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南唐 > 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后薨逝

乱世南唐 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后薨逝

作者:乱世浮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6 00:23:44

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后薨逝

“是不是去了大宋?”太后一脸怒容,这韩王不在江宁,必然是去了大宋无疑。果然空穴来风,并非无因。

“母后听何人所言?”李煜眉头一皱,这太后必然是听到什么风声了,居然一口咬定是去了大宋。

“果然啊,你个不孝子啊,你就这么一个胞弟,你怎么舍得啊?你登基的时候,怎么说的?啊,你说说看,你当时怎么说的?”从小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儿子,当然知道其秉性,李煜这么说,必然是去了大宋。

“孤是没办法,他不去,就得我去。母后,从善去了,孤坐镇江宁,手握数十万精锐,必然性命无碍。若是孤去了,还能有的好?”李煜也急了,从善是你儿子,我也是啊。你舍不得从善,就没想到我吗?这一定不孝的大帽子扣下来,他也受不了。

“你怎么这么狠心啊?大宋,虎狼之地也,从善能去吗?”太后不管这些,反正将她儿子送去大宋,她就没完。

“母后,从善这是为朝廷分忧,非他不可。男儿大丈夫,志在四方,总要出去磨炼一番。”李煜开始讲大道理,只求能够安抚住她。

“为朝廷分忧?都是我生的,你坐于庙堂,受万民供养。却将弟弟送到大宋,你让母后我,怎么想?”太后大怒,这些道理还是自己教他们兄弟的,如今居然用来说教自己。

“母后,朝政大事,自有孤与大臣们决断。”李煜也不知道怎么说,心中本就有愧,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你,你好狠的心,早知......”太后怒急攻心,一口气闷在心中,上下不得。

“快,传御医,快!”李煜吓了一跳,赶紧上前一把扶住,不停在后背拍打。

李煜不停拍打,可惜徒劳,当御医到时,太后已然薨逝。

......

李煜坐在灵堂前,看着母后被收拾好的遗体,悲从中来,忍不住落泪。

“老安,从今日起,孤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不过短短一月时间,皇后、皇子、太后相继离世,胞弟也北上大宋,身边最亲近的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今后想说些体己话,都不知道寻何人。

“还有皇长子在呢,况且陛下正当壮年,以后必然子嗣繁茂。”安近海只得安慰道,最近这宫里,确实不太平。

“仲禹呢?寻他过来,陪陪孤。”说起皇长子,自打皇后走后,好像就没见过了,经老安一提,才想起来,自己的嫡长子还在。

千里之外的福州,罗继兴一脸阴沉,看着后方过千的骑兵,不停上前滋扰,让他根本无法快速行军。

之前罗继兴留了五千人断后,结果这骑兵后面,还有数千精锐步卒,被对方一口吃下。自己大军若是想要反扑,对方利用机动优势,瞬间远离,追之不及。

罗继兴现在只有一个念头,退到罗源县,比起粮仓完全烧毁的连江县,罗源县还有一些储备,至少能够挨过眼前最艰难的时刻。况且罗源县离温州不远,获取补给要方便许多。

罗继兴将披风裹得更紧一些,这天气越发冷了,虽说这边通常不会下大雪,可他赌不起。而且越往杭州去,下雪的概率越高,一旦下大雪,他的后勤就完全断了。

“侯爷,还要继续吗?”韩载武看着眼前被毁坏的浮桥,敌军已经过河北上罗源县,从这里南下,正好是连江县。

“算了,咱们先去连江县。”孙宇也不敢继续渡河追击,那样太过危险,这里本就山岭纵横,不利骑兵。对方尚有四万多精锐,他这点人手根本不够看,还是南下先将连江县给占了。

如今忠勇军已然拥有四州之地,人口最多的当属泉州与福州,福州重地,还是将徐易调来坐镇,他才能放心。

至于空缺的剑州刺史,齐威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为人不错,也是最早投效自己的,该给个机会。

