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南唐 > 第六十七章 新式农具

乱世南唐 第六十七章 新式农具

作者:乱世浮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6 00:23:44

第六十七章 新式农具

五日之后,孙宇带着骑兵营跟十几辆大车,带着第一批水泥回剑浦。至于琚瑶跟苏家商队,留在这里开展业务,尽快把农具打开市场,每多开垦一分土地,今年就能多一些收成,离自给自足就近一步。

“老邱,这把年纪了,还开荒,也不怕闪了老腰。再说你家那些地,都种好庄稼了?”鸡鸣寨外,一个挑箩汉子,看见四十多的老邱带着儿子在地里开荒,忍不住调笑道。

“老刘,这你就不懂了,你来试试。”老邱把开荒锄交给儿子,到底上了年纪了,只能两人交替着来。找个树荫底下,拿起烟袋抽了起来,对于老刘这个亲戚,倒也没什么好藏着的。

“我年纪大了,开不动了。”老刘摆摆手,这开荒可是个死力气活,自己还想多活两年呢,况且这开荒啊,得吃干饭,自家一日三餐,只能喝些稀粥,开不动喽。

“你怕是不知道吧,这可是剑州商行的开荒锄,特省力。我们这把年纪也能干,昨天就带着儿子在这弄了,这不都开了三分多地了。再等些日子,种些豆子,也能去商行卖些钱。”老邱一想到家里能多出田地来,忍不住咧嘴笑道。等着地开好了,种下庄稼,寨主出具凭证,再去县里登记一下,这地契就到手了。三年免税,啧啧,家里也不用天天喝粥了。况且那剑州商行说了,不管种豆子还是种花生,他们都高价收购。

“那你家的熟地呢?可不能为了开荒耽误了。”这熟地产量可是高多了,为了开荒而荒废了熟地,那可是划不来。

“哪能呢,家里妇人跟儿媳妇在那料理呢,慢是慢了些,不过不打紧。等过两日,这地开好了,就去搭把手,误不了农时。”老邱猛抽两口,这好日子就要来了。

“真有你的,你家妇人力气忒大,俺家那口子就不成了。”老刘对这新式农具不是很上心,觉得都是噱头,只以为邱家妇人力气大。

“放你的屁,不是我说你老刘,这人得有眼力。剑州商行是刺史大人开办的,就为了图你那三瓜俩枣?不是我说你,刺史大人如果真想收税,你老刘敢不交?闽西帮厉不厉害?大军一到,立马屁滚尿流,就你这破身板,能挨几记?我可听说了,大人手下的士兵,天天吃肉的,啧啧!”要他老邱来说,这老刘就是死心眼,总觉得谁都要坑他。刺史大人当真要钱,直接收税好了,何必绕这个弯子。

“嘿嘿,当真好使?”老刘被怼的一脸惭愧,莫不是自己多心了,真来了一个青天大老爷。

“当真,不就在那么,你自己不能去试试?”老邱没好气的指指正在挥舞开荒锄的儿子,这种事情真假立辨,有什么好犟的。

“中,我这就去。邱家大郎啊,把你这开荒锄给我试试。”老刘边走边说道。

“给。”邱家大郎看了眼自家老爹,见他点头,才把这宝贝一般的开荒锄递给老刘。这可不是说说,每日完工回家,这农具都搽洗干净,放在床头才能入睡。整个屋里,就没有比这农具更值钱的东西了。

老刘接过开荒锄,觉得比寻常的要轻便一些,这口子也颇为锋利。用力锛下去,整个锄头瞬间没入土地,老刘使力将土翻上来,下面的树根都被斩断了。

“当真好东西,我老刘也能去开荒了,老邱,这开荒锄多少钱?”老刘将开荒锄还给邱家大郎,忙不迭跑到老邱身边问道。这各寨都兴修水利,好些原本离水源较远的荒地,一下子取水便利了许多,自己何不去买把开荒锄,也去开两片荒地出来。

“足足白银五两。”老邱伸出一只手,这开荒锄着实贵,但是值。

“啥?这么贵。”老刘吓了一跳,我滴乖乖,这一把开荒锄就得五两,这置办一套得十几两了吧。

“贵个屁,都是上好的百炼钢。商行里的人说了,就这料,打成刀能卖八两以上。大人是为了体恤我等劳作辛苦,才把这上好的料子用来做农具。你看咱俩也活了大半辈子,哪个舍得将好料子打农具?”反正老邱觉得值,能多种些地,这银子总能挣回来。

“这,这哪有这么多银子。”老刘盘算一下,自己家里的积蓄,最多也就能买把开荒锄,自己去开荒了,这熟地咋整?

