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南唐 > 第五百零四章

乱世南唐 第五百零四章

作者:乱世浮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6 00:23:44

第五百零四章

乱世南唐第五百零四章此时已是深秋,第一场雪随时都会来,溪水很凉,很多见机快的士兵已经跳入溪水中,正奋力往对岸游去。

匡仲耒将长剑牢牢绑在腰间,在潘无霜错愕的目光中,纵身跳入寒冷的溪水。

潘无霜深吸一口气,抽出长刀有样学样,趁着现在还有机会,得速度快一些,否则他就成了垫背的替死鬼。

战争推进的速度,超出了林肇庆的预计,不过小半个时辰,就开始打扫战场,至于跳入溪水逃生的数百人,直接弃之不顾。

一切料理妥当,他该回建德去,给孙宇一个明确的答复。

至于匡仲耒跟潘无霜二人,浑身衣服都在滴水,秋风一吹,冷入骨髓。

与他俩一道同行的,还有三百余人,皆是全身湿漉漉的,这般下去,肯定要生病的。

“潘将军,不成了,再这般下去,大家都要完蛋。”匡仲耒体力不支,跑动时还好,一旦停下来,如何忍得住这般的寒气。

从昨夜到现在,也就中午休憩了一个时辰,潘无霜还行,匡仲耒是实在吃不消了。

潘无霜看看自己,全身上下就一把刀,匡仲耒与他的亲卫也是差不多,其他人更是两手空空,想生个火取暖,那也得找到火折子才行。

“大将军,那边好像有人家!”眼下正是做晚饭的时候,前方的山谷里,有一处有几缕炊烟升腾,必然是有人家的。

匡仲耒摸摸干瘪的肚皮,又困又饿,还冷得不行。

“走,去看看!”匡仲耒决定,先去那边休息一下,弄点吃的,把衣服烤干。

至于林肇庆会不会派人追上来,他倒是不担心,桥梁毁了,为了他们这些两手空空之辈,犯不着。

歙州承平多年,山谷里的小村庄,算是一座世外桃源,除了里正会来催缴税粮外,基本与外界没多少接触。

突然涌进数百号全身湿透的青壮汉子,打破了小山村的宁静。

村里人都出来了,汉子都将自家婆娘跟孩子挡在身后,他们不知道这些人准备做什么。

“诸位,这位乃是......”潘无霜清了一下嗓子,就打算用匡仲耒的名头来吓唬人,反正先把衣服烘干了,吃顿饱饭,好好的睡上一觉。

“诸位父老乡亲,我等乃是在溪水上跑船行商的,船被人动了手脚,我等落水逃生,现在身无长物,想在贵地借宿一夜,不知可否?”匡仲耒一把拉住潘无霜,他一个刚刚受命的节度使,混成这般情形,还不够丢人的吗?

“老朽见过几位贵客,我等向来好客,只是,贵客这人有些太多了。”一名拄着拐杖的老者,越过人群,走到最前方回道。

这村里总共也就二十几户人家,他们这一来,基本就要把地方全占了。而且这一个个都跟落汤鸡似的,肯定不是简单过个夜,这还得吃饭,今晚一顿,明早一顿,这不得把村里给吃空了。

“老人家,我等在绩溪县城中便有产业,必不会让村里白白破费。”匡仲耒忍住寒冷,打了个哆嗦,但是考虑到名声,也只能好言相商。

“这......”老者也有些拿捏不准,万一吃干抹净不认账,他们这损失就大了。

“这是本、咳、我的心爱之物,就抵在村里如何?”匡仲耒急着烤火,干脆将长剑往前一递,准备以此作为抵押。

“不用,不用,老朽这就带大伙去准备。”老者吓了一跳,这么多青壮汉子,好些还带着家伙,他居然还推三阻四的,赶忙招呼大家伙回去准备。

不过两炷香的功夫,村口的空地上,就架起了一堆堆的篝火,大家成群结队围着篝火,将衣服脱下来烘烤。

匡仲耒跟潘无霜的待遇就更好了,直接被老者带到自己家中,在正厅中烧起了火盆。

“来,贵客先慢用,家里做得太少了,老朽这就再去准备。”原本自家吃的饭菜,先端给他们用,自己再去厨房重新做。

刚到厨房外,就听见儿媳妇在跟儿子埋怨,这好好的饭菜,不仅便宜了别人,还得继续起火做饭,不知道要做到什么时候。

“都给我闭嘴!”老者进了厨房,直接对小俩口吼道。

平日里还算温和的老者突然发火,小俩口顿时闭口不言,心中却犹自气鼓鼓的不服。

“我老眼昏花了,你们也看不清吗?这哪是什么跑船的,你看看手上那茧子,还有那兵器衣服,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谁家跑船的这般讲究?”老者指着厨房窗外烤火的士兵说道。

“爹,那他们是做什么的?”小俩口对着窗外看了一眼,果然跟他爹说得一样。

“十有**是当兵的,而且这模样,是吃了亏。记住,千万别得罪他们,不对,你俩就不许出这道门,一会吃完就在这里凑合一晚。”老者看看儿媳妇,终究是不放心,这些人指不定就是吃了败仗的逃兵,谁知道会干出什么勾当来,老者眼下就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打发走就算。