至于原先的福州长史陆谦,孙宇打算继续任长史,辅助徐易,尽快将福州从战乱中恢复过来。

孙宇想好之后,直接下马,将信写好,派人送去剑州。

当大军抵达连江县时,这座县城比起当年的剑浦城,稍微好些,却也满目疮痍。

“老人家,这城里的人,都去哪了?”孙宇叹口气,这没经历过战阵的城池,居然也如此凄凉。

“逃命去了。”老汉抬头看了一眼,这城里的士兵刚走,怎么又来了。

“逃命?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孙宇愣住了,这连江县又没发生大战,为何要逃命。

老者叹口气,絮絮叨叨诉说起来,孙宇听了半天,总算听了个大概。

原来那日粮仓起火,城中诸将自知罪责难逃,干脆放纵麾下在城中抢掠,意图用抢来的财物保命,另外还掳掠青壮,去往后方参与运输粮草。

城中大乱,除了被掳掠走的,剩下的人皆是想法子逃出城去,也就这些个老弱病残,没人看得上的,还留在城中。

“你等以何为食?”这满城的老弱,钱粮被劫掠一空,眼看天气渐寒,恐怕日子不好过。

“年纪大了,原本也吃不得多少,那边还有些糠麸,过一天算一天。将军若是看上了,拿走无妨。”老汉摇摇头,他儿子带着老婆孩子逃了,只要他们能活下去就行,他一把老骨头,能不能活过这个冬天还不知道呢。

“我等忠勇军士兵,向来不劫掠百姓为生,你等安心在此,本官尽量筹措粮草,以待来年。”孙宇起身拍拍手,继续往县衙方向走去。

城中到处飘扬着烧焦的味道,既有烧毁的粮仓,也有后来纵兵劫掠时放火烧屋产生的,道路上不时有散落的砖石木料,孙宇一行不得不下马步行。

往日里威严无匹的县衙,如今也是破败不堪,就连大门也散落在地,上面还有一滩狗屎。

如今连江县城的情况,明白无误的告诉孙宇,什么叫兵过如篦。

“先派人驻守城门,然后清理街道,本官就先在这里办公了。”眼下这连江县,受创太重,孙宇决定亲自坐镇数日,给人信心,让这座城池尽快恢复生机。

城中尚留的老弱,看着正在卖力清理街道的忠勇军士兵,都以为自己眼花了,怎么还有这种好事?

“即日起,城中四门,每日早晚施粥,所有乡亲父老,自带碗筷,前往领取。”数名士兵一路敲锣打鼓,大声宣告,还沿街张贴告示。

听说有粥喝,比起糠麸之类难以下咽的食物,要好上太多了。

老汉回到厨房,拿起一只带豁口的碗,那已经是最好的了,其余都在乱兵收刮的时候,摔成了碎片。

从门后拿起一根木棍,支撑着往城门走去,一路上,三三两两的老弱,结伴朝着城门走去,有些还带着年幼的孩子,估计父母都出了状况,不然该是逃出城了。

离城门尚有半里地,粥香缓缓飘来,早已饿急的众人,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诸位,我忠勇军施粥的标准,就是可以立筷!”负责施粥的都头,将一把筷子直接插在粥里,筷子纹丝不动,牢牢站好。

每一个粥锅旁,都站在一位忠勇军士卒,用标准的木舀,每人一勺。

众人看着碗里浓稠的白粥,还有那一小勺咸菜,皆是面露喜色,当真遇到了好心人,那位镇海侯,果真是菩萨心肠。

众人大多盛好粥,直接寻个地方坐下来,趁着热气,好好享受一番。也有一些,端着碗,边吃边往家里赶,包括孙宇之前进城问话的老汉。

之前儿子媳妇逃离时,只带走了孙子,还有一个孙女,藏在院子里水缸下的地窖里。如今这忠勇军秩序井然,还有上好的白米粥,得赶紧让孙女也拿着碗来排队,错过这次,就得等到明天早上了。

孙宇立于城头,看着越来越长的队伍,不由得心生感慨,当时以为没多少人,没成想还有这么多人藏起来,如今看见危险过去了,纷纷出来寻吃食了。

“侯爷,咱们的粮食也不多了啊。”陈启霸挠挠头,这福州城周围他们收了一批税粮,再被罗继兴纵兵劫掠一番,早已空空如也。闽江南岸的诸县,税粮也被折腾的差不多了,如今这福州,基本成了消耗粮食的无底洞。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能接济多久,就撑多久。”孙宇也知道,这一次折腾,基本将福州粮食消耗得差不多了,得靠其余三州接济,才能熬到明年收夏粮。

孙宇一阵头大,福州缺粮,而且是奇缺,这才是他把徐易调来福州任职的真正原因。作为自己麾下头号文官,这基本的面子还是有的,由他来筹措,应该不至于饿死人吧。

大琉球岛上,气候宜人,宝岛县巡检贺兰山,正带着人巡逻各乡,虽说县城还没有影子,但是各乡如今也快建设得有些模样了。

“巡检大人,船队!”小石墩眼尖,老远就看见一支庞大的船队,从远处海天一线浮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