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帝:山河少年行 > 第144章 破桎梏秦子玉称尊,受庇护绿林城改名

当秦子玉踏入第三阶段,他如梦初醒,深刻地认识到将自己视为唯一的中心是多么的偏执和狭隘。

他认为这种唯我独尊,其实就是在自我设限。剥夺别人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前路崩塌,算得上是两败俱伤。

须知道,这个世界广袤无垠,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世界的中心,不应该唯我独尊。从这个视角看,每个人的利益诉求都应被尊重,这是基本的行事准则,也是生而为人的义务。

换句话说,我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道路上,要坚守底线,那就是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同时,我们应该追求更高的目标,让个人的利益与大多数人的利益趋于一致,如此,方能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获得更加纯粹的力量。

到了第三阶段,秦子玉痛苦地发现,世间似乎并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他既渴望追求自己的利益,又希望能够尊重他人的诉求,然而,这对个人能力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在现实的压力下,他感到困惑和无助,仿佛置身于一片迷茫的海洋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毕竟世间利益自有定数,若是有人多拿一点,其他人就会少得到一些。

如何形成微妙的平衡,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做到的。

秦子玉心里清楚,倘若没有足够的智慧,要想做到这一点简直是难如登天。每向前走一步,他都不得不面对内心的挣扎和纠结。

曾经坚定不移的信念,在现实的冲击下逐渐动摇。前一刻还深信不疑的善良,转眼间却出现了裂痕,这让他的三观瞬间崩碎。他开始对自己和这个世界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他思考了很多,就拿“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句流传已久的话来说,对于那些心怀正义、行侠仗义的人而言,这无疑是至善真理。

然而,当侠客眼中的不平事实际上是围捕恶人时,这一刀的相助却无意中放跑了恶人。随后,恶人继续为非作歹,而侠客的声名却并未受到损害。

于是,“侠以武犯禁”的说法一直以来都备受诟病。究其原因,无非是侠者往往缺乏足够的情报支持,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偏听偏信。一旦轻易地拔刀相助,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恶势力的帮凶。

秦子玉在书山的升华过程中历经沧桑后,终于恍然大悟。他意识到所谓的行侠仗义、降妖除魔,无非是在特定的机缘巧合下,卷入了他人的因果之中。

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侠客们也在不知不觉中选好了自己的立场。他们种下善因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地扯上了恶因。至于能否结下善缘,尚不得而知,但与人结仇却是在所难免。

秦子玉深感修道的真正意义,在于超脱世俗的恩怨情仇。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们往往被情感所困,被恩怨所扰。而修道,便是要超越这一切,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他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寻求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

在不知不觉中,秦子玉离书山之巅已仅有一里之遥。

完成第三阶段后的他,犹如脱胎换骨,整个人的气质都得到了升华。特别是对于正邪的认知,更是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推崇正道,也对邪道的存在多了几分宽容。

他开始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也知道对于邪道只能压制,不可彻底的消灭。这样不是放虎归山,而是让正道拥有一定的生存压力,从而竭尽全力的提升自己。

秦子玉终于洞悉了,为何正义总是能够战胜邪恶?而正义却从未想过要将邪恶彻底消灭。原来,那些执掌正道的人都深知,只要人类发展的核心源动力是“竞争”,就必然会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

世间的利益是有限的,有人得利,就注定会有人失利。无非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强者为王,但也需要给弱者留一线生机。

在最后一里的路途上,秦子玉感到前方的道路变得模糊不清,仿佛失去了方向。

眼前唯一清晰的,是那句古老的格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他睁开双眼,惊讶地发现眼前的书山竟然变成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波涛汹涌,让人望而生畏。

要想横渡这片茫茫大海,就必须凝聚出专属的渡船。秦子玉陷入了苦思,却始终不得其法。

塔灵看到他的困惑,焦急地提醒道:“人尊,人尊,受人敬,方可称尊!”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击中了秦子玉的心灵。他恍然大悟,要受人尊敬,首先要自己尊敬自己。既然要成为受人尊敬的主,就需要构建一套扎根于地界的规则体系。

