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南唐 > 第五百二十五章 落幕

乱世南唐 第五百二十五章 落幕

作者:乱世浮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6 00:23:44

第五百二十五章 落幕

“无妨,另外记住了,在本王治下,只要安分守己,照章纳税,你的所有产业,都享有不受侵害的权利。这是本王写的字,小了些,但还算工整。”孙宇起身,将刚刚写好的一张纸递给何仓。

何仓慌忙起身接过,墨迹尚未干透,细细一瞧,居然是写明了,何家于何年何月,资助忠勇军钱粮若干,签收人孙宇,还盖有私印。

何仓大喜,这就是孙宇领了他的情,还给了凭证,以后凭这个,只要安分守己做事,有几个敢不开眼寻事的?

“回去好好干,争取能够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发展出特色产业来。本王会关注这里,若是你能办得好,本王会再来给你写一副大的,能够悬于堂前的那种。”孙宇拍怕何仓的肩膀,算是鼓励。

此时,在孙宇看来,算是百业萧条,真正的工商业,连萌芽都还没有出现,机会大把。

两宋时期,工商业极度发达,孙宇相信,随着他带来的改变,以后必将更加繁荣,超越两宋时期。

“请王爷放心,小民回去,一定努力。”何仓突然觉得,他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他的余生,有了新的奋斗目标,而不是以前一般,只是为了家族生计。

他要带着乡民一起致富,不仅何家可以得到乡民的拥护,还能够得到忠勇王的青睐,这要是办好了,比以前强多了。到时候忠勇王手书的牌匾一挂,简直就是光宗耀祖。

何仓怀着激动的心情退了出去,连跟那二位打招呼都顾不上了,先去找儿子去,这礼单上的物资务必不能出岔子。

睦州城西门,日头渐高,大批身着铠甲的精锐士兵,押送汤家数百口人,缓缓而来。

当先之人,正是汤仪、汤启旺、岑弘三人,此三人位主犯,俱是脚镣手铐在身,特别是汤仪,因为年岁大了,走动都艰难。

紧随其后的,便是汤启财、魏主簿等人。

刺史聂茂英,刚出城门,朝着搭好的高台而去。

孙宇带着亲卫,亲临城头,算是他与睦州民众的第一次公开见面,同时也是摆明了支持刺史聂茂英。

眼下中枢空虚,孙宇准备搭一个内阁班子出来,眼下合适的人选有徐易、叶衡、崔伦、吴程四人,越国旧臣,仅吴程一人,难免惹人诟病,这聂茂英就入了他的眼。

这个班子搭起来,算是平衡各方,也利于他对朝政的掌控。

但是聂茂英的资历差了些,孙宇此举,便是送一份资历给他,让其从越国旧臣中,脱颖而出。

“大人,王爷到了!”身旁的师爷一直就盯着城头呢,看见孙宇出现,便提醒一下聂茂英。

这人要想青云直上,能不能力的只是前提,关键是要看上面的大人物是否赏识,因为有能力的人太多了,而机会却很少。

“下官,见过王爷!”聂茂英起身,往前走几步,再转身,朝着城头拱手行礼。

“免礼,好好办差,本王就来看看而已。”孙宇摆摆手,示意聂茂英,差不多便可以开始了。

“下官遵命,来人啊,带人犯!”聂茂英一声大喝,随即便回到桌案后坐好。

今天这案子,一点难度都没有,人证物证俱在。

“下面何人,报上名来!”聂茂英看着眼前跪倒的一群人,心中不无感慨,都曾经是呼风唤雨的人物,如今却成了阶下囚,一切都算是咎由自取。

“聂茂英,老夫认栽,何必如此这般?”汤仪早已不复之前的气势,如同行将就木的老者,抬头看向聂茂英,双眼充满了愤恨。在他看来,汤家之所以被忠勇王盯上,一定是这聂茂英从中作梗。

“老太爷,本官认得你,不代表这周边围观的众人也认识,验明身份,是必须的流程,并非本官刁难。”聂茂英还真的没这个意思,一切都是照着规矩来办罢了。

“老夫,汤仪!”汤仪几乎是从牙缝中说出这几个字。

聂茂英的一句老太爷,让其感受到无尽的屈辱。

可是他能如何?若是拒不配合,无非是多受些折磨罢了。

主要人犯,一个个依次验明身份。

“你等私藏铠甲军械,意图谋反,按律,满门抄斩,可有话说?”聂茂英也不愿耽搁,直奔主题。

这个罪名有人证物证,能够直接扣牢了,其他倒是无所谓了。

“大人,此事,乃是罪民一人所为啊,族中其余人皆是不知。”汤启旺双膝跪地,往前一步,不住磕头。若是汤家真的满门抄斩,他有何面目,去地下见列祖列宗?

这里面,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云英未嫁的女子,与他们何干?

