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南唐 > 第五百零七章 大宋的火器雏形

乱世南唐 第五百零七章 大宋的火器雏形

作者:乱世浮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6 00:23:44

第五百零七章 大宋的火器雏形

“臣弟也听说了,其威力犹在投石机之上,攻击距离可达两里地,最关键的是,体型很小,比投石机容易转运......”靖安司的线人,遍布天下,赵光义当然知道了。

虽然不知道其究竟是如何打造,却不妨碍对其的威力作一个全面的了解。

“陛下,臣以为,或许有夸大之嫌。”曹彬始终不相信,这世上真的有什么神器,若是真的有这般手段,孙宇岂不是天下无敌?

“神器,不过是民间以讹传讹罢了,朕以为,是一种厉害的人造器械罢了。不过可惜了,朕也准备以些手段,却不能以神器宣扬了。”赵匡胤并未亲眼见到火炮的威力,以为比起投石机,也就略强一线,倒也没有太过惊讶。

而且他相信,只要他愿意,在不远的将来,就能搞明白其中的关键,将其仿制出来。

这年月,太多的愚民,信奉鬼神之力,这也就是民间造反,多以宗教起事的缘由。

赵匡胤原本留了一手,想要筹备再完善一些,以神迹降临人世,以确定他得位乃是顺应天命。

如今却是不行了,若是他的手段是神迹,那么孙宇的也是,而且比他更早,岂不是让天下人以为,天命在谁还犹未可知?

“陛下,到底是何手段?臣弟迫不及待想要见识一番。”赵光义心中一个咯噔,这事连他都不知道,他原本还以为,靖安司的耳目已经足够多了。

“看在你二人立此大功的份上,朕,就带你等走一遭,先睹为快。”赵匡胤心情不错,既然打算拿出来用了,那也就没必要那般藏着了。

赵匡胤乃马上皇帝,又在开封左近,自是毫无忌惮,当即点了数十亲卫,手握盘龙枪,出开封西门而去。

“光义,不是做兄长的说你,那四轮马车虽好,但是这马上功夫却不能落下了。咱们如今虽然身居高位,却依旧得时刻警醒,天下离安定还早得很。”赵匡胤看见一旁龇牙咧嘴的赵光义,忍不住笑道,在他的眼中,赵光义始终是个长不大的孩子,还以为坐惯了马车,骑不得马了。

“陛下教训的是!”赵光义痛得直抽抽,方才还不觉得,这一骑马,随着它上下颠簸,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又来了。

赵光义一边忍着疼痛,一遍在心中默默祈祷,这伤口千万别裂开了,不然这事就藏不住了。

“吁~”在一片守卫森严的山谷外,赵匡胤一拉缰绳,缓缓降低速度。

众人纷纷减缓速度,赵光义不着痕迹,将手往后伸去抹了一把,还好,伤口未裂开。

“陛下,这不是皇陵所在?”赵光义左右打量了一下,在脑海里比照地图一思量,总算想起来这是哪里了。

赵匡胤登基不久,便将此地方圆十里的山地划作皇陵范围,禁止一切闲杂人等入内。

赵光义也没多想,这自古以来,皇帝登基之后,修建皇陵都是头等大事,没想到,这里面居然还藏着不为人知的东西。

哪怕是赵匡胤亲至,守将也是再三核对之后才放行,守将及其亲卫,皆是覆盖面甲,只露出一双眼睛,赵光义也认不出这些人到底是谁。

过了关卡,守卫依旧森严,又往前走了一里地,地势渐渐开阔,有成片的木屋坐落于山谷之中。

“陛下,这......”赵光义指着眼前的景象,哪里有半分修筑皇陵的意思。

“光义啊,朕觉得,天下兴,百姓苦,天下乱,百姓更苦。我等受百姓供养,便应该体恤他们,以后这身后事,一切从简即可,大修陵寝,无甚必要。昔年,秦始皇,发民夫数十万修建皇陵,又如何呢?二世而亡!若是,多体恤百姓,或许不至于如此。”赵匡胤自知得位不正,易被天下与后世诟病,诸般行事,更得小心翼翼。况且比起皇陵,史书的评价,才是真正的流传千古。

