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帝:山河少年行 > 第540章 赵子龙骑兵突袭,贾文和诱敌出兼

赵云带领着一万精锐骑兵,马不停蹄地赶路,终于与张绣成功会合。他们来不及休息,立刻对魔军大寨发起了突袭。

此时的樊稠毫无防备,他怎么也想不到龙胆军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猛。龙胆军如同一股旋风般席卷而来,樊稠的军队在惊慌失措中节节败退。龙胆军连续攻破了十二个大寨,势不可挡。

当贾诩率领主力部队和粮草到达时,樊稠已经失去了二十四处大寨。这让贾诩十分震惊,他没想到龙胆军如此凶猛,竟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如此大的战果。

然而,龙胆军在控制了谷口后并没有继续进攻,而是选择了稳健的战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贾诩在军议上严肃地说:“两位将军,魔军大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不宜再盲目强攻。还是要按照原计划行事。”

赵云微微一笑,回答道:“参军放心,龙胆军上下将全力配合您的计划。”

贾诩毫不推辞,他深知时间紧迫,立即着手执行抢收秋粮的作战计划。这个计划关系到整个战局的胜负,他必须全力以赴。

他先让夏侯兰带领着一万龙胆军分成一个个百人小队,在官道两旁散开,迅速收割地里的庄稼。

樊稠看到这一幕,无奈之下只得命令魔军从大寨中出来,分兵几路去驱赶秦军。

贾诩见魔军已被引出大寨,立刻对赵云和张绣说:“两位将军,你们尽快带人收割出寨的魔军,尽量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

赵云和张绣相继离去后,贾诩立即调整部署,加强中军的防御。

樊稠派出的军队根本无法阻止秦军的行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秦军将收获的粮食打包带走,甚至连秸秆和稻草都被收走作为战马的饲料。

樊稠想到如果秋粮欠收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不禁皱起眉头。他知道必须采取行动来阻止秦军的抢收行为,但这意味着需要增派更多的兵力。然而,他手中的兵力本来就有限,这样做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当他派出的魔军将士走出大寨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怎样的命运。无一例外,他们都被赵云和张绣所率领的秦军击败,并成为了他们的俘虏。每一次出击,樊稠都会失去一部分士兵,而他的兵力也因此越来越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樊稠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阻挡龙胆军的抢粮主力。尽管他不断地尝试,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他的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也大大降低。

就在此时,赵云和张绣抓住机会,出兵偷袭樊稠的大军。这次袭击给樊稠的军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他们再次被削减了一次兵力。樊稠感到绝望,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无力再派兵去干扰秦军的抢收行动了。

最终,樊稠不得不承认失败。他意识到自己的计划已经彻底破产,而秦军则成功地完成了抢收任务。这场战斗不仅让樊稠失去了大量的兵力,还让他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樊稠深知自己已经处于劣势,如果不采取行动,那么他将会失去更多的领土和资源。因此,他决定向安邑求援,希望能够得到足够的兵力来扭转战局。

郭汜收到樊稠的求救后,立刻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他明白如果不尽快援助解良,那么他们将面临巨大的损失。于是,他迅速调动三万大军北上,前往解良支援。

与此同时,在解良前线,贾诩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智慧,成功地预判到了樊稠的下一步行动。他深知樊稠会向安邑求援,并预计到郭汜会派遣大军前来。为了应对这一情况,贾诩果断地派出使者,向井径关请求增援。

井径关中,秦子玉接到了贾诩的求援信。他深知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也知道贾诩的判断不会有错。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下令刚抵达井径关的马忠率领军队出关增援。

马忠接到命令后,带领着精锐部队火速奔赴解良前线。当他到达时,贾诩立即将他编入了抢粮大军。这支抢粮大军由经验丰富的士兵组成,他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农具,快速而高效地收割着成熟的庄稼。

随着马忠带来的生力军加入,抢收粮食的大军实力大增。他们的收割速度大幅提升,原本需要数天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只需要短短几个时辰就能完成。在秦军的努力下,大片的庄稼被迅速收割下来,堆积成小山般的粮食堆。

郭汜得知秦国向解良前线增兵的消息后,心中不禁一沉。他意识到自己的对手比想象中更为强大,不仅拥有出色的将领,还有充足的兵力。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他不得不不断从安邑调派守军加强解良前线的防守力量。然而,这样一来,安邑的守备力量就变得薄弱起来,给了秦军可乘之机。

然而,贾诩面对安邑这样的重城却毫不动心,他一心一意地专注于抢收解良一带的粮食。经过连续三天的紧张劳作,秦军成功地收获了大量的粮草,同时也打破了解良一带的供需平衡。

由于大量河东百姓的庄稼颗粒无收,他们面临着严重的饥荒,不得不成群结队地涌向樊稠的各个军营寻求食物。这些饥饿的百姓被生存的压力所迫,已经失去了理智和耐心。

在饥饿的驱使下,百姓们开始冲撞军队,而守卫营地的士兵根本无法抵挡这股汹涌的人潮。郭汜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愤怒地直接下达命令,要求守军驱赶这些饥民。

樊稠劝谏道:“将军啊!这些饥饿的民众进入营地,是因为他们信任我们会给予救济。如果我们反而采取相反的行动,后果将无法想象。”

郭汜叹息着说道:“秦军的抢粮计策真是狠毒至极。我们既然失去了先机,就必须承受相应的后果。如今军队中的粮草已经所剩无几,而洛阳城那边正忙于备战虎牢关,根本没有多余的物资来照顾我们这边。解良原本是河东的粮仓,但现在却成了秦军的战利品。目前的问题并非是民心所向,而是关乎大军的生死存亡。”

樊稠突然明白了过来,他意识到这个看似简单的填空题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选择题,而且并没有确定的答案。面对这样的困境,樊稠感到无比痛苦和无奈。

一方面,如果选择救助饥民,那么大军的粮食供应将受到严重影响,可能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甚至崩溃;另一方面,如果不救助饥民,他们将会饿死或被乱军杀害,而自己也会背负着沉重的道德负担。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樊稠最终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为了优先保障大军的供给,他不得不狠下心来,驱赶那些饥饿的百姓。虽然内心充满了愧疚,但他认为这是为了整个大局考虑,也是为了更多人的生存。

然而,这个决定却让他背负起了沉重的良心谴责,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