槽,才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由于鲶鱼以鱼为主要食物,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而大唐的朝堂也是如此,这里本来也只是一滩死水,看似平静,下面却是暗潮汹涌。于是乎就需要要这里面放入几条如鲶鱼般的人物来(例如狄大人),狄大人不愿意与人为伍,于是在别人看来他就是一个异类,大家都不喜欢他。可是就是因为大家都不喜欢他,反是可以用他来致衡那些结党营私之人,女帝知道狄大人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于是她才会如此的重用于他。要是狄大人跟这些人串通一气的话,女帝反是不会重于于他,女帝不傻,对于不可靠的人,他是一定不会用的,她可不想自找麻烦。

女帝听大家如此的推崇于她,便是问道:“狄大人你一个人真的可以吗?”而她说话的时候,故意装得是楚楚可怜的样子,老几十岁的人总是装小姑娘,也不知道大唐的大臣是怎么看的。非是亲身经历才能明白,你要是没有亲自见过女帝这样的女人,你是很难想像出女帝当时的模样的。

就狄大人回忆,她竟焕发出宛如年青女子般的媚态来,虽然她是没有底线的女人,可是站在金銮殿上,她就不再是普通的女人,而是代表了皇族的人。皇族的人也是有规矩的,而她也是懂规矩的女人,这点她一直都做得很好,至少没有明目张胆的对大臣们动手。

“大人真是太高看我了,我有什么本事,这事非得大家一起来办,才行。”

“不需要这么多人,这案子狄大人一个人就足够了,你可是神探啊!”大家继续恭维他道。

“难道说除了狄大人,诸位爱卿就没有人可以做事,就没有人能为哀家分忧了吗?”我真是太失望了,女帝假装很难过的样子,哎,说起来她不可以对大臣下手,这是李治给她的底线。可是看到这些大臣们,她又难以抑制住自己的冲动,她真的是很难办啊!李治知道这个女人就是一个疯子,要是不事先告诫她的话,她真能对大臣下手。大臣都是大唐的精英,不乏有像薛怀义这样的猛男,而这就是女帝最着迷的东西,李治深知媚娘一见到猛男就很难把握住自己,有的时候会做出一些把持不住的事来,于是一早就与她约定好了。

“还是得大家一起来办,我一个人哪有这个本事办这样的案子。”狄大人推让道。

“多大点事,何须我们狄大人亲自出马,大理寺卿一个人不就办了。”

“我看得由尚书大人亲自处理才行。”

“还是交由狄大人来办吧。”

听到大臣们彼此相互推脱,仿佛这都不是他们的事,这只是女帝一个人的事,难道说这是我一个人的大唐吗?每次看到这些大臣们相互推脱的时候,女帝真想把这些人给关起来,只要她想,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把他们给办了。只是这个大殿上谁是真心帮自己的,谁是来混吃混喝的,谁又是真正替百姓着想的,女帝也很难分辨。总不能把这些人都给办了吧,要是把他们都给抓起来,那谁来替自己分忧,谁来替自己管理这个国家,女帝真是累了。

这些大臣们也不傻,有好事的话自己一个人就可以了,明显女帝说的这事就不是什么好事,一定得多找几个垫背的才行。这本就是一件大案,可是现在从女帝的嘴里说出来,那便成了惊天大案了,这样的案子一个部门是很查清楚的,一定得集合大唐所有的力量一起来查才行。简单说来,就是死也要拉一个垫背的,这就是大臣的为官之道。

很多时候办这事的人多了也是有好处的,办好了大家都可以有赏,办不好的话因为办事的人多了,上面还不好处理,总不能把所有的人都以渎职罪给法办了吧!狄大人混了官场几十年,岂会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要是一个人办这事,办好了女帝也不可能连升他几级。办不好这罪过可就大了,一个人就算是处罚重一些,也不会有人有意见的。

虽说她与李治早有约定,可是却也不妨碍她向大臣们展现出自己的美丽,她常常目不转睛的看着大殿上的美男子们,眼神里充满了爱意。心里想着要是能把这个猛男拉进通天塔里,一定得让他们好受的,她自己也会特别的快活,估计对方也会很享受吧。女帝一直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李治太没有用了,还是因为女帝从小缺爱啊。她的眼神里充沛着爱意,特别是看到了猛男后,这份爱意越发的强烈起来。

就这样大臣而言,能不被女帝盯上是最好的,要是被她盯上了,要是能让她满意那也就罢了,就怕是惹怒了她不能让她满意,那这个人包括他的家族也就玩完了。女帝这一生中抓了这么多人,关了这么多人,就连后世的人都很难想像一个女人怎么能做到如此地步。

不管别人的眼里她是什么模样,可是就她自己看来她还是挺美的,她也一直以美人自居。武则天道:“那你们就一起来查吧,我看你们一个部门是很难查清这个案子的,我给你们七天的时间,你们一定要给我把案子给破了,必须得给我一个交待,给大唐的百姓一个交待。”

大臣们得了懿旨后,却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都不表态。

“怎么不说话,难道我说的话你们没有听懂吗?”

“听懂了。”

“我给你们七天的时间让你们把案子查清楚,这很难吗?”

“不难。”

“那为什么不去办啊!”

“立马就办。”

“哎,我跟你们说话怎么就这么费劲啊!”女帝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做为大唐的最高权利者,她迫切想要建设一个最伟大的国家,自然希望她的身边的人能不这么饭桶。她从最底层选拔人才,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接受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人的建议,“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改刑部为秋官,刑部尚书为秋官尚书。又将吏部尚书改为天官尚书、户部尚书改为地官尚书、礼部尚书改为春官尚书、兵部尚书改为夏官尚书、工部尚书改为冬官尚书。秋官出自周礼,《周礼》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秋官以大司寇为长官,掌刑狱,所属有士师、司刺、司厉、大行人、小行人等官。北周依《周礼》置六官,设秋官府,以大司寇卿为主官,正七命,所属有司宪、刑部、布宪、蕃部、宾部五中大夫,掌朝、司隶等下大夫,以及各大夫所属官员。又唐光宅元年(684),曾改刑部为秋官,刑部尚书为秋官尚书。

而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大地朝古代大名鼎鼎的狄仁杰,他年轻时参加科举,以明经及第,被授为汴州判佐,后得到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的推荐,升任并州都督府法曹。仪凤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寺寺丞。他在一年内判决大量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后改任侍御史。调露元年(679年),狄仁杰改任度支郎中,并加朝散大夫,后随唐高宗巡幸汾阳宫(在今山西静乐),充任知顿使。

武则天在任期间狄仁杰更是得到提拔成为宰相,参与管理刑部工作,他对于贪赃枉法的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反之,对于贤才则破格拔擢。武则天对狄大人欣赏尤嘉,对于为官清正、正直不阿的臣僚非常器重,对于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士非常赏识,并能对其一一加以重用。由于武则天能够注意整顿吏治,赏罚严明,赏其当赏,罚所当罚,明察善断,有知人之明,因而能从广泛搜罗人才中拔擢贤才以为己用,正如《资治通鉴》所评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