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九百七十三章 干系

脸谱下的大明 第九百七十三章 干系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九百七十三章 干系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大街上响起,身材挺拔的青年和满脸笑容的中年人在一间店铺的门口拱手相迎,十几个商贾啧啧赞叹着围绕过来。

镇海设市通商四年多了,毕竟这是个小城,唐顺之、孙丕扬、孙铤几任知府、知县都在不停拓展城池范围,如今镇海分为旧城、新城,新城还分为东城、西城,但最适合的店面都在旧城。

能在旧城最繁华的大街上弄一个这么大的店面,显然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

在镇海能成为坐地虎的商贾,既是和气生财,共同携手的同行,也是相互敌视,抢肉吃的对手,自然是要来打探一二。

“马掌柜,生意兴隆啊。”上前打招呼的是镇海本地商贾郑掌柜。

郑家早年以海贸而兴,后因海上械斗得罪周家,满门三十余男丁只活下了不到十人,直到侯涛山一战后,周家被抄,郑家人才回到乡梓,再度以海贸而起,对钱渊自然是感激涕零,和钱家护卫头领洪厚也常有来往。

马掌柜笑着起身寒暄了几句,但话里话外一丝口风都不漏,只说是外地客商,眼见镇海繁华,这才起意设置商铺。

郑掌柜在心里琢磨了下,犹豫着要不要打探打探对方的来头,能再旧城立足的都不是普通商贾。

正犹豫间,外间一阵骚乱,郑掌柜偏头看去,镇海知县孙铤和郑若曾出现在门外。

“拜见明府。”

众所周知,孙铤这几日心情不好,只勉强笑了笑,身后的郑若曾上前寒暄,气氛这才松动下来。

片刻后,来打探的商贾们纷纷离去,看店里没什么外人,孙铤才转头道:“马德馨是你……”

“在下马顺,马大帅族侄。”中年人恭敬的躬身应道:“还请明府关照。”

“关照?”孙铤哼了声,“如何关照?赵立和高家仆役的首级还挂在南城门口!”

虽然才抵达镇海几日,但马顺也听说了这事,心里不禁嘀咕,贪百两白银就要砍脑袋……如果是西北,全军上下将校得被砍得一个不剩。

场面有些僵硬,郑若曾看向那青年,笑道:“这位如何称呼?”

“在下麻贵。”青年人英姿勃发,“只是瞻仰镇海繁华,来看看热闹……”

“嗨,就留在镇海如何?”

“谢开阳公好意,等商号无碍,在下还是要回西北。”

一旁的马顺低声说:“已为舍人。”

“西北麻家?散骑舍人?”孙铤点点头,“如此年轻便为近侍武将,想必是麻家此代英杰。”

郑若曾也不再说什么,换了个话题,问道:“听闻货物已然装载,就等着出海了?”

“是,半个月前使人南下,多亏周大人族人襄助,已然准备妥当。”

“海船何来?”

“与新昌潘家、余姚陈家合用。”

一问一答都是麻贵开口,马顺默不作声,显然两个人是以麻贵为首。

孙铤突然插嘴道:“船只报备,是以谁的名义?”

麻贵眨眨眼,“此次出海,货物均是商号采买,自然是以商号名义,只交付潘家、陈家船只租金。”

“已然报备?”孙铤皱眉道:“但凡出海船只,均编号在册,只怕府衙还是要算在潘家、陈家头上。”

“那明府的意思是……”

“没什么意思。”孙铤不动声色道:“想必两位也听说了前几日码头之事,孙某也想不到……”

“设市通商自展才而起,孙某也不讳言,随园中多有族人出海贩货,不料县衙小吏贪财收取贿赂,险些坏了大事。”

“所以,孙某已然决意,但凡和随园有瓜葛的,报备、估值、缴纳税银,镇海县衙均不插手。”

孙铤起身叹道:“毕竟陛下尚未正式开海禁,随园不敢因私利而坏大事。”

年轻的麻贵显然被糊弄住了,而马顺却听出了言外之意,试探问:“如若府衙那边……”

“绝无可能。”孙铤一边往外走一边说:“若有碍难,便来县衙,胡某为你们做主。”

将孙铤、郑若曾送出门,马顺回头苦笑道:“都说南人精细,喜欢肚子里做文章……”

“是想我们和胡克柔碰一碰?”麻贵疑惑道:“咱们和随园可没太多来往,胡克柔吃饱了撑着犯难我们?”

“嗨,人家不都问清楚了嘛,船只是借用潘家、陈家的,今日他孙文和又亲自来庆贺商号开张……”马顺摇头道:“报备、填写通关文书、估值、缴纳税银这么多事,咱们还是第一次,说不定哪儿就会耽搁了……”

“到时候孙文和就有借口了?”麻贵不屑道:“随园好大名声,也不过如此。”

当报备文书送到府衙,并且特地送到胡应嘉面前的时候,他一眼就看出其中问题。

孙铤想的可不仅仅只是找个由头报复那么简单,人家是想搂草打兔子,一锅烩呢。

自董一奎南下之后,北边乃至西北的大量商贾都蜂拥而至,如麻家、马家这样的将门也不是没有,甚至还有王府参与其中。

之前董一奎勾搭上侯汝谅、王本固,如若麻家、马家能勾搭上胡应嘉……那接下来孙铤就有足够的底气了。

胡应嘉拿起毛笔画了个勾,交代道:“户房都看着点,第一次出海,能通融就通融,如若难以裁决,立即报上来。”

吏员躬身应是,迟疑着退出门。

胡应嘉忍不住笑了笑,随园使麻家、马家南下参与海贸事,孙铤和郑若曾必然是不知晓的,否则就不会干出这种事……自己早上还在琢磨用什么理由关照关照那家商号呢。

的确,孙铤和郑若曾不知此事,名义上麻家、马家使子弟南下参与通商事,是借用随园士子,前山西城固知县周诗的名义,钱渊并没有送信过来。

在丢了个大面子之后,孙铤才想出这么个法子,当初钱渊费尽心机将董一奎和王本固绑的死死的,自己如若能将麻家、马家和胡应嘉绑的死死的……

孙铤在镇海好些年了,很清楚只要董家还在走私,镇海税银就很难大幅度回升,朝廷能忍得了吗?

忍不了,缉私就是必然的选择。

到时候,和王本固绑的死死的董一奎逃不了干系,而和董一奎同为西北将门出身的麻家、麻家绑的死死的胡应嘉能逃得了干系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