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帝:山河少年行 > 第218章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萧何月下追回良臣

韩信谈到驭将之法时,他所强调的核心观点只有一个:每个人都应该专注于自己分内之事,不要去干涉他人的事务。

尤其是当军队遭遇袭击时,各个军帐首先要做的就是就地集合,并保持警惕,耐心等待新的指示,绝不能像没头苍蝇似地四处乱窜。

实际上,敌人冲击阵营可能会带来一些损失,但真正毁灭性的灾难,往往源于己方人员的无序奔逃。

一旦有人逃离,那么整个军帐中的大多数人很可能会陷入崩溃;而如果一个军帐中的所有人都开始拼命逃窜,这种恐慌情绪将会迅速蔓延至周边人群,最终从小溪汇聚成汹涌澎湃的巨浪。

秦子玉对韩信的这一理念深表赞同。在军队中,统帅需统御大将,大将则要管理校尉,校尉再统率普通士兵。

如此分层级管理,实则考验着统帅的居中调配能力。若能有效调度,则可以集中优势兵力于局部地区,进而不断扩大优势,并最终牢牢掌控住战争的主动权。

如果调度不得当,就会给敌人留下可乘之机,即使拥有兵力上的优势也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韩信以治粟都尉府的官吏为基础,开始运用《太公兵法》对他们进行训练,不久便取得了显着的成果。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韩信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

更何况此时的汉王国势日益强盛,还有着蜀地艰险的天然屏障。即便偶尔有山民作乱,也只需派出周勃和灌婴前去镇压即可,连樊哙都几乎没有出手的机会。

汉王长期处于太平时期,新近招募的士兵根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斗。

而且各级军官们都还年轻力壮,职位基本没有空缺。再加上现在已经没有战争的紧迫压力,汉军自然也就找不到正当理由来扩充军队规模。

这样一来,韩信只能继续在治粟都尉这个职位上虚度光阴。

而对于一个立志要驰骋天下、一展宏图伟业之人而言,这种状况简直就是无法忍受之事。

韩信的耐心正一点一滴地消逝着,他觉得自己在汉军里已难有出头之日,便心生去意,计划离开汉国,到广袤的中原地区碰碰运气。

当秦子玉得知韩信要出走时,二话不说立刻前去找大司农萧何商议此事。

萧何听后不以为然地笑道:“不过就是个小小的治粟都尉罢了,而且还是从楚军中逃跑过来的小角色,走了便走了吧,没什么好惋惜的,更无需挽留。”

秦子玉无奈地叹息一声说:“萧大人啊,您可知道,如今汉国诸位将领虽说都能独当一面、镇守一方,但他们毕竟只是百里之才。无论在进攻还是防守方面确实称得上是当世豪杰。然而国家之间的争斗并非一成不变,攻守之势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汉王帐下唯有韩信能够统领群贤,如果让他这样离去,那么汉国夺取天下恐怕还要再拖延数年时光,搞不好连冲出这重重山脉的机会都渺茫至极啊!”

萧何站在窗边,眉头紧皱,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迷茫。他不停地踱步,时而停下沉思片刻,时而又喃喃自语着什么。

经过长时间内心激烈斗争后,仍无法下定决心。

直到明月高悬于柳树之巅时,萧何终于做出决定。他叫来秦子玉,并带领着三百名忠诚勇敢的亲兵踏出大司农府大门。

突然一名探子快马来报:“大人,据可靠消息称,治粟都尉韩信,已悄然离开国都南郑,好像朝着陈仓方向而去。”

萧何心头一紧,立刻下令:“前方带路,无论如何必须在黎明破晓前赶上他!”

探子遵命后迅速跳下马背,换乘一匹精力旺盛的骏马,冲到队伍最前列引领众人前进。

萧何深知此次行动意义重大且时间紧迫,但为免引起不必要麻烦或误解,还是特意派遣使者赶往王宫,向汉王详细报告自己一行人的行程安排及目的。

一路上,秦子玉始终默默无语静坐在马背之上,仿佛世间万物都与之无关般沉浸其中。

萧何忍不住叹息一声问道:“先生觉得我们这次是否能够成功留住此人呢?”

秦子玉苦笑着回答:“能否留住人,其实并非关键所在。真正重要问题,在于即使将人留下,以后又该如何妥善运用发挥其才能呢!”

萧何听后,亦陷入沉默思考,良久缓缓点头,表示赞同毕竟留人容易,用人难。尤其像韩信这样才华出众者,更需谨慎对待。关于如何任用,还需得到汉王最终首肯,方可实施。

不过萧何也想听听秦子玉的态度,于是就开口问道:“先生觉得,应该怎样安置韩信呢?”

秦子玉微微一笑,答道:“这就要看汉王的志向究竟有多大了。”

萧何听后有些不解,追问道:“这话是什么意思?还望先生明示。”

秦子玉沉思片刻,然后缓缓说道:“如果汉王想要一统天下,那么韩信一定要被封为大将军才行;但若是汉王只想偏居一方,做一个守城之主,那么给他一个能够独自统领一军的军司马职位也就足够了。”

萧何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啊。

可是韩信先是离开了项羽的军队,放弃了执戟郎中的职务,后来又从刘邦那里逃走,辞去了治粟都尉的官职,而且这两个势力都没有亏待过他。

一想到这些,萧何心里不禁有些没底。

这时,秦子玉安慰道:“萧大人不必过于担忧,韩信只不过是一把锋利的武器罢了。他的忠诚程度,并不取决于他自身的品性,而是取决于掌握这把利刃的汉王。等到天下太平之时,将他舍弃掉也未尝不可!”

萧何不再有任何犹豫和担忧,他迈开大步,步伐明显加快了许多。

夜幕降临,明月逐渐向西落下,萧何和秦子玉终于抵达了寄宿的驿站,并见到了在此休息的韩信。

萧何毫不掩饰地直接开口说道:“跟我一同返回吧,我将竭力劝说汉王册封你为大将军!”

他的语气坚定而有力,态度十分诚恳。

韩信则顺着萧何的话回应道:“回去倒也无妨,但若事与愿违,无法如你所愿呢?那时你打算怎么办?”

萧何毫不退缩,郑重其事地许下诺言:“倘若未能办成此事,我必定向汉王请求辞官,然后陪伴你一同离去。”

他的目光坦诚且坚定,有一种令人信服的魔力。

听到这番话后,韩信也不再故作姿态或迟疑不决,立刻回答道:“如此甚好,那我便答应随你一同回去!”

就这样,萧何成功地说服了韩信,两人一同踏上归途,回到了大司农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