只有成为规则体系的核心,才能教化世人,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天地之道,在于创始,需要有开创的勇气和智慧;在于教化,需要有耐心和慈悲;在于约束,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公正的执法。

秦子玉深知这其中的道理,他决定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践行这天地之道。

秦子玉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终于鼓起勇气尝试构建属于自己的规则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他投入了无数的心血和努力。

他体内的先天元气树仿佛感受到了他的决心,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转眼间,这棵树竟然变得高耸入云,黑白分明。

树的正面一片洁白,万千元果闪耀着五彩斑斓的光芒,如同一座绚丽的宝库;而背面则是漆黑如墨,无数元果如同夜空中的繁星,点缀着黑暗。

黑白两种力量在树中流转,相互交融,最终化为万千大道。秦子玉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领悟到了海纳百川的胸怀,他学会了兼收并蓄,不仅懂得如何保障自己的利益,更明白了尊重他人利益的重要性。

他终于明白,每一个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不再对他人过分苛求,而是明白了给人留下余地的道理。这种觉悟让他的心境变得更加宽广,也让他的规则体系更加完善和人性化。

秦子玉的凝聚规则之路崎岖不平,充满了艰难险阻和重重挑战,但他凭借着坚定不移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一路咬牙坚持,终于迎来了这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光辉时刻。

他静静地凝视着自己亲手创造的规则体系,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和欣慰。这个体系不仅仅是他智慧的结晶,更是他多年来心路历程的真实见证。

在成长的过程中,秦子玉遭遇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他曾在黑暗中徘徊,感到迷茫和无助,但内心的信念却如一盏明灯,始终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他不断地摸索、尝试,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一步步地构建起这个规则体系。

这个体系的每一条规则,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其中的苦与乐、泪与汗,只有他自己最能体会。

如今,看着这个完整而严密的体系,他明白,这是他用汗水和努力浇灌出的花朵,是他人生的重要里程碑。

他感慨万分,回想起曾经的奋斗岁月,那些夙兴夜寐、埋头苦干的日子,如今都化作了宝贵的财富。他庆幸自己没有放弃,感激曾经的坚持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收获了成长和坚韧,这些宝贵的品质将伴随他一生。

此时此刻,秦子玉的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这个规则体系将会对更多的人产生影响,帮助他们更好地前行。

他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为他人带来启示和帮助,让他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少一些坎坷,多一些顺畅。

这一刻,秦子玉感到无比自豪。他深知,成长的道路从未停止,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待着他。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将继续勇往直前,不断完善这个规则体系,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在历经无数的艰难险阻后,秦子玉终于突破了自身的极限,踏入了人尊境第一层的绝世境界。他的成就令世人瞩目,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仰和尊崇。

秦子玉的规则秩序,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被千万人接纳,成为了他们心中的信仰和指引。

书山,这座知识的圣殿,将秦子玉的规则秩序转化为一股至高无上的意志。

这股强大的力量,如同一股清泉,直接融入了正在建设中的绿林城,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在绿林城的上空,一个闪耀着金色光芒的“秦”字如暖阳般包裹着这座城市,仿佛是书山给予的庇佑和认可。这神秘而庄严的景象,令人们心中涌起敬畏之情。

秦城的横空出世,如同黎明破晓时的第一缕曙光,照亮了秦子玉的前行之路。他瞬间获得了书山的认可,这是对他坚持与努力的最高赞誉。考验的通过,并非偶然,而是他日夜拼搏的必然结果。

万千百姓的目光中,充满了对秦子玉的尊敬和崇拜。这份情感如汹涌的波涛,汇聚成一艘宏伟的大船,承载着他横渡学海。

他站在船头,迎着风浪,坚定地朝着书山之巅迈进。每一步都伴随着百姓的欢呼和祝福,这声音如同激昂的战鼓,激励着他不断向前。

终于,秦子玉踏上了书山之巅。他俯瞰着自己的脚下,心中充满了感慨和使命感。他深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守护脚下这片土地,为百姓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祉。

秦子玉终于打破了桎梏,成为了人尊境高手。

秦城问世,让他明白了人尊境意味着独挡一面的责任和担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