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帝:山河少年行 > 第254章 秦子玉明悟国运之争,大将军游说赵王陈余

韩信手持王剑赤霄,稳稳地平举着它,眼神坚定且充满决心,义无反顾地朝着赵王陈余的脖颈猛刺过去!

与此同时,在左翼战场区域,被韩信所带动的秦子玉也迅速做出了反应。只见他手握墨冰枪,如闪电般迅速出击,让陈通瞬间陷入了无法逃脱的困境之中,甚至连一丝一毫扭转局势的机会都没有。

就在这惊心动魄的战斗中,秦子玉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国运之战,说到底就是各个精英阶层之间的较量。而当这种对抗发展到巅峰时,便会逐渐演化成由杰出人物引领的大道对小道的吞噬。

这世间存在着无数种道路,但这些道路都是由圣人所开创出来的。由于每位开创者自身实力的差异,他们为后世之人所提供的力量支持也是千差万别的。

而后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只能无奈地选择那些被大多数人认同的大道。长此以往,许多缺乏吸引力的小道命运变得十分悲惨。它们要么被迫改变方向去依附于大道,要么就在与大道抗争的过程中销声匿迹、灰飞烟灭。

韩信目光如炬地凝视着赵王陈余,字斟句酌地发问:“赵王陛下,您认为究竟是人才辈出的环境引发了乱世的到来,还是苍生悲惨的宿命孕育了众多英才呢?”

赵王陈余深思熟虑后回应道:“百姓渴望得到英雄的引领,如此一来,英雄便应运而生。然而,英雄亦有高下之别,他们在证明自己观点与理念的征程中,迫使天下苍生必须做出抉择。待到有人成功汇聚起绝大多数力量时,便会千方百计地铲除那些不安定的因素。”

韩信追问道:“此言论何意?”

赵王陈余答道:“其中道理显而易见,这世间各国所能给予的职位名额早已既定,但杰出之人却犹如春雨后的竹笋一般源源不断地涌现而出,于是便造就了众人争抢同一职位的局面。”

韩信再度提问:“那么,该如何平息这动荡不安的乱世呢?”

赵王陈余叹息一声说道:“唯有当所有卓越非凡的人才皆能寻觅到恰当的归宿,天下方能恢复安宁,相安无事。”

韩信一脸疑惑地问道:“赵王陛下,难道这就是您宁死不屈、顽强抵抗的缘由所在吗?”

只见赵王陈余缓缓地摇了摇头,眼神坚定且充满无奈地道:“并非如此啊!任何旁人皆可选择投降归顺,但唯我不行啊!”

其中缘故其实甚是浅显易懂——他可是当年西楚霸王项羽亲自册封的一方诸侯之王啊!如今汉高祖刘邦欲树立其汉室正统之威名,则势必要给予这位前朝旧臣应有的王侯礼遇。然而,正是这般尊崇华贵的王者殊荣,却往往会在无形中衍化成各股势力间最为动荡不安的根源所在。

毕竟防患于未然乃人之常情,多数人为求稳妥保险起见,通常都会毅然决然地采取一种能彻底根除后患的方式来处理此类棘手难题。

于是乎,那些身怀大志却暂时未能得志、极具称王称霸潜力的贤能之士便成为了他们首要铲除的对象,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从根本上将这些潜在威胁扼杀于摇篮之中,以绝后患。

赵王陈余深深地叹息着说:“人的敬畏之心啊,那可是维护天下太平稳定的基石与根本!倘若这世间众人心中的那份敬畏消失殆尽,那么整个社会的心理平衡将会被彻底打破,届时,原有的秩序和规则也将如土鸡瓦狗般不堪一击、迅速土崩瓦解。”

韩信眼神犀利而坚定,毫无商量余地地质问赵王陈余:“赵王陛下,时至今日,局势已然明朗,汉皇雄才大略、势不可挡,其统一天下之势已成定局,您难道还要做那以卵击石、自不量力的螳螂吗?”

听到这话,赵王陈余陷入了沉默之中。其实他心里很清楚,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有死路一条,但让他就这样心甘情愿地认命赴死,实在难以接受。毕竟,谁会愿意莫名其妙地冤死呢?

可惜事到如今,汉军早已牢牢掌控住了战场的主动权,困兽犹斗只不过是徒劳无功罢了。

韩信见陈余心生动摇,嘴角微扬,露出一抹似笑非笑、若有所思的神情,缓缓说道:“为了汉国的长治久安,赵王陈余必须得死;但若是作为一个归隐山林的隐士陈余,则又另当别论了。”

陈余闻言,冷哼一声,满脸不屑地冷笑道:“你真以为汉皇会如此轻易地放过我这个与他作对之人?让我安然无恙地脱身离去?”

韩信却不以为意,摆了摆手,云淡风轻地回应道:“汉皇一心追求的无非是天下太平罢了。只要能确保赵王陈余从今往后销声匿迹,再无踪迹可循,其他细枝末节之事便无关紧要了。”

陈余听后心生疑惑,眉头微皱,追问道:“我不正是那赵王陈余么?难道还能有他人取而代之不成?”

韩信一脸淡然,语气轻松随意地答道:“此赵王陈余乃是赵国之主宰,万民敬仰之君王。然而,你完全可以摇身一变,舍弃这尊贵身份,成为一介平民百姓。届时,只需寻一人代替你,披上你的黄袍,于众目睽睽之下慷慨赴死即可。如此一来,你便能重获新生。”

陈余无奈地叹息一声,感慨道:“虽然此举或许能够骗过那些无知的平民百姓,但对于赵国的众多文臣武将而言,要想隐瞒真相谈何容易啊!”

韩信微微一笑,轻声解释道:“阁下不必过于担忧,只需让普通百姓深信您已离世,赵国的文臣武将们皆乃聪慧之士,自会对此佯装不知,甚至会竭尽全力将其变为既成事实,并加以确认。如此一来,一切便可尘埃落定。”

陈余不禁叹息一声:“莫非此便是世人所言之‘人走茶凉’乎?”

言语之中透露出无尽的落寞与悲哀。

韩信无奈地苦笑着回应:“这或许可称之为一种心照不宣的处世之道吧。赵国的文臣武将们深知若背上背叛主公之罪名,后果不堪设想,故而绝不会轻易打破现状。倘若普通百姓知晓您尚在世,那么他们究竟是该继续为赵国竭诚效忠呢,亦或是改变立场转投汉国麾下呢?实难抉择啊!”

陈余眉头紧皱,沉声道:“然而,我尚有一子!”

他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韩信却毫不避讳,坦率地答道:“您之子尚且年幼,且并非赵王世子。赵国的文臣武将皆系您之臣子。一旦您不幸离世,他们即成为无主之臣。此后不论作出何种抉择,均无需承受叛主之恶名。”

其言辞犀利,一针见血,令陈余陷入沉思。

陈余懂了,赵王陈余既死,赵国又没有世子承继大统,赵国的文臣武将就恢复了自由身,可以名正言顺的效忠汉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