“打造铠甲军械,这事动静不小,你们打造军械的地方,本官也去看了,不可能都一无所知。”聂茂英摇摇头,这事,不是他一个人便能揽下的。

汤家打造军械的场所,便在汤家沟后方的山岭中,断无可能蒙蔽所有人。

而且这般大的开支,也不是汤启旺一个人便能抹平的。

“大人,真的没有,罪民只是称其为打造刀剑农具的所在,族人当真不知。”汤启旺这事做得隐秘,连汤仪都不知晓,族中知晓这事的寥寥无几。

“任你巧舌如簧,也不可能推得干净,这造反的罪名,原本是要灭三族以上的,所幸未造成不可挽回的大案,已算是格外开恩。”聂茂英觉得这汤启旺想得太简单了,好似将罪名揽在自己身上,族人便能脱罪一般。

这种大罪,即便他们真的不知情,也难逃一劫。

“聂大人,这一切罪过,都是老朽的错,放他们一条生路如何?就算是五马分尸,老朽也无话可说。”汤仪突然就放下了心中的愤恨,后方传来的哭泣声,让他心有不忍。

这么些年,他汤仪是做了不少错事,可终究都是为了家族,也为了自己,到头来,竟然坑害了他们。

“你等可愿认罪?”聂茂英没有胜利的快感,有的只是心底的叹息,若非之前被**蒙蔽了双眼,何以走到这一步。

“草民认罪!”

汤家众人知道避无可避,只能听候发落。

“聂大人,下官,下官没有造反啊,这事我没参与啊。”岑弘急眼了,他是贪墨了一些银钱,但是罪不至死。

“岑弘,你可是忘了,火烧官仓这事?就算比不上造反,也够满门抄斩了。”聂茂英嗤之以鼻,就这,还想活命不成?

岑弘闻言,整个人瘫倒在地,是啊,火烧官仓,这也是死罪啊。

“依律:汤仪、汤启旺、汤启财、岑弘......判斩立决。余者,男子年满十六,秋后问斩,女子,贬为贱籍,未成年者,送入养济院。”聂茂英面无面前宣判,这一切,都是依律办理,任谁都挑不出错来。

何仓带着儿子何承泽,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切,心有不忍,却无可奈何。

特别是何承泽,这里面跪着的,有他的老丈人一家,这么判决,能活下来的,只有最小的小舅子能,算是有一丝香火存留。

“回头,跟养济院那边打打招呼,送些东西,总算留点香火,等成年了,就买回来。”何仓叹口气,这养济院,可不是什么好去处,每年都得死上几个。

“爹,不如直接多出些钱买回来。”何承泽觉得,只要多花些钱,没必要等两年之后。

“现在,是上面要让他们受些罪,咱们还是本分些好,规则之内,尚有转圜的余地。”何仓不愿冒险,他刚得了孙宇的指点,万不可恶了对方。

城下哭泣声一片,好些人即将阴阳两隔。

孙宇思量一下,该是他出场施恩了。

“都听好了,本王治下,不愿大开杀戒。除十恶不赦斩立决外,余者,全部流放大琉球岛。去了岛上,要好生劳作,养老育幼,再生事端,杀无赦!”孙宇提一口气,将声音传出老远。

大琉球岛上的人口依旧不足,自然繁衍,怎么也得十几年之后才能见成效。

“谢过王爷!”

“谢王爷大恩!”

众人皆是倒地磕头,就连汤仪等人,也是要一般无二,他们虽然必死,但族中大部分人都保住了。大琉球岛他也不清楚,也许条件恶劣了些,但至少能活下去,也不用为奴为婢。

“都听好了,本王治下,将会有一些改革,有一些人,你们可能不愿意接受,因为觉得损失了你们的利益。但是,本王不是与你们协商,是要求你们照办,有什么不满,可以上书,但是必须不折不扣执行。本王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这天下,更多的人能够吃饱饭,过上体面的生活,谁敢阻拦,就要做好粉身碎骨的准备。”孙宇从恶狗身旁拿过铁皮喇叭,放于面前,声音传出去老远。

话音刚落,聂茂英便让小吏往城门上张贴告示,那就是睦州土地制度改革的细则,不出两天,这告示将贴遍睦州的大街小巷,传到所有人的耳中。

“真够霸道的。”何承泽咂咂嘴,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想争霸天下,没有霸气怎么行,况且这些政策,应该都是在泉州一带实行过,切实可行的方案。”何仓点点头,经过这一遭,还敢阻挠官府改革的,应该不多了。

数颗头颅,被当场砍下,聂茂英准备了数口薄棺,直接将尸首收敛,也算留了个全尸,回头直接葬到汤家祖坟上去。至于去了地下,他们有没有面目见列祖列宗,就考虑不到那么远了。

等到行刑完毕,余下的人犯全部收押,城门又恢复了进出,众人都挤着往告示前面去,哪怕不识字,前面有人在读,也能听得懂。

“一户人家,凡土地不足三亩者,免税,三至十亩......”一名秀才被大家推到最前方,在告示面前大声读出来给大家伙听。

“发达了,这一年下来,我家要少交三石粮的税,王爷大恩啊,好人啊。”一名农户听完,掐着手指一算,不得了,他家今年每两天,能多吃一顿干的。

以前每天一干一稀吃两顿,以后可以隔天吃两顿干饭,这日子,舒坦呐。

至于像吴老爷、李员外这种,便是一脸黑线。家中数千亩良田,年景好时,刨去本钱,收的也就勉强够缴税的,若是年景不好,恐怕还得倒贴,这叫什么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