睦州城中,渐渐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孙宇已经搬到刺史府办公,处理每日往来的公文。

睦州的官场,孙宇不打算动,眼下的一切,都是为了平稳过度。

这睦州城中,以前的军事上,肯定是陶桂说了算,政务上却是刺史负责。后来南唐大军攻来,睦州直接军政一体,刺史的职能便被闲置了。

“国公爷,这般推广,恐怕难度不小啊。”睦州刺史聂茂英,原本在家中赋闲,整日提心吊胆,各种情况都想过了,唯独没想过孙宇会亲自来府中请他。

孙宇进入睦州城不久,便安排人去民间打听,这刺史聂茂英的风评不错,那就不妨重用,也算是给南越旧臣一个态度,不仅是手握兵权的武将,文臣他同样重视。

聂茂英手中握着的,是一份执政文书,这里面的细则,在孙宇治下每一处,都已经落实到位了。但是在他看来,这其中的阻力,大到让他窒息。

“聂大人,这其中的政策,每一条都不能打折扣,必须切实落地。我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若是但有难处,就止步的话,岂非愧对治下百姓?”孙宇当然知道难,想要对那些大户动刀,这里面的牵扯太大了。

“睦州初定,这......”聂茂英仍有疑虑,这些大户可不是任人宰割的主,真的逼急了,背后的手段可不少。

他们这些当地方官的,大多都想做些造福百姓的好事,但这些都不可避免触动本地大族的利益。

这些大族在地方上经营多年,盘根错节,更有甚者,还私下组织乡勇,普通老百姓畏之如虎,就连州县里的官员,也根本动不得他们。否者税粮必然是收不上来,若是再**乱子,那肯定是要卷铺盖走人的。

“正是因为初定,尚没有那么多勾连,眼下正是好时机。聂大人,我主登基之后,朝堂之上,虽有诸般空缺,可若是没有实打实的政绩,这也是不成的。”孙宇知道这事难办,可只要有足够的吸引力,那就不成问题。

孙宇从来不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官员,你可以有自身的追求,但必须在规则以内。

一个官员,想要谋求更高的职位,那是本分,只要你能够拿出足够的功绩,他都愿意成全。可若是想走邪门歪道,那就别怪他不客气。

“国公爷,此事若想成,必须得先解决遂安汤氏。”聂茂英当然听出了孙宇的意思,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若是能够博得孙宇的青睐,进入中枢不过举手之劳。

他在睦州为官多年,治下各县,有哪些不给官府面子的刺头,他是一清二楚。往年,他不仅不敢得罪,遇上谁家老太爷过寿什么的,还得派人去随礼,就指着他们能够配合一些。

这遂安汤氏如今真正的话事人名汤仪,是从越国户部尚书位置上退下来的,在朝堂之上颇有几分面子,聂茂英根本不敢得罪。

这汤氏有良田万亩,因为地处边境,还做着走私的买卖,据说汤氏掌握了一条走私的路线,日进斗金。

这些年,通过彼此联姻的方式,汤氏与睦州其他几个大族,牢牢绑在一起,是地方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若是有官员试图动他们的利益,或是发动朝堂之上的力量将其调离,或者就使其政令不出门,而不得不屈服。

仅仅汤氏一族,豢养的护卫便不下千人,除了没有铁甲之外,其他装备一样不缺。

这样一支地处边境的武装,往山里一钻,大军都无可奈何。

“遂安汤氏?好大的威风。”孙宇嗤之以鼻,这越国地界,还能有比钱氏更大的家族不成?

“国公爷,这遂安汤氏,虽然看似招摇,实际上行事很小心,根本抓不到其把柄,很难定罪。”聂茂英不是没想过将其铲除,可他虽为刺史,不拿着切实的证据,根本无可奈何。

“陶将军可牵连其中?”其他人无所谓,若是陶桂牵连其中,就得将其摘出来,不然传出去,他一个卸磨杀驴的名声,是决计跑不掉的。

“应该没有太多牵扯,陶将军以前只是练军,与地方上并无太多交集。”陶桂是林肇庆打过来,才成为睦州实际的掌控者,此前跟遂安汤氏没什么来往。

“既如此,便拿这汤氏,做杀鸡儆猴的那只鸡,也好少造些杀孽。”孙宇的目的,是让所有人在他的规制之下生活,而不是杀戮,战场之上的杀伐,他就已经受够了。

汤仪如今六十有九,至仕已有三年,这年月,五十便是长者,七十真的是古来稀。

汤仪年少时,汤氏就是本地大族,一路科举做官往上爬,倒也算顺遂。汤氏这些年,借着他的便利,顺利登顶睦州第一大族。

汤仪这一脉,并非长房,如今的族长按辈分算,乃是汤仪的族侄。有着长辈的架子,又以尚书的头衔至仕,若是顺利的话,身故之后,朝廷怎么也得给个太傅之类的头衔,以彰体面。

如今呐,这越国都没了,这些待遇也就打了水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