自前唐安史之乱起,这天下的百姓,苦得够久了,总该过几天安生日子。

“陛下所言极是!”赵光义点头,若是有朝一日,他登大宝,也一定要爱民如子,当然了,必须得扫平天下之后才行。

“陛下圣明!”曹彬看差不多了,先拍一记马屁,不然他就跟空气一般,实在无甚存在感。

“民为水,君为舟,这道理一定要牢记!”赵匡胤这两年,一直如履薄冰,只希望早日荡平这天下,也能过几天清闲日子。

复又往前走了一些距离,数十名工匠正在忙碌,而其中一人身着道袍,分外惹眼。

“都小心一些,万万不能出岔子!”道长打扮的人,将拂尘别在腰后,正在指挥忙碌的工匠。

听见身后有动静传来,这位道长转身,当先入眼的,居然是大宋皇帝赵匡胤,当即赶忙躬身行礼,其余工匠也是一般无二。

“都免礼,平身吧。鲁道长,准备得如何了?”赵匡胤摆摆手,他今日来,是检验成果的。

这鲁道长,原本善于炼丹,被人举荐给赵匡胤,还以为能够凭借炼丹术,弄个国师之类的头衔,也算是为道门争了光。

谁知道赵匡胤对炼丹一点兴趣都没有,反而不知从哪知道,他有一手玩烟火的本事,便让其每日里琢磨这东西。

话说这东西,本就是炼丹时意外产生的,鲁道长也是从先人典籍中寻得,平日里偶尔表演一下,装一下得道高人罢了。

后来,便被安排在了这里,除了不能离开,倒是有求必应,赵匡胤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把这玩意的威力发挥到最大。

鲁道长都记不得被烧毁了多少衣服,就连这眉毛头发都烧了好多次,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捣鼓这玩意,反正就是日复一日改变配比,然后再点火观察,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比他初时装神弄鬼的威力强了不少。

就在鲁道长以为,他该拿着大笔赏银离开这该死的地方时,赵匡胤又调来一批将作营的工匠,听其调遣,就为了将这火药能够真正用于实战。

若是孙宇在此,一定能够看出,这正是火药最早的形态,虽然比起他最佳配比的颗粒火药差了很多,但是这般发展下去,也是早晚的事。

他们摸索了很久,总算找到一种可以用于实战的方法,那就是用作床弩的弩箭助推,将其射程发挥到极致。

原本的床弩,最大射程在三百步至三百五十步之间,若是绑上火药筒助推,便可令射程达到四百五十步左右,至于准头,那就看天意了。

后来鲁道长跟工匠觉得,这般的代价,就为了射出超远无准头的一箭,大概率能够射中一个小兵或者干脆是空地,这实在是亏本的买卖。

干脆就又进行改造,将弩箭中间掏空,装上火箭跟引信,而箭头同样是空的,里面装上易燃的火油,外面在绑上浸泡过火油的棉麻。这样一来,便诞生了远距离射程的火箭,至少可以夜间烧毁对方的营帐,制造混乱。

“这玩意,能够射多远?”赵匡胤接过鲁道长献宝一般的弩箭,确实有些意思,虽然听起来比孙宇攻杭州时的那玩意威力要小,但是咱这个会放火,也是很不错的。

只要一想到,在对方射程之外,以成千上万的火箭射去,特别是夜间,肯定以为是天外流火,不炸营才怪了。

“平地发射,可到一里地之外,若是在三丈高坡上,最远可及一里半。”鲁道长了然于心,这玩意他摸索了很久,基本数据都牢记在心中了。

“到不了两里地?”赵匡胤细细打量,比他想要的,还是差了一些。

通常大军扎营,周边巡逻不辍,勉强也就能摸到营地一里地外,若是遇上一些小心的将领,这距离还要再远一些。

“那就再绑上这个助推筒,进行再次推进,若是风向合适,射程可以达到,但是这方向难以掌控。”绑了助推筒,最大的麻烦就是容易被风影响准头,哪怕是火箭,你也得射到对方营地去。

“不行,还得继续改进,先以这助推筒推进,随后再将助推筒抛却,以箭杆中间的火药推进,准头必然要强上一些。”赵匡胤也没少琢磨这事,一眼就看出来其中的关键。

“陛下大才,草民不及也,这就再去试验,应该这数日便有结果。”鲁道长一拍脑门,他总是先以火箭本身推进加速,再以助推筒推进,只要反过来,丢掉助推筒,这方向必然要容易掌握许多。

一脸懵逼的赵光义跟曹彬,看着俩人拿着粗壮的弩箭在那比划,完全搞不懂他俩说的什么。

“这个先来放两记,朕看看威力如何。”赵匡胤觉得,哪怕眼下距离还不够,却也能够看出个大概来。

鲁道长自然是巴不得,搞了这么久,总算能够在皇帝面前露脸了。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给他起一座道观,周边再弄个数百亩良田供养,每日里翻翻典籍,炼些丹药,也好早日飞升。

“光义,曹爱卿,怎地还不跟上?”赵匡胤往前走了两步,却发现那来人仍旧站在原地,出言提醒道。

完全懵逼的两人,闻言赶忙跟上。

在一座高不过三五丈的小山头上,有一块平整的大石头,是非常合适的发射地,鲁道长之前就命人在大石头旁边搭了木屋,里面放着两架床弩,平日里用作试验。

在工匠七手八脚的忙碌下,两架床弩被搬上大石头,并排而立。

至于鲁道长,正在搅拌火药,一会准备装填。

鲁道长也发现这火药,一旦放置久了,威力便大减,必须重新拌匀。

火药、引信、火油等物,一件件挨个放置好,大概过了一炷香的功夫,两支装填完毕的弩箭,便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鲁道长将弩箭卡进箭槽,先拿起火把点燃了弩箭前方的棉布,顿时箭头燃烧起来,又点燃了弩箭后方的引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