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首辅家的傻儿子 > 第538章 臣知罪,但请陛下听臣一言

大魏帝都汴梁。

秋日的风涌入大街小巷。

街上行人川流不息,叫卖声不绝于耳。

皇宫内却是一片肃穆。

宝光殿内。

皇帝脸色阴沉的放下手中的折子,目光冷冽的看着眼前站着的赵协。

“赵协,朕让你去福建路时都给你说了什么?”

赵协如置冰窖,惶恐地跪在地上,“回陛下,陛下让臣亲自去配合秦游,不管是招抚还是剿灭都听他的。”

皇帝脸色青筋暴起,将手边的砚台砸了过去。

赵协脑门挨了一下,潺潺流血。

砚台落到他的眼前摔成了几块。

皇帝怒斥道:“亏你还记得,可你是怎么做的?在秦游的布置中从中作梗,私放汪家主犯,导致水军损失惨重。

你可真有本事,为了功劳不惜把朕花了百万贯养出来的水军葬送海上。”

“臣知罪,但请陛下听臣一言。”

赵协满脸血液的抬眼看着皇帝。

皇帝冷哼道:“你说,若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朕剐了你!!”

赵协心头一颤,急忙拱手道:“陛下,朝廷虽然招抚汪家,但汪家手下那些人未必会听朝廷的,且汪植的那些儿子都是野心勃勃之辈。

臣担心汪植一死,汪家下一代家主会以手上的势力来威逼朝廷,从而对朝廷不利,所以便自作主张铲除他们。”

说到此处,他便嚎啕大哭起来,在皇帝面前控诉秦游。

“陛下,臣对大魏对陛下忠心耿耿,倒是秦游因为这点事当众羞辱臣,臣羞愧......”

皇帝面色平静,并不会因为赵协这几句话而心软。

赵协虽然说得有道理,但秦游的布置也并没有错。

“从今天开始,你去倭国处理石见银山的事,指挥使的位置就交给罗素吧!”

皇帝不带感情的话让赵协神情一怔,脸上的肉忍不住抖动。

去倭国,那不是变相的发配吗!!

他心中不甘,但还是咬牙答应,磕头谢恩,“臣谢陛下隆恩!!”

“嗯......”

皇帝淡漠的应了一声,提了一句,“出去把罗素叫来。”

“诺!!”

赵协站了起来,面色狰狞的出了殿门。

门口除了守卫外还站着罗素和席福二人。

看见满脸血污的赵协出来,罗素和席福心头咯噔一下。

赵协死鱼一般的眼睛看着罗素,咬牙道:“罗素,陛下唤你。”

这语气让罗素皱眉,拱手说道:“有劳!!”

说完便迈步进去。

赵协看着罗素进门的背影,心里越发不甘。

罗素他没记错的话和秦游的关系并不一般。

皇帝此举也在向他说明,秦游在皇帝的心里比他还要重要。

虽然不甘,但也无可奈何。

秦游家世显赫,又有圣眷,只要不是大错,一点事没有。

赵协只能把心中的不甘打碎往肚子里咽,背影落寞的离开。

......

皇帝面前。

罗素看着地上砸碎的砚台和血迹,不由得有些紧张。

“微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斜睨着看着他,也没在意,“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影卫指挥使。”

这话让罗素傻眼。

“啊!!!陛下,臣这副指挥使才当了三月不到啊。”

皇帝挑眉不悦,“怎么??干不了?”

“不不不,能干能干!!”罗素急忙摇头,影卫指挥使虽然干的活脏些累些,但好歹是皇帝近臣。

他在巡检司当了快八年的巡检司使,好不容易升官,可不想恶了皇帝。

皇帝淡淡点头,叮嘱道:“金国那边盯紧了,朕不希望有任何的差错在出现了。”

“诺!!”

罗素当即郑重地拱手答应。

皇帝摆手,罗素退出宫门,脸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一抹笑容。

席福正想问罗素什么事这么高兴,便听见了皇帝的声音。

“席福,传内阁众臣来朕这里议事。”

席福闻言,笑着对罗素点了点头,急忙进殿站在门口位置答应。

内阁群臣也是很快就来到皇帝面前。

地面上的砚台碎片和血迹都被清理干净,空气中弥漫的都是檀香的味道。

“臣等拜见陛下。”

内阁首辅秦方昂领着一众次辅在皇帝御案前拱手行礼。

皇帝摆手,“席福,给内阁诸位相爷赐座。”

“谢陛下!!”

秦方昂等人神情一丝不苟的致谢。

等都坐下后,皇帝环视四周开口问道:“胡相此时去拿路了?”

胡岑去年年初出京代替皇帝巡视地方,直到今天已经一年半多了,眼看几个月过后就是元成十六年了。

皇帝也是担心胡岑的身体,这才有此一问。

秦方昂笑道:“回陛下,胡相已经到定远路了。”

定远路是大魏拿下大理国后设的路,目前郑国公的大儿子岳骁还镇守在此地充当安抚使一职。

皇帝诧异,没想到胡岑已经到定远路了。

“传旨给他,让他返京,内阁再派一人接替他继续巡视地方。”

秦方昂等人齐刷刷拱手替胡岑道谢。

他们都知道皇帝这是担心胡岑的身体。

随后皇帝叫席福把秦游的折子递给内阁众人观看。

秦游身上兼着两路的安抚使,手上有给皇帝直奏之权,可以绕过内阁给皇帝递折子。

所以秦游这份折子内阁都没有看过。

待所有人看完后。

王廉脸色不悦地说道:“影卫指挥使赵协如此任意妄为,臣恳请陛下责罚。”

这话让皇帝的脸当即就冷了下来。

影卫毕竟是直属他的人,朝臣无权管理。

王廉这话就是不给他面子了。

但王廉就是这样的人,皇帝直接无视,看向秦方昂问道:“秦首辅,汪家该如何处置?”

秦方昂面色冷厉地说道:“汪家目无君上,纵恶行凶,主动攻击大魏水军,形同造反。

按大魏律法,当夷三族。”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当即吩咐道:“内阁即刻行文给秦游,让他处理此事,另外秦游关于对汪家残余势力的处置办法,诸位怎么看?”

王廉蹙眉道:“水军消灭了汪家船队超九成的人员船只,逃离的都是些散兵游勇,对沿海已经造不成什么威胁。

但海上要想平静,臣觉得秦游的提议可以采用,一来可以监视这些人,二来也能补充水军兵力。”

秦方昂他们又都纷纷发言赞同。

皇帝见他们都是一致意见,也就同意此事,并叮嘱内阁即刻拟好旨意。

当天下午,圣旨就从汴梁出发直奔晋江。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