“去钱庄借啊,一分利。我借了足足十两,估摸着两年能还掉。”老邱放下烟袋,拿起陶罐灌了口水,这天气是越来越热了。

“老邱,你咋胆子这么大咧,钱庄的银子都敢借。”老刘有些看不懂了,钱庄可是吃人不吐骨头,被钱庄放贷弄得家破人亡的比比皆是。

“怕个屁,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就说今年,我起码能开三亩地,三年之后就是三亩熟地。三亩熟地多少钱?十两银子总有的吧。我还不上大不了拿这土地去抵债,这三年的收成还有这农具,总是我自己的吧。”老邱早就算明白了,这买卖咱不亏,也就是多出些力气,但是家里的收成肯定要多许多。

“成,老邱你厉害,我这就去钱庄贷款去。”麻蛋,还是老邱脑子活,算的明明白白的。人家都快开了小半亩地了,自己还连农具还没着落呢。自己不努力的话,明年只能端着粥碗看老邱吃干饭了。

“去钱庄个屁,先去商行办手续,然后商行的人带你去钱庄。”老邱没好气说道,要不是看在俩家有点亲戚关系,才懒得说半天。

老刘一路急赶,总算到了县城里面,稍一打听,就朝着商行去。

“都排好队,不要着急。”商行门口,护卫正在维持秩序,好多跟老刘一般的人,都在排队等待。

“啥?没货?”排了足足半个时辰,总算轮到老刘了,一听没货,顿时着急的不得了。

“今天中午就没了,先登记办手续,三日后来取货。”掌柜的看了一眼老刘说道,之前货源充足,自己在门口挨个磨嘴皮子,才能卖出去。等农具买回去,效果极好,自然传了开来,这商行就忙碌的不得了。听说那作坊里面,都来不及打造了。

“这、这什么都没有,就办手续?”老刘一听就慌了,难不成自己就拿着张纸,就欠银行一笔银子。

“这你放心,先付一成定金,老夫去给你排个单子。现在就下定,三日后保证你有货,若是需要考虑考虑,那就先去旁边,后面排队的还很多。”掌柜的抬头瞧了一眼,后面还有二三十号人呢。

“就是啊,掌柜的,先给我办。”后面排队的看见老刘磨磨唧唧的,着急说道。

“你这后生,怎么说话呢?谁说我不办的,不就问一下嘛,我办。一把开荒锄、两把锄头,一把钉耙,一把铁锹。”老刘当即将老邱买的农具给报了一遍。

“开荒锄五两、锄头两把四两、钉耙四两、铁锹三两,合计十六两。定金一两六钱,铜钱还是银子?”掌柜麻利的写了一份清单,将商行的红章朝着上面一盖,这就成了。

“银子。”老刘掏出两个碎银子递了过去,旁边自有小二接过称量。

“剩下的银子三日后取货交付,若要贷款,记得带好寨里开具的身份凭证。”掌柜的交待一声,接着给下一个办理。

整个剑州境内,陆续开始了开荒热潮,如此下去,不出两年,剑州粮食足以自给自足。

泉州城内,一栋三层酒楼,大气非凡。此楼名曰望海楼,是泉州四大家族之首宋家的产业。坐于此楼上,可以直接瞭望泉州港,来往船只热闹非凡,是这乱世不可多得的繁华所在。

泉州四大家族,宋祁梁陈,皆在此地扎根不下百年,经历连番战乱,犹自屹立不倒。四大家族的主要产业在于海贸,这泉州城内的产业,不过锦上添花罢了。今天望海楼的三楼雅座,只有三人,来自宋祁梁三家,都是各家的家主。

“宋大哥,不知此番叫我等前来,所谓何事?”祁家家主祁征,面色黝黑,其貌不扬,比起宋家家主宋濂的气派,可就差了许多了。

“此次叫二位兄弟来,实有要事。昨日陈家递来消息,这海上的利润,他们还要再加半成。老夫也是做不得主,只得叫二位兄弟来此,当面商量。”宋家作为四大家族之首,往日里各事都是宋家出头,宋家做事向来敞亮,三家倒也服气。但是这些年逐渐有些变味了,四大家族的陈家,出了个陈洪进,乃是晋江王手下统军使,第一大将,这两年越发跋扈起来,颇有不把宋家放在眼里的打算。

这海贸虽然利润丰厚,但是风险极大,不仅要抵御风浪,沿途还有海盗出没,就连其他商船,也得提防。因此四家向来共同进退。商船都是共同出资打造,原本宋家占三成半,祁家两成半,梁陈二家各占两成。去年陈家就要求增加份额,宋家将自己的半成分子,低价卖给了陈家,毕竟陈家出了个大将军,在官场上话语权大,也该给些好处。不曾想这陈家犹自不满足,这是准备把宋家踩在脚底,成为四大家族之首的意思,宋濂自然不肯吃这个亏。

“贪得无厌,照这么下去,再过几年这海上恐怕就他陈家一家的天下了。”祁家家主祁征将手中酒杯重重一跺。上次是宋家让了半成,此次如果让出份子,肯定就轮到自己跟梁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