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南唐 > 第四百九十一章 各表忠心

乱世南唐 第四百九十一章 各表忠心

作者:乱世浮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6 00:23:44

第四百九十一章 各表忠心

乱世南唐第四百九十一章各表忠心曹彬之前是放纵了些,却并非没有自制力,一旦手臂废了,他便无缘与战场。他的荣耀、功绩,也都随之而去,做一个普通的富家翁,就是他的结局。

“恨?我想取他性命,落得这般下场,不是很公平?”曹彬笑笑,战阵厮杀,与个人感情无关。他与孙宇之间,本来没什么关系,搏杀于阵前,也是为了功名。

赵光义哑然,虽然如此,他依旧不能释怀,这般令人难以启齿的伤口,只要一想到就满腔怒火。

比起曹彬,其实他的伤要轻上许多,只是位置比较尴尬罢了。

“末将尚未谢过府尹大人援手之义,还因此负伤。”曹彬颇感不好意思,那日是他坚持要出城斗将,意图将忠勇军骑兵一举歼灭,而赵光义却为救他负伤在床。

“曹将军何来此话?将军为了歼灭敌酋,置生死于度外,本官甘附尾骥。”赵光义将所有的愤恨全部收敛,都是为了这家国大义。

“府尹大人,末将此来,是因为天气越发冷了,这江南之地本就潮湿,麾下弟兄们衣衫单薄,战斗力恐将锐减。而且你我皆负伤在身,一旦有变,恐怕难以应付。”曹彬原本就是悍将一枚,攻打江宁如此顺利,更加不可一世。

可没想到在孙宇跟前栽了一个大跟头,忠勇军骑兵之精锐他也是见识到了,其他部属想必也差不了太多,便萌生了退意。

“曹将军与本官想到一处去了,估计明日就能将物资全部运出城去,后日一早,咱们天不亮就出发。”赵光义点头,本来该是等伤好一些再撤,但是这天意难测,万一降下大雪,便后悔莫及。

“府尹大人所言极是,本将这就吩咐下去。”曹彬点点头,这大军开拔,千头万绪,总要提前准备起来。

“哦,对了,安排些人手,在姑溪河靠近长江的一段,多下些明暗桩,注意避开对方的哨卡。”赵光义本来没想这么早走,既然时间提前了,该做的布置还是得做起来。

“府尹大人,是防着那位?”曹彬心中一惊,他还以为那位是跟他们一条船的。

“当然,人心隔肚皮,大家彼此利用罢了。我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宋,将军觉得,他会全心全意为了大宋?”赵光义本来就疑心极重,如何会信李季操。

“不会,府尹大人放心,末将这就去安排。”曹彬点点头,他很佩服赵光义,居然在这般形势下敢贸然进入江南。

两日后,天还未亮,江宁城城门大开,一队队精锐的大宋禁军,举着火把,背负包裹朝着城外开拔。

原本住在闻香阁的赵光义跟曹彬,这会已经各自在马车上,往采石矶而去。

赵光义趴在马车的软榻上,又过了两天,伤口已经结痂,不那么疼了,再加上四轮马车良好的稳定性,倒不至于太受罪。

可一想到这四轮马车也是出于孙宇之手,赵光义就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更难受的是,余庆阁的生意还要继续跟对方合作下去。

一年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眼下就算是他,也不敢停了这门生意,否则赵匡胤第一个要找他算账。

李从善立于宫墙之上,看着不断朝着定淮门汇聚的宋军,心中长出一口气。

“谭爱卿,速速派人出城,前往江北大营,调精锐入城驻守。另外,各城门先安排些人手驻防,诸位爱卿,家里的家丁护院,都要动员起来。对了,再去动员各坊,征调青壮先行维持城内秩序......”眼下江宁城**现了巨大的防御漏洞,很容易生乱子。

江北大营的士兵虽不足以制约水师,却能够抵御一二,坚持到镇海节度使郑彦华的到来。

“陛下,这钱粮从何而出?”严续轻捻胡须,这江宁仓库空的能饿死老鼠,就连皇宫里面也只给他们留了半月之粮,皇帝不差饿兵,一旦缺粮,这闹起乱子来,还不如不来。

“江北大营应该还有不少的粮食,着其自带粮草,后面再补上。至于银钱,眼下实在没法子。”李从善头痛不已,这人还不知道在哪,他就得考虑钱粮的事情,这江宁城被收刮得干干净净,别说供养大军了,再不想办法,今年冬天,肯定要饿死不少人的。

“江北大营的粮草,每月一供,眼下军中该有十三日的粮草。”贾彬掐指一算,应该差不多。

江北大营的粮草物资供应,都要从兵部走手续,贾彬自然是知道的。

平日里江北大营十数万大军,若是一次性供应太多粮草,万一生变,连半分掣肘都没有。

“那这十三日过后,粮草跟军饷从何而出?”李从善以手扶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别说攻伐孙宇了,恐怕自保都难。

“银钱、布匹这块,各地府库都尚有一些积蓄,至于粮草,只能从饶州、江州一带的官仓里调拨。速度必须快,慢的话,随时可能闹出祸端来。”严续也急着出谋划策,眼下这个朝堂本就巍巍颤颤,一旦引起大规模的民变,必然民心不稳。

无论是李煜还是李从善,甚至是李季操当国主,亦或大宋打过来,他严续都是稳坐钓鱼台。可是如今对江宁虎视眈眈的,可是孙宇,他能够想象到,那位若是打下江宁,他绝没有好下场,就算他愿意放弃恩怨,对方也不会放过他。

“此事,就有劳严爱卿起草诏令,孤加盖印章发往各地便可。”李从善点头,眼下最要紧之事,便是稳定局面,度过这个冬天,带到来年秋收,便能缓过劲来。

至于向南攻伐,这事只能暂时作罢,先加强内部稳定要紧。

“陛下,最麻烦的事情,恐怕就是镇海节度使郑彦华的大军,该如何安抚?”徐铉出声说道,这要把城防交给郑彦华,人家在苏州打生打死,一毛好处没捞着,死了那么多人,朝廷总要安抚一番,否则这城防岂能放心交给他们。

“诸位爱卿,孤初登高位,眼下局势不稳,需你我君臣同心,共度难关。孤决意拿出良田万亩,分给勇猛善战的将士。每一个为我大唐出生入死之人,都不该被辜负。”李从善心一横,钱粮都没有,他还有土地。

以前当韩王时,他便有良田近万亩,如今这皇室的财产也到了他的手里,加起来不下两万亩,其外还有山川湖泊不少,拿出这万亩良田买平安,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老臣愿意出良田千亩,另外回去之后,联络旧日同僚,一道为陛下解忧!”如今宋军退去,他们便可以在江宁城中自由活动了。

严续往日在朝中便有不少门生旧故,与他关系极为密切,由他前去说项,基本都会慷慨解囊,这就是严续的最大价值。

“臣家境尚可,却比不得严相,愿出良田五百亩,另外也愿意游说同僚,为国主分忧。”徐铉赶忙跟上,他徐家也是大族,这些年,他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虽然自认为还是颇为廉洁的,却依旧置下了不少的家当。

徐家本就是江宁大族,这些年在徐铉的照拂下,也有数千亩良田,但是这些都是徐家的产业,徐铉个人能够一句话出五百亩,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

他相信能够摆平族内所有不平的声音,毕竟若是他在朝中失势,族中失去的,肯定比这五百亩良田要来得多。

况且徐家的产业,可不仅仅是在江宁附近,在江州一带,甚至抚州,都购置了一些田庄,就是怕有朝一日,江宁出现大的变故,家族也能东山再起。

“臣愿意出良田三百亩,为国主分忧,往日交好的同僚,也尽力去说项。”贾彬的家境就更加一般了,兵部虽然也是很有油水的,但是如今这年月,手握大权的将领,他也不敢克扣。

况且贾家也不是什么大族,置办的田地也不多,城内倒是买了几个铺子,如今都被抢得空荡荡的。

“臣、臣愿出良田二百亩......”礼部尚书孔举瞟了一眼面色尴尬的游简言,当即先一步开口。

礼部是个清水衙门,大家都是知晓的,不然孔举也不会当时以侍郎之尊,却要去闻香阁主持什么文会,说到底就去捞钱去的。

对于孙宇此人,孔举颇多感慨,他结识孙宇,可是比韩王还早上那么一会。

如今孙宇跟韩王走到这一步,他也怕韩王对他有意见,一咬牙,就将一半的田地给捐出去了。

孔举之前比较喜欢,又没多少银子,最珍贵的,就是孙宇送他的那副前朝柳公权的字帖,如今也被宋军给收刮走了,一想到这个,孔举就心痛得直抽抽。

“孔爱卿有心了!”李从善点点头,倒没有为难他,本就刚当礼部尚书不久,以前也是穷惯了。

孔举跟孙宇有些私交,他是知晓的,不过礼部毕竟不是权柄极重的礼部或者兵部,倒不用太过担心。

如今未说话的,就剩下御史大夫游简言。

“游大人,陛下等着呢!”严续出言提醒,实际上就在等着看他的笑话了。

游简言比起在座的这些,出身便要低上许多,一辈子都在言官上混迹,为了往上爬,从来不私收贿赂,这也是严续最恨他的地方。

游简言作为御史大夫,这俸禄还是极高的,以前国主李煜,有时也会赏赐一些,照理应该过得还不错。

但是游简言此人,虽然不爱黄白之物,但是于政治上还是有野心的。为了拉拢下属,谁家有点什么事情,也都是慷慨解囊,这么些年下来,也就勉强在城中置了两间铺面。

游简言知道江宁低价太贵,倒也回老家筠州置办了些田地,以后也好告老还乡,过点清闲日子,可这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陛下,老臣于江宁附近并无田产,但是,老臣愿意带着御史台众人,巡视各州,查处贪墨。得来的银两,全部上缴国库,以填补国库之空虚。”严续心思百转,他不想被李从善嫌弃,得体现自己的价值。

果然,李从善眼中精光一闪,眼下最缺的就是银钱,只要能搞到钱就是人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